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2558)

  • 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点评:业绩稳健增长,核心产品持续放量

    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点评:业绩稳健增长,核心产品持续放量

    个股研报
      羚锐制药(600285)   事件:羚锐制药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2023Q3公司营业收入8.06亿元(YOY+4.10%),归母净利润1.49亿元(YOY+10.66%),扣非归母净利润1.41亿元(YOY+9.27%)。   前三季度业绩稳健增长,费用控制水平进一步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25.07亿元(YOY+10.09%),归母净利润4.66亿元(YOY+15.01%),扣非归母净利润4.42亿元(YOY+20.19%)。2023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为45.83%,同比下降2.11pct,降幅较半年报进一步扩大;管理费用率为5.06%,同比下降0.43pct。业绩的持续增长得益于公司核心产品销量稳步提升,及公司综合管理水平和成本控制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现金流充沛。2023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09亿元(YOY+6.30%)。分季度来看,2023Q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82亿元(YOY-5.60%),Q2为3.12亿元(YOY+43.38%),Q3为1.16亿元(YOY-33.92%)。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2.18亿元(YOY+11.79%)。   “品牌优势+渠道赋能”实现消炎镇痛领域双十亿格局。近年来,公司采取“1+N”品牌策略,在主品牌的赋能下,公司聚焦“两只老虎”、“小羚羊”等具有广泛消费者基础的子品牌建设工作。同时与全国优质知名的经销商和连锁终端广泛深入合作,通过“小羚羊”APP深入挖掘线下增长潜力。在渠道赋能下形成通络祛痛膏年收入超10亿元和“两只老虎”系列年销量超10亿贴——两款核心产品的双十亿发展格局。舒腹贴膏和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产品也实现了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线和产品结构,持续推动品牌建设,预计通络祛痛膏和“两只老虎”系列等核心产品销量将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6.4/7.5亿元,PE分别为18/15/1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毛利率下滑或波动的风险;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药品注册进度的不确定性。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0-29
  • 2023年三季报点评:工业板块稳健增长,医美业务表现亮眼

    2023年三季报点评:工业板块稳健增长,医美业务表现亮眼

    个股研报
      华东医药(00096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Q1-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4亿元,同比增长9.1%,归母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长10.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13.6%;2023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1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比增长17.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3亿元,同比增长16.5%,利润端表现超预期。   医药工业:存量压力逐步出清,创新转型持续加码。2023Q1-3公司医药工业板块实现营收89.9亿元(含CSO业务,+9.5%),扣非归母净利润18.4亿元(+13.4%);Q3单季度实现营收29.4亿元(含CSO业务,+8.3%),扣非归母净利润6.1亿元(+10.1%)。我们认为,目前公司核心品种多数已完成集采降价,未来几年存量产品及尚未参与集采产品压力逐步出清;创新品种聚焦肿瘤、内分泌、自免三大核心治疗领域,利拉鲁肽、淫羊藿素胶囊、阿格列汀等新品驱动,迈华替尼、IMGN853、QX001S等品种紧随其后,截至2023H1公司已储备在研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项目51款,创新转型逐见成效。   医美板块:国内增长超预期,海外盈利能力提升。2023Q1-3公司医美板块合计实现营收18.7亿元(+36.7%);Q3单季度实现营收3.1亿元(+82.3%)。截至2023H1公司拥有无创+微创医美高端产品36款,其中已上市24款、在研全球创新产品12款,国内:伊妍仕强产品力带来高速放量,设备类产品蓄势待发,医美子公司欣可丽美学实现营收8.2亿元(+88.8%);海外:公司收购Sinclair整合初见成效,2023Q1-3实现合并营收1.1亿英镑(约9.7亿元,+23.3%)、EBITDA1729万英镑(约1.5亿元),持续实现经营性盈利,预计全年海外医美有望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对公司盈利贡献也将不断提升。   工业微生物:深耕合成生物学40年,打造医药工业第二成长曲线。公司以珲达生物为核心研发创新平台持续践行工业微生物发展战略,已完成创新药物(xRNA&ADC药物)原料、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大健康&医美原料领域整体布局,2023Q1-3整体收入剔除特定商业化产品业务后同比增长36.2%。结合美华高科业务逐步修复、美琪健康2023年投产、华仁科技2023年并表等因素,我们认为工业微生物有望成为公司医药制造板块第二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1.66元、2.00元和2.41元,对应估值分别为24倍、20倍和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在研或引进创新产品临床及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竞争格局加剧风险;仿制药品种集采降价幅度超预期风险;海外经营风险及汇率波动风险;医美行业政策风险及医疗事故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0-29
  • Q3业绩稳健增长,医美业务维持高增速

    Q3业绩稳健增长,医美业务维持高增速

    个股研报
      华东医药(000963)   四大业务板块齐发力,Q3业绩稳健增长。公司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03.95亿元(+9.10%,同增,下同),归母净利润21.89亿元(+10.48%),扣非归母净利润21.60亿元(+13.62%)。单Q3来看,公司实现营收100.09亿元(+3.61%),归母净利润7.55亿元(+17.84%),扣非归母净利润7.33亿元(+16.43%)。公司业绩保持稳健增长,主要系四大业务板块齐发力,尤其医美及工业微生物板块实现较快增长。   医美板块保持高增长态势,新产品研发注册稳步推进。医美板块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8.74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因素,+36.99%)。其中海外医美Sinclair实现收入1.10亿英镑(约9.73亿元人民币,+23.27%),EBITDA0.17亿英镑(约1.48亿元人民币),持续实现经营性盈利,预计全年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国内医美欣可丽美学实现营收8.24亿元(+88.79%),核心明星产品伊妍仕®领跑国内再生医美领域。在研管线方面,国内外有10余款医美产品的研发注册正在稳步推进,其中海外Sinclair引进的皮肤动能素预计2023Q4提交海外注册,国内V20能量源设备注册申请已于2023年9月获受理。此外,公司已于2023年10月从韩国ATGC引进ATGC-110(A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液),将尽快递交IND申请。   医药工业稳健增长,在研管线高效推进并取得积极进展。医药工业板块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9.94亿元(含CSO业务,+9.48%),扣非归母净利润18.35亿元(+13.41%);其中单Q3实现营收29.40亿元(含CSO业务,+8.34%),扣非归母净利润6.09亿元(+10.13%)。医药工业板块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16.50亿元,其中直接研发支出10.22亿元(+17.29%)。目前创新产品管线已达60项,在研管线高效推进,并取得积极进展。其中肿瘤领域引进的全球首创ADC新药索米妥昔单抗(CA)国内BLA预计2023Q4获受理,其已于2023年7月被纳入优先审评,有望2024年获批;迈华替尼(NSCLC)Ⅲ期临床已达主要终点;HDM2006(PROTAC)已进入IND开发阶段。内分泌领域HDM1002(口服GLP-1R)肥胖适应症国内IND已于2023年9月获批;DR10624(GLP-1R/GCGR/FGF21R)国内减重适应症已于2023年10月完成Ⅰ期单次剂量递增的首个队列给药,国内糖尿病适应症IND已于2023年9月获批;司美格鲁肽及德古胰岛素Ⅲ期临床已于2023年9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工业微生物布局逐步完善。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在ADC原料及特色原料药方面已与多家海外客户达成战略合作,工业微生物板块整体剔除特定商业化产品业务后收入同比增长36.22%。同时公司加快推进动保业务管线布局,2023年10月新引进一款兽药保适宁®,其为国内首个获批的中枢镇痛阿片类新兽药,具备较大市场潜力,有望带来业绩新增量。此外公司于2023年8月成立控股子公司浙江生基,其将聚焦医美后续产品研发,尤其为高新技术材料研发提供平台,有望支撑管线商业化落地,孵化全球化创新产品。   投资建议:公司各业务板块齐发力,医药工业创新在研管线即将密集收获,医药商业积极推进创新业务,医美及工业微生物高速发展。我们维持原有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87/36.45/44.97亿元,增速分别为19.5%/22.0%/23.4%,对应PE分别为25/21/17倍。维持“买入-A”建议。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风险、投资并购风险、新药研发风险、在研产品上市不确定性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0-29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业绩符合预期,“归核聚焦”成效突出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业绩符合预期,“归核聚焦”成效突出

    个股研报
      人福医药(600079)   事件   人福医药发布 2023 年三季度业绩公告: 2023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181.12 亿元,同比增长 11.42%;归母净利润 17.69亿元,同比下降 20.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15.03 亿元,同比增长 18.79%。   投资要点   盈利能力稳健, “归核聚焦”成效突出   2023 年前三季度, 公司累计实现营收 181.12 亿元,同比增长 11.42%; 归母净利润 17.69 亿元,同比下降 20.5%;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15.03 亿元,同比增长 18.79%。按单季度看,公司三季度实现营收 57.29 亿元, 同比增长 0.92%;归母净利润 4.45 亿元,同比下降 38.3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4.32亿元,同比增长 1.95%;归母净利润下降幅度较大,主要系上年同期出售了金融资产股权所致。 公司整体业绩表现稳健, 基本符合预期。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费用率水平相对稳 定 , 销 售 费 用 率 、 管 理 费 用 率 、 财 务 费 用 率 分 别 为18.56%、 6.69%、 1.17%。 截至 2023 年三季报发布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46.55%, 降幅显著。 随着“归核聚焦”工作持续推进, 公司业务结构、 资产结构将不断优化, 经营质量有望持续提升。   管线布局持续深化, 产品注册稳步推进   公司已在神经系统用药、甾体激素类药物、维吾尔民族药等细分领域形成领导地位, 同时有序开展创新药、仿制药的研发, 丰富管线储备尽显长期增长活力。 公司多款药物临床在研, 其中, 白热斯丸已进入 II 期临床试验, 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等产品均进入审评阶段。 2023 年 9 月以来, HWH486 胶囊等 3 款产品获批临床, 度他雄胺软胶囊等 3 款产品获批上市, 恩扎卢胺软胶囊等 2 款产品美国 FDA 暂定获批。 随着在研产品陆续商业化落地,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pUDK-HGF 上市在即,下肢缺血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基因治疗新药 pUDK-HGF 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严重下肢缺血疾病( CLI), 目前处于临床Ⅲ期阶段。 CLI 属于进展性疾病,患者早期行动能力大幅下降,后期则面临截肢或死亡,其 5 年死亡率超过大多数癌症,且发病率随老年化逐渐增长,是威胁我国人民生活健康的重大问题。目前主流治疗手段包括药物和血运重建手术,无法实现彻底治愈,且存在诸多局限,因此大量医疗需求未被满足。 pUDK-HGF 为基因治疗新药,通过向缺血部位注射肝细胞因子诱导新的血管生成,有望实现对传统疗法的重要补充。据统计, 目前我国外周动脉疾病( PAD)患者超 5000 万人, pUDK-HGF 顺利上市后有望成为公司重要业绩增长点。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 2023-2025 年收入分别为 243、 273、 302 亿元, EPS分别为 1.40、 1.63、 1.86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16.4、 14.1、 12.3 倍。 公司是国内麻药龙头企业,具备丰富研发管线储备,看好后续新品放量, 维持“ 买入” 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风险, 市场推广不及预期,新品研发不及预期, 新药上市后效果不及预期, 行业政策及政府监管风险。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3-10-29
  • 史赛克产品迭代影响公司23年收入,24年有望迎来反转

    史赛克产品迭代影响公司23年收入,24年有望迎来反转

    个股研报
      海泰新光(688677)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10.77%;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下滑15.50%;扣非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下滑14.1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9亿元,同比增长31.03%。前三季度净利润的同比变动主要受股份支付和联营企业投资损失的影响较大,如果剔除这两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约2.40%、5.20%。   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8亿元,同比下滑24.40%;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下滑51.90%;扣非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下滑55.15%。如果剔除股份支付和联营企业投资损失的影响,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约36%、39%。   受史赛克产品迭代影响,今年第三季度镜体发货量同比减少   公司第三季度销售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去年第三季度,史赛克为新产品上市备货,公司的内窥镜镜体发货量增加;今年第三季度受客户新旧两代产品迭代的影响,公司内窥镜镜体发货短期需求下降。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变动较大,主要受营业收入、汇兑收益、理财收益同比减少以及股份支付、联营企业投资损失增加等因素综合影响。   目前史赛克的新一代内窥镜产品1788系统已经在美国全面上市,根据史赛克2023年半年度报告,1788将在今年四季度开始销售加速。随着史赛克1788系统在美国市场逐步放量,以及史赛克原有镜体库存的消化,海泰新光的镜体发货速度有望得到改善。   2023年起增加股份支付,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净利率暂受影响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净利率(扣非归母)分别为64.10%、3.48%、14.41%、10.11%、-1.22%、29.48%,同比变化分别为-1.56pct、+0.36pct、+2.43pct、+1.79pct、+2.64pct、-8.58pct。自2023年起,公司开始向员工兑现股权激励,相关股份支付费用对公司的毛利和期间费用均有影响。此外,公司综合毛利率还受到生产设备折旧的影响;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以丰富内窥镜的产品门类,使得研发费用率有所提升;而汇率波动产生的汇兑收益以及活期存款利息收入少于去年同期造成了财务费用率的提升。   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净利率(扣非归母)分别为64.06%、4.30%、18.20%、12.26%、-0.49%、23.25%,同比变化分别为-1.38pct、+1.52pct、+6.62pct、+5.06pct、+2.51pct、-15.94pct。第三季度研发费用率提升较大,主要原因为研发人员支出以及新项目的开展等综合因素导致研发投入增加。   根据公司公告,2023~2025年度股份支付的摊销费用分别为3408.28万元、1645.55万元、590.40万元。随着股份支付费用的逐年减少,公司未来2年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或将得到改善。   整机多渠道推进顺利,将带来收入增量   公司在内窥镜零部件代工业务以外,大力发展内窥镜整机业务,其销售渠道分为自建团队、与中国史赛克合作、与国药器械联营国药新光三类。今年10月,国药新光自主研发的4K超高清内窥镜系统(含摄像系统及冷光源)获批NMPA。同月,公司为中国史赛克子公司创生医疗器械代工的赛镜TS88也获批NMPA。我们预计,内窥镜整机销售将为公司带来新的收入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02亿/6.78亿/8.3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3%/35.1%/23.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5亿/2.47亿/3.1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9%/40.7%/26.6%;EPS分别为1.44/2.03/2.57元股,按照2023年10月26日收盘价对应2023年37.45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合作客户新产品上市后销售情况不及预期的风险;医疗反腐影响医院设备招标进度的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展及销售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汇率波动风险;行业政策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0-29
  • 2023年三季报点评:三季度业绩短期承压,零售业务净利率提升

    2023年三季报点评:三季度业绩短期承压,零售业务净利率提升

    个股研报
      国药一致(00002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65.9亿元(+3.6%),实现归母净利润11.9亿元(+13.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4亿元(+13.3%)。2023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亿元(-1.6%),实现归母净利润3.6亿(-3.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5亿元(-2%)。   三季度业绩短期承压,期间费率保持稳定。公司围绕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目标,多措并举,经营效益总体有所增长2023Q1-Q3营收分别为186.9/197/182亿元,同比+9%/+3.8%/-1.6%;归母净利润3.6/4.7/3.6亿元,同比+43.5%/+11%/-3.8%。2023Q3公司毛利率为11.6%(+0.1pp);净利率为2.6%(+0.3pp)。费用方面,2023Q3公司销售费率为6.8%(-0.1pp);管理费率为1.5%(+0pp);财务费率为0.2%(-0.1pp)。   分销业务收入利润增速放缓,零售业务净利率持续提升。分板块看,2023年前三季度分销业务实现收入395.7亿元(+2.4%),净利润7.9亿元(-0.57%),净利率为2%;2023年前三季度零售业务实现收入177.2亿元(+6.4%);实现净利润3.8亿元(+80.3%),净利率为2.1%。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18.9/21.5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0.9%/14.9%/13.5%,对应PE分别为10/8/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风险;门店扩张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0-29
  • 三季报点评:核心业务增长稳健,非存储业务带来新增长点

    三季报点评:核心业务增长稳健,非存储业务带来新增长点

    个股研报
      海尔生物(688139)   核心观点   事件: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8.26亿元,同比减少12%;实现归母净利3.57亿元,同比减少22.5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2.93亿元,同比减少28.14%。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56亿元,同比减少31.15%;实现归母净利0.79亿元,同比减少51.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0.64亿元,同比减少52.68%。   公司营收和利润同比有所下滑,核心业务仍保持增长。因公司不再开展公共防卫业务,导致总体收入和利润有所下降。剔除公卫业务影响,公司核心收入同比增长11.35%。其中,生命科学板块前三季度实现收入8.35亿元,核心业务同比下降0.64%。医疗创新板块实现收入9.86亿元,核心业务同比增长24.02%。   生命科学板块:部分业务进入收获期,弥补传统行业需求波动的影响。   公司的自动化样本管理、生物培养和离心制备等业务取得丰硕成果。自动化样本管理方案助力高校、科研机构生物样本库自动化升级,生物培养方案抓住细胞治疗等创新疗法发展机遇,离心制备方案产品线不断丰富。在诸多科研机构(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和高校(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山东齐鲁医院)推动方案创新与延伸。   医疗创新板块:用药自动化业务在多家医院落地,血液网、疫苗网逐渐恢复并在多地快速复制。公司用药自动化在武汉中心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等用户落地,订单保持稳健增长;智慧血液网、智慧疫苗网在内蒙古、贵州等地加快复制,浆站业务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毛利率同比上升,费用率均有所上升。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50.86%,同比持续提升,主要系业务结构升级和全流程降本增效所致。销售费用率为13.79%(+2.29pct),管理费用率为7.44%(+2.00pct),研发费用率为13.29%(+3.11pct)。三项费用均有所上升,主要系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拓市场和优化人才所致。   投资建议:海尔生物是依托领先的低温存储技术和物联网解决方案,发展实验室装备及医疗自动化产品,长期增长前景良好。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为25.22/30.96/37.8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50/6.82/8.27亿元,同比增长-8.38%/23.86%/21.29%,EPS为1.73/2.14/2.60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1/17/1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料涨价的风险、业绩受疫情影响的风险、产品研发与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29
  • 合成生物学周报:上海拟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天大开发稳定型生物氟甲基化试剂

    合成生物学周报:上海拟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天大开发稳定型生物氟甲基化试剂

    化学制品
      主要观点:   华安证券化工团队发表的《合成生物学周报》是一份面向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汇总国内外合成生物学相关领域企业信息的行业周报。   目前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活跃,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并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类应对生命健康、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方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呼之欲出。   合成生物学指数是华安证券研究所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等汇总整理由 54家业务涉及合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应用的上市公司构成并以 2020 年 10月 6 日为基准 1000 点,指数涵盖化工、医药、工业、食品、生物医药等多领域公司。 本周(2023/10/23-2023/10/27) 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上涨 6.89 个百分点至 940.815。上证综指上涨 1.16%,创业板指上涨1.74%,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跑赢上证综指 5.72 个百分点, 跑赢创业板指 5.15 个百分点。   上海市政府:到 2025 年新增 3 至 5 家合成生物领域企业上市   10 月 24 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提出根据各区产业发展基础与细分领域特色,以浦东新区创新突破为核心,以金山区和宝山区制造承载为两翼,打造“一核两翼”的合成生物产业空间布局。目标到 2025 年,吸引 5 家以上企业建设区域或研发总部,新增 3 至 5 家合成生物领域企业上市,培育 1 至 2 家年销售收入超过 10 亿元的优势企业,建设 3 个左右具有特色和国内领先优势的产业基地。到 2030 年,建设合成生物全球创新策源高地、国际成果转化高地和国际高端智造高地,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   上海市金山区政府发布《金山区加快推进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10 月 23 日,金山区人民政府在官网正式发布于 10 月 12 日印发的《金山区加快推进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宣布将在金山区大力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金山区宣布将在生物医药领域、 生物材料领域、 生物农业及健康食品领域、 生物能源及低碳环保领域这 4 个领域重点发展。 金山区政府还宣布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以确保生物制造产业顺利发展。   四部门:积极发展生物航煤,加快塑料化学回收示范   10 月 25 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 《指导意见》提出,到 2025 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 10 亿吨以内,千万吨级炼油产能占比 55%左右,产能结构和生产力布局逐步优化,技术装备实力进一步增强,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炼油产能能效原则上达到基准水平、优于标杆水平的超过 30%。 “十四五”期间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到 2030 年,产能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进一步优化,化工原材料和特种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能效和环保绩效达到标杆水平的炼油产能比例大幅提升,技术装备实力、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鼎金新材料: EPS 项目主体封顶   近日,天津鼎金新材料有限公司可发性聚苯乙烯(EPS)项目主体正式封顶,标志着该项目主体混凝土结构施工全部完成,项目建设由土建施工阶段逐步过渡至设备安装阶段。天津鼎金新材料有限公司可发性聚苯乙烯项目位于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创新路以南,泰汇道以北,安建路以东。该项目总投资 5.6 亿元,总建筑面积 26758.37 平方米,建设 EPS 装置、辅料库、原料罐组及仓储库房等功能区。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具备年产 20万吨可发性聚苯乙烯的生产能力,并将充分依托南港工业区上游苯乙烯资源,逐步发展成为工业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延伸、强链补链串链的重要一环。   风险提示   政策扰动;技术扩散;新技术突破;全球知识产权争端;全球贸易争端;碳排放趋严带来抢上产能风险;油价大幅下跌风险;经济大幅下滑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3-10-29
  • 海外维持较高增速,毛利率环比有改善

    海外维持较高增速,毛利率环比有改善

    个股研报
      安琪酵母(600298)   事件:23Q1-3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53/9.12亿元(同比+7.46%/+1.63%);23Q3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39/2.43亿元(同比+1.62%/+5.98%)。   酵母业务稳健增长,收入占比超70%。23Q3公司酵母及深加工/制糖/包装类产品/其他收入22.01/2.93/0.96/3.91亿元(同比+11.06%/-26.81%/-16.26%/-0.47%),收入占比分别同比变动+5.25/-4.02/-0.74/-0.48个百分点至73.85%/9.83%/3.21%/13.11%。酵母主业保持10%+以上的增长,其余业务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国外业务维持较高增速,经销商数量快速增长。23Q3公司国内/国外收入分别为18.80/11.01亿元(同比-0.68%/+10.47%),收入占比分别同比变动-2.44/2.44个百分点至63.06%/36.94%。公司在海外市场有差异化竞争优势,国际业务继续保持较高增速,且国外收入增速高于国内收入。公司看好海外市场的发展,并有决心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及相关产能。并且GDR若顺利发行将对于公司的海外业务进展、品牌影响力提升,均有正面的帮助,我们看好国际业务的发展。23Q3线下/线上收入分别为19.87/9.94亿元(同比+5.40%/-1.04%),收入占比分别同比变动1.42/-1.42个百分点至66.66%/33.34%。23Q3末经销商同比增加1152家至21825家,其中国内/国外分别同比增加577/575家至16606/5219家,平均经销商收入分别同比变动-4.13%/-1.70%至11.32/21.09万元/家。经销商数量快速增长,平均收入略有下滑。   利润率有所改善,费用率相对平稳。23Q3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同比变动3.03/0.42个百分点至24.97%/8.57%;利润率同比提升较多预计主要系营业成本占比下降以及23Q3收到政府补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动-0.25/+0.07/+1.70个百分点至5.69%/3.93%/0.67%。财务费用率增长较多主要系汇兑收益减少所致。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全年有望维持稳健增长,我们看好公司作为龙头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以及酵母市场长期潜力的开启,建议积极关注。根据三季报业绩,收入增速环比回落,归母利润增速为中个位数,且22Q4基数较高,我们略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3-25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40.54/157.47/176.22亿元(前值为143.90/161.19/180.3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3/16.84/20.28亿元(前值为15.13/18.23/21.89亿元),对应PE分别为22X/18X/1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消费复苏不及预期、成本持续上涨风险;国内外动销不及预期。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0-29
  • 2023年三季报点评:业绩拐点初现,看好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修复动能

    2023年三季报点评:业绩拐点初现,看好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修复动能

    个股研报
      药康生物(688046)   事件:2023年10月27日,药康生物发布2023年三季报,1-3Q23实现营业收入4.55亿元,同比+17.68%,实现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8.13%,实现扣非净利润0.82亿元,同比+5.23%。   三季度营业收入稳健增长,扣非利润增速大幅跃升。①收入端:3Q23实现收入1.59亿元,同比+16.76%,较2Q23增速略有增加,公司收入整体呈现稳健增长态势。②利润端:3Q23实现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13.65%,主要系三季度非经常损益规模较小所致。3Q2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38.60%,大幅高于1-3Q23及2Q23水平,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公司盈利增速拐点已经显现,公司所在模式动物行业景气度与创新药市场繁荣度相关性较高,未来有望跟随下游市场复苏重回快速增长轨道。   毛利率水平重回上升轨道,三季度盈利能力复苏动能强劲。①毛利率端:1-3Q23毛利率为69.14%,同比-4.13pct,其中3Q23毛利率为70.35%,同比+0.86pct,且较2Q23毛利率67.75%有较大幅度提升,2022年下半年开始,受到下游需求不振、公共卫生事件冲击、新设施投产及人员规模扩大的影响,公司毛利率水平持续承压,我们认为随着不利因素的充分释放,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水平的显著改善具有较强的持续性,盈利能力有望进入修复阶段。②费用率端:1-3Q2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2.54%、19.17%、16.57%及-2.46%,同比-2.48pct、+0.10pct、+0.64pct及+0.61pct。3Q2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1.61%、19.93%、15.66%及-1.94%,同比-4.32pct、+0.48pct、-1.20pct及+1.50pct。公司主要费用率整体稳定,其中销售费用率持续优化。③净利率端:3Q23公司销售净利率为25.30%,同比-8.91pct。1-3Q23公司销售净利率为25.90%,同比-7.27pct,受前述非经常损益影响,公司销售净利率三季度继续承压,剔除非经常项目后,公司3Q23扣非利润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20.13%,同比+3.21pct,公司扣非利润端的盈利能力已经出现边际改善。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2023-2025年公司收入6.47亿元、8.42亿元及11.2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86亿元、2.42亿元及3.20亿元,对应当前股价,2023-2025年PE倍数为36x、28x及21x,公司为国内模式动物行业龙头,主业稳健增长,新品系及新平台开发卓有成效,海外业务蓬勃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国内工业端复苏不及预期,科研订单兑现不及预期,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0-2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