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682)

  • 医药生物周观点:以更乐观的心态看待医药行业

    医药生物周观点:以更乐观的心态看待医药行业

    医药商业
      行业动态:   1月17日,Moderna宣布其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mRNA疫苗mRNA-1345三期临床达到主要终点,预防60岁及以上RSV相关下呼吸道疾病的效力达到83.7%。Moderna计划在2023年上半年递交上市申请。   1月18日,国家医保局公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目录》自2023年3月1日起正式执行。本次调整共有111个药品新增,3个药品调出,调整后目录内药品总数2967种,其中西药1586种,中成药1381种。   市场观察:   上周医药生物板块上涨2.50%(排名14/31),年初至今板块上涨7.83%(排名9/31),近期医药板块稳步上行,主线清晰。   策略观点:   预计即将走出新冠流行期,进入疫后复苏阶段。①发热门诊已趋于平稳:全国发热门诊在2022年12月23日达到高峰(286.7万人次),1月12日较峰值已下降83.3%。②急诊高峰已过:全国急诊人次在2023年1月2日达峰(152.6万人次),1月12日较峰值下降28.4%。③重症仍处于高位:在院新冠阳性重症患者数量2023年1月5日(达峰12.8万人),到1月12日回落到10.5万人,重症床位使用率是75.3%,重症患者的数量仍然处于高位。结合全球疫情走势看,我们预计未来3-6个月重复感染等二次波峰出现概率较低,经济社会将迎来一段疫后复苏阶段。   需求复苏是核心主线,紧密跟踪数据验证。我们认为,与整体经济类似,医药行业也或将迎来复苏阶段,门诊情况来看,整体呈现出正常诊疗正在逐步恢复态势。1月12日全国普通门诊诊疗总人次913.5万人次,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我们认为在1月底春节后,以医院端为代表的就诊医疗需求有望从2023年2月开始复苏反弹。考虑到复苏的交易已经历较长周期,因而数据的验证将成为股价的核心变量。   仓位高低比个股选择更重要,抓住两个核心矛盾——需求复苏与风险偏好提升。医药行业在过去1年主要交易均集中于新冠疫情相关公司,全市场横向比较来看,相当部分医药龙头公司已具备较好的性价比,当前时点我们认为在医药行业的仓位配置比个股选择更为重要。我们认为在未来的3-6个月,医药的核心矛盾是需求复苏和风险偏好提升,重点推荐:医疗需求复苏、创新药及产业链、弹性个股三大主线。   主要相关主线个股(排序分先后)   建议关注:长春高新、国际医学、通策医疗、百济神州、康龙化成、百洋医药、迪瑞医疗、海尔生物、济川药业。   1)医疗服务(国际医学、通策医疗、爱尔眼科、锦欣生殖(H)、海吉亚医疗(H)、三星医疗、固生堂(H)、盈康生命、信邦制药、朝聚眼科(H));   2)医院用药和耗材:麻精龙头、恒瑞医药、信立泰、恩华药业、海思科、京新药业;南微医学、爱康医疗(H)、惠泰医疗、微电生理-U;   3)医药消费:长春高新、爱博医疗、华东医药、同仁堂、东阿阿胶、寿仙谷、羚锐制药、、普门科技、时代天使、正海生物;   4)连锁药店:一心堂、健之佳、大参林、益丰药房、老百姓   5)创新药及产业链:百济神州、益方生物、康诺亚(H)、恒瑞医药、迪哲药业、绿叶制药、贝达药业、荣昌生物、诺诚健华、康方生物(H)、科济药业(H)、信达生物(H)、先声药业(H)、和黄医药(H)、君实生物、亚虹医药;   6)CXO:康龙化成、药明生物、药明康德、凯莱英、泰格医药、金斯瑞生物科技(H)、皓元医药;   7)弹性个股:百洋医药、迪瑞医疗、济川药业、山河药辅、福瑞股份、海尔生物、采纳股份、聚光科技、欧林生物、吉贝尔、诚益通   风险提示:市场震荡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个别公司外延整合不及预期,疫情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1-30
  • 2022年度业绩预告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充沛订单支撑业务快速发展

    2022年度业绩预告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充沛订单支撑业务快速发展

    个股研报
      百诚医药(301096)   事件:2023.1.18,百诚医药发布2022年报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8-6.2亿元,同比增长55%-66%,实现归母净利润1.83-1.97亿元,同比增长65-77%;预计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54-1.68亿元,同比增长50-64%。   业绩整体符合预期,订单完成情况顺利   按照预告中值计算,公司2022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6亿元,同比增长60%,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71%,业绩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符合我们此前预期,体现公司订单完成情况顺利。单Q4来看,2022年Q4营收中值1.8亿元,归母净利润中值0.45亿元,利润同比略有下滑,我们认为主要与12月底的疫情爆发带来的订单交付延迟所致,2023年将有显著改善。   订单受疫情扰动但仍然充沛,有力支撑业务快速发展   2022年公司新增订单金额为10.07亿元(含税),同比增长24.69%,主要是受疫情及2022年医药板块景气度低靡影响,部分企业延缓了研发节奏。但整体在手订单仍然充沛,截至2022年底,公司在手订单为13.3亿元(不含税),同比增长49.42%。当前公司已经形成以研发外包CRO+技术成果转化+CDMO三位一体的“仿制药+创新药+中药”CXO三条主线同步发展的可持续商业模式,随着订单的顺利交付,公司持续加大自主立项研发项目的研发投入,积极扩充研发队伍,提高药品研发水平与服务客户的能力,巩固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   投资建议:公司受托研发和自主研发技术成果转化业务快速增长,销售分成增厚利润空间,且CDMO和中药CRO板块未来潜力突出,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6、3.04、4.29亿元,对应PE分别是42倍、26倍及1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业务投资风险、订单不及预期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1-30
  • 百利天恒-688506-潜在全球大品种B01D1,多个差异化在研项目

    百利天恒-688506-潜在全球大品种B01D1,多个差异化在研项目

  • 详解22Q4医药持仓,1月“创回归”“泛复苏”,2月“卷1季报”

    详解22Q4医药持仓,1月“创回归”“泛复苏”,2月“卷1季报”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保谈判,助力创新药放量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保谈判,助力创新药放量

    生物制品
      行业动态: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医保药品目录通过调整,111种药品新增纳入目录,包括慢性病、肿瘤、抗感染、罕见病、新冠感染治疗用药等。同时,调出了3种被注销批准文号的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2967种,包括了1586种西药,和1381种中成药。其中有105个是近五年之内获批上市的,23个药品是2022年刚刚获批的,这次就被纳入新版医保目录当中,包括肿瘤、罕见病这些重点领域的重大创新药品。新版目录将于3月1日落地实施。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23年1月17日,国家药监局经审查,采用附条件批准方式,应急批准了航天新长征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简称长征医疗)研发的体外肺支持辅助设备辉昇-I型ECMO注册上市。   公司动态:   1、迈威生物(688062)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迈威(美国)与DISC签署独家许可协议,迈威(美国)独家许可DISC在除大中华区和东南亚以外的所有区域内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以及其他方式开发9MW3011的权利。迈威(美国)可获得合计最高达4.125亿美元的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另外可获得许可产品净销售额最高近两位数百分比的特许权使用费。   2、科伦药业(002422)公告,公司拟将其控股子公司科伦博泰分拆至香港联交所上市。本次分拆完成后,公司仍为科伦博泰的控股股东,不会导致公司丧失对科伦博泰的控制权,科伦博泰的财务情况仍将反映在公司的合并报表中。   3、贵州百灵(002424)公告,公司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签订《技术转让合同》,以2000万元人民币受让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中药1类新药”。该药目前已完成创新中药成药性评价阶段的全部研究,突破了创新药临床前研发中各环节的关键技术,有望成为目前全球在研抗新冠感染药物中极具竞争力的药品之一。   投资建议:   1、医保谈判中,创新药一直是医保关注的重点,同时医保谈判也为创新药放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   2、ECMO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ECMO产品的上市将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率,在疫情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ECMO市场需求巨大,但由于其设备及辅助耗材价格高昂,也大大限制了ECMO设备的普及率,随着未来我国ECMO技术不断完善,ECMO设备也将逐步放量。目前,我国已有两款ECMO上市,第一款2023年1月5日上市,由深圳汉诺医疗研发。迈瑞医疗于2022年2月成为汉诺医疗新进股东,入局ECMO赛道。第二款由航天新长征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研发。此外,其他涉及ECMO领域的还有微创医疗。2021年10月,微创医疗宣布以最高不超过1.23亿欧元(约人民币9.23亿)收购德国Hemovent公司,该公司拥有先进的ECMO产品技术。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航天长峰、微创医疗等   风险提示:创新药研发不及预期,药物疗效不及预期,ECMO效果不及预期等。
    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
    3页
    2023-01-30
  • MSD疫苗代理销售续约,保障代理业务稳健增长

    MSD疫苗代理销售续约,保障代理业务稳健增长

    个股研报
      智飞生物(300122)   事件:   公司与MSD(默沙东)公司续签疫苗《供应、经销与共同推广协议》至2026年12月31日,主要涉及HPV疫苗、五价轮状病毒疫苗、23价肺炎疫苗以及灭活甲肝疫苗产品在大陆区域(不包括港、澳、台)的进口、经销及推广,基础采购金额合计约1010亿元。   点评:   续约落地,保障代理业务增长:公司此次与MSD续签采购协议符合预期,将保障代理销售业务持续增长。续约重点产品为HPV疫苗(合约1010亿中有980亿为HPV疫苗),自4/9价HPV疫苗在国内获批后,需求一直处于旺盛态势,公司2020-2022年对MSD疫苗产品合约的实际采购金额为480亿元,已远超原协议的基础采购额340亿元(表1)。此次续签采购协议,HPV疫苗采购量继续提升2023、2024年HPV疫苗合约预估基础采购金额分别为287亿元和326亿元,分别YOY+27%和17%,,基础增量已有保障,而考虑到目前供不应求的局面、HPV9适用年龄的扩充、疫情管控的放松,我们认为未来两年仍存在超额采购的可能性,将助力短期销售实现高速增长。   HPV9价产品仍独占市场,短期压力不大:HPV9价疫苗可以覆盖较多亚型,并且2022年8月在国内的适用年龄已从16-26岁拓展至9-45岁,产品持续供不应求。目前仅有公司代理的MSD产品获批,虽已有5家公司的9价HPV疫苗进度较快,已处于临床三期(万泰生物、沃森生物、康乐卫士、瑞科生物、博唯生物),但根据CDE临床要求,我们预计实际到2025年才可能陆续获批。短期公司独家代理销售的MSD9价HPV疫苗仍独占市场,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尚无明显的压力。   持续推进项目研发,逐步进入收获期:公司新冠二代苗ZF2202(Omicron-Delta嵌合疫苗)已通过前期研究证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针对目前主流的OmicronBA.4/5变异株有更高的中和抗体滴度。公司其余自主产品研发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申请生产注册获得受理,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MRC-5细胞)、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获得了Ⅲ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15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处于临床III期,重组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大肠杆菌)获批临床、治疗用卡介苗临床申请获得受理。自主研发产品梯队完善,公司未来成长动力充足。   盈利预计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年分别录得净利润72.4亿元、97.4亿元,分别YOY-29.1%、+34.5%,EPS分别为4.5元、6.1元,对应PE分别为23X、17X。公司未来成长动力充足,目前估值合理,我们维持“买进”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上市进度不及预期;新冠疫苗销售不及预期;代理疫苗销售不及预期
    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4页
    2023-01-30
  • 新材料行业周报:2023年国内风电装机或集中落地,关注化工相关领域投资机会

    新材料行业周报:2023年国内风电装机或集中落地,关注化工相关领域投资机会

    化学制品
      上周(1月16日-1月20日)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上涨3.78%,表现强于创业板指。半导体材料涨3.96%,OLED材料涨4.61%,液晶显示涨3.42%,尾气治理涨2.5%,添加剂涨2.67%,碳纤维涨8.05%,膜材料涨4.95%。涨幅前五为中简科技、国瓷材料、奥来德、洁美科技、三环集团;跌幅前五为石英股份、凯美特气、新宙邦、普利特、广信材料。   新材料周观察:2023年风电装机或集中落地,关注化工相关领域投资机会   据中国电力网报道,1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5.6亿千瓦,同比增长7.8%。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2%;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9亿千瓦,同比增长28.1%。从新增装机来看,风电方面,2022年国内新增风电装机37.63GW,同比下降21%。否极泰来,2023年国内风电装机规模或迎来快速增长。根据中国风电新闻网报道,2022年12月30日,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强风电太阳能发电建设,2023年风电装机规模达到4.3亿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4.9亿千瓦左右。”同时根据每日风电不完全统计,2022年1-12月国内风电项目中标规模累计已经达到103.27GW,在此背景下,2023年起国内风电项目或迎来集中落地,建议关注化工相关领域投资机会:(1)顺酐酸酐:风机大型化趋势下,拉挤大梁将成主流,酸酐固化剂需求有望随拉挤大梁渗透率提高而快速上升。受益标的:濮阳惠成。(2)灌浆料:海上风电灌浆料对性能要求严苛,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国产化也势在必行。受益标的:苏博特。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鼎龙股份】业绩预增:预计公司2022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75-4.05亿元,同比增长76%-90%,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3-3.63亿元,同比增长61%-76%。【蓝晓科技】业绩预增:预计公司2022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0-5.9亿元,同比增长60.85%-89.80%,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6-5.4亿元,同比增长55.20%-82.20%。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在国家安全、自主可控战略大背景下,化工新材料国产替代历史性机遇:【电子(半导体)新材料】:昊华科技、鼎龙股份、国瓷材料,阿科力、洁美科技、长阳科技、瑞联新材、万润股份、东材科技、松井股份、彤程新材等;【新能源新材料】:泰和新材、晨光新材、宏柏新材、振华股份、百合花、濮阳惠成、黑猫股份、道恩股份、蓝晓科技、中欣氟材、普利特等;【其他】利安隆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3-01-30
  • 节后才是医疗版块整体改善提速期

    节后才是医疗版块整体改善提速期

    国金证券
    11页
    2023-01-29
  • 智飞生物(300122)与默沙东续约协议点评:代理品种再次续约合作,加大市场教育提升产品渗透率

    智飞生物(300122)与默沙东续约协议点评:代理品种再次续约合作,加大市场教育提升产品渗透率

  • 心脉医疗(688016)2022年业绩预告点评:全年稳健增长,终端手术有望逐步恢复

    心脉医疗(688016)2022年业绩预告点评:全年稳健增长,终端手术有望逐步恢复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