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9958)

  • 创新药周报:艾伯维Humira营收突破200亿美元,阿斯利康登顶中国区MNC业绩榜首

    创新药周报:艾伯维Humira营收突破200亿美元,阿斯利康登顶中国区MNC业绩榜首

  • 固生堂(02273):连锁中医医疗服务头部企业,创新模式未来可期

    固生堂(02273):连锁中医医疗服务头部企业,创新模式未来可期

  • 京东健康(06618):京东健康“医”+“药”+“服务”生态闭环更加完善

    京东健康(06618):京东健康“医”+“药”+“服务”生态闭环更加完善

  • 平安好医生(01833)业绩前瞻:尚处深化战略升级2.0初期,短期收入增长仍存压力

    平安好医生(01833)业绩前瞻:尚处深化战略升级2.0初期,短期收入增长仍存压力

  • 再鼎医药(9688.HK):2021 年收入符合预期,研发、BD、商业化多点发力

    再鼎医药(9688.HK):2021 年收入符合预期,研发、BD、商业化多点发力

  • 康缘药业(600557):业绩稳步复苏,新品逐步放量

    康缘药业(600557):业绩稳步复苏,新品逐步放量

  • 医疗服务:中医医疗服务赛道沧海遗珠,爆发期悄然来临

    医疗服务:中医医疗服务赛道沧海遗珠,爆发期悄然来临

    医疗服务
      核心观点   中医医疗健康服务行业规模大、增速高、尚未看到天花板;行业散乱小,竞争格局尚不明晰;需求膨胀,日常健康管理和“治未病”受到青睐;政策支持下有望迎来发展黄金期   中医医疗服务行业渊远流长,行业规模大增速高。中医医疗自产生至今发展已两千年有余,是医疗健康服务行业重要子赛道;2019年中国中医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9200亿元,2030年预计将达到2.97万亿元,2019-2030CAGR11.3%。中医诊断和治疗服务赛道2019年规模约2900亿元,2030年预计达到1.8万亿元,CAGR17%。中医医院是中医类医院中的主要组成部分,2020年共有4426家,从业人员112.74万人,病床使用率72.3%,诊疗人次5.18亿人,集中分布于华东地区。中医类医院在市级地区的发展好于县级地区,体量更大。   赛道内玩家众多且分散,竞争格局未定。在2020年收入口径下,私立中医诊疗服务提供商的市场规模占整个中医医疗服务行业的42%,赛道内玩家弱小散乱,多私立运营且数量繁杂(近6万家)、未形成品牌效应,行业亟待洗牌。   人口老龄化、慢病普及叠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日常健康管理需求膨胀。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占总人口13.5%,人口老龄化的不可逆趋势显现;65岁及以上人口慢病发病率54%,慢病及治未病需求膨胀,中医以其独特的周期化、疗程化、个性化的理念对患者进行持续全面深入的调理,通过望闻问切的独特手段针对患者提供个性化中药处方,成为健康管理的新风向。   政策支持,行业东风已至。国家对中医药的发展规划久已有之,2021年12月30日国家医保局、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中医药行业发展提供明确支持,如扩大中医医保支付范围、健全中医服务价格管理体系、完善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支付政策(中医医院暂不执行DRG)等;预计未来国家鼓励中医药行业发展,相关政策循序渐进落地。中医药行业政策风险已明确降低。   固生堂是中医诊疗服务代表标的,我们认为公司具备强大的业务整合、外延扩展和内生管理的能力,未来有望持续扩大线下业务覆盖区域、优化线上平台,最终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化、产品化、平台化的新中医体系。以93亿元港币(2022-03-02)、0.81汇率因素计算,公司2022/2023年总营收预计将达到16.8/21.9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净利润预计达2.2/3.1亿元人民币,经调整P/E为34/24x。我们看好公司强大的业务整合能力,精细化运营、HIS系统进一步为公司赋能,给予“买入评级”。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7页
    2022-03-04
  • 历史铸就品牌,改革焕发新生

    历史铸就品牌,改革焕发新生

    个股研报
      同仁堂(600085)   主要观点:   三百五十余年铸就大品牌   同仁堂品牌始创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至今已有352年历史,是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在最新的《2021胡润中国最具历史文化底蕴品牌榜》中,同仁堂更是以满分位列榜首,凸显其自身的品牌价值。同仁堂股份隶属与同仁堂(集团),也直接或间接控股集团旗下的两家港股上市公司(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国药),三家上市公司分别覆盖传统剂型、现代剂型和海外销售,共同打造同仁堂老字号品牌。   公司2021年完成核心管理层改革,原公司总经理邸淑兵接任董事长。董事长邸淑兵曾历任公司各项业务部门,经验丰富,其余核心管理团队也都是业务出身,有能力推进公司业务的进一步向好发展。并且也正是在2021年公司迎来业绩回升,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83亿元,同比增长18.00%;归母净利润9.2亿元,同比增长28.67%。   安宫牛黄丸绝对龙头,大品种战略深扎市场   安宫牛黄丸一直是传统中药中的知名品种,而同仁堂在众多竞争企业中是绝对的龙头,2019年占据市场份额高达74.5%。并且公司对安宫牛黄丸定价权掌握十足,近20年来同仁堂三次公开调整安宫牛黄丸的售价,最近一次是在2021年底,安宫牛黄丸(3克*丸/盒)的销售价格从780元提至860元,涨幅约为10%。随着需求的不断提升和中药材成本的渠道,我们认为同仁堂安宫牛黄丸预计未来仍有持续的提价空间。公司产品数量丰富,拥有400+个常年生产中成药品种,27+种中成药产品剂型。并且紧密围绕大品种战略,前五大产品销售持续回暖,2021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前五名的品种实现收入22.37亿元,同比增长22.84%。   利空因素逐步消除,营销改革成效显著   一方面利空因素消除。2019年和2020年公司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阵痛期,但现在已经逐步消除。1.蜂蜜门事件影响消除,公司处理及时有效;2.疫情影响逐步消化。2020年上半年疫情下公司工业和商业两大板块都受到冲击,随着疫情的常态化,公司经产能问题得到解决。经营影响逐步消除,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31亿元,同比增长4.67%。3.产能问题得到解决。2020年子公司同仁堂科技位于大兴生产基地及唐山基地正式投产,部分产品生产供应压力逐渐得到缓解。   另一方面营销改革成效显著。公司销售团队于2020年启动营销改革,继续坚持“以品种运作为核心,以终端工作为方向”的指导思想,通过打造“4+2”(四个事业部加两个专项小组)经营模式。此举缩减了经销商层级合理分配渠道利润,又直通了终端药店提升药店销售积极性。改革以来,2020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速转正,并一直延续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分别同比增长22%/23%/9%,公司营收逐季度向好。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收入分别150.0/173.2/197.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9%/15.5%/13.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15.2/17.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0%/17.3%/14.6%,对应2021~2023年EPS为0.95/1.11/1.27元,对应估值为49X/42X/37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的价格波动;核心品种提价销售不及预期;营销改革不及预期。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2-03-03
  • 华康股份(605077)深度报告:代糖隐形冠军,厚积薄发乘势而起

    华康股份(605077)深度报告:代糖隐形冠军,厚积薄发乘势而起

  •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医药健康行业投融资数据月报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医药健康行业投融资数据月报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