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行业中特估专题
下载次数:
263 次
发布机构: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8-09
页数:
26页
政策端:国改先行,中特估迎风启航。 2020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拉开“ 中特估” 序幕,2022年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提出:把握好不同类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国资委、 证监会等相继政策落地助力国央企做大做强,“ 中特估” 的核心被市场解读为深化国企改革,并对国有上市企业重新估值。
市场端:央国企估值偏低,新发基金贡献增量资金。 截至6月30日,国有企业平均估值23倍,民营企业27倍,国有企业估值水平偏低;截至6月30日,市场间国央企 ETF 产品共计十八只,总规模达291.71亿元,2023年年 5 月、 6月两月间陆续发行七只国央企 ETF 基金,总规模达128.63亿,占全部国央企 ETF 产品规模44%。 新发基金为央国企市值增长注入增量资金,估值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公司端: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多线推动提升竞争力。 国有企业在历经国企混改三年行动计划后,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后续有望迎来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 1)股东变化:实控人变更,为公司发展注入活力;2)完善考核:国资委对国企的考核体系和指标逐步完善。 国有企业考核指标将“ 两利四率” 优化为“ 一利五率” ,目标也从” 两增一控三提高” 进一步转变为“ 一增一稳四提升” 。 与此同时,央国企纷纷制定“ 十四五” 规划,中长期业绩增长具有较大的确定性;3)股权激励:通过股权激励实现公司核心管理层利益绑定;4)资产整合:央国企业通过优质资产注入,对外收购,实现优质国有资产整合。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正在改革的优质央国企,例如:太极集团、 新华医疗、 重药控股、 卫光生物、山东药玻、 云南白药、 同仁堂、 达仁堂、 上海医药、 华润三九等。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业绩增长不及预期、 资产整合不及预期、 股权激励不及预期。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受益于国家政策对“中特估”的扶持,以及市场增量资金的注入,医药行业中的央企和国企估值有望提升。报告从政策、市场、公司三个层面分析了“中特估”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并推荐了部分值得关注的优质央国企。
国家政策层面,自2020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以来,“中特估”概念持续升温。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提出的“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为国有上市企业重新估值提供了方向,国资委和证监会等部门相继出台政策,支持国央企做大做强,为医药行业国央企的估值提升奠定了政策基础。
市场层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国有企业平均估值低于民营企业,存在估值提升空间。同时,2023年5月和6月,市场陆续发行七只国央企ETF基金,总规模达128.63亿元,占全部国央企ETF产品规模的44%,这表明新发基金为央国企市值增长注入了增量资金,进一步推动了“中特估”行情,并有望进一步提升央国企估值水平。
本报告从政策、市场、公司三个维度对医药行业“中特估”专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报告详细阐述了“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政策背景和演变历程,并结合Wind中特估指数收益率变化,直观地展现了政策对市场的影响。政策的逐步落地催化了市场上涨,为医药行业国央企的估值重估提供了有力支撑。
报告分析了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中,国企与民企在数量和估值方面的差异。数据显示,在市盈率和市净率方面,多数医药行业细分领域国企估值低于民企,存在估值提升空间。此外,报告还详细列举了2023年新发行的国央企ETF基金的成立时间和规模,并分析了这些基金对“中特估”行情带来的积极影响。
报告深入分析了医药行业国企改革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具体包括:
报告指出,国有企业在国企混改三年行动计划后取得了一定成效,并有望迎来新一轮改革。改革措施包括股东变化(实控人变更)、考核体系完善(从“两利四率”优化为“一利五率”)、股权激励以及资产整合(优质资产注入、对外收购)。
报告列举了多家医药央国企的“十四五”发展规划,这些规划体现了企业对未来高增长的目标和信心,并通过内生和外延发展来实现快速增长。
报告列举了近年来医药行业国企的股东变化情况,以及多家企业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这些措施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促进了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
报告列举了多起医药行业上市企业的并购重组事件,这些事件体现了企业通过整合行业资源,进行资产调整,实现多元化战略,加强产业协同的趋势。
报告统计了医药行业地方国企在不同省份的分布情况和市值,并分析了华润系、国药系等央企的市值规模和发展战略。
本报告基于公开数据,对医药行业“中特估”专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报告认为,在国家政策支持、市场资金流入以及企业自身改革努力的共同作用下,医药行业中的优质央国企和国企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报告推荐关注部分正在改革的优质央国企,但同时也提示了政策推进不及预期、业绩增长不及预期、资产整合不及预期、股权激励不及预期等风险。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谨慎决策。 报告中提供的公司数据和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医药行业周报:AI医疗利好消息频现,建议持续关注AI医疗+创新药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药临床审评有望加速,持续关注AI医疗+创新药
医药行业周报:持续关注AI医疗和创新药
医药行业周报:基座医疗大模型持续优化,关注AI医疗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