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01)

  • 海吉亚医疗(06078):内生外延双管齐下,业绩稳定增长

    海吉亚医疗(06078):内生外延双管齐下,业绩稳定增长

  • 海吉亚医疗(06078):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公司床位数快速增长

    海吉亚医疗(06078):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公司床位数快速增长

  • 安踏体育(02020):渠道库存健康,2023年增长可期

    安踏体育(02020):渠道库存健康,2023年增长可期

  • 医疗器械行业周度点评:国产CGM产品相继获批,国内血糖监测行业有望加速发展

    医疗器械行业周度点评:国产CGM产品相继获批,国内血糖监测行业有望加速发展

    医疗器械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上周医药生物(申万)板块跌幅为-2.28%,在申万32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6位,医疗器械(申万)板块跌幅为-4.08%,在6个申万医药二级子行业中排名最末。截止2023年3月20日,医疗器械板块PE均值为17.80倍,在医药生物6个二级行业中排名最末,相对申万医药生物行业的平均估值折价27.96%,相较于沪深300、全部A股溢价69.68%、31.56%。   国内新冠疫情处于低位,流感发病率快速抬升。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及抗原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阳性人数12月22日达到高峰后波动下降,全国(不含港澳台)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于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286.7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2023年1月23日后就诊人数呈现低位波动,近3周(2月24日-3月16日)在波动增加后开始呈现平台波动,3月16日为48.3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83.2%;但近一月流感病毒阳性率呈快速上升趋势,2023年第10周流感阳性率为53.2%。   CGM较BGM优势明显,国产替代空间广阔。与BGM相比,CGM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程度,提高血糖监测依从性,全面监测血糖波动情况,加强糖尿病的管理和控制;目前我国CGM行业处于起步阶段,相较欧美市场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得益于CGM的产品优势和患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预计未来全球CGM渗透率将有明显提升,中国CGM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年的1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26亿美元。   投资建议: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及患者人数持续增加,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渗透正在加速,我国持续葡萄糖监测市场起步相对较晚,中国CGM市场目前以进口品牌为主,美国德康医疗、雅培和美敦力占据主导地位,未来国产替代空间较大。随着微泰医疗、三诺生物、鱼跃医疗等国产产品的获批以及在技术、使用成本上对进口品牌的赶超,预计未来国产替代的步伐有望加快,在多家厂商努力进行市场教育与普及的环境下,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提升,建议关注国产CGM生产厂家三诺生物、鱼跃医疗。同时,自年初以来,既往因疫情压制的医疗需求持续回升,院内手术量(如因疫情后延的择期手术)迎来回弹,院外消费医疗也有望回温。院内需求方面,我们看好与可择期进行的诊疗活动相关的、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厂家,如迈瑞医疗、惠泰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等;院外需求方面,在全民健康意识增强、人均收入持续增多背景下,我们关注疫情后期消费产品的需求复苏,建议关注受益于集采和国产替代的眼科器械创新型企业爱博医疗、产品竞争格局较好的脱敏治疗龙头我武生物、再生医学材料自主研发企业正海生物等。   风险提示:海内外疫情加剧,集采政策变化,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3-03-22
  • 康诺亚(2162.HK):FY22现金消耗可控;今年着力推进后续研发和商业化准备工作

    康诺亚(2162.HK):FY22现金消耗可控;今年着力推进后续研发和商业化准备工作

  • 皓元医药(688131):持续提升一体化服务能力,产能建设推动业绩增长

    皓元医药(688131):持续提升一体化服务能力,产能建设推动业绩增长

  • 2022年度报告业绩点评:产能储备+新品开拓齐头并进,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22年度报告业绩点评:产能储备+新品开拓齐头并进,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个股研报
      奕瑞科技(688301)   投资摘要   事件概述   3月16日晚间,公司发布2022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5.49亿元,同比增长30.47%;实现归母净利润6.41亿元,同比增长32.49%;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5.17亿元,同比增长51.18%。公司经营持续向好,业绩表现亮眼。2022年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5亿元,同比增长22.44%;实现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下降15.72%,我们认为主要系2021年Q4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高基数所致;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52.08%。   齿科及工业产品持续放量,新核心部件收入规模达千万级别。公司继续在医疗、工业等新市场拓展市场份额,深化全球大客户战略,加强战略客户的合作深度及黏度,2022年齿科产品收入突破3.8亿元(yoy+55.7%),工业产品收入突破2.3亿元(yoy+31.4%),增速亮眼。普放、放疗产品销售整体保持稳定增长,C臂产品增速较快,2022年普放(含兽用、C臂等)探测器销售收入突破7.9亿。此外,根据Frost&Sullivan预计到2030年全球高压发生器及组合式射线源市场规模将增长至87.00亿美元,公司在高压发生器、组合式射线源、闪烁体、PD等核心部件、核心材料方面取得初步进展,掌握多种核心技术,2022年收入规模超过4000万元。   产能储备+新品开拓齐头并进,新技术步入商业化阶段。一方面公司积极扩大产品线产能,22年太仓二期完成厂房建设,进入装修和设备入场及调试阶段;海宁生产基地进入试生产阶段,未来产能有望有序爬坡。另一方面,公司继续加强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22年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59%;研发费用率达15.41%,较上年增加3.14pct,力争形成全球最完备的、覆盖市场主流的探测器产品线。基于新技术的产品逐步迈入收获期,22年采用CMOS、IGZO、柔性等新传感器技术的产品收入超3.8亿元(21年为2亿元)。   专注精益生产和管理,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2年公司高毛利动态探测器收入占比较上年提升近10pct,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叠加高效的运营管理和成本控制手段,22年公司毛利率增加2.09pct至57.34%,净利率增加0.42pct至41.23%。销售费用率及管理费用率有所增长,主要系人力成本增加及股权激励成本所致。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未来随着公司不断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及盈利能力,加强全球业务拓展及品牌影响力提升,有望尽早实现由X线探测器供应商向X线核心部件及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战略转型。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3/10.78/14.12亿元,EPS分别为11.32/14.83/19.43元/股,对应PE分别为34/26/20,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冠疫情风险;毛利率下滑风险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23-03-22
  • 海外CXO公司跟踪报告:他山之石:维持对海外市场处于景气度中的判断,继续看好国内CXO

    海外CXO公司跟踪报告:他山之石:维持对海外市场处于景气度中的判断,继续看好国内CXO

    化学制药
      跟踪复盘美国投融资情况、以及全球TOP15药企研发投入情况:我们能看到美国整体投融资依然处于历史高点,且从季度维度出发,未来有望逐渐改善;另外从全球TOP15研发投入的情况,我们整体依然可以看到继续呈现稳健向上增长中。   海外CXO财务数据表现——员工、订单、资本开支均呈现向上增长,表征行业景气度持续:重点关注的12家CXO公司22年实现营业收入518亿美元,同比增长8.3%,其中临床CRO业务、CDMO业务、实验室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39.03亿美元、150.69亿美元、27.97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6.4%、11.1%、16.5%,其中尤其是生物药CDMO细分行业同比增速为20.0%,呈现较快增长。另外我们跟踪临床CRO企业的员工增长(同比增速基本处于5%~10%)和订单增长(整体新签订单同比增长约6.3%)、以及CDMO的资本开支呈现趋势性向上等关键数据,也能有效表征行业处于景气度中。   从22Q4的投资者交流纪要看景气度——整体上能看到行业依然处于景气度中:IQVIA/Covance/ICLR询单情况均继续呈现高强度且未发现异常取消,另外MEDP询单情况出现略微变弱和取消情况略微变多,以及ICLR的Biotech客户订单金额略微放缓;另外CRL发现业务从22Q4开始重新有增量需求,且LONZA也在预期投融资有望23Q1缓慢恢复,表征行业景气度变好的趋势。   核心海外CXO企业2023年业绩指引依然处于稳健增长中:IQVIA、Covance、ICLR、MEDP预计23年临床CRO业务营业收入将分别同比增长5%~7%(扣除新冠,收入内生增速为10%~12%)、5%~7%、2.6%~7.7%、15.8%~19.9%;Lonza给予23年全年收入指引,即为“High single-digit CER sales growth”。   投资建议:综合分析海外投融资数据以及全球TOP15研发投入情况,以及海外CXO公司22年营业收入、订单、员工数量以及资本开支增长情况,我们维持前期对海外CXO行业的景气度判断,基于国内的工程师红利以及产业成本优势,继续看好国内CXO景气度,我们继续推荐药明康德、九洲药业、阳光诺和、百诚医药、凯莱英、博腾股份、和元生物、普蕊斯等。   风险提示:投融资趋弱影响、中美关系带来业务关系的不确定性、业绩低于市场预期。
    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3-03-22
  • 2023年医药健康行业网络营销监测报告

    2023年医药健康行业网络营销监测报告

    医药商业
      医药健康整体行业   行业趋势   2022年医药健康行业展示广告大盘承压,同比-4.3%,但是中成药企、医疗服务机构逆势上涨,其中,江中集团同比大涨325.6%,投入指数达9711.7万,碧莲盛植发投入指数增长2210万。   人群触媒   移动互联网在医药人群流量触达上仍有增长空间,新一线、二线城市医药健康人群对典型APP偏好普遍较高,品牌可相对高效触达该人群。圈层人群中,线上药店人群聚集在一线城市,18-35岁年龄段,成都、杭州、宁波城市亦有较高偏好;线下连锁药店人群性别、年龄画像分布均匀,城市等级占比依连锁经营布局存差异;   医药健康细分行业   药品OTC   2023年1-2月展示广告投入依然低迷,同比-18.7%,不过中成药企投入表现持续积极,三九医药、江中集团、三金药业霸榜前三。   百度平台药品OTC广告增长较快,共有144家药品广告主投放,展示广告收入指数同比增长1065.5%。   投放策略方面,品牌与电商、线下连锁药店三方联合广告、热播剧贴片广告为主要趋势;   保健品   保健品行业投放信心回正,1-2月投入指数同比正增长,其中,中式滋补品涌现,东阳光集团、东阿阿胶、燕之屋近一年投入指数分别达1701.0万、1112.9万、560.1万,位列前十。   网易新闻全屏广告、今日头条和新浪微博信息流广告受青睐,平台展示广告收入指数同比正增长;   投放策略方面,主要趋势有品牌积极入局直播带货、加深与电商平台合作、聚焦消费场景。
    艾瑞股份
    44页
    2023-03-22
  • 医药生物:新版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发布,医院采购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医药生物:新版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发布,医院采购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医疗器械
      事件:3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与2018年版目录相比,管理品目由10个调整为6个,其中甲类由4个调减为2个,乙类由6个调减为4个。   配置证品类调整幅度超出预期,有望快速激发院内设备采购需求。2023版目录将正电子发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统(PET/MR)由甲类调整为乙类,将64排及以上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1.5T及以上磁共振成像系统(MR)调出管理品目,超出此前预期。随着配置证许可事项的大幅度减少,我们预计医疗机构的大型设备配置决策将越发自由宽松,未来有望加速高端医疗设备进院装机,激发院内大型设备的采购需求。   显著上调甲乙类兜底金额,有望促进医疗资源下沉、加速市场扩容。2023版目录将甲类大型医用设备兜底条款设置的单台(套)价格限额由3000万元调增为5000万元人民币,乙类由1000—3000万元调增为3000—5000万元人民币,显著降低了大型设备配置申报门槛,未来有望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促进更多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释放更多中层、基层医疗机构的采购需求,带动医疗设备市场持续快速增长。   建议关注:本次配置证调整政策落地有望进一步释放医院高端医疗设备采购需求,国产品牌有望在政策催化下凭借高性价比优势加速进院,远期来看随着多重政策倾斜力度的不断加大,国产替代有望逐渐加速,建议重点关注产品性能优越、渠道布局丰富、研发能力强劲的国产龙头公司,如联影医疗、万东医疗、微创机器人等。   风险提示事件: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3-2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