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1944)

  • 制剂业务驱动业绩快速增长,研发步入收获期

    制剂业务驱动业绩快速增长,研发步入收获期

    个股研报
      信立泰(002294)   2022年中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814.80万元,同比增长21.20%,利润总额38,776.08万元,同比增长37.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815.45万元,同比增长46.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305.66万元,同比增长29.44%;基本每股收益0.31元,同比增长40.91%。   制剂产品驱动业绩快速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制剂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46,312.30万元,同比增长29.59%;原料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3,365.34万元,同比减少38.27%;医疗器械产品实现营业收入5,014.15万元,同比增长122.58%;其他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123.00万元,同比增长159.53%。自我国集采工作开展以来、目前在全国范围已经逐步开展七轮集采工作,随着近期全国药品集采的加速开展,公司已逐步适应集采工作,集采对于公司制剂等业务带来的影响已经逐渐超于稳定。同时,公司加大对核心产品信立坦销售网络的投入,在零售、电商等渠道销量实现大幅提升。整体来看,公司上半年制剂业务的快速增长驱动了公司整体业绩   多个研发项目顺利推进,大幅提升研发费用凸显创新信心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达到24,547.57万元,同比增长91.65%。目前公司共有创新研发项目36个,包括26个化药项目和10个生物药项目。从公司目前重点项目的Ⅱ期研发推进情况来看,S086(慢性心衰)和SAL0107(阿利沙坦酯氨氯地平片)项目已经完成Ⅱ期入组,同时SAL0107计划年内申报NDA;公司S086(高血压)项目即将完成Ⅱ期入组;SAL0108(阿利沙坦酯达帕胺缓释片)计划年内完成Ⅱ期入组;苯甲酸复格列汀片完成揭盲并取得初步的统计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苯甲酸复格列汀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整体来看,公司研发费用大幅提升,凸显了公司深耕创新、以研发导向为发展目标的同时,也表明了公司在创新领域持续加深布局的信心。目前公司在研管线顺利推进,多个创新研发项目实现阶段性突破,随着公司研发项目的持续推进,未来或将逐渐步入收获期,迎来研发兑现的预期,持续丰富公司在慢病治疗等多个领域的产品管线,增厚公司业绩   特立帕肽注射液上市,提供新业绩增长点   4月22日,公司发布《关于获得特立帕肽注射液药品注册证书的公告》,特立帕肽注射液可用于绝经后妇女高骨折风险的骨质疏松症、糖皮质激素持续诱发所引起的高骨折风险的骨质疏松症的治疗,2018年其全球市场规模约为19.29亿美元,是我国目前唯一的骨形成促进剂处方药,市场规模较大,竞争格局较为缓和。公司特立帕肽注射液上市后,有望持续放量,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支撑。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摊薄后的EPS分别为0.58元、0.68元和0.81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43.11倍、36.55倍和30.68倍。考虑到新品上市和研发兑现的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风险、政策风险、研发不及预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4页
    2022-08-11
  • 2022年半年度报告点评:营销改革成效显著,贴膏系列优化升级走上快车道

    2022年半年度报告点评:营销改革成效显著,贴膏系列优化升级走上快车道

    个股研报
      羚锐制药(600285)   事件:羚锐制药公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H1实现营业收入15.03亿元(YOY+10.86%),归母净利润2.71亿元(YOY+23.15%),扣非归母净利润2.39亿元(YOY+15.31%)。   Q2业绩稳健增长,第二次营销改革成效显著。2022H1实现营业收入15.03亿元(YOY+10.86%),其中Q2实现营业收入8.21亿元(YOY+7.11%);归母净利润2.71亿元(YOY+23.15%),其中Q2归母净利润1.40亿元(YOY+13.53%);扣非归母净利润2.39亿元(YOY+15.31%),其中Q2扣非归母净利润1.34亿元(YOY+14.78%);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4亿元(YOY-42.38%),是本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减少及购买商品所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销售费用率较上年同期降低0.81%,是受益于公司第二次营销改革效果显现。   两只老虎贴膏提价实现业绩新增量,口服药物销量持续高增。两只老虎系列中的三款贴膏剂产品优化升级,壮骨麝香止痛膏、关节止痛膏、伤湿止痛膏的普药出厂价提升,2022H1贴膏剂产品实现营收增速11.31%,毛利率达76.21%,2022年上半年初步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提升。2022H1口服药物片剂(丹鹿通督片等)营收同比增长42.90%,增速较快,未来公司逐步加强口服药物的营销,其营收体量和利润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贴膏剂中药企业,拥有“两只老虎”系列等多个优势贴膏品种,消费者认可度较高。伴随公司营销改革,产品销量逐步增长,为业绩的可持续增长带来确定性。预计2022-2024年EPS分别为0.80/0.98/1.12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5/12/1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质量控制风险;研发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8-10
  • 业绩符合预期,疫情下持续稳健增长

    业绩符合预期,疫情下持续稳健增长

    个股研报
      羚锐制药(600285)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3亿元,同比增长10.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长23.15%。   分析点评   疫情下增长稳健,费用控制降低成本提升影响   收入端: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03亿元,同比+10.86%。Q2单季度收入为8.21亿元,同比增长7.11%。主要系受疫情影响,上海地区营业收入1.2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4.42%。   利润端: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23.15%;扣非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15.31%。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40亿元,同比+13.5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4亿元,同比+14.78%。其中非经常性损益中投资收益本期发生额较上期发生额增加188.06%,主要是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增加所致,公司联营公司信阳悦合房地产有限公司(持股40%)上半年利润为1.27亿元,影响公司投资损益约0.51亿元。   费用端: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72.62%,主要受直接材料成本上涨,毛利率同比减少2.53个百分点。但公司通过“保供应、调结构、增效益”的方式,费用端也得到控制。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55.87%,同比减少0.36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为48.07%,同比减少0.82个百分点。   贴膏剂稳健增长,片剂、软膏剂表现亮眼   分产品来看,贴膏剂部分收入为9.36亿元,同比增速为+11.31%;毛利率为76.21%,基本持平。其中,“两只老虎”牌膏药系列作为公司发展新阶段优化市场策略和实施品牌OTC发展战略的重点,产品10年累计销售量突破100亿贴,销量位居中国膏药产品畅销榜前列,具有较好的OTC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基础。通过极具性价比的“两只老虎”牌膏药系列产品,推动公司品牌价值和收入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片剂和软膏剂表现亮眼。片剂部分收入为0.97亿元,同比增速为+42.90%;软膏剂部分收入为0.92亿元,同比增速为+33.98%。增速较快的原因主要系丹鹿通督片和糠酸莫米松乳膏营业收入增加。   电商销售优化服务,研发推进中药现代化   销售上,公司电商部门持续优化服务,积极搭建私域流量平台,累计接待客户13.1万人次,复购客户平均客单价较去年提升124%。公司积极参与“年货节”“38女王节”“618年中大促”等平台活动,京东羚锐官方旗舰店在“618年中大促”中取得贴膏剂产品销售第一名的成绩。研发方面,公司牵头组建河南省中药现代化产业研究院,取得盐酸洛美沙星乳膏药品再注册批件,青石颗粒录入2022年度国家药品标准提高课题目录。并且公司借助信息化系统,持续加强销售订单与均衡生产的智慧化管理,建立起库存物料动态会审机制,缩短了下达订单指令到交货的周期。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贴膏剂品牌龙头企业,具有多个优势品种,品牌效应好,消费者口碑佳。随着公司营销改革,未来业绩发展具有潜力。我们维持此前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分别31.5/36.1/4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8%/14.6%/14.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5.5/6.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8%/21.3%/19.9%,对应估值为15X/12X/10X。我们看好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产品质量风险、成本波动风险、研发风险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10
  • 疫情影响Q2订单,我们预计Q3恢复性增长

    疫情影响Q2订单,我们预计Q3恢复性增长

    个股研报
      欧普康视(300595)   公司近期公告2022年半年报,我们认为公司受到疫情影响,订单2季度压力较大,预计Q3出现恢复性增长。公司2022上半年营收6.84亿元(同比增长20.05%),归母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0.90%),扣非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增长13.16%),2022Q2营收3.13亿元(同比增长10.63%),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下滑6.53%),扣非归母1.01亿元(同比下滑2.80%)   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主营产品角膜塑形镜的应用处于上升通道中,公司产品销量和营销服务终端收入仍在增加;同时,公司主营产品的销售和视光服务收入受疫情的影响较大,发生疫情的区域普遍采取限制甚至停止眼科和视光服务机构正常营业的防控措施,直接影响了公司2022年上半年度,尤其是第二季度的产品销售和视光服务收入。2022年3、4月份,不少区域发生较严重疫情,这些区域及周边区域实施了较长时间的管控措施,公司镜片订单在这二个月出现负增长,5月份部分区域管控放松后订单同比基本持平,6月份基本恢复正常重新回到正增长。除控股子公司以外的其他客户,镜片订单需在确认用户适配且双方对账无误后才能确认销售收入,一般计入次月业绩,因此疫情对报表的影响主要反映在4、5月份,对公司第二季度的业绩影响较大。   剔除上年同期转让子公司股权、理财收益、并表合资子公司少数股东损益三项影响后的2022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66亿(同比增长19.70%),基本与营业收入增长同步。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2-24年EPS分别为0.78、1.03、1.29元,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5.3%、32.5%、25.7%。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60-65倍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46.62-50.50元,给予公司2022年23-28倍PS,对应合理价值区间42.95-52.29元,综合合理价值区间46.62-50.50元。考虑公司所处角膜塑形镜行业的高景气度和领先地位,我们给予公司目标价50.50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OK镜产品线增速不及预期;行业竞争程度加剧;终端建设不及预期;行业监管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1页
    2022-08-10
  • 生物试剂高景气赛道中的重组蛋白专家

    生物试剂高景气赛道中的重组蛋白专家

    个股研报
      义翘神州(301047)   主要观点:   重组蛋白领域专家   公司是一家从事生物试剂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技术服务的生物科技公司,公司的重组蛋白、抗体、基因和培养基产品均为自主研发,研发实力行业领先。正是在研发上多年的积累,使得公司能够第一时间抓住新冠机遇,从而公司业绩得到爆发性增长, 2020 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78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0 倍。   科研服务行业服务于创新发展,千亿级蓝海市场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探索和支出的不断提升,科研服务市场规模也在快速提升,根据各方数据汇总预测 2020 年国内市场规模约 1300 亿元人民币,增速约为 10-15%。其中预计国内重组蛋白 2024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9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 17.9%。   行业发展内驱外拓逻辑清晰。科研试剂(高端化学试剂和生物试剂)具有外资市占率高、产品种类多、客户需求分散等特点,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明确清晰: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内部驱动增长+受益于疫情和上市的雄厚资金而带来的行业并购外拓预期。   核心看点: 自主研发+全球布局+核心技术三轮驱动   自主研发平台紧握核心技术: 公司的核心技术主要为用于不同生物试剂研发和生产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参数,自主研发的一系列核心技术平台,具有全面、高效、成本可控的特点,且具有较强普适性,相关技术平台可应用于同类型多个不同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从而帮助公司高通量、快速、高效率、低成本研制高质量、多样化的生物试剂且形成大规模生产能力,支撑公司全面、快速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生物试剂及技术服务的需求。研发费用稳步增长, 2021 年同比增长 53.97%,资金充裕下研发可期。   借助新冠契机,抢占欧美市场: 公司在美国和德国设立的子公司借助2020 年新冠契机,欧美市场取得爆发式增长,其中美国市场收入达到11 亿元,同比增长 1,765.70%;净利润达到 7.1 亿元,同比增长2,687.70% 。除此外,随着美国市场进一步的宣传推广,非新冠类产品收入增长 31.74%; 日本子公司于 2021 年 11 月 29 日成立, 开拓日韩市场。随着销售大幅增加,规模效应带动公司综合毛利率进一步提升。关键技术指标优势: 公司凭借全面、高效的核心技术平台优势,与国内外知名厂商相比,在重组蛋白产品种类上取得了一定优势,已成功完成超过 6,000 种重组蛋白产品的开发并实现产业化供应需求,蛋白产品数量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公司持续根据市场和 研究需求并开发新产品,在产品数量领先于主要竞争对手,及时满足客户对于各类新冠病毒试剂产品的多样化新需求。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收入分别 8.0/8.5/10.5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1%/6.7%/2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1/5.2/6.2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1%/1.0%/19.8%,对应估值为 30X/30X/25X。 考虑到行业景气度提升,进口替代和扩张加速预期,结合公司本身的优秀业务能力,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进口替代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超于预期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8页
    2022-08-10
  • 医药行业研究:ADC药物研发进展全景梳理

    医药行业研究:ADC药物研发进展全景梳理

  • 分子类生物试剂的小巨人,国产高端分子酶的领跑者

    分子类生物试剂的小巨人,国产高端分子酶的领跑者

    个股研报
      诺唯赞(688105)   主要观点:   专注创新,成就分子试剂领跑者   公司是一家围绕酶、抗原、抗体等功能性蛋白及高分子有机材料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的生物科技企业。 2012 年以生物试剂为创始以来,先后切入诊断原料、制药等生物领域,实现生物试剂和 IVD 行业的双跨发展,依靠新冠试剂 2020 年实现爆发式增长。目前公司已经成为国内分子类生物试剂的领军者。   科研服务行业服务于创新发展,千亿级蓝海市场。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探索和支出的不断提升,科研服务市场规模也在快速提升,根据各方数据汇总预测 2020 年国内市场规模约 1300 亿人民币,增速约为 10-15%。行业发展内驱外拓逻辑清晰。 科研试剂(高端化学试剂和生物试剂)具有外资市占率高、产品种类多、客户需求分散等特点,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明确清晰: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内部驱动增长+受益于疫情和上市的雄厚资金而带来的行业并购外拓预期。   体外诊断行业在新冠疫情催化下,国产替代方兴未艾。   在全球范围内体外诊断行业一直备受市场青睐,预计到 2024 年全球体外诊断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840 亿元美元。而国内随着产业链的逐步完整、技术逐步突破,预期到 2024 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1,957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7.8%,占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的比例将达到 15.9%。   其中 1)体外诊断原料市场:进口产品市场为主,占体外诊断试剂原料市场的 88%,预计国产体外诊断试剂原料市场规模将以 23.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加到 2024 年的 27 亿元,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2) POCT 市场:预计 2024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90 亿元, 2019-2024 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20.9%,增长率高于整体 IVD 市场。   公司核心看点: 产品全而精,终端应用拓展性强   公司生物试剂产品齐全,终端应用领域丰富:目前公司已的开发出的生物试剂超过 500 种, 9 大产品系列在科学研究应用中齐全。   核心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口替代进行时:公司已成功对 200多种酶进行定向改造,并可大规模稳定制备,部分产品在性能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体现了公司核心技术平台的竞争优势。   丰富的技术储备带来极强的业务延展能力:公司拥有关键共性技术平台的建立,可以能够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客户及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和产品开发,且对于不同细分领域的研发能够互相促进、迭代。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收入分别 26.5/26.6/32.5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41.8%/0.3%/22.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2/9.8/11.4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35.6%/6.5%/16.8%, 对应估值为 32X/30X/26X。 考虑到行业景气度提升,进口替代和扩张加速预期,结合公司本身的优秀业务能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进口替代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不及预期; 新冠业务持续性不及预期。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8页
    2022-08-10
  • 华东医药(000963):业绩稳步增长,工业微生物和医美板块成发展新动力

    华东医药(000963):业绩稳步增长,工业微生物和医美板块成发展新动力

  • 华东医药(000963):业绩重回正增长,股权激励彰显信心

    华东医药(000963):业绩重回正增长,股权激励彰显信心

  • 百诚医药(301096):业绩超预期,主业持续强劲,自主权益转让有望迎来收获

    百诚医药(301096):业绩超预期,主业持续强劲,自主权益转让有望迎来收获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