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2023年医药策略:风雨过后,天晴有彩“红”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2023年医药策略:风雨过后,天晴有彩“红”

研报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2023年医药策略:风雨过后,天晴有彩“红”

  四大因素支持 2023 年医药板块结构化牛市: 医药政策边际缓和、 盈利预期恢复、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公募基金医药持仓仍较低等支撑医药板块大级别行情。    “抗疫”、“疫后”是 23 年医药投资两大关键词: 海外经验,防控放松后,短期感染人数增加、病床紧张、消费萎缩,后面随着群体免疫力提高,消费等日常活动恢复。 我们重点看好以下四个主线:   ( 1)“抗疫”期间,新冠防疫产品和抗感冒药物及其产业链率先受益: 从业绩兑现的确定性和弹性角度看,从高到低依次为抗感冒类药物(含中医药)、新冠特效药、零售药店、制氧机等家用器械、抗原检测、新冠疫苗及其上游。 新冠患者无症状、轻症患者占 95%以上,症状与感冒类似,抗感冒、止咳类药物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中医药多款产品列入新冠诊疗方案。新冠特效药上市后有望成为新冠防治主流药物。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增强,药店渠道防疫相关药品需求增加。制氧机可以有效缓解新冠症状,抗原检测、新冠疫苗序贯接种作为抗疫重要部分,相关标的也有一定程度受益。   ( 2)“疫后”迎来需求高增: 疫情缓解后人员流动限制解除,其需求将明显恢复。重点四类企业:第一类是以医疗服务、医美为代表的消费医疗, 2020Q3 国内疫情管控政策放松之后爱尔眼科即实现同比增长 47.55%;第二类是科研服务,由于高校科研院所进出不便,实验室相关产品需求受到抑制, 2023 年 Q2 开始众多标的将重拾高增长;第三类是临床 CRO 公司,疫情期间订单执行不畅但是新签订单仍在累积;第四类是出口导向性公司,疫情期间客户认证、产线沟通建设方面进度延后, 23 年预计也会有所恢复。   ( 3)“疫后”门诊和住院量回补,院内药械、 IVD 板块刚需放量。疫情缓解后,预期医院门诊量回升,择期手术会有较大程度的复苏,重点看好三个方向:围手术药品、体外诊断、高值耗材。手术恢复+重症增加,围手术药品三剑客麻醉+镇痛+肠外营养最为受益。 IVD 在疫后诊断需求恢复预期明确,看好国产化学发光在 DRGs 背景下放量加速。随着冠脉支架、骨科、电生理等院内治疗耗材集采落地,叠加疫情得到控制,院内相关手术高值耗材将迎来高速发展。   ( 4)投融资及货币政策回暖确定性增强,创新药板块机会凸显。 受到 XBI 指数带动、多项政策利好、产品靓丽数据读出等利好催化,市场对创新药及产业链的关注度提升明显,公司中短期的催化剂都可成为潜在的拔估值因素。复盘发现:目前宏观政策及美联储加息预期空间有限,全球创新药投融资反弹趋势显现,医药政策边际转暖确定性增强, 多指标预示创新药公司及其产业链公司将在 2023 年迎来大的 Beta 行情。   投资建议: 按照政策、质地、盈利、估值四个维度,单项总分 5 分,给 15 个细分子行业评分。 2023 年评分较高的包括创新药及其产业链、中药、消费医疗、医疗设备、药店等板块具备投资价值。 上述四条主线包含丰富的标的,重点推荐十支个股: 华东医药、华厦眼科、恒瑞医药、诺诚健华、海思科、普洛药业、诺唯赞、诺禾致源、金斯瑞生物、惠泰医疗。   风险提示: 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海外审批或收益不及预期;集采风险,药品和耗材降价超预期风险。
报告标签:
  • 医药商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221

  • 发布机构: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12-21

  • 页数:

    89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四大因素支持 2023 年医药板块结构化牛市: 医药政策边际缓和、 盈利预期恢复、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公募基金医药持仓仍较低等支撑医药板块大级别行情。

   “抗疫”、“疫后”是 23 年医药投资两大关键词: 海外经验,防控放松后,短期感染人数增加、病床紧张、消费萎缩,后面随着群体免疫力提高,消费等日常活动恢复。 我们重点看好以下四个主线:

  ( 1)“抗疫”期间,新冠防疫产品和抗感冒药物及其产业链率先受益: 从业绩兑现的确定性和弹性角度看,从高到低依次为抗感冒类药物(含中医药)、新冠特效药、零售药店、制氧机等家用器械、抗原检测、新冠疫苗及其上游。 新冠患者无症状、轻症患者占 95%以上,症状与感冒类似,抗感冒、止咳类药物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中医药多款产品列入新冠诊疗方案。新冠特效药上市后有望成为新冠防治主流药物。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增强,药店渠道防疫相关药品需求增加。制氧机可以有效缓解新冠症状,抗原检测、新冠疫苗序贯接种作为抗疫重要部分,相关标的也有一定程度受益。

  ( 2)“疫后”迎来需求高增: 疫情缓解后人员流动限制解除,其需求将明显恢复。重点四类企业:第一类是以医疗服务、医美为代表的消费医疗, 2020Q3 国内疫情管控政策放松之后爱尔眼科即实现同比增长 47.55%;第二类是科研服务,由于高校科研院所进出不便,实验室相关产品需求受到抑制, 2023 年 Q2 开始众多标的将重拾高增长;第三类是临床 CRO 公司,疫情期间订单执行不畅但是新签订单仍在累积;第四类是出口导向性公司,疫情期间客户认证、产线沟通建设方面进度延后, 23 年预计也会有所恢复。

  ( 3)“疫后”门诊和住院量回补,院内药械、 IVD 板块刚需放量。疫情缓解后,预期医院门诊量回升,择期手术会有较大程度的复苏,重点看好三个方向:围手术药品、体外诊断、高值耗材。手术恢复+重症增加,围手术药品三剑客麻醉+镇痛+肠外营养最为受益。 IVD 在疫后诊断需求恢复预期明确,看好国产化学发光在 DRGs 背景下放量加速。随着冠脉支架、骨科、电生理等院内治疗耗材集采落地,叠加疫情得到控制,院内相关手术高值耗材将迎来高速发展。

  ( 4)投融资及货币政策回暖确定性增强,创新药板块机会凸显。 受到 XBI 指数带动、多项政策利好、产品靓丽数据读出等利好催化,市场对创新药及产业链的关注度提升明显,公司中短期的催化剂都可成为潜在的拔估值因素。复盘发现:目前宏观政策及美联储加息预期空间有限,全球创新药投融资反弹趋势显现,医药政策边际转暖确定性增强, 多指标预示创新药公司及其产业链公司将在 2023 年迎来大的 Beta 行情。

  投资建议: 按照政策、质地、盈利、估值四个维度,单项总分 5 分,给 15 个细分子行业评分。 2023 年评分较高的包括创新药及其产业链、中药、消费医疗、医疗设备、药店等板块具备投资价值。 上述四条主线包含丰富的标的,重点推荐十支个股: 华东医药、华厦眼科、恒瑞医药、诺诚健华、海思科、普洛药业、诺唯赞、诺禾致源、金斯瑞生物、惠泰医疗。

  风险提示: 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海外审批或收益不及预期;集采风险,药品和耗材降价超预期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89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