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3年第17期总第91期:子行业分化明显,关注中药和创新药板块
下载次数:
378 次
发布机构:
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9-04
页数:
26页
行业回顾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跌幅为0.34%,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18,跑输沪深300指数(0.20%)。从子行业来看,医疗研发外包、体外诊断涨幅居前,涨幅分别为2.99%、2.26%;线下药店、疫苗跌幅居前,跌幅分别为6.68%、6.00%。
估值方面,截至2023年9月1日,医药生物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5.67x(上期末为24.81x),估值上行,低于负一倍标准差。医药生物申万三级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前三的行业分别为医院(64.15x)、其他医疗服务(45.29x)、诊断服务(38.11x),中位数为25.78x,医药流通(14.55x)估值最低。
本报告期,两市医药生物行业共有22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减持4.27亿元。其中,5家增持0.65亿元,17家减持4.92亿元。
截止2023年9月1日,我们跟踪的477家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其中1家退市)中有476家披露了2023年上半年业绩情况。其中,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大于等于100%的有48家,增速大于等于30%且小于100%的有108家;归母净利润增速等于或超过30%且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正的公司有123家,按申万二级行业分类,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化学制药(44家)、中药(26家)、医疗器械(26家);按申万三级行业分类,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化学制剂(31家)、中药(26家)、原料药(13家)。总体来看,药品板块业绩增长表现较为亮眼。
2023年上半年,医药生物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27万亿元,同比增长3.82%,归母净利润1044.86亿元,同比下滑22.61%,扣非归母净利润922.33亿元,同比下滑25.96%。细分行业看,中药板块表现最好,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增长;化学制药板块次之,营收增长高于行业整体水平,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最小;医疗器械板块表现最差,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均呈现两位数下滑且净利润下滑幅度超过50%。
重要行业资讯:
NMPA发布《药品附条件批准上市申请审评审批工作程序(试行)(修订稿征求意见稿)》
国家卫健委发布《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
辉瑞:RSV疫苗获FDA批准新适应症,用于婴儿预防,为FDA获批首款
美国首批医保谈判名单出炉,涉及10款重点药品
投资建议:
2023年上半年医药生物行业营收同比增长3.82%,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2.61%、25.96%。其中,中药板块表现最好,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化学制药板块营收增速高于行业整体水平,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最小。药品附条件批准上市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根据新规,某药品附条件批准上市后,其他同类品种原则上将不被允许开展临床试验,率先拿到“附条件批准”资格的药物将会建立一定先发优势。当前行业整体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位置,我们建议持续关注中药和创新药板块。
风险提示:
政策不及预期,疫情反复,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市场风险加剧。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3年上半年,医药生物行业整体表现分化明显,营收增长但利润下滑。中药板块表现最佳,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化学制药板块次之,营收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净利润下滑幅度最小;医疗器械板块表现最差,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两位数下滑,且净利润下滑幅度超过50%。 行业整体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建议关注中药和创新药板块的投资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整体表现呈现出显著的分化趋势。部分子行业,如医疗研发外包和体外诊断,表现强劲,涨幅分别达到2.99%和2.26%;而线下药店和疫苗板块则表现低迷,跌幅分别为6.68%和6.00%。这种分化反映了市场对不同细分领域的预期差异。
尽管2023年上半年医药生物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2%,达到1.27万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却分别同比下滑22.61%和25.96%,这表明行业盈利能力面临挑战。截至9月1日,医药生物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5.67x,低于负一倍标准差,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
报告首先回顾了2023年8月21日至9月1日期间医药生物行业的行情。行业指数下跌0.34%,跑输沪深300指数。子行业表现分化,医疗研发外包和体外诊断涨幅居前,线下药店和疫苗跌幅居前。估值方面,行业整体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5.67x,高于上期,但仍低于负一倍标准差;申万三级行业中,医院、其他医疗服务和诊断服务的估值最高,医药流通估值最低。 图表数据直观地展现了行业指数、子行业指数以及估值水平的变动趋势。
本节详细解读了报告期内重要的行业资讯,主要涵盖国家政策、药品注册上市以及其他行业动态三个方面。
报告总结了多项国家政策,包括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儿童药品研发、卫生健康信息数据标准化、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等;国家药监局(NMPA)发布的药品附条件批准上市申请审评审批工作程序修订稿征求意见稿;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以及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通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NMPA联合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这些政策对医药行业发展方向、药品研发和市场准入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本节重点关注了多个重要药品的注册上市信息,包括辉瑞RSV疫苗获批新适应症、再鼎医药瑞普替尼拟纳入突破性疗法、迪哲医药舒沃替尼获批上市、方生和医药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获批上市、山德士那他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以及永泰生物扩增活化的淋巴细胞拟纳入突破性疗法等。这些事件体现了创新药研发和生物类似药发展的最新进展。
本节介绍了其他重要的行业动态,包括《中国药房》杂志发布的第二批重点监控药品专家共识以及美国首批医保谈判名单出炉等信息。这些信息反映了行业监管和市场竞争的动态变化。
本节对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的动态进行了分析,包括重点覆盖公司的投资要点、评级和盈利预测,以及上市公司重点公告(药品注册、医疗器械注册、其他)、股票增减持情况和2023年半年报业绩情况。
报告对几家重点医药公司进行了投资评级和盈利预测,并分析了其投资要点,例如九洲药业的CDMO业务、健友股份的国外制剂业务、华东医药的医药商业和创新药业务以及美亚光电和普蕊斯的业务发展情况。
报告对报告期内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发布的重点公告进行了梳理和解读,涵盖药品注册、医疗器械注册以及其他类型的公告,例如资产收购等。
报告统计了报告期内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股东的增减持情况,并对净增持和净减持的金额和家数进行了总结。
报告分析了476家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2023年上半年业绩情况,其中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大于等于100%的有48家,增速大于等于30%且小于100%的有108家。报告按申万二级和三级行业分类,对业绩增长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并指出药品板块业绩增长表现亮眼。
本报告对2023年第17期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报告期内,医药生物行业整体表现分化,营收增长但利润下滑,中药板块表现突出。行业整体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建议投资者关注中药和创新药板块的投资机会。 报告详细分析了行业行情、重要资讯、公司动态以及投资建议,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的行业分析和投资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存在风险,投资者应谨慎决策。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5年第20期总第143期:2025ESMO大会召开在即 关注临床数据及基本面优异的公司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5年第19期总第142期:海外不确定性加剧行业波动 中国创新药长期逻辑未变
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增长,AI平台赋能持续深化
业绩边际向好,新签订单快速增长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