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2年第22期总第71期: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出台,关注三大投资机会
下载次数:
2452 次
发布机构:
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2-11-15
页数:
20页
行业回顾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幅为 5.17%,在申万 31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 25,跑输沪深 300指数(6.98%)。从子行业来看,医药生物三级行业涨跌互现,其中医院、线下药店、医疗研发外包涨幅居前,分别上涨 9.83%、9.49%、9.38%;医疗设备、医疗耗材下跌,分别下跌 2.71%、1.46%。
估值方面,截至 2022年 11月 11日,医药生物行业 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 24.58x(上期末为 23.47x),估值小幅回升,低于负一倍标准差。医药生物申万三级行业 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前三的行业分别为医院(72.26x)、其他医疗服务(54.04x)、医疗设备(42.27x),中位数为 31.33x,体外诊断行业(6.64x)估值最低。
本报告期,两市医药生物行业共有 65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减持51.05亿元。其中,4家增持 0.06亿元,60家减持 51.11亿元,减持家数显著增加。
重要行业资讯
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出台
国家药监局发布新修订《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发布
葛兰素史克:度他雄胺软胶囊检查未合格、违反集采申报承诺
璎黎药业&恒瑞医药:国内首个选择性 PI3Kδ抑制剂“林普利塞”获批上市
Rhythm&琅钰集团:MC4R激动剂 Setmelanotide获 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资格认定
凯莱天成:首仿“艾格司他胶囊”获批上市
投资建议:
国务院出台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重点措施包括缩短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时间,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优化风险划分标准,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调整入境人员阳性判定标准,缩短入境人员集中隔离时间;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加快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储备;整治层层加码问题。我们上期指出,新冠疫情造成医药各细分领域的短期繁荣与回落,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出台,疫情防控更加精准,边际上发生较大变化。我们建议关注三方面的机会:一是更加精准的疫情防控措施,有助于人员正常流动和诊疗服务量的回升,原来受疫情影响压制较大的医疗服务(眼科连锁、口腔连锁、医美、CRO)有望缓慢复苏;二是该措施要求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以及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储备,新冠肺炎相关的新药和中药需求提升;三是原来海外业务因疫情冲击较大的药企,此次入境人员措施调整,跨境商业交流更加便利,该类企业海外收入有望回升。风 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集采扩围风险;医保谈判降价超预期。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国务院发布的“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对医药生物行业带来结构性变化,短期内可能导致部分细分领域波动,但长期来看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报告建议关注三大投资机会:医疗服务复苏、新冠相关药物需求提升以及海外业务回暖。同时,报告也提示了新冠疫情反复、集采扩围风险以及医保谈判降价超预期等风险。
“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转向更加精准、科学的策略。这一转变对医药生物行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短期冲击,也有长期利好。短期内,部分因疫情而受益的细分领域(如新冠检测、相关药物)可能面临需求下降的压力;但长期来看,精准防控将促进医疗服务体系的恢复和发展,为创新药研发和国际合作创造更良好的环境。
基于对政策变化的分析,报告指出以下三个主要的投资机会:
然而,报告也明确指出潜在的风险:
报告期内,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幅为5.17%,跑输沪深300指数(6.98%)。子行业涨跌互现,医院、线下药店、医疗研发外包涨幅居前,分别上涨9.83%、9.49%、9.38%;医疗设备、医疗耗材下跌,分别下跌2.71%、1.46%。 数据显示行业内部存在分化,部分细分领域受政策影响较大。
截至2022年11月11日,医药生物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4.58x,估值小幅回升,但低于负一倍标准差。申万三级行业中,医院、其他医疗服务、医疗设备估值较高,而体外诊断行业估值最低。这反映了市场对不同细分领域的预期差异。
本节重点关注“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的出台,以及国家药监局发布新修订《药品召回管理办法》等重要政策信息。此外,还详细介绍了葛兰素史克、璎黎药业&恒瑞医药、Rhythm&琅钰集团、凯莱天成等多家公司的重要动态,包括产品获批上市、专利授权、以及药品召回等事件。这些信息反映了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变化。
报告对九洲药业、美诺华、健友股份、基蛋生物、华东医药、美亚光电等重点覆盖公司进行了投资要点、评级和盈利预测的分析,并提供了详细的财务数据。
本节总结了报告期内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发布的重点公告,涵盖资产收购、器械注册、药品注册、专利授权等方面。同时,报告也统计了两市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股东的增减持情况,显示本报告期内股东净减持51.05亿元,减持家数显著增加。
本报告基于对2022年10月31日至2022年11月13日期间医药生物行业市场数据的分析,以及对重要政策和公司动态的解读,总结了行业整体表现、估值水平、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的出台是本期报告的重点关注内容,该措施将对医药生物行业带来深远影响,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政策变化带来的结构性投资机会,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潜在的风险,谨慎投资。 报告中提供的公司动态和财务数据,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决策应基于全面分析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本报告仅供参考。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5年第13期总第136期:创新药审评审批提速叠加上市标准优化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价值凸显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5年第12期总第135期:聚焦创新主线,把握三大方向投资机遇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5年第11期总第134期:创新药国际化加速,短期关注ASCO结果催化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5年第11期总第134期创新药国际化加速,短期关注ASCO结果催化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