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60)

  • 22年业绩阶段性承压,23年有望持续修复

    22年业绩阶段性承压,23年有望持续修复

    个股研报
      通策医疗(600763)   投资要点   业绩总结: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7.2亿元,同比下降2.2%;实现归母净利润5.5亿元,同比下降2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3亿元,同比下降21.7%。   受疫情影响营业收入略有下降,人力成本增加和新机构的期初亏损导致利润明显下滑。2022年Q1-Q3收入增速放缓,2022年Q4收入大幅下滑,其中12月受疫情影响最严重,门诊量同比下滑约23%。利润方面,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5.5亿元,同比下降22%。除疫情因素外,公司增加医生人员储备,全年增加人力成本约1亿余元,加之大量新增机构尚未实现盈亏平衡,利润端出现负增长。随着公司新设机构逐步成熟,预计利润率会持续提升。   蒲公英医院快速成长,利润率水平环比提升。蒲公英医院累计开业36家,其中2022年新开业17家,逆势扩张。2022年蒲公英分院贡献收入约4亿元,同比增长96.5%,占总收入比约14.9%。利润方面,由于新增17家医院目前正处于培育期,生产力尚未充分释放,其中只有实现3家盈利;2021年以前开业的19家医院中已有14家处于盈利状态,预计随着疫情消散和医院品牌的建立,利润端持续放量。   疫情政策双重压制需求终将释放,逆势扩张蓄力来年可期。分业务条线看,2022年种植业务受种植牙集采政策影响,出现需求压制,待政策落地后预计将存在放量空间;此外,公司在2022年增加约1000人左右的人员储备,并在疫情散发的情况下,仍在加紧布局蒲公英医院下沉,随着种植牙集采政策落地,需求释放,2022年布局的供给端产能充足,2023年业绩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亿元、10.7亿元和13.5亿元,EPS分别为2.54元、3.33元、4.2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7倍、36倍、28倍。根据行业平均估值,考虑到口腔医疗服务连锁化程度与眼科医疗服务的差异性,给予公司2023年70倍PE,对应市值574亿元,对应目标价179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收入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医疗事故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4-30
  • 鱼跃医疗(002223):22Q4及23Q1业绩高增长,创新品种接续抗疫产品驱动公司长期发展

    鱼跃医疗(002223):22Q4及23Q1业绩高增长,创新品种接续抗疫产品驱动公司长期发展

  • 开立医疗(300633):业绩超预期,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开立医疗(300633):业绩超预期,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 君实生物(688180):PD-1新适应症与海外突破可期,PSCK9获批在望

    君实生物(688180):PD-1新适应症与海外突破可期,PSCK9获批在望

  • 华熙生物(688363)2023年一季报点评:医美业务触底回暖,护肤优化渠道蛰伏积力

    华熙生物(688363)2023年一季报点评:医美业务触底回暖,护肤优化渠道蛰伏积力

  • 朗姿股份(002612):23Q1业绩超预期增长,看好医美板块弹性释放

    朗姿股份(002612):23Q1业绩超预期增长,看好医美板块弹性释放

  • 春立医疗(688236)2023年一季报点评:Q1业绩承压,集采影响出清后有望恢复高增长

    春立医疗(688236)2023年一季报点评:Q1业绩承压,集采影响出清后有望恢复高增长

  • 联影医疗(688271)2022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点评: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海外业务发展迅速

    联影医疗(688271)2022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点评: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海外业务发展迅速

  • 受疫情及品牌调整影响22年业绩承压,23Q1全面改善

    受疫情及品牌调整影响22年业绩承压,23Q1全面改善

    个股研报
      丸美股份(603983)   事件   公司公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实现收入17.3亿元,同降3.1%;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降29.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降24.3%,EPS为0.43元,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2.5元。23Q1实现收入4.77亿元,同增24.6%;实现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增20.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增29.0%。   点评   恋火高增长,主品牌重组双胶原系列推广卓有成效。分品牌看:   1)2022年丸美品牌收入14.0亿元,同降12.3%,品牌持续调整,重组双胶原系列实现2.1亿元收入,占整体收入比重11.8%,大单品表现突出,期待后续发力。2)2022年恋火实现收入2.9亿元,同增332%,实现高增长,其中看不见粉底液收入近1亿元,高品质极简底妆心智稳步构建,预计23Q1继续保持高增长。   抖音快手渠道快速增长。分渠道看:1)2022年公司线上渠道收入12.4亿元,同增21.1%,占比提高14.4pct至71.9%。抖音快手自播及恋火品牌迅速增长拉动线上增长,其中全年抖音快手自播收入1.9亿元,同增4.9倍,自播全年占比超过达播,天猫直播渗透率有所提升。2)2022年线下渠道收入4.9亿元,同降30.5%,线下受疫情拖累,公司维稳大盘,提升终端体验,开展销售人员“红人计划”种草效果显著。   毛利率持续提升,期待销售费用率优化。公司22年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为68.4%/48.9%/6.4%/3.1%,较21年变动率分别为+4.4/+7.4/+0.8/+0.3pct,毛利率受益于销售策略优化和成本管控有所增长,广告宣传费率提高7.4pct至37.9%带动销售费用率提升;管理费用率保持稳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综合,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率同降3.8pct至10.1%。公司23Q1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8.8%/42.6%/4.4%/2.7%,较22年同期分别变动+1.9/+5.2/-2.1/-0.7pct,毛利率持续优化,管理费用率优化;综合,公司23Q1归母净利率-0.4pct至16.6%。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公司主品牌经过调整推出双胶原系列等潜力单品,渠道结构不断优化,同时孵化专攻底妆的恋火品牌,通过抖快等渠道快速放量,第二成长曲线清晰。我们预计公司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亿元、3.9亿元、4.7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73%/28%/21%,对应PE分别为48倍/38倍/31倍,我们看好公司主品牌发力以及对品牌矩阵完善,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丸美品牌新品推广不及预期,恋火增长不及预期,利润率改善不及预期。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3-04-29
  • 国内市场实现高速增长,重磅新产品持续获批

    国内市场实现高速增长,重磅新产品持续获批

    个股研报
      鱼跃医疗(002223)   2023年4月27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71.02亿元,同比+3%;实现归母净利润15.95亿元,同比+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51元,同比-5%;   2022Q4公司实现收入19.85亿元,同比+25%,归母净利润4.60亿元,同比+251%,扣非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231%。   经营分析   国内市场高速增长,感控及血糖板块表现突出。在主营业务中,糖尿病护理解决方案实现收入5.30亿元,同比+16%,最新一代CT3产品在2023年3月顺利在国内获证;感染控制解决方案实现收入11.84亿元,同比+33%,实现高基数下的高增长,“洁芙柔”等产品品牌力进一步提升。分地区来看,公司内销实现收入63.24亿元,同比+22%,国内销售实现高速增长。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各业务新产品层出不穷。公司全年净利率达到22.2%,同比+0.6pct;销售费用率14.5%,同比+0.8pct;研发费用率7.0%,同比+0.8pct。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呼吸制氧、血糖及POCT、消毒感控三大核心赛道新产品层出不穷,单人氧舱、便携式制氧机、外科体表消毒产品、CGM等新产品创新研发项目众多,有望为公司持续贡献业绩增长。   新一代CGM产品临床优势明显,有望引领国产品牌放量。2023年3月,公司新一代CGM产品CT3在国内顺利获证,新产品可提供并存储实时葡萄糖值,供用户跟踪葡萄糖浓度变化的趋势。如葡萄糖水平低于或高于预设值,产品可发出提醒。传感器不需要用户进行校准,使用时间最长14天。新产品未来将充分发挥相关产品在临床效果、舒适性、便携性、安全性以及数字化管理方面的优势,有望引领国产CGM实现销售放量。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看好公司在呼吸制氧、血糖及POCT、消毒感控三大核心赛道的潜力,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54、22.50、26.48亿元,同比增长23%、15%、18%,EPS分别为1.95、2.24、2.64元,现价对应PE为16、14、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收购整合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商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3-04-2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