-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新材料周报:合成生物学创新应用研讨会成功举办,合成生物应用有望持续落地
下载次数:
1534 次
发布机构: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6-18
页数:
27页
投资要点
市场与板块表现:本周化工与新材料板块回升,子板块均上涨。基础化工涨跌幅为2.28%,跑输沪深300指数1.02%,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6位。新材料指数涨跌幅为3.27%,跑输沪深300指数0.03%。各子板块全部上涨,膜材料上涨6.19%、有机硅上涨2.47%、锂电化学品上涨2.44%、可降解塑料上涨2.27%、OLED材料上涨2.03%、半导体材料上涨1.82%、碳纤维上涨0.55%。
观察估值,新材料各子板块估值水平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新材料指数市盈率为20.65倍,处于近三年0%分位数水平。有机硅市盈率为21.86倍(17%,近三年分位数水平);碳纤维市盈率为31.64倍(0%);锂电池市盈率为27.88倍(3%);锂电化学品市盈率为18.37倍(6%);半导体材料市盈率为96.43倍(15%);可降解塑料市盈率为26.16倍(92%);OLED材料市盈率为683.53倍(84%);膜材料市盈率为85.22倍(94%)。
从交易拥挤度情况看,当前新材料具备显著的配置优势。本周新材料指数交易拥挤度为3.56%,处于近两年3.0%分位数水平,具备显著的配置优势。
超七成个股上涨:上周新材料板块中,实现正收益个股占比为72.07%,表现占优的个股有聚和材料(16.37%)、东材科技(15.63%)、双星新材(14.61%)等,表现较弱的个股包括帝科股份(-7.75%)、泛亚微透(-4.02%)、吉林碳谷(-3.53%)等。机构净流入的个股占比为46.85%,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恩捷股份(3.14亿)、万华化学(2.23亿)、德方纳米(1.68亿)等。78只个股中外资净流入占比为64.10%,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恩捷股份(1.22亿)、雅克科技(1.04亿)、东材科技(0.94亿)等。
行业动态
行业要闻:
江苏:征集全生物降解地膜产品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引导商户积极使用可降解餐盒
重庆:8月1日起餐饮、旅游住宿业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
安徽:出台塑料污染物治理三年重点工作安排
重要上市公司公告(详细内容见正文)
投资建议
合成生物学创新应用研讨会成功举办,建议关注国内合成生物应用落地进展。根据上海科技,6月14日,合成生物学创新应用研讨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合成生物学已成为未来生物产业发力的一个关键方向,上海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积累深厚,并在《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上海市加快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中将合成生物学视为战略性先导产业。合成生物学是指基于工程化学、分子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基础,通过设计、构建和优化生物系统来实现特定的功能的学科。凭借成本和低碳优势,基于合成生物学的生物制造具有广阔的物质分子创新潜力,将是中国突破传统石化原料限制,实现碳中和的重大机遇。合成生物学技术仍处于成长期,未来在医疗、农业、化学品、能源、食品饮料等领域的发展空间巨大。Markets&Markets预测至2027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将达到357亿美元,2022-2027年CAGR为25.65%。
我们建议关注已经在产业化应用形成一定竞争力的合成生物学公司:
华恒生物:构建了发酵法和酶法两大平台,是全球首家以发酵法产业化生产L-丙氨酸的高新技术企业,L-丙氨酸产品市场份额全球第一。凯赛生物:覆盖从基因工程到聚酰胺全产业链生物制造技术,DC11-DC18产品占据全球80%以上份额,以PA56为代表的生物基尼龙应用空间巨大,生物基尼龙复材在纺织服装、光伏、动力电池、风电等领域应用持续推进。
风险提示
疫情可能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政策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长期来看,新材料行业受益于碳中和背景下的供给侧改革、下游需求持续旺盛以及全球产业转移等因素,发展前景广阔。投资逻辑主要围绕进口替代、政策推动和消费升级三个方面展开。短期内,合成生物学创新应用研讨会的成功举办,预示着该领域应用落地加速,值得关注相关企业。
目前新材料板块整体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交易拥挤度也处于低位,表明市场配置优势显著,存在较大的投资机会。部分子板块,如有机硅、碳纤维等,估值和拥挤度均处于低位,更值得关注。
本周(2023年6月12日至16日),化工与新材料板块整体回升,跑赢上证指数,但跑输创业板指数。新材料指数涨幅为3.27%,各子板块均上涨,其中膜材料涨幅最大,达6.19%。基础化工涨幅为2.28%,跑输沪深300指数。
新材料指数市盈率为20.65倍,处于近三年0%分位数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各子板块估值水平也普遍较低,但OLED材料和膜材料估值相对较高。
本周新材料指数交易拥挤度为3.56%,处于近两年3.0%分位数水平,配置优势显著。各子板块交易拥挤度分化明显,有机硅、碳纤维、可降解塑料等板块拥挤度较低。
上周新材料板块中,72.07%的个股实现正收益,机构和外资净流入个股占比分别为46.85%和64.10%。部分个股涨幅显著,如聚和材料、东材科技、双星新材等;部分个股表现较弱,如帝科股份、泛亚微透、吉林碳谷等。
近期多地出台政策,支持可降解材料应用,例如江苏征集全生物降解地膜产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商务部引导商户积极使用可降解餐盒,重庆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等。这些政策将持续推动新材料行业发展。报告还列举了多家上市公司发布的重要公告,涉及股东减持、投资项目、激励计划等方面。
报告重点跟踪了多家新材料领域的上市公司,分析了其核心竞争力及投资逻辑。其中,特别关注了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企业,如华恒生物和凯赛生物,认为其在产业化应用方面已形成一定竞争力,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其他重点关注的企业还包括中触媒、华秦科技、中复神鹰、瑞华泰、海正生材、壹石通和海利得等,并对这些公司的盈利预测进行了分析。
报告跟踪了近两年我国GDP、工业增加值、投资、进出口、社零等宏观经济数据,以及PMI等中观数据,显示经济数据整体向好,为新材料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报告跟踪了有机硅、金属硅、PBAT、BDO、硅料、PVA、丙烯腈、碳纤维等多种新材料的产业链数据,显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对行业发展存在一定影响。
本报告对新材料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市场分析,从宏观经济形势、行业政策、板块估值、交易拥挤度、个股表现以及产业链数据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报告认为,新材料行业长期发展前景向好,短期内合成生物学领域值得关注。同时,报告也提示了疫情、原材料价格波动、政策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因素。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投资。
生物医药行业政策点评:脑机接口术语标准发布:行业规范化里程碑,开启产业化加速期
EGFR×HER3 ADC有望成为肿瘤基石药物,HER2 ADC展现BIC潜力
潜在BIC的KAT6抑制剂临床前药效优异,多靶点抑制剂提供ESCC后线新选择
天然色素行业点评:FDA计划淘汰合成色素,国内天然色素企业或受益于需求爆发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