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1944)

  •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化工行业运行指标跟踪-2022年5月数据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化工行业运行指标跟踪-2022年5月数据

    化学原料
      1、景气度指标:企业/订货/投资/用工景气指数;CCPMI;工业增加值   2、价格指标:PPI\PPIRM\CCPI、价格价差   3、供给端指标:产能利用率、固定资产投资、存货、能耗、在建工程情况   4、进出口指标:进出口指数、出口交货值、HS:进出口金额   5、下游行业运行指标:地产、家电、汽车、纺服   6、行业经济效益指标:三大行业经济效益指标   7、全球宏观和终端市场指标:采购经理指数、GDP同比、民用建筑开工、消费者信心指数、汽车销售   8、全球化工产品价格及价差:化学原料价格及价差、中间产品价格及价差、树脂/纤维子行业价格及价差   9、全球行业经济效益指标:销售额变动、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   10、欧美地区化工产品价格及生产指标:产量指数、PPI、生产指数   行业观点   (1)多因素影响子行业22年景气程度变化,农药行业在耕地面积预期提升、粮价维持在较高水平、国内供给有序且21年四季度价格走高之下22年整体盈利水平有望改善,重点推荐扬农化工、润丰股份、广信股份、利民股份;轮胎行业景气见底,新能源领域带来发展机遇,建议关注赛轮轮胎、森麒麟。(2)需求经济相关程度较弱,半导体材料、军工材料等新材料领域中长期自主可控;重点推荐化学合成平台型公司万润股份。(3)下游需求稳定,高度关注光伏、风电、新能源、代糖等细分领域;重点推荐新能源功能材料龙头新宙邦,全球甜味剂龙头金禾实业。(4)龙头纵横扩张,一体化优势凸显,盈利中枢有望抬升;重点推荐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新和成(与医药组联合覆盖)。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地缘政治冲突风险;新冠疫情导致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安全环保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2-07-19
  • 药明生物(02269):高基数下依然实现高增长,公司发展势头强劲

    药明生物(02269):高基数下依然实现高增长,公司发展势头强劲

  • 凯赛生物(688065):推出新一轮股权激励方案,激励范围大幅增加

    凯赛生物(688065):推出新一轮股权激励方案,激励范围大幅增加

  • 医药行业周报:第七批集采落地,医保支付“腾笼换鸟”加速

    医药行业周报:第七批集采落地,医保支付“腾笼换鸟”加速

  • 医药生物行业:新冠疫情数据周报-北美BA.5测序占比已过半

    医药生物行业:新冠疫情数据周报-北美BA.5测序占比已过半

  • 股权激励方案落地,生物基聚酰胺成长可期

    股权激励方案落地,生物基聚酰胺成长可期

  • 2022年中国疫苗行业概览

    2022年中国疫苗行业概览

    医药商业
      疫苗市场作为医疗市场中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受到了各国的重视以及资本的追捧,同时随着新冠疫情的发生使得疫苗的概念变得更加的普及以及容易接受。在新型疫苗的研发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增长的推动下,全球疫苗市场预计将于2030年达到1,292亿美元,2021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8%   中国拥有几乎完整的疫苗产业链,包括上游的试剂、药物载体以及mRNA疫苗制造所需原材料等,而中游疫苗企业涵盖几乎所有热门疫苗管线,下游则是包括冷链运输、政府需求与消费者需求   中国疫苗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各个疫苗厂商的在研管线都较为丰富,且多为热门的大品种疫苗,同时在研疫苗管线多处于临床I-III期,而大部分III期的管线将会在2024-2025年集中上市   疫苗企业推荐:瑞科生物,智飞生物
    头豹研究院
    17页
    2022-07-19
  • 信达生物(01801):Mazdutide再达临床终点,降糖减重数据出色

    信达生物(01801):Mazdutide再达临床终点,降糖减重数据出色

  • 养殖链业务短期承压明显,转基因业务未来成长可期

    养殖链业务短期承压明显,转基因业务未来成长可期

    个股研报
      大北农(002385)   事项:   7月13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亏损4.50-5.50亿元,同比下滑188%-210%;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为亏损5-6亿元,同比下滑244%-273%,盈利大幅下滑一方面系猪价低迷、原料价格上涨导致养殖和饲料业务承压,另一方面系公司加大人才激励投入导致期间费用增加。   国信农业观点:1)上半年受猪价低迷、粮价上涨影响,公司饲料和养殖业务短期承压明显,但生猪出栏仍旧实现逆势扩张,其在人才激励方面的投入也有望在中长期转化为业绩提升。2)养殖链业务方面,近期猪价上涨达到22元/公斤以上,行业景气上行。公司依靠近年的稳步扩张,有望充分受益周期反转带来的量价齐升红利。3)种植链业务方面,我们预计转基因种子或在2023年前后实现商业化落地并上市销售。公司转基因业务在获批性状数量、庇护所性状以及获准种植区域等方面均处于领先水平,届时有望引领种业品种换代革命,或充分受益市场扩容和份额提升带来的双重成长红利。4)风险提示:恶劣天气带来的制种风险,转基因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5)投资建议:公司作为综合性农业产业龙头,业绩有望迎来种植养殖双振,考虑到公司养殖链业务上半年承压明显,我们下调公司22-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0.94/16.90亿元(原预计22-23年归母净利为4.92/29.79亿元),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8.47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312.0/17.4/15.9X,维持“买入”评级。   评论:   年初猪价低迷叠加原料价格上涨,公司养殖链业务短期承压明显   公司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亏损4.50-5.50亿元,同比下滑188%-210%;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为亏损5-6亿元,同比下滑244%-273%。盈利大幅下滑一方面系年初猪价低迷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和饲料业务面临收入端和成本端双重压力,另一方面系公司今年在高端人才、技术服务人员等方面加大投入,实施股权激励确认股份支付费用,导致期间费用同比增长。   养殖链业务:生猪出栏逆势稳步扩张,有望充分受益周期反转   养殖业务方面,近期猪价上涨达到22元/公斤以上,行业景气上行。从最新出栏数据来看,即使在整体猪价较为低迷的2022年上半年,公司及下属参控股养殖平台的合计生猪出栏量依旧逆势同比扩张19.23%至198.32万头,未来或充分受益周期反转带来的量价齐升红利。饲料业务方面,短期虽面临成本端和收入端双重压力,但公司猪料业务高端化路线正在加速,近年依靠贝贝乳、宝宝壮、仔多多、母仔乐等多款前端料拳头产品以及在全国各地建立的配套分销体系,在国内前端料等高端猪料领域建立了显著优势,同时公司近年也在围绕以反刍料为代表的高毛利品种做横向扩张,两者均有望强化公司饲料业务的长期盈利能力。   种植链业务:转基因商业化落地有望加速,转基因性状龙头未来成长可期   从行业层面来看,转基因种子在相关性状获得转基因安全证书并通过品种审定后,即可最终进行商业化种植。2022年6月8日,国家级转基因大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印发并正式实施,考虑相关绿色通道等政策的可能落地,预计转基因商业化有望加速,转基因种子或在2023年前后实现商业化落地并上市销售,届时国内种业有望迎来市场扩容、格局重塑双重变革。从公司层面来看,公司在转基因性状领域起步较早,先发优势十分明显,旗下大北农生物在获批性状数量、庇护所性状以及获准种植区域等方面均处于领先水平。同时公司将种业定位为重要战略性板块,未来依靠丰富的经验积累、强大的研发能力、持续的资源投入,有望在国内生物技术领域实现持续的优质产品输出并占据业内领先地位。综上我们认为,公司相较于目前产品数量较少、产品体系不完备、获批区域较少的性状公司,有望在国内转基因商业化落地后率先实现最大程度的产品推广,届时可能抢先同行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并在国内转基因性状领域取得领先优势,进而有望实现可观的业绩增量。   投资建议:业绩有望迎来种植养殖双振,维持“买入”评级   大北农是主营涵盖生猪链及种植链的综合性农业产业优质标的。养殖链方面,公司生猪业务有望充分受益行业景气上行带来的量价齐增红利;种植链方面,公司转基因业务先发优势明显,有望在转基因落地后引领种业换代革命,未来成长可期。考虑到公司养殖链业务上半年承压明显,我们下调公司22-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0.94/16.90亿元(原预计22-23年归母净利为4.92/29.79亿元),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8.47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312.0/17.4/15.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恶劣天气带来的制种风险;转基因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07-19
  • 22H1净利同比增长120%至160%,好于预期

    22H1净利同比增长120%至160%,好于预期

    个股研报
      迪安诊断(300244)   结论与建议:   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2H1录得归母净利润16亿元至19亿元,YOY+120.1%至161.3%,公司业绩大幅好于我们的预期。以此测算,公司22Q2单季度录得净利8.5亿元至11.5亿元,YOY+118%至195%,估计新冠检测服务贡献较多增量。   新冠检测需求集中爆发:Q2华东区域出现较大范围新冠疫情,新冠核酸检测需求集中爆发,并且在疫情后,多个城市仍保持一定频率的检测要求,公司作为地处华东的医学检测龙头,我们估计检测量在Q3仍可维持在较高水平;价格方面,Q2医保局两次发文要求降低核酸检测价格(原单管80元左右/人,混管15-30元/人;4月8日要求降至单管28元/人,混管8元/人;6月10日要求降至单管16元/人,混管5元/人),但考虑到规模效应,净利端预计仍将维持一定规模。   常规业务稳健,特检及自主产品快速增长:(1)公司借助规模优势及多业务组合的灵活适配性,在医院常规门诊量受疫情影响的情形下,传统诊断服务业务估计仍保持10%以上的增长,此外,公司持续开拓与三级医院共建特检平台的精准中心模式,特检业务继续上量;(2)随着公司自产产品报证数量增加,“研产销检”一体化的产业链优势显现,原有销售管道赋能,自产产品估计维持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短期来看,目前国内新冠疫情反复,多地有持续新冠检测需求,预计22Q3仍可以维持较高检测量。从中长期来看,公司诊断服务的规模效应及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将不断体现,高端检测占比也将不断提升,自主产品也将成为一大驱动力,主业利润将会持续保持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年净利分别为23.5亿元、14.4亿元,YOY+102.5%、-38.7%(原预计公司2022、2023年净利分别为16.9亿元、14.4亿元,YOY+45.6%、-14.7%),EPS分别为2.7元和2.3元,PE分别为10倍和12倍,估值偏低,维持“买进”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核酸检测服务业务收缩、实验室盈利不及预期,诊断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降,商誉减值。
    群益证券
    3页
    2022-07-1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