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2558)

  • 大单交付完成业务体量收缩,Q3费用结算较少

    大单交付完成业务体量收缩,Q3费用结算较少

    个股研报
      博腾股份(300363)   事项:   公司公布2023年三季报,单季实现营收6.98亿元(-46.44%),实现归母净利润0.41亿元(-88.6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34亿元(-90.68%)。基本符合预期。   平安观点:   订单/产能错配下规模产能利用率有待提高,Q3费用结算较少   公司Q3交付大订单近1亿元,至此大订单已全部交付完毕,估计剔除大订单后收入有一定增长。大订单交付+医药投融资遇冷双重作用下,公司仍处于订单/产能错配状态,规模化产能利用率不足。Q3单季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2.67%,同比-10.47pct,环比+0.32pct。在订单需求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估计常规业务毛利率有小幅下降空间。   Q3单季度公司销售、管理、研发三项费用率分别为4.03%(同比-0.23pct,环比-0.47pct)、16.44%(同比+3.70pct,环比-0.76pct)、16.31%(同比+3.26%,环比+1.19pct),在收入环比收缩的情况下费用率没有明显提升,估计Q4费用率控制仍具一定压力。   项目持续开拓,趁行业低谷布局新兴业务   公司核心业务项目持续开拓,前三季度新签署小分子CDMO项目数592个(同比+32%),Q3新签项目增速提升。Q3小分子API项目实现收入1.29亿元,逐季小幅提升,随公司更多工艺验证项目推进,API产品进一步放量可期。   公司凭借相对充裕的现金,在行业低谷继续布局新兴业务。前三季度小分子制剂CDMO共实现收入0.61亿元(同比+237%),新签订单1.44亿元(同比+211%);CGT CDMO共实现收入0.32亿元(同比+85%),新签订单0.58亿元(同比-46%);生物大分子部门在年内建立,实现收   入196万元。Q3单季公司制剂、CGT、生物大分子CDMO业务共减少归母净利润近0.50亿元。   维持“推荐”评级。考虑当前创新药投资环境及公司在手项目数量,调整2023-2025年EPS预测为0.87、0.76、1.14元(原0.97、0.99、1.63元)。若后续药企研发需求回升,公司利润率有望随产能利用率水平提升迅速改善。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全球创新药物的投入和外包比例不及预期,会影响行业发展;2)药品研发失败项目提前终止,或药品上市后销售不及预期,可能导致对应订单无法实现放量;3)生产事故、监管机构警告信等情况,可能会导致订单乃至客户的丢失;4)汇率波动可能造成汇兑损失。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30
  • 单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海外业务增长显著

    单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海外业务增长显著

    个股研报
      新产业(300832)   核心观点   单三季度收入利润均实现快速增长。2023Q1-3公司实现营收29.08亿(+26.6%),归母净利润11.87亿(+28.4%),扣非归母净利润11.02亿(+29.2%)。其中第三季度营收10.43亿(+18.6%),归母净利润4.37亿(+23.0%),扣非归母净利润4.15亿(+25.9%)。   海外业务增长显著,仪器装机结构持续优化。分区域看,Q1-3国内营收19.33亿元,同比增长24.2%,其中单三季度国内试剂增速符合预期,仪器增速受到行业监管的短期影响;海外营收9.68亿元,同比增长31.7%,试剂收入增速预计快于仪器收入,表明前两年在海外的快速装机正在拉动终端试剂消耗,试剂放量趋势逐步明朗。分业务看,Q1-3试剂类营收同比增长28.5%,仪器类营收同比增长21.9%。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外X8实现销售/装机646台。   单季度毛净利率同比提升,试剂及仪器研发项目顺利推进。2023Q3毛利率74.4%(+4.0pp),环比增加0.74pp,毛利率增长预计主要由于试剂收入占比提升所致。销售费用率15.2%(+1.1pp),主要为展会费用和差旅费增长;管理费用率3.2%(-0.6pp);研发费用率9.5%(-0.9pp);财务费用率0.5%(+3.2pp),主要为汇兑损益变动影响。归母净利率41.9%(+1.6pp),扣非归母净利率39.8%(+2.3pp)。公司仪器在研项目中有化学发光X10、生化C10、凝血H6、流水线T8多款机器处于样机阶段,分子R8处于转生产阶段,平台化优势不断增强。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9.27亿(+38.9%),销售回款情况良好,现金流保持健康优质。   投资建议:2023年前三季度仪器装机稳步推进,中大型机占比不断提升,装机结构持续优化。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3-25年归母净利润为16.61/21.64/27.75亿,同比增长25.1%/30.3%/28.2%,当前股价对应PE30.5/23.4/18.3X。新产业生物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领域的龙头,拥有技术、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多重优势,坚实庞大的装机基础未来将持续带动试剂销售,促进进口替代,同时国际化和平台化布局将开启新成长曲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体外诊断集采降价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降价的风险;海外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业务领域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3-10-30
  • CRO业务稳健增长,新产能释放有望驱动CDMO业务恢复

    CRO业务稳健增长,新产能释放有望驱动CDMO业务恢复

    个股研报
      和元生物(688238)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同比减少36.38%;实现归母净利润-7109.96万元,同比减少309.6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856.16万元,同比减少373.71%;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同比减少294.74%。   事件点评   2023前三季度公司业绩较去年同期明显下滑,Q3相比Q2营收企稳但净利润仍面临较大压力。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及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出现明显下滑,主要原因是:①外部经济市场环境延续疲弱态势,CDMO下游客户融资进度仍弱于预期,导致公司在市场业务拓展、项目交付等方面受到影响;②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同时为临港产业基地投入运行大幅储备人员,导致运营成本费用增长,营业毛利和净利润下降。2023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24.33万元,同比减少33.80%,环比增长0.54%;实现归母净利润-2630.17万元,相比Q2的-1305.46万元亏损有所扩大。   2023前三季度公司CRO业务稳健增长,CDMO业务下滑明显,预期临港基地产能释放将带动CDMO业务逐步恢复。①前三季度公司CRO业务仍延续半年报稳健态势,实现销售收入5300.13万元,同比增长22.56%。②前三季度公司CDMO业务受外部持续经济低迷、客户投资进度弱于预期等因素影响延续下滑态势,实现销售收入7339.17万元,同比下降55.81%。③随着临港基地投产以及产能开始释放,国内外市场拓展力度加强,公司的新签订单有所增加,并且公司在满足国内外基因细胞治疗CDMO需求能力方面也有明显提升。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3-2025年分别实现营收3.03、4.05、5.31亿元(原值为3.85、5.24、7.00亿元),同比增长4.2%、33.6%、30.9%;分别实现净利润-0.52、0.05、0.48亿元(原值为0.46、0.51、0.62亿元),同比变动-234.1%、108.9%、919.5%;对应EPS分别为-0.08、0.01、0.07元(原值为0.07、0.08、0.10元),以10月27日收盘价9.16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113.3X、1270.6X、124.6X。考虑到临港新产能释放节奏与新订单获取节奏密切相关,并且即便行业显著回暖,从订单获取到收入确认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故调整评级为“增持-B”。   风险提示   基因治疗行业发展存在不确定因素;客户新药研发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基因治疗CDMO业务增长趋势放缓的风险;CDMO业务未来拓展的不确定性风险;短期内产能不足风险。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0-30
  • 点评报告:非注射剂Q3业绩承压,各剂型毛利率全面提高

    点评报告:非注射剂Q3业绩承压,各剂型毛利率全面提高

    个股研报
      康缘药业(600557)   报告关键要素:   公司10月26日发布三季报。   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53亿元(-8.31%),归母净利润0.74亿元(+5.11%),扣非归母净利润0.55亿元(-10.47%);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4.96亿元(+11.86%),归母净利润3.50亿元(+24.24%),扣非归母净利润3.17亿元(+20.54%),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74亿元(+26.32%)。   投资要点:   大单品热毒宁注射液Q3高增长   注射剂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5.89亿元(+48.70%),Q3实现收入4.31亿元(+36.26%),主要系热毒宁注射液销售同比增长所致。2021年以来,公司热毒宁注射液坚持以恢复存量为主,2022年公司对热毒宁注射液执行“专人专做”,深度挖掘急诊科室、呼吸科室及住院病房场景的市场潜力,利用热毒宁注射液先后被列入国家发布的第六至第十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推荐用药的机会,提升市场份额。   金振口服液和多个二线品种Q3承压   口服液前三季度实现收入5.41亿元(-24.33%),Q3实现收入1.18亿元(-57.92%),主要系金振口服液销售同比下降所致;胶囊剂Q3业绩同比基本持平;片丸剂/颗粒剂、冲剂/贴剂/凝胶剂Q3同比分别为-14.62%、-7.79%、-30.64%、-40.77%,前三季度同比分别为-1.93%、57.41%、-10.30%、-18.45%。三季度学术推广受影响,多个剂型业绩承压。   在研管线持续丰富   公司前三季度研发费用投入5.10亿元,研发费用率为14.59%(同比增加0.60个百分点)。Q3在研管线更新:1、2023年8月,KYS202002A注射液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适应症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KYS202002A是由公司开发的一种全人源抗CD38单克隆抗体,公司拥有该新药独立完整的知识产权。该新药前期已在中国、美国获得复发和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适应症临床研究许可,本次新增获得了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研究许可。2)2023年9月以来,公司分别收到了乌鳖还闺颗粒、小儿佛芍和中颗粒、小儿健脾颗粒《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前三季度各剂型毛利率全面提高   公司收入占比靠前几类剂型Q3毛利率均有提升,注射液/胶囊/口服液/片丸剂分别提升0.21、10.04、2.00、8.96个百分点,颗粒剂、冲剂/贴剂/凝胶剂分别下降4.78、0.43、1.70个百分点;从前三季度数据看,所有剂型毛利率均实现不同程度的提高。整体来看,前三季度实现毛利率73.88%,同比提高2.89个百分点。   公司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2.43%(同比增加1.32个百分点)、4.28%(同比增加0.37个百分点)、-0.44%(同比减少0.2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74亿元,同比增长26.32%。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中药创新龙头企业,产品储备丰厚,独家基药和独家医保品种数量众多,考虑到医疗反腐影响院内市场学术推广等活动,调整盈利预测,2023/2024/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77亿元/55.52亿元/64.84亿元(调整前为52.83亿元/63.42亿元/75.96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为5.39亿元/6.45亿元/7.68亿元(调整前为5.69亿元/6.45亿元/7.31亿元),对应EPS0.92元/股、1.10元/股、1.31元/股,对应PE为17.25/14.40/12.09(对应2023年10月26日收盘价15.89元)。基于公司是中药创新药龙头,具备长期增长潜力,预计公司未来将保持持续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政策变化风险、产品质量控制风险、研发不达预期风险、药品市场准入风险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30
  • 2023年三季度报告点评:新签订单保持高速增长,上调全年业绩

    2023年三季度报告点评:新签订单保持高速增长,上调全年业绩

    个股研报
      百诚医药(301096)   事件:   百诚医药近期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7.1亿元(+69.7%),主要系公司持续强化"技术转化+受托开发+权益分成"经营模式,充足的订单为公司业绩增长带来持续增长;实现归母净利润2.0亿(+38.7%),扣非归母净利润2.0亿(+51.0%)。分季度看,单Q3季度实现收入2.9亿(+65.6%),实现归母净利润8202.7万(+36.3%),扣非归母净利润8131.8万(+37.6%)。   研发维持高水平投入,股权激励摊销致管理费用大幅增加   营业成本上:2023Q1-Q3公司营业成本为2.3亿(+83.4%),快于收入增速,毛利率为67.3%,同比下滑2.4pct。从费用端看:公司2023Q1-Q3销售费用率9.5‰,继续收窄;管理费用率13.9%,同比有所收窄,绝对值同比增长67.0%,主要系2022年度6月授予的股权激励费用摊销所致;研发费用投入维持高水平,研发费用率达到21.6%,但绝对值同比增长35.5%。   研发技术成果转化快速持续推进,赛默制药CDMO服务渐入佳境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已立项尚未转化的自主研发项目250余项,中试放大阶段36项,验证生产阶段18项,稳定性研究阶段50项。期内研发成果技术转化47项,较去年同期增加20项;公司拥有销售权益分成的项目达到73项,已获批的项目为6项。赛默制药对内对外合计取得定制研发生产服务实现营业收入5,940.6万元,承接项目190余个,对内完成148个受托研发项目CDMO服务;赛默制药承接外部客户定制研发生产服务订单实现营业收入1,727.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5.26%,实现毛利率43.58%。截至2023年6月30日,赛默制药累计已完成项目落地验证270多个品种,申报注册133个品种,位居全国前列。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持续强化"技术转化+受托开发+权益分成"经营模式,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新增订单6.3亿(+56.3%);截至2023年9月末,合同负债相比年初增长44.6%,充足的订单为公司业绩增长带来持续增长,上调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0/12.7/17.3亿元,增速分别为48.4%/40.9%/36.0%;归母净利润为2.9/4.0/5.3亿元,增速分别为48.8%/37.2%/34.5%;EPS为2.7/3.7/4.9元/股,对应PE为25.8/18.8/14.0。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核心人才流失和技术泄密风险;竞争加剧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风险等。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0-30
  • Business stabilizing from late September

    Business stabilizing from late September

    个股研报
      泰格医药(300347)   Tigermed reported 3Q23 revenue of RMB1,940mn, up 7.1% YoY (vs +3.3%YoY in 1H23), and attributable recurring net income of RMB405mn, down 3.8%YoY (vs +2.9% YoY in 1H23). 3Q23 revenue accounted for 24.9% of our 2023full-year estimate, in line with its historical average, while attributable recurringnet income represented 22.7% of our forecast, which fell short of its historicalaverage of ~27%. If excluding COVID vaccine revenue, 3Q23 revenue wouldgrow by ~18% YoY (vs ~27% YoY in 1H23). Management indicated a policyheadwind impacting patient enrolments in 3Q23, which has already largelyresumed normal by late Sep. Gross profit margin (GPM) in 3Q23 continuouslyrose to 41.2%, improving by 1.0ppt QoQ and 0.2ppt YoY. According tomanagement, GPM would be ~41.7% if excluding COVID vaccine revenue,which declined 1.3ppt YoY. The adj. gross margin dilution was mainly due tothe impact from policy headwinds, margin pressure from lab business and thestrong recovery of low-margin SMO services. Additionally, new orders(excluding pass-through fees) signed in the quarter achieved positive growthamid the harsh business environment. Tigermed’s operating cash flows in 9M23was RMB673mn, down 18.5% YoY.   Globalization to serve as a long-term driver. Tigermed acquired aCroatia-based clinical CRO, Marti Farm, in Jan 2023, further enhancing itsservice capability in Europe. Althrough the Company adjusted its personnelin Europe to reflect the post-COVID demand changes, Europe still plays acritical role for patient enrolments in MRCTs as well as for biosimilarprojects. In the US, Tigermed doubled its local clinical operation team tomore than 110 staff in 1H23. In the Europe and US market, Tigermedstrategically aims to collaborate with small- to mid- sized companies withintention of incorporating China in their MRCTs (especially CGT projects)and Chinese clients going to overseas markets. Management expected thegrowth of the US and EU business to outpace that of Tigermed as a whole.Besides, Southeast Asia and Latin America market with large populationbases continue to remain as strategic end markets for Chinese pharmacompanies in the long term, creating extra business opportunities forTigermed.   ADC and obesity to trigger additional clinical demands. Although theglobal biotech market has saw an initial inflection point in terms of financing,management of Tigermed pointed out the continuously decreasing risktolerance of clients, leading to the longer waiting time from request-forproposals (RFPs) to contract signing. However, management indicated thatthe successful POC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certain products ininternational market, such as ADC and obesity drugs, will bring additionalclinical demands to clinical CROs. Specifically, Tigermed has alreadyobserved a growing interest from client on obesity drugs.   Maintain BUY. We revised our TP from RMB94.41 to RMB80.31, based ona 10-year DCF model (WACC: 11.5%, terminal growth: 3.0%), to factor inslower projection of recurring net income growth. We forecast Tigermed’srevenue to grow 7.3%/ 24.9%/ 26.0% YoY and attributable recurring netincome to grow 9.2%/ 23.8%/ 27.6% YoY in FY23E/ 24E/ 25E, respectively.
    CMB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 Limited
    5页
    2023-10-30
  • 短期业绩承压,未来前景依然良好

    短期业绩承压,未来前景依然良好

    个股研报
      金域医学(603882)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3.10亿元(-48.32%),归母净利润5.76亿元(-76.47%),扣非净利润3.43亿元(-85.81%),经营性现金流5.08亿元(-61.82%);2023年Q3实现营收20.01亿元(-48.63%),归母净利润2.91亿元(-63.85%),扣非净利润0.70亿元(-91.35%)。   短期业务节奏受到影响,重点疾病领域持续增长。受行业政策变化影响,公司短期业绩承压,2023年Q1-Q3实现常规医检收入58.91亿元(+16.65%),其中Q3常规医检收入18.77亿元(+7.32%)。公司单三季度整体毛利率降至34.57%(环比-5.03pct),主要与政策环境变化影响短期营收结构有关。分疾病领域来看:①神经与精神疾病+34.41%;②感染性疾病+51.30%;③遗传与罕见病诊断业务+40.60%;④心血管与内分泌疾病+30.36%。此外,2023年Q3公司转让子公司广州金墁利获投资收益2.18亿元。截至2023年9月,公司应收账款余额60.38亿元,我们预计其中新冠核酸相关账款占约不足一半,随着应收账款有序收回,信用减值计提对表观业绩影响有望持续减弱。   坚持创新及数字化转型,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2023年1-9月公司新开发检验项目300项(总检测项目数达3,900+);新增产学研合作19家,累计合作近190家医院/高校/科研院所等;新增授权知识产权334件、发表论文81篇(其中SCI16篇)。数字化转型方面,客户全旅程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持续升级,已为近40万名医生提供线上服务,金域全自动tNGS样本前处理系统可节约人力50-60%。此外,截至2023年9月,公司三级医院收入占比已提升至42.65%(+5.87pct),基于数智化成果逐步落地及三级医院客户业务占比提升,随着未来政策环境改善,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逐步回升。   投资建议:ICL行业符合医保控费提质政策诉求,DRGs政策推行对行业龙头长期利好,金域医学作为国内ICL头部企业,有望借助技术及规模优势充分受益,看好公司医检主业常规业务高速增长。考虑到政策环境变化影响短期业务节奏,我们下调2023年公司收入目标至87.09亿元,对应下调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至8.50/14.01/17.87亿元,同比-69.14%、+64.90%、+27.57%,EPS分别为1.81/2.99/3.81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PE为32/19/15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检验服务降价超预期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亏损实验室业绩表现不达预期的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0-30
  • 2023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稳步增长,持续加大国际布局

    2023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稳步增长,持续加大国际布局

    个股研报
      泰格医药(30034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了2023年三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6.5亿元,同比增长4.52%;实现归母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17.1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98亿元,同比增长0.53%。业绩符合预期。   点评:   非新冠业务持续较快增长。分季度来看,公司2023Q3分别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和4.9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05%和19.05%。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保持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经营规模稳步增长。公司开展的特定疫苗项目临床试验减少,剔除该等项目后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40%。   盈利能力持续回升。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回升0.23个百分点至40.34%;期间费用率同比上升1.78个百分点至13.27%,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提升0.35个百分点、1.1个百分点和0.33个百分点,分别达到2.35%、12.79%和-1.87%。净利率受益于毛利率回升、处置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及持有期间的投资收益增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增加等因素而同比回升3.11个百分点至35.89%。   持续加大全球布局。公司是中国CRO中率先进行全球扩张的先行者。截至上半年末,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1500名的专业团队,可提供各类临床试验技术服务、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业务覆盖主要大洲。由于团队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项目经验,公司承接越来越多的境内外客户委托的跨境临床试验项目。截至上半年末,公司在境外(主要包括韩国、澳大利亚及美国)进行的单一区域临床试验有207个;国际多区域临床试验有62个。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临床CRO龙头,持续巩固在国内市场的龙头地位,持续加大全球布局,未来成长可期。预计公司2023-2024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2.69元、3.3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3倍、18倍,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上游研发投入下降、人才流失、行业政策风险、贸易摩擦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0-30
  • 经营效率持续提升

    经营效率持续提升

    个股研报
      普蕊斯(301257)   业绩简评   10月29日晚间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3亿元(+35.53%),归母净利润1.01亿元(+164.05%),归母扣非净利润0.86亿元(143.93%);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5亿元(25.07%),归母净利润0.39亿元(+107.39%),归母扣非净利润0.36亿元(+103.81%)。   经营分析   项目经验不断丰富,业务能力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公司累计执行SMO项目达2800+个,在执项目1741个;全国员工人数4061人,长期服务临床试验机构数量850+家,可覆盖1300+家临床试验机构,服务范围覆盖180+个城市。目前我国SMO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市场格局较为分散。公司作为行业头部SMO企业,凭借技术、品牌、口碑和客户资源基础等优势,以及随着公司人才规模和机构覆盖率的逐步扩大,我们预计公司市场份额预计将持续提升。   毛利率提升及经营效率改善带动净利率提升: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30.29%(+1.9pp);销售费用率1.1%(+0.2pp),管理费用率5.1%(-2.8pp),研发费用率4.8%(+1.1pp),前三季度精细化管理效率提升带动三费整体降低1.5pp;前三季度公司销售净利率同比提升0.79pp至18.56%。   此外,公司拟订2023年前三季度利润分配预案:公司以6116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8元(含税),共计分配现金股利4,158,880元。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1.86/2.47亿元,分别对应PE30/22/17倍PE,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风险;人才流失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股东减持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30
  • 2023年三季报点评:三季度营收承压,利润保持良好增长

    2023年三季报点评:三季度营收承压,利润保持良好增长

    个股研报
      迈瑞医疗(30076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273.04亿元,同比增长17.20%;归母净利润98.34亿元,同比增长21.38%。   点评:   受医疗反腐等因素影响,公司三季度收入增速下滑,利润端保持良好增长。分季度看,2023年Q1-Q3,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3.64亿元、101.11亿元和88.2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47%、20.20%和11.18%;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5.71亿元、38.71亿元和33.9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14%、21.63%和20.52%。单看三季度,公司营收增速有所下降,预计主要是受到三季度国内医疗反腐影响。今年8月份以来,受到国家卫健委等9部门共同启动的关于全国范围整治医疗领域不正之风的影响,国内公立医院正常的招投标活动显著推迟,诊疗有所放缓,因此对国内各项业务的开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公司海外市场继续发力。公司在海外持续的高端客户群突破和加快推动全面的本地化平台建设,抓住全球重视医疗性价比等机遇,突破海内外高端医院和大型第三方连锁实验室,持续提升公司的产品竞争力和市场渗透率。2023年三季度,公司在国际市场增速环比二季度进一步提速至20%以上,其中发展中国家增速进一步提速至30%以上。   盈利能力提升,费用率优化。2023年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67.21%,同比提升2.58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27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38.34%,同比提升2.9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15个百分点。公司盈利能力提升,预计是因为公司高端产品发力以及高毛利率的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占比提升。费用方面,公司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13.08%,同比优化1.76个百分点,环比优化1.37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相对稳定。   公司坚持高研发投入。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28.1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10.3%,同比增长23.3%,产品不断丰富,持续创新迭代,尤其在高端领域不断实现突破。第三季度,公司在体外诊断领域,推出MT8000全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等新产品;在医学影像领域,推出高端台式彩超Res ona R9铂金版(北美)、高端体检台式彩超Hepatus9(中国)、面向国际客户的X光数字化升级解决方案RetroPad等新产品;在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公司推出4K三维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和电子镜、AniFM3系(I3、S3)动物专用输注泵等新产品。   投资建议:公司系国内医疗器械龙头,创新力与品牌力双管齐下,产品多元化,全球化布局持续加深,未来成长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4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9.60元/11.5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8倍/23倍,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风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经营管理风险;产品研发风险;新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0-3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