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1944)

  • 疫情扰动下业绩依旧稳健,看好活性生物骨贡献弹性

    疫情扰动下业绩依旧稳健,看好活性生物骨贡献弹性

    个股研报
      正海生物(300653)   事项:   公司公布2022半年度报告,实现收入2.31亿元,同比增长15.15%;实现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28.3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30.41%。公司业绩符合预期。其中2022Q2单季度实现收入1.14万元,同比增长15.03%;实现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增长32.2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增长33.79%。   平安观点:   公司经营无惧疫情扰动,业绩持续稳健表现。2022H1实现收入2.31亿元(+15.15%),归母净利润1.04亿元(+28.36%),在疫情影响下依旧稳健。其中2022Q2实现收入1.14亿元(+15.03%),归母净利润0.49亿元(+32.26%)。从盈利能力来看,上半年毛利率88.31%(-2.47pp),毛利率下降我们认为主要受可吸收硬脑(脊)膜集采部分省市集采降价和低毛利的其他业务占比提升影响;净利率为44.97%(+4.62pp),提升明显。从费用端来看,销售费用下降明显,上半年为26.02%(-6.82pp);管理费用(6.47%)、研发费用(7.11%)、财务费用(-0.21%)基本保持平稳。   口腔修复膜逆势上涨,无需对种植牙集采过度悲观。2022H1公司口腔修复膜收入1.10亿元(+16.40%),占比48%。当前从各省市到国家层面,种植牙集采预期明确。但我们认为不应对其结果过度悲观,一是当前种植牙渗透率低,集采后种植数量有望快速上升;二是种植牙相关耗材进口空间大。2022H1硬脑脊膜收入8568万元(+2.10%),在疫情和集采双重影响下仍实现增长。上半年其他产品收入0.36亿元(+58.40%),主要是骨修复材料和皮肤修复膜放量所致。我们认为若后续疫情影响减弱,公司核心品种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   活性生物骨进入“主审审评”阶段,研发管线值得期待。2021年11月,活性生物骨递交发补材料,进入“主审审评”阶段。从审评时限来看,我们认为活性生物骨获批在即。活性生物骨预期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骨缺损、骨不连等病症的治疗,市场空间广阔。此外,公司硬脑(脊)膜补片处于注册发补阶段,引导组织再生膜进入临床试验效果评价阶段,尿道修复补片和光固化复合树脂均在临床试验过程中。下一个潜在品种宫腔修复膜项目召开临床试验方案讨论会,拟用于轻中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公司在研管线丰富,值得期待。   投资建议。2022上半年在疫情不利局面下公司仍实现稳健增长,若下半年疫情影响减弱,核心品种增速有望持续回升。同时重磅品种活性生物骨获批在即,进一步增加业绩弹性。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3亿、2.99亿、3.60亿元的预测,当前市值对应2022年PE为4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主要产品集中风险:公司主要收入集中在口腔修复膜和硬脑膜两个产品,若未来公司主导产品的市场环境、下游需求、竞争态势发生重大变化,公司经营业绩将受到较大影响;2)研发风险:公司目前在研品种较多,研发投入大、环节多、周期长,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存在失败或不及预期可能;3)政策风险:公司相关产品集采力度可能超市场预期。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25
  • 业绩稳健增长,CDMO板块成长性凸显

    业绩稳健增长,CDMO板块成长性凸显

    个股研报
      和元生物(688238)   事件概述   2022年8月24日,和元生物披露2022年半年报:2022H1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36.24%;归母净利润2002.58万元,同比增长29.65%,扣非归母净利润1729.92万元,同比增长64.14%;基本每股收益为0.045元,同比增长15.38%。   事件点评   疫情扰动下业绩稳健增长,基因治疗CDMO板块成长性凸显上半年在疫情影响下,经营稳健,业绩符合预期。2022H1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36.24%;归母净利润2002.58万元,同比增长29.65%;实现毛利率47.64%,净利率14.85%。费用端相对稳定,管理费用率20.21%,销售费用率9.57%,财务费用率-7.97%。管理费用率较高主要由于人员薪酬增加及股份支付增加,财务费用变动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增加。   单季度来看,2022Q2实现营收6178.27万元,同比增长17.90%;归母净利润795.64万元,同比增长31.00%;实现毛利率43.58%,净利率12.88%。   分版块来看:   (1)基因治疗CRO业务:科研端客户为主,增速放缓。2022H1实现收入2438.37万元,同比增长2.17%,占营收比重为18.08%。CRO业务主要面向科研端客户,受疫情冲击较大,增速放缓。同时公司为克服新冠疫情对科研市场产生的短暂不利影响,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推出“元载体”新品牌、新服务,快速响应需求变化。   (2)基因治疗CDMO业务:项目树立品牌,订单保障增长:2022H1实现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47.98%,占营收比重为79.25%。虽受新冠疫情影响使部分项目里程碑交付略有延期,但整体业务继续保持较好增长态势。CDMO业务在溶瘤病毒、AAV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及其他各业务领域齐头并进,同时开发了干细胞、NK细胞和mRNA等新型CDMO业务,拓宽业务边界。截至2022H1,公司累计合作CDMO项目超过130个,正在执行的CDMO项目超过50个,多项目并行运营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丰富的项目执行经验为公司树立起良好的行业品牌。2022上半年,CDMO板块累计新增订单超过1.3亿元,在手未执行订单超过3.5亿元,充足的订单储备为后续业绩增长提供保障。   成立美国子公司,正式开启全球战略布局   公司的经营战略是在提升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同时布局海外市场。2022年6月7日,公司审议通过以自有资金在美国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通过成立和元美国,组建及加强销售团队力量,提升海外市场品牌知名度,拓展海外市场销售渠道,增加公司海外客户及销售规模,进一步推动公司全球化运营速度。尽管当前公司营收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但海外市场广阔,迈开布局之后,海外收入贡献值得期待。   加大研发投入,巩固技术护城河   重视研发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22H1公司研发费用为1417.46万元,同比增长67.94%;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0.51%(+1.99pp)。研发进展上,公司在基因治疗基础研究和生产工艺各方面实现突破,上半年新申报专利、商标等27件,获得授权专利4件,合计拥有授权专利19项,在审专利43项。   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够提供从基因治疗CRO到CDMO一站式服务的企业,在CGTCXO业务领域的关键环节均有领先的研究和工艺开发积累,未来将不断迭代升级两大核心技术集群:基因治疗载体开发技术、基因治疗载体生产及质控技术,确保公司在CGT领域的技术先进性,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动力。   产能释放在即,业绩放量可期   产能方面,公司建成国内第一条基因与细胞治疗GMP生产线,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CDMO业务需求,继续扩建产能,临港基地建成之后,可实现92000m2的产能,GMP基地规模位居全球前列,和元智造精准医疗产业基地规划33条产线,分两期建设。目前基地建设受疫情封控影响工期有所延后,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一期建设工艺设备线有所调整,在原计划建设11条病毒生产线基础上,新增约5000m2的细胞生产线,预计2023年初试运行,为进一步产能释放做好充分准备。另外,二期22条产线计划2025年投产,建成后将主要提供质粒、慢病毒、腺相关病毒、各种溶瘤病毒等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服务,达产后可实现超过15亿元的CDMO/CMO业务收入。预计随着产能不断落地,公司业绩也将迎来放量增长。   投资建议   考虑公司作为黄金赛道CGTCXO行业稀缺标的,技术+产能护城河明显,具备先发优势,在基因治疗行业高速增长的驱动下,公司业绩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展现出高成长属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64/5.68/8.53亿元;同比增速为42.7%/56.2%/50.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1/1.19/1.78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速48.9%/47.6%/49.4%;对应2022~2024年EPS为0.16/0.24/0.36元/股;对应估值为149X/101X/68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行业监管政策趋严风险;下游新药研发及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上游原材料及设备采购风险;产能扩建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08-25
  • 天康生物(002100)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养殖成本降幅显著,自屠比例大幅提升

    天康生物(002100)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养殖成本降幅显著,自屠比例大幅提升

  • 我武生物(300357):粉尘螨滴剂稳定增长,黄花蒿滴剂逐步放量

    我武生物(300357):粉尘螨滴剂稳定增长,黄花蒿滴剂逐步放量

  • 沛嘉医疗-B(09996)2022年半年度报告点评:TAVR+神经介入双轮驱动,管线丰富打造长期增长空间

    沛嘉医疗-B(09996)2022年半年度报告点评:TAVR+神经介入双轮驱动,管线丰富打造长期增长空间

  • 积极克服疫情影响,中心医院迁址扩建释放新产能

    积极克服疫情影响,中心医院迁址扩建释放新产能

  • 信邦制药(002390):股权激励影响利润端表现,医疗服务主业经营质量稳健

    信邦制药(002390):股权激励影响利润端表现,医疗服务主业经营质量稳健

  • 中报点评:短期利润端承压,智慧医疗超预期

    中报点评:短期利润端承压,智慧医疗超预期

  • 天康生物(002100):生猪产能扩张,动保表现超行业

    天康生物(002100):生猪产能扩张,动保表现超行业

  • 中国生物制药(01177):22年上半年业绩表现疲弱

    中国生物制药(01177):22年上半年业绩表现疲弱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