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1768)

  • 苏州广慈收购落地,持续扩张值得期待

    苏州广慈收购落地,持续扩张值得期待

    个股研报
      盈康生命(300143)   事件   2021 年 11 月 10 日,公司召开的 2021 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苏州广慈医院重大资产重组的相关议案, 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苏州广慈 100%股权,苏州广慈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苏州广慈医院盈利能力较好, 未来发展可期   收入端, 2020 年苏州广慈营业收入为 3.95 亿元,较 2019 年增长 0.57 亿元,增幅为 17.03%,通过盈康医管的持续赋能, 广慈医院的业务水平得以提升,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2021 年上半年,苏州广慈主营业务收入为 2.36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 38%,经营规模持续提升。利润端, 2020 年苏州广慈净利润为 0.30 亿元,同比增长 14.07%, 较 2017 年盈康医管收购之初大幅增长 265.87%, 2021 年上半年净利润为 0.18 亿元。根据公司公告,其预测广慈医院 2021-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4.39 亿元、 4.88 亿元、 5.45 亿元、 5.98亿元和 6.42 亿元,年复合增速为 9.97%。预测净利润分别为 0.37 亿元、 0.49亿元、 0.59 亿元、 0.70 亿元和 0.8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1.26%,标的资产的盈利能力未来预计不断提升,本次收购有望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公 司切入长三角市场,肿瘤医疗服务版图不断扩大   苏州广慈医院区域优势明显,其地处长三角地区,位于经济水平较高、人均消费能力较强的城市。其次,苏州广慈所处地区医疗政策优势显著,其所在省市区有相应肿瘤行业扶持政策扶植,部分地区还将医保参保人员进行门诊放、化疗时的相关治疗以及非放疗、化疗期间恶性肿瘤镇痛治疗纳入放、化疗门诊专项支付范围, 显著提升了当地患者的就诊量。 随着苏州广慈医院的注入, 公司在长三角的肿瘤医疗服务市占率或将不断提升,全国肿瘤医疗服务版图不断扩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 2021-2023 年的收入为 6.84/14.31/17.17 亿元(未考虑到苏州广慈合并报表,根据公司公告,其预测广慈医院 2021-2023 年营业收入为 4.39/4.88/5.45 亿元)及归母净利润为 1.31/1.43/1.57 亿元(未考虑到苏州广慈合并报表,根据公司公告,广慈医院 2021-2023 年扣非归母净利润承诺为 0.37/0.49/0.59 亿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交易对价资金筹措风险;商誉减值风险;苏州广慈业绩承诺不达预期。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11-16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全国性限电基本结束,产品价格逐渐回归常态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全国性限电基本结束,产品价格逐渐回归常态

    化学制品
      本周化工市场综述   本周申万化工上涨2.93%,跑赢沪深300指数1.98%。涨幅最大的三个子行业分别为合成革(申万)(9.83%)、氟化工及制冷剂(申万)(6.39%)、其他纤维(申万)(5.92%);跌幅最大的三个子行业分别为涂料油漆油墨制造(申万)(-4.43%)、日用化学产品(申万)(-4.27%)、农药(申万)(-4.25%)。石油化工(中信)上涨2.21%%。涨幅最大的子行业为其他石化(中信)(3.93%)。   投资组合推荐   东材科技、东方盛虹、金禾实业、中旗股份、华鲁恒升   本周大事件   国家电网经营区域电力供需形势恢复常态,全国性限电基本结束。国家电网发布消息称公司经营区电煤库存回升至9932万吨,电煤可用天数回升至20天,并网发电能力明显提高,电力缺口明显缩小。截至11月6日,除个别省份、局部时段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采取有序用电措施外,全网有序用电规模接近清零,11月7日塑化大省浙江率先取消限电。随着限电政策影响的消退,原先受政策影响而大涨的化工品价格持续回调,截止本周如电石、金属硅和有机硅等产品价格均已回到9月限电政策发布前的水平,电力供应恢复后产业链稳定性预计也会有所改善。   宁夏原则上不再审批使用煤炭作为原料和燃料的新建项目。近日发布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能耗双控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将推行“能源绿色发展行动”等重点任务,除保障民生用能项目外,原则上不再审批使用煤炭作为原料和燃料的新建项目,同时按照要求有序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并大力发展绿氢生产。到2023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煤炭消耗比2020年降低9.3%,绿色能源发电装机力争达到3300万千瓦,绿氢生产规模达到20万吨/年。可以看出能耗双控政策在以相对温和的方式有节奏地推进,能源转型仍是未来发展的主旋律,新能源领域的相关化工材料有望持续受益。   投资建议   标的方面,今年受损明年受益以及部分新能源化工材料标的表现较为抢眼,且多为新股、次新股。近期路演下来,投资者普遍反馈板块选票较难,这里谈下我们的观点,我们认为在需求承压的背景下,机构对于基本面以及估值的要求可能会更高,建议重点关注业绩确定性强+有一定安全垫的方向,具体如下:一是新能源化工材料,我们看好三元正极、EVA;二是今年受损明年受益的方向,建议重点关注轮胎以及树脂行业;三是新材料方向,尤其是迎来拐点的方向,建议重点关注光学膜、分子筛、高端工程塑料。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国内外需求,原油价格剧烈波动,贸易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1-11-16
  • 化工能耗政策追踪:煤价继续回落,电力供应紧张有所缓解

    化工能耗政策追踪:煤价继续回落,电力供应紧张有所缓解

    化学制品
      “能耗双控”政策或短中期影响部分子行业与产品开工率,长期看好龙头公司在碳中和背景下的发展。   重点关注:   进入 9 月以来,全国多地出台“能耗双控”或限电相关政策、通知,部分化工企业生产受到影响。 11 月以来,随着供电紧张形势有所缓解、煤炭供应得到保障,多地暂停有序用电方案,本轮有序用电逐步进入“过渡期” 。   向更科学、完善的有序用电方案过渡。 国家能源局 11 月 8 日表示,全国电力供需紧张形势已经有所缓解,未再出现拉闸限电现象。同时, 电煤供应持续增加,电厂存煤加快回升。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 11 月 1-5 日煤炭日均调度产量达 1166万吨,较 9 月底增加超过 120 万吨。 根据南方电网公司消息,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火电厂存煤 1671 万吨,可用 23 天,较 9 月底增加了 300 多万吨;截至 11 月 12 日,动力煤市场均价已回落至 1068 元/吨。 目前南方区域内存煤低于 7 天的电厂已清零。 另一方面, 10 月国家发改委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指出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 20%限制。根据腾讯网消息,目前已有江苏、浙江、山东、广西等 26 个省市调整了上网电价浮动范围。未来“双控”政策或将结合浮动电价,针对性地对高耗能企业推进有序用电。   各地来看, 福建、浙江分别从 11 月 1 日和 11 月 8 日起暂停有序用电, 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广东等省份部分企业也相继恢复供应。 然而, 随着冬季用电高峰到来, 上海、陕西在本周出台了迎峰度冬有序用电方案,上海方案中高耗能企业日最大可降电量为 1694.3 万千瓦时,最大可降负荷为 131.1 万千瓦,主要措施包括轮停 30%、 50%、 70%负荷三档。 根据陕西日报消息,榆林出台能耗双控新规,调控时间至今年 12 月,涉及煤化工、洗选煤、兰炭、硅铁、电石、金属镁等多个行业领域,通过采取部分企业压减产量 50%、立即停产、供电部门限电供电 50%、新建成“两高”项目不得投产等举措,确保实现本年度全市单位 GDP 能耗降低 3.2%的目标任务。   上市公司方面, 南京化纤于 11月 13日披露了全资子公司复产的公告,子公司江苏金羚于 9月 24日停产,目前公司所在地的电力供应紧张状况已有效缓解,公司于2021年 11月 12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 此外,荣盛石化、卫星化学、六国化工等多家企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对限电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复。   化工品开工来看,根据百川盈孚数据,黄磷子行业 10月开工率为 50.35%,环比提升 18.18pcts; 液碱 10月开工率为 71.71%,环比下降 1.58pcts。   投资建议:    “能耗双控”有望淘汰一部分高耗能的落后产能,提高化工行业整体集中度,长期看好龙头公司在碳中和背景下的发展。    在“双控”背景下,具备成长属性的新材料公司关注度持续提升。首先,半导体材料国产化在最近两年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提升;其次,在某些产品上,今年也是阶段性供不应求,或者由于原料端影响,部分产品出现了涨价;考虑到之前的业绩基数较低,部分半导体材料公司的业绩弹性非常大。另一方面,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上游部分材料(如 DMC/NMP/PVDF/金属硅等)同样供给偏紧持续涨价,且景气持续时间预计较长。   投资建议:展望十一月,经过前期调整,民营炼化、行业龙头等相关化工企业估值再次回到较低水平,另一方面,半导体、新能源材料等子行业关注度持续提升。中长期来看,随着盈利持续性超预期,优质化工资产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推荐个股:万华化学、东方盛虹,荣盛石化、 新和成、皇马科技、雅克科技、华鲁恒升、联化科技、桐昆股份、晶瑞电材、万润股份等,关注国瓷材料、合盛硅业、兴发集团等。   11 月金股: 东方盛虹   风险提示1)地缘政治因素变化引起油价大幅波动; 2)全球疫情形势出现变化。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1-11-16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能源转型背景下的光伏EVA行业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能源转型背景下的光伏EVA行业

    化学制品
      投资摘要:   每周一谈:   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是由乙烯和醋酸乙烯聚合而成的一种先进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发泡鞋材、光伏胶膜、电线电缆、热熔胶等领域。光伏胶膜用EVA主要应用于光伏组件的封装环节。可以把玻璃、电池片、背板等零部件粘在一起,对太阳能电池片起保护作用,同时提升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供应增长相对滞后:光伏胶膜的EVA较为高端,进口依赖度高达70%。国内具备光伏级EVA树脂量产能力的企业只有斯尔邦、联泓新科和宁波台塑三家。虽然今年延长榆林、中化泉州和扬子石化有望投产,但是考虑到投产后还需经过下游客户认证与装置工艺调试提负荷的过程,估计2023年以后产能逐步释放   光伏需求迅速释放: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国家能源结构加快优化调整,光伏EVA需求有望加速攀升。预计2021年全球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140GW,到2025年,国内和全球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110GW和330GW,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光伏胶膜市场规模增长。预计2020年和2025年,光伏EVA新增需求约为60万吨和150万吨   投资策略:综合来看,在国家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作为光伏重要组件的光伏级EVA需求有望持续增加,供需错配格局在未来2-3年内有望延续,对于具备光伏级EVA量产能力和技术壁垒的企业形成利好,建议关注东方盛虹、联泓新科等相关龙头企业。   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本周中信基础化工板块上涨5.74%,上证综合指数成份上涨3.47%,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相比,基础化工板块领先2.27个百分点。子板块方面,本周基础化工子板块以上涨为主,其中合成树脂、聚氨酯、橡胶助剂、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等涨幅居前;日用化学品等子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涨跌幅:本周基础化工板块领涨个股包括汇得科技、本立科技、争光股份、双象股份、南岭民爆等;领跌个股包括清水源、晨光新材、上海家化、珀莱雅、贝泰妮等等。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波动的风险,全球疫情反复的风险等。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1-11-15
  • 化工行业周观点:锂膜国产化进程加速,碳硅负极材料优势显著

    化工行业周观点:锂膜国产化进程加速,碳硅负极材料优势显著

    化学制品
      市场回顾 :   上周新材料板块上涨 3.51%,同期沪深 300 指数上涨 0.95%,新材料板块领先大盘 2.56 个百分点。个股方面,板块中 97 只个股中有 87 只上涨,跑赢大盘的有 83 只股票。涨幅前五的分别是神工股份(29.51%)、康达新材(27.77%)、硅宝科技(26.53%)、安集科技(22.92%)、瑞联新材(22.82%);跌幅前五的分别是晨光新材(-10.18%)、深南电路(-2.80%)、长鸿高科(-2.37%)、万润股份(-2.19%)、中粮科技(-1.46%)。   行业热点:   化工新材料:中材科技发布公告称,拟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投资约8.95亿元建设“年产3.2亿平方米锂电池专用湿法隔膜生产线项目”。锂电池隔膜产业已经成为中材科技重点发力的主业,投资不断加码。中材科技的锂电池隔膜产业通过内生孵化及外延式并购扩张方式做大做强。内生的主体为中材锂膜,外延的主体为湖南中锂。湖南中锂系中材科技并购而来,2019 年,中材科技出资 9.97 亿元获取湖南中锂 60%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今年 5 月 18 日,中材科技曾公告,控股孙公司南京锂膜拟在南京投资建设“年产 10.4 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线”,项目总投资 37.50 亿元。截至今年 6 月底,中材科技已经具备年产 10 亿平米基膜的生产能力。中材科技原本主业为风电叶片,通过持续产业布局,目前已经形成风电叶片、玻璃纤维、锂电池隔膜三大主业齐头并进的产业运营格局。今年前三季度,受三大主业驱动,中材科技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26.47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逾 70%。隔膜受制于国外核心专利、技术壁垒、先进生产装备的限制,过去隔膜不仅是我国锂电池产业发展难以承受之痛,也一度成为了我国新能源产业前进的桎梏公司。公司马不停蹄布局锂膜产业,力争成为国内综合竞争力第一的锂膜制造企业。公司称,截至今年 6 月底,其在山东滕州、湖南常德、湖南宁乡以及内蒙呼和浩特布局了四个生产基地,覆盖了国内外主流锂电池客户市场,其拥有国际先进的湿法隔膜制造装备以及领先的技术研发能力。看好新能源材料未来需求增长,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龙头企业。   碳硅负极材料:继 8 月 19 日宣布与宁德时代战略合作拟共同开发提升电池性能新材料后,硅宝科技锂电池领域布局再落子。11 月11 日,硅宝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告,计划总投资 5.6 亿元,在四川彭山经济开发区设立全资子公司硅宝科技(眉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 1 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4 万吨/年专用粘合剂生产基地、锂电材料研发中心。硅碳负极材料因其比容量大能极大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是新一代负极材料的发展方向,硅宝科技看好该行业前景。国外,特斯拉已将硅碳负极应用于Model3,在人造石墨中加入 10%的硅,负极容量提升至 550mAh/g,单体能量密度达 300Wh/kg;日本 GS 汤浅公司的硅基负极已成功应用在三菱汽车上。而国内硅碳负极产业化处于初期阶段,量产厂商目前仅有贝特瑞,其有 3000 吨/年的产能并主要供货给松下;石大胜华 1000 吨/年硅碳负极材料生产装置已通过竣工验收,后续将试生产;其余的诸如翔丰华、杉杉股份、璞泰来等均处于中试阶段,更多企业则是技术储备阶段。锂电碳硅负极材料是目前性能最好的负极材料,是三元正极材料最佳配套负极材料。相比于石墨负极材料而言,碳硅负极材料最大的优势在于比容量提升,我们看好行业未来发展。   风险因素: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核心材料国产替代化进程不及预期;限电限产影响超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1-11-15
  • 合成生物学双周报:秸秆高值利用是未来生物制造的发展方向

    合成生物学双周报:秸秆高值利用是未来生物制造的发展方向

    化学制品
      主要观点:   周报说明   这是一份面向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企业和高校的合成生物学行业周报。合成生物学因为底层工具的突破逐渐成为人类造物的新方式,并有望在“碳中和”背景下发展为绿色制造的主流思路之一。我们主要聚焦在生物制品,而非生物制药领域。我们将努力完善此周报,使其更有助于资本和产业的联动,并提前挖掘投资机会。   相关公司持续补充中……   发改委&工信部:重点发展合成生物技术等先进技术。   11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中明确提到要加快合成生物学等先进技术的开发应用。化学原料药是药品的基础原料和有效成分,是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应原料药技术革新趋势,加快合成生物技术、连续流微反应、连续结晶和晶型控制等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生产过程。重点发展合成生物技术、酶催化、生物催化剂(酶)筛选与制备、连续流微反应、连续结晶和晶型控制、手性合成、固相合成、高效分离纯化、药物微量杂质控制、过程分析等先进技术。   中原大化秸秆糖制乙二醇中试项目即将建成,是全球首个秸秆制千吨级乙二醇项目。   11月4日,中原大化秸秆糖制乙二醇中试项目五台主要塔器到货,相继进行安装。中原大化秸秆糖制乙二醇中试装置以生物质秸秆糖水溶液和氢气为原料,在高温高压、釜式反应器中催化转化获得粗乙二醇,然后通过精馏得到优等乙二醇产品,同时副产工业级丙二醇等。产品规模为乙二醇746.8吨/年,丙二醇194.4吨/年。项目建设地点为濮阳市濮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总投资2098万元。截至目前,项目钢结构主体框架基本完成,设备全部到场,设备安装完成率95%,所有机泵安装就位,五台塔器下段安装就位。接下来管道预制、配管及电仪安装将全面有序铺开。   蓝晶微生物与泰国泰华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拓展PHA的东南亚市场。   近日,蓝晶微生物Bluepha宣布与泰国上市企业泰华公共有限公司(Thai Wah Public Company Limited)达成战略合作。期望借助双方企业的优势;即通过将蓝晶微生物的先进技术平台和泰华独特的淀粉资源二者相结合,来共同拓展PHA的东南亚市场。   我国实现22秒从一氧化碳一步合成蛋白质,收率最高85%,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   10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宣布,我国在一碳生物合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全球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一步合成,并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中国农科院饲料所与北京首钢朗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北京首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通过6年多的联合攻关,突破了乙醇梭菌蛋白核心关键技术,达成反应速度22秒、工业化一步生物合成蛋白质收率最高85%的纪录,并合作开展乙醇梭菌蛋白效价评定,共同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项目框架内推广该产品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   华人初创团队用合成生物技术打造口感更“真实”的植物肉,人造脂肪可助力碳中和。   Yali Bio总部位于旧金山,今年3月成立于硅谷,是一家由华人创立的人造脂肪公司。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生产人造脂肪来替代动物脂肪或植物油,碳转化效率远高于动物细胞培养的人造肉,生产上更具可持续性,目前的产品已经通过GRAS认证,并得到了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产品安全可食用的认可。YaliBio正在构建一个合成生物学平台,以利用可再生原料定制食品成分,试图通过生产一种合成的植物性脂肪产品来解决动物产品和植物油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华盛顿大学团队用工程细菌仅利用二氧化碳、电和光,合成生物燃料。   最近,来自美国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以通过微生物来制造生物燃料的新方法。该研究成果于11月3日发表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研究指出,他们改造了一种称为沼泽红假单胞菌(R.palustris)TIE-1的微生物,使其仅用二氧化碳、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力和光这三种可再生,且天然丰富的成分生产生物燃料正丁醇。这项研究代表了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的微生物电合成生物燃料的首次尝试,其中二氧化碳可以直接转化为液体燃料。   Codexis Q3产品收入增长242%,扩大与药厂合作,并投资孵化酶促合成DNA项目。   Codexis发布了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财务业绩报告。报告显示,Codexis2021年第三季度的总收入为3680万美元,比2020年第三季度的1840万美元增长了100%。其中,Codexis的产品收入在2021年第三季度增长了242%,达到2870万美元,产品收入的激增主要源于Codexis酶的销售。第三季度,Codexis也更新了其各个领域新的项目计划:与药厂合作不断;孵化投资酶促DNA合成项目。   瑞士运动品牌On牵手碳回收明星公司LanzaTech,将碳废物转化为跑鞋零件。   瑞士运动品牌On牵手碳回收明星公司LanzaTech,将碳废物转化为跑鞋零件。生产的具体过程是在来自钢铁厂等工业基地或垃圾填埋场的一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之前,LanzaTech将其捕获,使其进入获得专利的发酵过程,经过细菌自然转化为液体乙醇,这个过程类似于传统的酒精生产。   人造奶领域半月融资超5000万美元,雀巢入局,乳腺生物技术或成为核心竞争力。   今年5月,瑞士食品行业巨头雀巢发布了一则招聘乳腺发育和泌乳生物学专家的启事,招聘启事中,雀巢表示,该职位位于洛桑研究中心,需要该领域的生物医学背景和实验室研究经验。Biomilq是一家由女性创立的在实验室培育母乳的生物技术公司。其核心技术是将乳腺上皮细胞(又称泌乳细胞)在细胞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培养,待细胞扩增后转移到生物反应器中,经牛奶诱导细胞产出母乳。   Ginkgo联手Synlogic研发高胱氨酸尿症药物,预计2022年进入临床。   近日,Synlogic和Ginkgo合作开发的第一个产品SYNB1353,是Ginkgo通过高通量筛选在一年内从临床前概念验证推进到候选产品的菌株。可用于治疗包括高胱氨酸尿症(又称同型胱氨酸尿症,HCU)在内的甲硫氨酸代谢疾病。Synlogic将于2021年11月21-23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2021年国际先天性代谢缺陷大会上公布SYNB1353的临床前数据,该公司预计将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提交SYNB1353的研究性新药(IND)申请,并于2022年开始临床试验。   DNAScript再获220万美元,新平台一次可生成数百万个寡核苷酸。   Syntax平台是DNA Script于2020年6月定向发布的一款台式仪器,包括软件和试剂盒,也是世界上第一台采用酶促技术的台式DNA打印机,该平台为各种规模的实验室提供内部DNA打印,无需使用有毒有机化学品。该自动化仪器可在15分钟内完成设置,并在几小时内生成多达96个可立即用于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寡核苷酸。在Syntax平台成功的基础上打造的新平台,绕过了基因组研究和开发中的寡核苷酸瓶颈,实现在一天之内“高速、多路”同步内部合成高质量的长寡核苷酸。   合成生物学公司融资加速,正序生物、未名拾光、Ginkgo、Biomilq、DNAScript陆续完成多轮融资。   2021年10月至今,国内外多家企业完成了新的融资。   (1)国内企业:2021年10月,专注肠道细菌载体基因治疗企业和度生物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鼎晖投资领投,道远资本、隆门资本与中盈鑫达跟投,将用于加速和度生物创新药研发,推动微生物细菌载体基因治疗研究进入临床前药物开发阶段。南京周子未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完成A轮融资,目前已获得高瓴创投、经纬创投、清流资本和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的7000余万元融资。上海百力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完成3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全球领先的投资机构凯雷投资集团(The Carlyle Group)通过旗下人民币基金领投,中金资本旗下中金启德基金、元生创投跟投,易凯资本担任百力格本轮融资的财务顾问。近日,正序(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近3亿元人民币的最新一轮融资,由礼来亚洲基金、博裕投资共同领投,公司天使轮投资方联新资本、万物资本、红杉中国、泰福资本均参与本轮投资,全力支持公司发展,利用本轮融资,公司将着重引进拥有技术转化、药物开发生产、临床研究和临床实验申报、质控经验的产业界资深专家和技术人才,完善公司管理团队;同时,公司将加速推进新型碱基编辑器tBE的产品管线研发和临床转化,并持续聚焦和积极推进研发管线的IND申报与临床研究。近日,合成生物学企业未名拾光已于近期完成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近5000万元,天使轮由嘉程资本和真格基金联合领投;Pre-A轮融资由弘毅创投领投、老股东嘉程资本和真格基金跟投,全速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推进医美产品线开展临床试验,GMP厂房建设以及人才招募。   (2)国外企业:2021年10月,香肠制造商New Age Meats宣布完成2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韩国能源和房地产集团韩华领投,IndieBio、TechU Ventures和Siddhi Capital跟投。细胞工厂Cellibre今天宣布了完成1150万美元超额A系列融资。本轮由梅里达资本控股公司领投,其余投资者还包括公司创始人、投资仅限工业大麻的私募股权公司Entourage Effect Capital、Scott·Gordon、Flatiron Venture Partners、L2V以及Delta Emerald Ventures。Molecular Assemblies宣布获得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HGRI)颁发的共计25万美元的小型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第一阶段赠款。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Locus Biosciences宣布获得来自大力神资本(NYSE:HTGC)的2500万美元融资。用于开发更精确的工程噬菌体疗法来对抗各种耐药细菌感染并推动合成生物学的发展。Arcaea(Ar-kay-uh)宣布其完成了78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的投资者包括Cascade Investment LLC、Viking Global、CHANEL、Givaudan和Wittington Ventures在内的战略和金融投资者财团。近日,一家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初创公司Biomilq获得了21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比尔盖茨的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和丹麦投资者Novo Holdings共同牵头,其它投资方包括Blue Horizon、Spero Ventures、Digitalis Ventures、Alexandria和Gaingels。11月9日,台式酶促DNA合成领域的领导者DNA Script宣布,公司已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下属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HGRI)的资助金220万美元,NIH是世界上最大和最高水平的生物医学研究与资助机构,这是继其10月26日宣布完成1.65亿美元的C轮融资后的又一笔资金,该资金将用于持续开发下一代打印机——以酶促打印合成DNA和RNA,作为他们最近推出的Syntax平台的后续产品。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6页
    2021-11-15
  • 化工行业周报: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发布

    化工行业周报: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发布

    化学制品
      我们认为化工行业的投资策略是:投资系统性创新和低成本扩张。化工的下一波行业格局取决于人才竞争。化工行业已从单纯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变为人才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后来者无法通过资本反超,只能瞠乎其后,化工行业的周期性也因此变弱。优秀的公司凭借有效的激励、卓越的管理和持续的创新,打造出难以撼动的技术迭代优势、低成本优势和高效服务优势,在全球市场中攻城略地。   碳中和或带来化工行业颠覆性变革和机遇   碳中和对化工行业的影响深远。据NPCPI统计,中国石化和基础化工行业碳排放量排在所有行业中领先,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18%左右,其中“工艺排碳”占比6%左右,“工程排碳”占比12%左右,受3060碳中和目标影响很大。从行业演变看,我们认为未来40年化工行业在碳中和背景下预计经历3个阶段:   第一阶段分步达峰。化工产品众多,每种产品的能耗和碳排放量不同,其碳达峰的要求或不同。我们理解对于高耗能的产品或产业不代表没有发展,只是会优先达峰,低耗能的产品或产业有望获得更长成长窗口;   第二阶段未来的竞争在下游和海外。随着碳达峰,中国化工行业上游大宗原料由于相对高耗能而触达天花板,但在无大量新增产能情况下盈利中枢大幅提升,大化工企业获得的巨大现金流或投向下游精细化工品和新材料领域,亦或是继续扩大同类产品产能,只是将新增产能转移至碳容量更大的国家或地区。在第二阶段,化工企业或许会面临公用工程的大面积技改,利用绿色能源替代方案降低能耗,以减少与碳中和相关的税费成本;   第三阶段生物基材料和能源的时代。化工产品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需求不会因为政策而消失。但在碳中和目标下,化石基材料或在局部面临颠覆性冲击。生物基材料是一种可能的替代/补充方案。随着生物基材料成本下降、化石基材料成本上升(碳排放税费增加)、以及“非粮”原料的生物基材料的突破,生物基材料有望成为全球工业新的底层材料。   值得强调的是,以上是长达40年的行业演变思路,3060主要影响的是远期高耗能产品或产业发展的天花板,对于已获批的规划项目影响较小。此外,在3060目标下会演变出一系列可操作的政策。随着具体政策的落地,以及新技术(包括合成生物学、新型储能技术、新型核电技术、新型回收技术等等)的突破,我们理解的3个阶段也可能相互交错进行。   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发布   11月7日,据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意见》分阶段提出量化的主要目标,并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六个方面提出了多项具体要求。   《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1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85%,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9%左右,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除了碳达峰行动以外,《方案》的“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还提出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打造绿色发展高地、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进清洁生产和能源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具体来看,以下内容与化工行业发展关系较大:“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煤炭消费量分别下降10%、5%左右,汾渭平原煤炭消费量实现负增长。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支持自备燃煤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鼓励自备电厂转为公用电厂。重点区域的平原地区散煤基本清零。推动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钢铁、焦化、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电解铝、氧化铝、煤化工产能,合理控制煤制油气产能规模,严控新增炼油产能。因地制宜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加快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防治。   此外,在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中还提出:以石化、化工、涂装、医药、包装印刷、油品储运销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安全高效推进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实施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工程。   行业检修情况:   【石化板块】   纯苯: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171.84万吨,与上周持平。   甲苯: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107.7万吨,比上周减少8万吨。   丙烯: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383万吨,比上周减少25万吨。   丁二烯: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69万吨,比上周增加16.5吨。   异丁烯:本周无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与上周持平。   双酚A: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30万吨,与上周持平。   PX: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604.5万吨,与上周持平。   PTA: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1737万吨,与上周持平。   丙烯酸: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25.5万吨,与上周持平。   丙烯酸丁酯:本周处于检修状态产能共34万吨,与上周持平。   环氧丙烷: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151万吨,比上周增加44万吨。   【煤化板块】   乙二醇: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609万吨,比上周增加40吨。   醋酸: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511万吨,与上周持平。   醋酐: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15万吨,比上周减少10吨。   己二酸: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77.5万吨,与上周持平。   DMF: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7万吨,比上周增加3万吨。   DMF: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14万吨,比上周减少13万吨。   【聚氨酯板块】   MDI: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49万吨,与上周持平。   TDI: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217万吨,与上周持平。   【化纤板块】   聚酯切片: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10万吨,与上周持平。   聚酯瓶片: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265万吨,比上周减少25吨。   涤纶短纤: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166万吨,比上周增加10吨。   涤纶长丝: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813.82万吨,与上周增加25吨。   锦纶切片: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公司共2家,与上周持平。   【农药和化肥板块】   合成氨: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公司共48家,比上周增加7家。重点公司多维度跟踪   【万华化学】   公司信息:   11月12日,发布万华化学宁波工厂MDI装置例行停产检修公告。根据化工企业生产工艺和生产装置的要求,为确保生产装置安全有效运行,按照年度计划,本公司全资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的MDI一期装置(40万吨/年)将于2021年11月27日开始停产检修,预计检修45天左右;MDI二期装置(80万吨/年)将于2021年12月11日开始停产检修,预计检修45天左右。   行业信息:   据百川盈孚消息,延续上周,万化宝德路此前在8月17日开始的停车检修,已于9.20日恢复正常,产能达到35万吨/年。此外,延续上周,宁波万华一套120万吨/年MDI装置后期预计扩产至180万吨,11月中旬左右存年检,预计50天左右;烟台万华(八角工业园)一套110万吨/年MDI装置运行正常。   MDI:本周处于检修状态的产能共49万吨,与上周持平。据百川盈孚,本周各厂家均无新的检修计划。   据国家专利局,万华化学本周新增专利公开76项。一种1,1,1-三(4-羟基苯基)乙烷的制备方法;一种甲烷二氧化碳干重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有机半导体引发剂及其在聚乳酸合成中应用;一种3D打印用尼龙弹性体粉末的制备方法;一种新型水性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化学机械抛光清洗液及其使用方法;一种牛磺酸结晶及母液除菌的方法;一种N,N-二甲基一乙醇胺的制备方法;一种蒸汽系统运行方案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用以降低蒸汽系统运行成本;一种1,3-环己二甲胺粗产品的精馏提纯方法;一种具有改进性能的共聚碳酸脂的制备方法、共聚碳酸脂及其应用;一种含有联芳环结构的砜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一种气味吸附剂和制法及粘合剂体系和用途及无醛刨花板和制法;一种双粒径分布聚丁二烯胶乳的制备方法;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聚丁二烯胶乳附聚方法及其用途;一种低成本长碳链阳离子季铵盐的合成方法;一种一步法连续生产N,N-二乙基-1,3丙二胺的方法;一种利用浓缩菌液发酵生产乳酸的工艺;一种无溶剂低粘异氰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一种催化剂及其在柠檬醛生产香茅醛和/或香茅醇中的应用;一种压敏胶水及其制备方法、不干胶标签及其制备方法;一种三维空心管微点阵骨架催化剂及以该催化剂制备β-苯乙醇的方法;一种PDMS-PP复合膜制备方法及其在MDI废盐水处理中的应用;一种二硒醚及其制备方法、含硒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用途;一种用于炔丙基醇部分加氢制备烯丙基醇所用催化剂及其制法;一种PBS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氮掺杂碳包覆双纳米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一种制备维生素A乙酸酯的方法;一种可用于附聚的生产聚丁二烯胶乳的乳化剂、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一种难燃聚合物多元醇及其制法和应用;一种等化合价比例、高稳定性、长循环的五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用其制成的锂电池;一种带有高效自清洗装置的反应釜;一种环氧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用途;一种生物滴流床,内设有填料,其所述填料包括聚氨酯负载麦饭石的复合填料;一种制备高纯度L-薄荷酮的方法;一种亲水性抗菌滤膜的制备方法;一种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的制备方法;一种防雾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用于实木复合人造板的粘合剂组合物;一种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的制备方法;一种防雾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用于实木复合人造板的粘合剂组合物;一种耐酸碱清洗的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粗产品的连续精馏分离方法及装置;一种超高纯硅溶胶的两相制备方法;一种直/交流高压电缆绝缘料电压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水性紫外光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耐氯耐污染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制备规则晶体形状的四甲酸的方法;一种水性双组分环氧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高透光率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一种端酚基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一种用于制备聚酯的催化剂组合物以及聚酯的制备方法;一种用于制备聚氨酯仿木材料的组合物;提供一种硅树脂纳米粒子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及硅树脂纳米粒子分散体;一种用于生成丙烯酸丁酯的反应系统;一种塔外反应精馏打破气相反应平衡限制的气相反应装置和二环己胺的制备方法;一种超吸水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制备2-2-甲基丙基)-4-羟基-4-甲基四氢吡喃的方法;一种一锅法反应制备阿朴酯重要中间体-4-(二乙氧基磷酰基)-2-甲基-2-丁烯酸乙酯的方法;一种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苯基双醚芴的制备方法;一种透明增韧尼龙12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PBAT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制备环十二酮肟的方法;一种高品质假性紫罗兰酮的制备方法;一种适用于硅片粗抛光的化学机械抛光组合物及其应用;一种固定化双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一种磁性光稳定剂及制备方法、聚氨酯组合物及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一种提高抛光液循环利用率的方法及硅片抛光方法;一种香茅醛环氧化物制备羟基香茅醛的催化剂体系和方法;一种减少假性紫罗兰酮生产废水的方法;一种柠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6页
    2021-11-15
  • 化妆品行业周报:行业长期发展趋势不改,品牌商主导产业链

    化妆品行业周报:行业长期发展趋势不改,品牌商主导产业链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申万日用化学产品行业指数整体下滑4.78%,跑输沪深300指数5.73个百分点以及所有申万一级行业。行业内超五成个股录得正收益,且大多数个股的涨幅在5%以下;41.67%的个股录得负收益,分别为*ST浪奇(-0.82%)、水羊股份(-6.51%)、贝泰妮(-6.88%)、珀莱雅(-7.44%)和上海家化(-7.73%)。估值方面,本周行业估值有所降低。截至2021年11月12日,申万日用化学产品行业整体PE(TTM,整体法)约60.20倍;相对沪深300PE(TTM,整体法)4.87倍。   行业重要新闻:(1)东方美谷蓝皮书发布。11月8日,2021东方美谷国际化妆品大会开幕。开幕式上,《2021东方美谷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澎湃新闻记者从现场获悉,过去两年经历疫情,2020年全球化妆品市场遭受近五年的首次规模下滑。而中国化妆品行业在2020年依旧保持上扬态势,保持了双位数增长,零售总额突破3000亿元。消费者方面,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愿意为化妆品买单。线上化妆品消费人数稳步增长,90后和95后为消费主力军,人均消费实力明显。而年轻00后消费者不断涌入,目前虽然消费占比较小,但增速迅猛。《蓝皮书》同时显示了消费趋势,男性的护肤意识开始萌发,其消费规模增速超过女性。(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出:当前我国化妆品产业转型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在积极创新,推动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企业应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行业协会应该深度参与到化妆品行业治理,解决行业的痛点难点,同时希望消费者积极参与到化妆品的安全治理,当好监督者。(3)国家药监局:美容美发机构等不得自行配制化妆品,也不得擅自填充、灌装化妆品内容物。依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监管司整理了化妆品业界对《办法》贯彻执行中关注的主要问题,并逐一进行了解答。   行业观点:本周行业指数整体下滑,多数行业内细分龙头录得负收益,行业估值有所调整。但化妆品行业长期发展趋势不改,品牌商主导产业链。建议持续关注细分龙头品牌商贝泰妮(300957)、珀莱雅(603605)、上海家化(600315)以及具有成长性的鲁商发展(600223)。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持续反复;销售季节性波动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料价格波动风险;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风险;产品质量控制的风险;新渠道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1-11-15
  • 化工行业周报:化工景气继续回落,轮胎库存继续下降,聚合MDI价格回升

    化工行业周报:化工景气继续回落,轮胎库存继续下降,聚合MDI价格回升

  • 化工行业周报:限电限产暂告结束,本周板块反弹

    化工行业周报:限电限产暂告结束,本周板块反弹

    化学制品
      行情回顾。截至2021年11月12日,申万化工行业本周上涨2.93%,跑赢沪深300指数1.98个百分点,在申万28个行业中排名倒数第12。   具体到申万化工行业的6个子板块,从最近一周表现来看,按照涨幅高低依次是化学原料(+5.01%),化学纤维(+4.25%),塑料(+4.07%),橡胶(+2.99%),化学制品(+2.37%),石油化工(+1.49%)。   在本周涨幅靠前的个股中,汇得科技、本立科技和双象股份表现最好,涨幅分别达53.58%、43.84%和34.7%。在本周跌幅靠前的个股中,清水源、晨光新材和上海家化表现最差,跌幅分别为-11.29%、-10.18%和-7.73%   估值方面,截至11月12日,申万化工板块PB为3.06倍,处于近五年92.97%的分位点和近十年89.65%的分位点。   化工行业周观点:近期国家电网发文称,保供电取得阶段性成效,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供需恢复常态。截至11月6日,除个别省份、局部时段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采取有序用电措施外,全网有序用电规模接近清零。这意味着前段时间的限电限产情况暂告结束,前期受影响企业的开工率有望逐渐提高,相关产业链的产销有望逐步恢复。目前板块整体PB估值处于近年来高位,后续建议关注:(1)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的轮胎行业。我们认为,海运费有望从高位回落,利好轮胎企业出口;汽车“缺芯”有望缓解,利好轮胎配套市场需求增长。(2)需求确定性高的新能源上游化工材料,如PVDF、光伏EVA粒子等。未来随着全球电动车销量的快速增长,锂电正极用PVDF需求有望大幅提升,短期内锂电级PVDF新增产能释放速度慢于需求增长速度,供不应求局面有望支撑PVDF价格维持高位,锂电级PVDF及其原料R142b的高景气度有望维持。同时,在双碳目标下,光伏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后续随着硅料价格的下跌,光伏装机需求有望加速释放,推荐光伏EVA粒子相关公司。(3)产品涨价且当前估值合理的甜味剂龙头金禾实业。重点标的关注:   轮胎:玲珑轮胎(601966)、森麒麟(002984)和赛轮轮胎(601058)   PVDF:联创股份(300343)   光伏EVA:东方盛虹(000301)、联泓新科(003022)   甜味剂:金禾实业(002597)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跌;限电限产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1-11-1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