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8049)

  • 凯赛生物(688065):2024年三季报点评:立足研发创新,二元酸产销增加驱动前三季度业绩上涨

    凯赛生物(688065):2024年三季报点评:立足研发创新,二元酸产销增加驱动前三季度业绩上涨

  • 微芯生物(688321):营收稳定增长,临床数据积极

    微芯生物(688321):营收稳定增长,临床数据积极

  • 药明康德(02359):三季度业绩回暖,但美生物法案不确定性未除

    药明康德(02359):三季度业绩回暖,但美生物法案不确定性未除

  • 通策医疗(600763):2024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蒲公英快速爬坡

    通策医疗(600763):2024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蒲公英快速爬坡

  • 晨光生物(300138):营收恢复增长,棉籽亏损及减值致利润承压

    晨光生物(300138):营收恢复增长,棉籽亏损及减值致利润承压

  •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欧美客户贡献主要增量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欧美客户贡献主要增量

    个股研报
      药明康德(60325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欧美客户贡献主要增量。2024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02亿元,同比-6.23%,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后的营收同比+4.6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6.82亿元,同比-14.22%。单看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61亿元,同比-1.96%,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后的营收同比+14.6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68亿元,同比-23.08%。分客户看,2024Q1-Q3,公司来自美国客户收入为176.20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后同比+7.60%,美国客户收入占比达64.00%;来自欧洲客户收入为35.30亿元,同比+14.80%;来自中国客户收入为51.60亿元,同比-3.90%;来自其他地区客户收入为14.00亿元,同比-16.50%。   受临床后期项目增多以及TIDES业务增长强劲等影响,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后的化学业务保持较快增长。2024Q1-Q3,分业务看:(1)化学业务实现营收200.94亿元,同比-5.40%,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同比+10.40%。其中,2024Q3,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的化学业务收入同比+26.40%。2024Q1-Q3,公司化学业务新增915个新分子(上年同期为926个),新增临床III期和商业化项目20个(上年同期为12个);TIDES业务(主要为寡核苷酸和多肽)实现营收35.50亿元,同比+71.00%,公司预计全年TIDES收入增长将超过60.00%。(2)测试业务实现营收46.18亿元,同比-4.86%,主要受行业需求减少以及竞争加剧等影响。其中,实验室分析与测试服务实现营收32.60亿元,同比-7.90%,第三季度收入环比+5.5%;临床CRO及SMO业务实现营收13.60亿元,同比+3.40%。(3)生物学业务实现营收18.26亿元,同比-3.64%。其中,核酸类等新分子业务收入同比+6.00%,占生物学业务收入的比重达28.50%。(4)高端治疗CTDMO业务实现营收8.53亿元,同比-17.04%,主要由于商业化项目仍处于早期放量阶段、部分项目延迟或因客户原因取消以及美国《生物安全法案》导致新签订单减少等。(5)国内新药研发服务实现营收2.90亿元,同比-41.01%,收入同比下降主要受业务主动迭代升级影响。   在手订单增长良好,预计2024年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后的收入增长2.70%-8.60%。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在手订单438.20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同比增长35.20%。尽管面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预计2024年收入可达到383-405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后将保持正增长(预计增长率为2.70%-8.60%)。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024-2026年,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94.85/105.52/120.45亿元,EPS分别为3.28/3.65/4.17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6.29/14.64/12.83倍,结合公司业绩增速、同业公司估值等,给予公司2024年15-20倍PE,对应的目标价为49.20-65.60元/股,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风险、业务合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汇率变动风险、订单增长不及预期风险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11-01
  • 收入低于预期,利润有所承压

    收入低于预期,利润有所承压

    个股研报
      普蕊斯(301257)   事件:   10月29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94亿元,同比9.17%,归母净利润为0.72亿元,同比下降28.3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63亿元,同比下降27.42%。   点评:   收入低于预期,利润有所承压。单季度来看,2024Q3实现营业收入1.99亿元,同比增长2.03%,归母净利润为1734万元,同比下降55.5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410万元,同比下降61.17%,收入端低于预期,利润端有所承压,主要原因是公司根据业务需求储备了业务人员,增加的人员薪酬成本较多。   预计前三季度新签订单下滑,全年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我们预计:1)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新签订单金额同比有所下滑,主要原因是行业需求和部分客户需求缓慢释放、订单报价有所调整等;2)公司2024年全年新签订单有望实现双位数的稳定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大商务拓展力将已竞标项目逐步转化。   项目数量丰富,服务能力提升。公司致力于承接具有创新性和高临床价值新药的SMO项目,服务项目数量丰富,目前在执行的SMO项目数量为2011个,累计承接超3400个国际和国内SMO项目。此外,公司不断提升客户服务能力,截至2024Q3,共有员工4692人,其中业务人员近4500人,累计服务940家临床试验机构,可覆盖临床试验机构数量超1300家,涵盖全国近90个城市。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4年-2026年公司营收为8.39/9.35/10.66亿元,同比增长10.32%/11.55%/14.02%;归母净利为0.95/1.12/1.41亿元,同比增长-29.53%/18.18%/25.65%,对应当前PE为25/21/17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签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SMO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订单取消的风险、人力成本上升或人才流失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11-01
  • 收入端小幅增长,股份支付费用冲回使Q3净利润有所改善

    收入端小幅增长,股份支付费用冲回使Q3净利润有所改善

    个股研报
      澳华内镜(688212)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4三季报,2024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1亿元,同比增长16.79%;实现归母净利润3730.30万元,同比减少17.4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81.29万元,同比减少55.24%;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28元,同比减少17.65%。   事件点评   2024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小幅增长,主要得益于AQ-300产品在临床端认可度提升带来装机放量。2024年以来,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市场营销体系以及品牌影响力的建设,同时对产品进行不断打磨与改进,持续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确保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自AQ-300产品上市以来,公司持续基于临床使用反馈推进产品打磨和升级,该产品各项参数以及操作表现逐步得到了临床的认可。   2024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较2024上半年显著收窄,主要受第三季度股份支付费用冲回影响。2024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66.16万元,同比减少85.13%;2024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730.30万元,同比减少17.45%。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显著收窄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预计2024年运营结果不能满足限制性股票归属条件,故在第三季度冲回已计提股份支付费用,同时第三季度还收到了1664.24万元的大额政府补助。   公司高度重视学术活动推广及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公司积极参与各大行业会议,与业内各界专家就创新应用、临床实践、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此外,“澳华杯”CBI全国病例大赛以及多场手把手学习班都圆满成功,为医生提供了学习与交流机会,同时也使得参与学习的临床医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了公司产品在多个方面的性能优势。另一方面,公司也积极响应健康中国大战略,在多个基层地区参与推动诊疗技术普   及与提升的培训活动。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营收8.14、10.22、13.74亿元,同比增长20.0%、25.6%、34.5%;分别实现净利润0.70、1.28、2.03亿元,同比增长21.3%、82.4%、58.5%;对应EPS分别为0.52、0.95、1.51元,以10月31日收盘价52.90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101.4X、55.6X、35.1X。考虑到公司股份支付冲回使得Q3净利润数据有所改善,维持“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占有率、产品丰富度等与国际知名企业存在较大差距的风险;产能相对不足风险;行业政策变化及产品认证风险;技术创新和研发失败的风险;奥林巴斯在中国开展本土化研发及生产的风险。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11-01
  • 医疗器械行业行业研究:CGM海外专题研究:“价格+医保”优势带来放量突破口

    医疗器械行业行业研究:CGM海外专题研究:“价格+医保”优势带来放量突破口

    医疗器械
      投资逻辑   糖尿病管理市场大单品,海外市场打开更高价格空间。由于CGM产品可以实时糖尿病患者提供血糖变化信息,在临床上相比传统BGM指尖采血优势巨大,近年来在全球糖尿病器械市场中占比迅速提升,从2015年的9.5%占比提升到2023年的30.4%,CGM设备市场规模已经达到50亿美元并且还在持续高速增长,目前已经成为糖尿病管理市场的核心增长产品。欧美占据全球CGM市场2/3以上的份额,且CGM产品销售均价相比国内显著更高。若国内企业能够拓展海外市场将打开更大的需求及更高的价格空间。   从支付端剖析海外市场:医保准入政策对CGM产品放量起到关键作用。由于目前CGM产品相比传统BGM血糖监测更加昂贵,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CGM产品支付能力及医保覆盖成为产品放量的核心因素。目前欧美市场针对CGM产品的医保报销政策都相对成熟。美国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政府医疗保险Medicare目前已经覆盖了极为广泛的糖尿病患者群体,Medicare Part B针对CGM的报销比例在80%,患者仅需自付20%,极大程度减轻了高年龄段糖尿病患者的负担。Medicaid在各个州政策存在较大差异,但目前美国同样已经有45个以上的州支持CGM医保报销。但FDA针对iCGM的获批要求同样较高,在美国市场形成高准入壁垒。欧洲市场获得欧盟MDR认证相对更简单,速度也更快,但完成各个国家医保准入依然需要较长周期。   终端使用场景以院外为主,优质销售渠道稀缺。由于糖尿病的慢病特性,从终端用途来看,家用日常环境下的血糖监测是CGM使用的主要场景,占全部市场份额的46.7%。已经接受过医生诊断的患者更加倾向于在生活场景附近的药店直接购买CGM产品,部分患者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购买。对于院外使用为主的产品来讲,强大的线下销售渠道和线上推广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且美国市场院内器械产品销售同样以直销模式为主,部分公司如三诺生物已经通过并购方式提前布局了海外优质品牌和渠道资源。   海外龙头Dexcom复盘——新产品迭代更新中开拓新客户需求。Dexcom德康在超过25年时间内一直是全球血糖传感领域的领军企业,从2006年公司第一款CGM产品在FDA获批,到最新款G7产品销售,公司CGM产品已经经历7代更新。2024年Q2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02亿美元,同比+15.26%。公司2024年下半年又推出了首款非处方CGM新产品stelo,主要针对部分未使用胰岛素的需求人群,未来将会有更对新客户群体增加对CGM使用需求。   投资建议   得益于连续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优势,未来全球血糖监测中CGM系统产品渗透率预计将持续提升,CGM也将成为血糖监测的主流方式,替代BGM等产品未来只是时间问题。欧美市场产品价格空间大,且医疗报销政策对CGM友好程度较高,良好的支付环境预计将带来患者接受度的快速提升。CGM产品海外市场未来必将诞生较大的市场机遇。通过分析Dexcom过去快速成长的战略,不断的产品更新迭代、更广泛的目标患者需求覆盖以及产业链中协同产品厂商密切的合作关系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竞争力。以院外销售为主的器械产品在推广过程中将依赖于渠道资源的掌控。国内企业产品布局仍处于早期阶段,近年来在欧盟MDR认证方面收获颇丰,未来在医保准入和美国市场上可能会逐步拉开差距。建议重点关注CGM产品创新迭代能力强、海外渠道布局领先的企业。   重点标的:三诺生物、鱼跃医疗、乐普医疗等   风险提示   汇兑风险;国内外政策风险;创新风险和成本不断升高;国内成本升高导致产业转移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的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4-11-01
  • 2024年三季度报告点评:扣非净利润连续转正,全年有望扭亏为盈

    2024年三季度报告点评:扣非净利润连续转正,全年有望扭亏为盈

    个股研报
      奥赛康(002755)   事件:   奥赛康于近日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超13.8亿元(同比+23.6%),实现归母净利润近1.3亿元(同比+168.8%)、扣非归母净利润超1.0亿元(同比+145.6%)。2024Q3实现收入4.6亿元(同比+13.2%),实现归母净利润5142.3万元(同比+296.3%、环比+16.7%)、扣非归母净利润4700.6万元(同比+216.4%、环比+48.8%)。公司连续3个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环比快速增长。   抗感染类和慢性病类高速增长,EGFR三代抑制剂一线治疗申请NDA公司营收按产品分,主要有抗感染类、抗肿瘤类、慢性病类和消化类,2024上半年合计收入占当期营收比重超96.9%。拆开看,2024上半年四大板块增长情况:抗感染类实现收入2.6亿元(同比+132.31%),抗肿瘤类实现收入超3.3亿元(同比+7.54%),慢性病类实现收入1.6亿元(同比+60.2%),消化类实现收入不足1.5亿(同比-15.8%)。   创新药方面,公司已递交用于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适应症上市申请,并于2024年8月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   公司加强成本管理,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成本发生2.5亿元(同比+22.7%),慢于营收增速;销售费用支出7.7亿元(同比+17.2%)、管理费用支出同比增长2.7%,均显著慢于公司营业收入增速23.6%;同时公司持续进行研发项目的分析评估与优化,聚焦推进重点优势品种的研发,此外,部分新药已完成研发投入较大的关键性临床研发阶段,本报告期内相关项目无需继续进行大规模研发投入,因此研发投入从去年同期的4.1亿大幅减少至1.7亿(同比-60.1%)。体现在费用率上,管理费用率减少1.4pct、销售费用率减少3.1pct、研发费用率大幅减少25.1pct。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抗感染类和慢性病类仿制药品种业务的快速增长,及公司创新转型的收获期的即将到来,预计2024-2026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3.03%/20.90%/18.98%;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22.85%/120.45%/122.48%;对应EPS分别为0.04/0.08/0.18元/股,对应PE分别为363.46/164.87/74.1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失败或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带量采购大幅降价风险、药品上市申请获批或商业化不确定性等风险。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11-0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