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10)

  • 医药行业周报:关注创新成长及业绩高增长优质个股

    医药行业周报:关注创新成长及业绩高增长优质个股

    生物制品
      行情回顾: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4.1%,跑赢沪深300指数0.5个点,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8位;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降20.6%,较沪深300指数跑输6.4%,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24位。分子板块来看,医疗服务板块表现最好(+9.8%),所有各板块均实现增长。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特宝生物(+22.4%)、康惠制药(+22.0%)、大理药业(+20.4%)、兴齐眼药(+19.1%)、博腾股份(+18.1%)。   本周小专题:小内镜大需求,从内镜全产业链看进口替代进程:为什么我们如此看好内窥镜赛道?内镜兼具赛道大β+进口替代大α,大百亿级空间国产厂商大有可为。伴随着微创手术渗透率的提升以及内镜诊疗、早筛普及率的上升,国内内镜持续扩容,根据我们的测算,中长期软镜市场需求空间有望达到516亿元,硬镜空间有望达到333亿元,大百亿级的天花板持续指引内镜赛道的高景气。目前国产化仅10%左右,国产替代潜力巨大。从细分产业链角度,看国产内镜的突围思路和进度。1)中长期看,我们认为内镜产业链层层壁垒下,未来仅少数具备竞争力的国产优秀内镜品牌进入主流竞争赛道;2)供应链自主可控+技术差异化创新+产品梯队布局+市场多层覆盖+学术培训完善,产业链条各环节先发及打法成熟的国产企业有望加速突围,格局向上。建议关注:海泰新光(依靠底层核心技术从ODM转型荧光硬镜整机)、迈瑞医疗(协同生命线渠道实现硬镜快速放量)、澳华内镜(AQ200创新打造国产高端软镜平台,AQ300对标高端)、开立医疗(超声内镜创新融合,高端软镜进入放量期)。   投资策略及配置思路: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4.1%,跑赢沪深300指数0.5个点。我们判断医药板块整体依然处于底部区间,前期回调幅度较大,板块配置价值凸显,重点关注低估值、高增长优质个股以及大幅回调的优质科创板及创新药标的。政策方面:上交所发布实施《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医疗器械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支持尚未形成一定收入规模的硬科技医疗器械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疫情防控方面:6月以来,上海疫情缓解,逐步复工复产,生产与消费将持续复苏。板块和估值方面:板块即将进入半年报行情,高成长、低估值板块值得重视,超跌的优质科创板与创新药标的值得关注。我们建议重点方向具体如下:   一、科创板及创新药机会:科创板医药板块整体处于底部,在流动性注入预期下,建议关注如下方向;1)创新器械:惠泰医疗、浩欧博、海泰新光、艾隆科技等;2)创新药及产业链:恒瑞医药、荣昌生物、泰坦科技、特宝生物、悦康药业、百克生物、阳光诺和、纳微科技等;   二、消费复苏:本轮疫情对消费Q2影响已pricein,本轮疫情解封后泛消费需求将快速复苏,为下半年明确主线:建议关注:1、医疗服务及医美:爱尔眼科、何氏眼科、华东医药、通策医疗、锦欣生殖、海吉亚医疗和固生堂等;2、常规疫苗接种恢复:智飞生物、康泰生物和万泰生物;3、零售药店,业绩同比增长将逐季度好转: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一心堂和健之佳等;   三、持续看好中药板块:中药板块短期回调显著,基本面和政策面没有变化,部分板块和公司业绩确定性强,建议关注:同仁堂、红日药业、华润三九、以岭药业、太极集团、中国中药、昆药集团和健民集团等;   四、持续关注眼科近视防控新兴市场投资机会:近视防控即将进入药物防控新时代,低浓度阿托品将催生超百亿元的新增市场,重点关注积极布局低浓度阿托品院内制剂与研发企业,建议关注:兴齐眼药、何氏眼科、欧普康氏、爱尔眼科等;   五、关注低估值、高增长的公司:康德莱、长春高新、百诚医药、九典制药等。   本周投资组合:恒瑞医药、博腾股份、兴齐眼药、何氏眼科、欧普康氏、特宝生物和悦康药业。   六月投资组合:爱尔眼科、爱博医疗、博腾股份、太极集团、智飞生物和康泰生物。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2-06-13
  • 中泰化工周度观点22W23:MDI价格转强反弹,万华码头泊位改造

    中泰化工周度观点22W23:MDI价格转强反弹,万华码头泊位改造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年初以来,板块领先于大盘: 本周化工(申万)行业指数涨幅为 6.03%,创业板指数涨幅为 4.00%,沪深 300 指数上涨 3.65%,上证综指上涨上涨 2.80%,化工(申万)板块领先大盘 3.23 个百分点。 2022 年初至今,化工(申万)行业指数下跌幅度为-8.04%,创业板指数下跌幅度为-23.06%,沪深 300 指数下跌幅度为-14.20%,上证综指下跌幅度为-9.75%,化工(申万)板块领先大盘 1.71 个百分点。   事件: MDI 价格转强反弹,万华码头泊位改造环评公示。本周初起,国内聚合 MDI一改跌势,转强反弹。 6 月 9 日早间,受海外装置临停消息面,早盘国内聚合 MDI市场价已调涨至 17300-17500 元/吨,相较于上周周末前的 16200-16400 元/吨,上涨 1100 元/吨,涨幅 6.8%。 6 月 9 日,烟台港万华工业园码头有限公司"103 号泊位增加丙烯吞吐量及配套管线工程"进行环评二次公示。   点评:   成本助推 MDI 价格走高,静待下游需求回升。 MDI 原料纯苯市场高位整理,强势支撑苯胺成本面。除了成本支撑外,随着国内疫情好转,下游需求也在逐渐提升。从MDI 主要下游行业看,我们认为随着华东沿海地区持续复工复产,物流畅通速度加快,需求端有望逐步恢复向好,静待消费力提升。同时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已经开启,汽车行业逐渐回暖。    万华工业园码头泊位改造,服务聚氨酯一体化项目。烟台港万华工业园码头有限公司"103 号泊位增加丙烯吞吐量及配套管线工程"进行环评二次公示,本项目建成后码头 103 号泊位吞吐量由 205.4 万吨增加至 214.9 万吨。   产品价格涨跌互现:价格涨幅居前品种: 硝酸(98%)(10.81%)、磷矿石(贵州 30%车板含税)(10.50%)、 PET 瓶级(8.15%)、 Brent 期货(5.72%)、碳酸二甲酯(5.56%)。   产品价格跌幅居前品种: 107 胶(新安化工)(-14.92%)、 R134a(-11.90%)、混炼胶(新安 化 工 )(-9.09%) 、 钛 渣 (TiO2-74%, 四 川 )(-9.02%) 、 马 尾 松 节 油 ( 优 级 , 福建)(-4.86%)   风险提示事件: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原油价格波动风险、企业经营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2-06-13
  • 医药行业:寒极转暖:从1-4批集采续约看药品格局变化

    医药行业:寒极转暖:从1-4批集采续约看药品格局变化

    生物制品
      1前六批集采情况回顾与第七批前瞻   带量采购的起源、演进及趋势   国家带量采购步入常态化和制度化   集采价格降幅趋于稳定,大幅节省医保资金   省采与国采相配合,进一步探索改良集采规则   集采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集采扩围目标符合预期   第七批集采前瞻:58个品种已经启动报量   第七批集采前瞻:拟中选企业数量排名Top10的品种占31%的拟中选份额   2重点省份续约规则   2.1第一、三批续约规则   江苏省集采中强调保障稳定供应,规定了报价下限,避免极端低价   吉林省第一、三批续约文件没有描述松动,执行上有所松动,存在高于原来最高中标价的情况   上海第三批集采续约强调低价和一致性评价   广东省联盟集采将过评和非过评分成2个质量组,分梯级报价   湖北延续低价中标,武汉市采用质量分组   福建第一批第三批集采续约在最低报价相同时考虑稳定供应能力   山东相比其他省份续约规则,延长采购周期   四川第一批集采一年期到期品种直接续约一年   北京第一到第三批政策无调整,价格没有松动   陕西第一批集采续约政策无明显差异   2.2第二、四批续约规则   河南联盟集采续约采购周期分组设定   河南联盟续约采取议价、询价+竞价组合方式,并引入价格纠偏机制   2.31-4批续约品种对比(广东、河南联盟为例)   广东(1和3批)、河南(2和4批)联盟续约平均降幅趋于收窄   3相关标的续约情况   3.1第一、三批相关标的续约情况   共计237家企业中标,其中新进企业占比42%   结合续约中标和新增中标情况,Top30企业占有48%全国合计中标份额   可采集信息的17个省中,广西、上海、重庆目录调整较大   3.2第二、四批相关标的续约情况   共计126家企业中标,其中新进企业占比29%   结合续约中标和新增中标情况,Top25企业占有40%合计中标份额   最大价格降幅80%,重点企业中标产品最大价格增幅为43%   结合续约企业和新进企业情况,Top15品种占据63%中标份额   10家上市公司因续约品种涨价而受益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9页
    2022-06-13
  • 化工在线周刊2022年第22期(总第881期)

    化工在线周刊2022年第22期(总第881期)

    化学制品
      国家发改委微信公众号最近发布的一则讯息引人注目。这篇题为《煤炭价格调控监管政策系列解读之六》的文章称,为调控煤炭价格,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就如何界定动力煤等重点问题进行交流研讨。会议认为,销售给发电供热企业或热值低于6000千卡的煤炭,一般可视为动力煤。消息一经发布,便受到了市场关注。   以热值界定动力煤   此次专题会议从流向和热值两个角度对动力煤进行界定。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虽然会议内容尚未形成明确文件,但传递出一种政策信号——界定动力煤的范畴。而此次界定,将动力煤与化工煤、炼焦煤等煤种作出了区隔。   “其实,动力煤和化工煤说起来没有本质区别。”太原理工大学煤化工研究所副所长苗茂谦教授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随着煤气化等技术的成熟,国内化工装置对原料煤的适应性大大提升。“传统固定床气化炉对煤种的要求很高,要烧无烟煤、焦炭、半焦才可以。现在化工用煤品种很杂,绝大部分煤都能用,所以也越来越难区分化工煤与动力煤。我们通常不看热值,而以用途区分:产合成气的就是化工用煤,或称原料煤;产电或蒸汽的就是动力煤,也叫燃料煤。”苗茂谦说。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煤化工事业部煤炭供应主管金辉也谈到,动力煤与化工煤的区别主要在用途及煤种特点,两者之间常存在交集。“如山西晋城产的无烟末煤,供应给电厂、供热企业就叫动力煤,供应给化工企业就叫化工煤。”金辉说。既然动力煤与化工煤的区别主要在用途,为何此次除了流向,还以热值来界定动力煤呢?   “其主要出发点是调控动力煤价格,稳定电力企业成本。今年2月份开始,国家对煤炭价格进行多轮调控。每次政策都注明,调控对象为国产动力煤。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业内对什么是动力煤存在一定争议。会议对动力煤进行界定,能做到有的放矢。而以热值区分,比较直观、便于操作。”江苏一家煤化工企业负责人表示。6000千卡并非“硬杠杠”
    化工在线
    0页
    2022-06-13
  • 核准制新股申购策略报告:福元医药、联合精密预期发行PE均不超行业

    核准制新股申购策略报告:福元医药、联合精密预期发行PE均不超行业

  • 新股专题覆盖:联合精密、福元医药(2022年第59期)

    新股专题覆盖:联合精密、福元医药(2022年第59期)

  • 医药行业周报:CXO板块反弹,为何临床前超额更明显?

    医药行业周报:CXO板块反弹,为何临床前超额更明显?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1年新药临床报告发布:启动耗时缩短,国际多中心逐年提升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1年新药临床报告发布:启动耗时缩短,国际多中心逐年提升

  •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2年第12期总第61期:行业估值略有回升 2021年创新药注册审评数据再创新高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2年第12期总第61期:行业估值略有回升 2021年创新药注册审评数据再创新高

  • 医药行业周报:估值底部,市场胶着,关注业绩

    医药行业周报:估值底部,市场胶着,关注业绩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