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8196)

  • 康斯特(300445):三季度表现稳定,持续看好公司发展

    康斯特(300445):三季度表现稳定,持续看好公司发展

  • 迈瑞医疗(300760):Q3海外市场表现靓丽,看好国内后续复苏

    迈瑞医疗(300760):Q3海外市场表现靓丽,看好国内后续复苏

  • 博瑞医药(688166):临床数据表现优异,海外全面布局

    博瑞医药(688166):临床数据表现优异,海外全面布局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Pluvicto放量迅速,核药赛道空间大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Pluvicto放量迅速,核药赛道空间大

    生物制品
      主要观点   Pluvicto放量迅速,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已超过10亿美元   10月29日,诺华公布2024Q3业绩,第三季度收入128.23亿美元,同比增长10%。前9个月总收入371.64亿美元,同比增长11%。Pluvicto继续保持了亮眼的表现,前三季度收入10.41亿美元(+47%)。Pluvicto于2022年3月23日被FDA批准上市用于三线治疗PSMA阳性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上市首年即实现2.7亿美元销售额,2023年销售总额达9.8亿美元。据诺华财报,其已提交Pluvicto用于二线治疗PSMA阳性mCRPC的上市申请。该适应症获批后,Pluvicto的全年销售额有望达到新的高度。   具有庞大市场潜力的核药赛道正在成为全球制药企业角逐的高地核医学具有庞大的市场潜力,全球核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据MEDraysintell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390亿美元。中国核药市场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5年中国核药市场规模将达到93亿元。   一方面,诺华两款上市产品的高速增长和亮眼业绩验证了放射配体疗法(Radioligand therapy,RLT)的商业价值以及市场潜力,这无疑是给需要持续培育10亿美元以上重磅药物的制药巨头指明了一个值得投入布局的方向。另一方面,RLT疗法凭借独特的治疗机制和临床获益成为肿瘤临床治疗的有力手段,显示出能够扩展到更多肿瘤适应症的潜力,这对于志在深耕肿瘤业务、期望构建长期竞争壁垒的药企也自然成为一个值得下注的目标。与抗体偶联物(ADC)的结构相似,RLT也属于偶联药物,一般包含四部分:1)靶向性配体,负责精准识别和结合肿瘤靶点;2)放射性同位素(radioisotope,即放射性核素),用于显像或杀伤肿瘤。3)螯合剂,负责牢固络合放射性核素;4)连接子,负责连接配体和螯合剂,同时改善整体药物分子的药学应用。得益于这样的结构以及独特的作用机理,RLT具有多重优势。与ADC相比,RLT无需内化和linker裂解的过程;当配体与癌细胞结合后,治疗用放射性核素直接向癌细胞或其附近区域发出射线,从而破坏癌细胞。由于治疗用放射性核素射线只能传播一定距离,因此这种治疗方法对病灶周围组织造成的损伤有限。另外,即使癌细胞扩散至全身,配体也可将治疗用放射性核素导向癌症细胞。这种精准杀伤肿瘤细胞、降低其他组织损伤、有效避免耐药的特性让RLT疗法赢得了“魔法核弹”的美名。   远大医药拥有多款核药产品,2024年上半年核药板块实现收入2.1亿港元,同比+107.6%,RDC管线值得期待   远大医药联合Sirtex并与Telix Pharmaceutical Limited和ITM IsotopeTechnologies Munich SE合作,搭建了具有国际化一流水平的肿瘤介入技术平台和RDC技术平台。围绕肿瘤诊疗一体化的治疗理念,目前在研发注册阶段已储备12款创新产品,涵盖68Ga、177Lu、131I、90Y、89Zr在内的5种放射性核素,覆盖了肝癌、前列腺癌、脑癌等在内的7个癌种。其中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于2022年1月获得药监局的上市许可,批准用于经标准治疗失败的不可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已有4款创新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在国内获批开展临床研究,其中3款已进入III期临床阶段   用于治疗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全球创新RDC药物ITM-11国内IND申请及国内III期临床研究已获批准   用于诊断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全球创新RDC药物TLX250-CDx完成国内I期临床并顺利进入确证性临床研究   用于诊断前列腺癌的全球创新RDC药物TLX591-CDx国内III期临床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用于治疗富血管性实质脏器肿瘤的全球创新温度敏感性栓塞剂GPN00289正式进入注册性临床研究阶段   我们认为核药独特的治疗机制和临床获益成为肿瘤临床治疗的有力手段,显示出能够扩展到更多肿瘤适应症的潜力,尤其是RLT的商业化不断得到验证,成为核药发展的新方向。其广阔的市场空间,将成为众多药企追逐的热门赛道。而我国药企在核药领域起步较晚,未来将会有更大的增长潜力。建议关注核药领域相关标的。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远大医药、东诚药业、中国同辐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4-11-04
  • 化工行业行业周报:价差表现分化,关注化工结构性机会

    化工行业行业周报:价差表现分化,关注化工结构性机会

    化学制品
      摘要:   油价再度回落,聚焦OPEC+产量政策。截至11月1日,Brent和WTI油价分别达到73.10美元/桶和69.49美元/桶,较上周分别下降3.88%和3.19%;就周均价而言,本周均价环比分别下降3.82%和3.69%。年初以来,Brent和WTI油价分别下降5.11%和3.01%。供给端,一方面,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反复扰动供应端预期;另一方面,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对能源政策的主张存在较大差异,大选结果将影响美国远期石油供应预期。此外,据路透社报道,OPEC+或将原定于12月增产的计划推迟。需求端,10月25日当周,美国炼厂开工率为89.1%,环比回落0.4个百分点。按照季节性规律,随着冬季取暖油需求高峰的来临,美国炼厂开工率趋于抬升。中短期来看,OPEC连续三个月下调全球石油需求预期,10月14日OPEC最新月度报告将2024年和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从203、174万桶/日,分别下调至193、164万桶/日。库存端,10月25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量42551万桶,环比减少52万桶,仍处于季节性累库通道。我们认为,在供给端不出现极端供应中断的情况下,近期原油供需预期仍偏弱,Brent原油价格运行区间参考70-80美元/桶。建议后续密切关注后续OPEC+产量政策、美联储货币政策、地缘局势演变等。   库存转化:本周原油、丙烷均负收益。依据我们搭建的模型测算,本周原油库存转化损益均值在-16元/吨,年初至今为-25元/吨;本周丙烷库存转化损益均值在-166元/吨,年初至今为-16元/吨。   价格涨跌幅:本周化工品价格表现较弱,萤石、BDO等价格涨幅靠前。在我们跟踪的170个产品中,本周有28个产品上涨、占比16.5%,85个产品下跌、占比50.0%,57个产品持平、占比33.5%。本周价格涨幅居前的产品有氢氟酸(浙江)、PBT(粘度1.0,华东)、环氧丙烷(华东)、丙烯酸(华东)、柴油(0#,山东地炼)、甲醇(华东)、丙烯腈(华东)、BDO(华东)、丙烯酸甲酯(华东)、正丁醇(华东)等。   价差涨跌幅:本周化工品价差表现分化,环氧丙烷、SBS等价差涨幅靠前。在我们跟踪的130个产品价差中,本周有64个价差上涨、占比49.2%,60个价差下跌、占比46.2%,6个价差持平、占比4.6%。本周价差涨幅居前的有尿素价差(气头)、顺酐价差(丁烷)、PBT价差(PTA)、DOP价差(邻二甲苯)、航煤价差(石油)、苯酐价差(邻二甲苯)、三氯乙烯价差(电石)、乙二醇价差(石油)、四氯乙烯价差(电石)、PTA价差(对二甲苯)。   投资建议:本周化工品价格表现较弱、价差表现分化。1)估值方面,截至11月1日,石油化工和基础化工PE(TTM)分别为17.1x、23.0x,较2014年以来的历史均值15.6x、28.6x溢价水平分别为9.2%、-19.6%。当前时点基础化工行业估值处在2014年以来偏低水平,具有中长期配置价值。近期政策利好“组合拳”相继出台,宏观经济预期有望随之改善,并提振投资者信心,化工行业估值有望逐步修复。2)盈利方面,受供需双重压力影响,今年以来多数化工品价差表现低迷。目前化工行业在建工程仍处高位,随着政策刺激效果逐渐体现,化工品终端消费或有一定改善,但预计存量产能及在建产能仍需时间消化。我们认为,短期,政策刺激下,化工行业有望迎来估值修复,关注业绩具有韧性的核心资产,及估值具备弹性的优质新材料标的;中期,我们看好化工结构性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布局成长属性标的。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4-11-04
  • 化工行业周报:国际油价先跌后涨,维生素价格涨跌互现

    化工行业周报:国际油价先跌后涨,维生素价格涨跌互现

    化学制品
      11月份建议关注:1、景气度较高的制冷剂、维生素行业龙头公司;2、宏观经济整体预期改善关注估值较低的行业龙头价值公司、轻烃裂解子行业龙头公司等;3、高质量发展与高股东回报并重,关注大型能源央企及相关油服公司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改革改善与经营业绩提升;4、大基金三期、下游扩产等多因素催化,关注部分半导体、OLED等电子材料公司。   行业动态   本周(10.28-11.3)均价跟踪的101个化工品种中,共有28个品种价格上涨,43个品种价格下跌,30个品种价格稳定。周均价涨幅居前的品种分别是硫酸(浙江巨化98%)、液氯(长三角)、无水氢氟酸(华东)、NYMEX天然气、多氟多氟化铝;而周均价跌幅居前的品种分别是环氧氯丙烷(华东)、WTI原油、苯胺(华东)、维生素A、PET切片(华东)。   本周(10.28-11.3)国际油价先跌后涨,WTI原油期货价格收于69.49美元/桶,周跌幅1.81%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72.94美元/桶,周跌幅2.95%。宏观方面,市场持续关注中东局势发展,由于以色列对伊朗的袭击避开了石油设施,地缘风险溢价迅速消退,本周一油价宽幅下跌;周中,中国10月份制造业活动6个月来首次扩张,OPEC推迟石油增产计划的可能性偏强,叠加美国燃料需求强劲,多重利好因素加持,国际油价上涨。供应方面,欧佩克及其减产同盟国计划在12月将原油日产量提高18万桶,当前该产油国联盟已将原油日产量削减了586万桶,相当于全球石油需求量的5.7%左右。根据EIA数据,截至10月25日当周美国原油日均产量1,350万桶,与前周日均产量持平,比去年同期日均产量增加30万桶;今年以来,美国原油日均产量1,321.2万桶,比去年同期高6%。需求方面,美国汽油需求强劲而馏分油需求环比继续下降。EIA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25日的四周,美国成品油需求总量平均每天2,094.3万桶,比去年同期高2.7%;车用汽油需求四周日均量906.8万桶比去年同期高3.4%;馏分油需求四周日均数406.4万桶,比去年同期高2.6%,单周日需求量388.1万桶,比前一周日均低25.0万桶。库存方面,美国汽油库存意外降至两年来最低。EIA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25日当周,包括战略储备在内的美国原油库存总量8.11亿桶,比前一周增长67万桶,其中商业原油库存量4.26亿桶,比前一周下降52万桶;汽油库存总量2.11亿桶,比前一周下降271万桶;馏分油库存量1.13亿桶,比前一周下降98万桶。展望后市,地缘局势仍具不确定性,但本周市场表现出一定的韧性,叠加需求预期回升我们预计国际油价将保持中高位水平震荡。本周NYMEX天然气期货收于2.66美元/mmbtu周涨幅13.68%。EIA天然气库存报告显示,截至10月25日当周,美国天然气库存总量为38,630亿立方英尺,较此前一周增加780亿立方英尺,较去年同期增加1,070亿立方英尺,同比增幅2.85%,同时较五年均值增加1,780亿立方英尺,增幅4.83%。短期来看,海外天然气库存充裕,价格或将维持低位,中期来看,欧洲能源供应结构依然脆弱,地缘政治博弈以及季节性需求波动都有可能导致天然气价格剧烈宽幅震荡。   本周(10.28-11.3)维生素价格涨跌互现。根据百川盈孚,截至11月2日,VA市场均价为135元/千克,较上周同比下跌12.9%,较年初上涨95.65%;VE市场均价132元/千克,较上周同比上涨3.13%,较年初上涨131.58%;VC市场均价29元/千克,较上周同比上涨5.45%较年初上涨38.1%;VD3市场均价240元/千克,较上周同比下跌2.04%,较年初上涨361.54%VA市场主流厂商依然停签停报,部分经销商看空或临期货源降价抛货;VE、VC部分厂家上调报价,推动主流成交价上涨;VD3市场行情偏弱运行。展望后市,维生素供应仍偏紧,主流厂家挺价意愿依然较强,但部分产品经销商市场信心不足,我们预计VE、VC仍存上行空间,VA、VD3或将震荡调整。   本周(10.28-11.3)制冷剂价格小幅上涨。根据百川盈孚,接续上周小幅上涨的市场行情,本周制冷剂R22均价为31,000元/吨,R32均价为39,000元/吨,R125均价为35,500元/吨,均持平上周;R134a均价为35,000元/吨,较上周上涨2.04%。供需方面,外贸需求向好,四季度厂家多存检修计划,供给持续偏紧。成本方面,受气温影响萤石生产受限,但二氯甲烷三氯乙烯等原料价格继续保持平稳,制冷剂成本波动有限。展望后市,我们预计配额限制下制冷剂价格保持坚挺。   投资建议   截至11月3日,SW基础化工市盈率(TTM剔除负值)为21.42倍,处在历史(2002年至今)的56.74%分位数;市净率(MRQ)为1.79倍,处在历史水平的10.28%分位数。SW石油石化市盈率(TTM剔除负值)为10.83倍,处在历史(2002年至今)的12.18%分位数;市净率(MRQ)为1.24倍,处在历史水平的3.93%分位数。11月份建议关注:1、景气度较高的制冷剂、维生素行业龙头公司;2、宏观经济整体预期改善,关注估值较低的行业龙头价值公司、轻烃裂解子行业龙头公司等;3、高质量发展与高股东回报并重,关注大型能源央企及相关油服公司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改革改善与经营业绩提升;4、大基金三期、下游扩产等多因素催化,关注部分半导体、OLED等电子材料公司。中长期推荐投资主线:1、中高油价背景下,油气开采板块高景气度延续,能源央企提质增效深入推进,分红派息政策稳健;2、半导体行业有望复苏,关注先进封装、HBM等引起的行业变化,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意义深远;3、关注景气度持续向上的子行业。一是氟化工,三代制冷剂供给需求双端持续改善,氟化工相关产品需求扩张,优质氟化工企业或将受益;二是动物营养,维生素及蛋氨酸需求改善、供给集中,景气度有望持续上行;三是涤纶长丝,短期受益2024年新增产能减少与需求修复,中长期竞争格局优化下,产品盈利中枢有望合理抬升,龙头企业有望优先受益。推荐: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石化、安集科技、雅克科技、沪硅产业、江丰电子、德邦科技、鼎龙股份、万润股份、蓝晓科技、巨化股份、新和成、桐昆股份、万华化学华鲁恒升、卫星化学、新凤鸣;关注:中海油服、海油发展、海油工程、彤程新材、华特气体、联瑞新材、圣泉集团、莱特光电、奥来德、瑞联新材。   11月金股:安集科技、万华化学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因素变化引起油价大幅波动;全球经济形势出现变化。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4-11-04
  • 上海医药(601607):2024年三季报点评报告:商业稳健增长,工业新生态启航

    上海医药(601607):2024年三季报点评报告:商业稳健增长,工业新生态启航

  • 2024年三季报业绩点评:Q3业绩仍承压,静待国内外订单复苏

    2024年三季报业绩点评:Q3业绩仍承压,静待国内外订单复苏

    个股研报
      华大智造(688114)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8.69亿元(-15.19%),归母净利润-4.63亿元,扣非净利润-4.97亿元,经营性现金流-8.50亿元。2024Q3实现营业收入6.60亿元(-13.22%),归母净利润-1.65亿元,扣非净利润-1.73亿元。   2024Q3业绩持续承压,静待国内及海外订单复苏:2024年Q3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降幅较2024Q2略有收窄,主要受宏观环境、地缘政治、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公司单季度净利润亏损水平较2024Q2扩大,一方面是收入规模下降导致成本摊薄效果减弱,进而引起毛利率降低(2024Q3毛利率为58.38%,环比-3.49pct/同比-4.66pct);另一方面,公司期间费用率水平有所提升,其中销售费用率33.99%(环比+3.58pct/同比+6.92pct),管理费用率23.36%(环比+5.68pct/同比+6.89pct),研发费用率27.52%(环比+2.55pct/同比-0.10pct),预计主要是公司处于市场开拓的关键阶段,仍需保持较高水平的费用投入。此外,因美元、欧元等汇率波动,公司持有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兑损失同比增加。   积极回购及推进员工持股计划,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1)积极回购:截至2024年10月9日,公司完成回购股份539.7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2986%,回购均价64.83元,使用资金总额约3.50亿元;2)员工持股计划稳步推进:据公司公告,公司参与员工持股计划实际参与认购员工28人,最终认购份额为3,686.38万份,缴纳认购资金总额3,686.38万元,认购份额对应股份数量1,40.97万股,已于2024年9月30日完成非交易过户至员工持股计划专户。   投资建议:华大智造是技术立身、放眼全球的国产测序仪龙头,以核心技术和超强产品力筑就高竞争壁垒,随着新产品上市及平台迭代升级、科研赋能计划稳步推进、海外经营环境趋于改善,全球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目前公司核心业务处于市场开拓期,销售及研发费用投入仍较大,叠加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地缘政治仍存一定不确定性,因此我们进一步下调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测至27.18/32.46/38.63亿元,同比-6.64%/+19.42%/+19.02%,同步下调归母净利润预测至-5.01/-2.73/0.20亿元,则2024-2026年EPS分别为-1.20/-0.65/0.05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S分别为7/6/5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关联交易占比降低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11-04
  • 惠泰医疗(688617):Q3业绩符合预期,海外电生理高速增长

    惠泰医疗(688617):Q3业绩符合预期,海外电生理高速增长

  • 医药行业2024年三季度总结报告:化学制剂、流通、原料药增速较快,中药等期待拐点

    医药行业2024年三季度总结报告:化学制剂、流通、原料药增速较快,中药等期待拐点

    化学制药
      医药行业:405家医药上市公司2024Q1-3同比2023Q1-3的销售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0.74%、-0.97%、4.03%。2024年Q3收入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原料药、药店、医药流通;利润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化学制剂、医药流通、原料药。   中药:62家中药上市公司2024Q1-3同比2023Q1-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2.61%、-8.94%、-8.03%;2024Q3同比于2023Q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2.41%、-9.9%、-15.3%,同比有所承压。建议关注:华润三九、佐力药业、济川药业等。   化学制剂:96家化学制剂公司2024Q1-3同比2023Q1-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2.2%、23.0%、36.2%;2024Q3同比于2023Q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3.7%、41.8%、48.5%。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科伦药业、百济神州等。   科研服务:14家科研服务公司2024Q1-3同比2023Q1-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4.40%、-27.30%、-29.58%;2024Q3同比于2023Q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4.6%、-42.4%、-55.2%。建议关注百普赛斯、药康生物、海尔生物等。   医疗服务:11家医疗服务上市公司(剔除三方检测)2024Q1-3同比2023Q1-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80%、-9.13%、-21.06%;2024Q3同比于2023Q3单季度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0.00%、-11.54%、-11.44%。建议关注:固生堂、通策医疗、爱尔眼科等。   医疗器械:97家医疗器械公司2024Q1-3同比2023Q1-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42%、-7.49%、-7.35%;2024Q3同比于2023Q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2.50%、-14.88%、-14.43%。建议关注:迈瑞医疗、惠泰医疗、鱼跃医疗等。   生物制品:54家生物药公司2024Q1-Q3同比2023Q1-Q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18.6%、18.8%、59.9%;2024Q3同比于2023Q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34.6%、-51.4%、-31.0%。建议关注:信达生物、百利天恒、派林生物等。   创新药产业链:22家CXO上市公司2024Q1-3同比2023Q1-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7.84%、-33.72%、-32.00%;2024Q3同比于2023Q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1.7%、-28.4%、-31.2%。看好管线结构合理的平台型企业、细分赛道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和业务差异化发展的创新企业。   原料药:45家原料药上市公司2024Q1-3同比2023Q1-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3.46%、-1.46%、-3.58%;2024Q3同比于2023Q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7.0%、22.3%、-5.33%。建议关注:诺泰生物、仙琚制药等。   药店:7家药房上市公司2024Q1-3同比2023Q1-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7.3%、-24.8%、-22.3%。2024Q3同比2023Q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5.3%、-38.0%、-34.4%。建议关注:益丰药房、老百姓等。   医药流通:22家流通上市公司2024Q1-3同比2023Q1-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0.8%、-3.9%、-1.3%;2024Q3同比于2023Q3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4.7%、-3.1%、-2.2%。建议关注:九州通、上海医药。   风险提示:药品和耗材降价超预期风险,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新冠疫情反复影响海内外业务拓展,医改政策执行低于预期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1页
    2024-11-0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