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58)

  • 医药生物行业:华创医疗器械随笔系列10——Tempus AI,Tempus AI映射下的A股投资机遇

    医药生物行业:华创医疗器械随笔系列10——Tempus AI,Tempus AI映射下的A股投资机遇

  • 打造“医、药、险”行业生态关于推进商业健康险药品目录建设的点评

    打造“医、药、险”行业生态关于推进商业健康险药品目录建设的点评

  • 医药:海外MNC动态跟踪系列(七)-罗氏:眼科领域增长强劲,乳腺癌领域重点布局

    医药:海外MNC动态跟踪系列(七)-罗氏:眼科领域增长强劲,乳腺癌领域重点布局

    医药商业
      行业观点   事件:1月30日,罗氏公布2024业绩,全年营收604.95亿瑞士法郎(约688.92亿美元,按2024年平均汇率换算:1瑞士法郎=1.1388美元),同比增长7%(按固定汇率CER计算)。罗氏的业务主要包括制药和诊断两部分,全球制药业务2024年收入461.71亿瑞士法郎(约525.80亿美元,+8%),全球诊断业务收入143.24亿瑞士法郎(约163.12亿美元,+4%)。展望2025年,罗氏预计2025年的销售增长率维持中个位数增长,EPS的增长率预计在高个位数增长。   核心产品销售分析:从治疗领域来看,强生主要专注于肿瘤/血液病学、神经科学、自身免疫、眼科这四个领域。肿瘤/血液板块在2024全年取得了237.44亿瑞士法郎的收入(+7%);神经板块收入92.67亿瑞士法郎(+13%);自免板块收入63.29亿瑞士法郎(+5%);眼科板块实现收入40.30亿瑞士法郎(+44%),其中眼科领域增长强劲,主要得益于法瑞西单抗的快速放量。2024年(产品上市第三年)法瑞西单抗实现38.64亿瑞士法郎(44亿美元,+68%)收入,逐渐成为罗氏支柱产品(目前销售额占罗氏各药品收入中第三)。此外凭借多款产品组合,罗氏在乳腺癌领域的领先优势突出。上市两个多月,Itovebi取得了0.08亿瑞士法郎的销售成绩。Itovebi有望2025H1上半年在欧盟获批上市,有望为后续收入带来新的增长点。   2025年,罗氏预计有9项关键临床III期数据读出、完成早期临床6项。   关键临床III期:1)Giredestrant(口服SERD)一线治疗ER+/HER2-转移性乳腺癌(mBC);2)Lunsumio(CD20/CD3)治疗二线及以后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滤泡性淋巴瘤(FL);3)Venclexta(BCL-2抑制剂)治疗MDS;4)PiaSky(C5补体抑制剂)治疗aHUS;5)Ocrevus HD治疗RMS/PPMS;6)Fenebrutinib(BTK抑制剂)治疗RMS和PPMS;7)Astegolimab(TSLP)治疗COPD;8)Gazyva(CD20)治疗SLE;9)Vamikibart(IL-6)治疗UME。   早期临床:1)NXT007治疗血友病A;2)Trontinemab治疗AD;3)Evrysdi+GYM329治疗SMA;4)GYM329治疗FSHD;5)Zilebeiran(皮下注射6个月给药一次)治疗高血压;6)CT-868治疗肥胖。   投资建议:法瑞西单抗逐渐成为罗氏支柱产品,2024年销售额占罗氏畅销药品收入中排名第三,2024年大卖44亿美元,建议关注国内VEGF/ANG-2药物研发及相关企业,如奥赛康、信达生物-H、康哲药业-H等。   风险提示:1)政策风险:药品降价等政策对行业负面影响较大;2)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慢的可能;3)   市场风险:市场周期性波动可能会对医药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5-02-27
  • 医药行业周报:GRIN在研疗法Radiprodil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医药行业周报:GRIN在研疗法Radiprodil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5年2月26日,医药板块涨跌幅+1.18%,跑赢沪深300指数0.31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9名。各医药子行业中,医疗研发外包(+2.62%)、其他生物制品(+2.28%)、血液制品(+0.92%)表现居前,医疗设备(-0.10%)、疫苗(+0.03%)、体外诊断(+0.38%)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康拓医疗(+16.17%)、佰仁医疗(+16.03%)、益方生物(+14.09%);跌幅榜前3位为创新医疗(-6.82%)、双成药业(-5.03%)、万泰生物(-4.98%)。   行业要闻:   近日,GRIN宣布,美国FDA已授予其在研疗法Radiprodil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携带功能获得性突变的GRIN相关神经发育障碍患者的癫痫。Radiprodil是一款选择性靶向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型2B(GluN2B)的负向别构调节剂。GRIN计划于2025年中启动针对GRIN相关神经发育障碍的关键性3期临床试验。   (来源:GRIN,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公司要闻:   纳微科技(688690):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83亿元,同比增长33.36%,归母净利润为0.81亿元,同比增长18.2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64亿元,同比增长104.11%。   奥泰生物(688606):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70亿元,同比增长15.25%,归母净利润为3.04亿元,同比增长68.1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39亿元,同比增长62.92%。   宣泰医药(688247):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70.97%,归母净利润为1.28亿元,同比增长109.9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14亿元,同比增长140.89%。   英诺特(688253):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21亿元,同比增长29.98%,归母净利润为2.46亿元,同比增长41.2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17亿元,同比增长47.52%。   共同药业(300966):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及股票回购专项贷款资金回购公司股票,回购资金总额为2000-3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3.84元/股,预计回购股份数量约为839,102-1,258,653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73%-1.09%,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2-27
  • 投资企业获批国内首张羟基磷酸钙微球医美三类证,“双美融合”战略持续深化

    投资企业获批国内首张羟基磷酸钙微球医美三类证,“双美融合”战略持续深化

    个股研报
      丸美生物(603983)   投资要点:   事件:2月19日,据丸美生物投资者关系微信公众号获悉,丸美生物投资的上海摩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自主研发的注射用羟基磷酸钙微球面部填充剂(商品名:Aphranel®优法兰)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53130390),为国内首张适用于面部软组织注射填充的羟基磷酸钙微球合规证书。   作为新一代再生医美材料,羟基磷灰石市场潜力巨大。羟基磷灰石植入剂是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可以通过增加皮肤体积,有效改善面部皮肤及皮下组织中度至重度皱纹,同时在手部年轻化等适应症中也展现出显著效果。作为一款成熟的医美产品,羟基磷灰石植入剂已在海外市场成功应用多年,其显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得到了广泛验证,深受消费者认可。据摩漾生物官方微信公众号援引ASPS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地区羟基磷灰石疗程数合计达35万次,同比增长21%,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需求。此外,从长期增长趋势来看,2017-2022年间,该产品在美国地区的疗程数年复合增长率为16%,高于同期肉毒素的13%和玻尿酸的6%,反映出羟基磷灰石在医美填充剂市场中保持着领先的增长态势。   丸美生物前瞻性布局医美赛道,持续推进“双美”战略,成长空间不断打开。目前,丸美生物通过旗下基金青岛茂达持股摩漾生物9.62%,与公司“双美融合”战略高度协同。此外,公司还先后投资了圣至润合(再生生物材料研发应用公司)、美央(美容器械公司)、JOVS(高端美容仪品牌)、谷雨(护肤品新锐品牌)、参半(口腔护理品牌)、可啦啦(美瞳品牌)等,持续布局美与健康领域,成长边界不断拓展。   投资建议:近年来,随着公司渠道业务调整逐步完毕以及品牌力持续提升,公司整体业绩已呈现稳步回升态势。具体来看,主品牌丸美凭借“眼部护理专家+抗衰老大师”的差异化定位,已在消费者心中建立牢固的品牌认知。通过持续推进大单品战略,加快产品迭代升级,丸美品牌有望保持稳健增长。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彩妆领域,着力打造新锐彩妆品牌“恋火”,聚焦底妆细分赛道,成功构建出第二增长引擎,为业绩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此外,公司前瞻性布局医美赛道,持续推进“双美”战略,不断拓宽业务边界,为公司长期发展打开新的增长空间。综上,我们持续看好公司未来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28.92、35.90、42.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94%、24.15%、18.6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5、4.56、5.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54%、25.21%、16.75%,对应EPS分别为0.91、1.14、1.3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3.54、26.78、22.94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风险;公司战略执行不达预期风险;人才流失风险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2-27
  •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政策支持叠加投融资回暖,创新药产业链拐点或已至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政策支持叠加投融资回暖,创新药产业链拐点或已至

    生物制品
      政策端持续加码,构建创新药全链条支持体系   2024年以来,国家在创新药产业的支持政策上持续加码,从支付渠道拓展、目录动态调整到临床应用保障等方面构建了全链条支持体系。国家医保局于2025年计划发布第一版丙类药品目录,通过“基本医保+商保”协同模式,为高值创新药开辟了新的支付路径,有望缩短创新药回报周期,提升研发积极性。政策组合拳显著缩短了创新药的市场准入周期,有望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也持续提升国内创新药企研发的积极性。   全球投融资回暖态势明显,国内月度投融资环比持续改善   2025年1月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总额整体回暖态势明显。根据动脉橙数据显示,2025年1月,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总额约80.04亿美元,同比增长88.7%,环比增长100.5%;投融资事件数约194起,同比下滑27.3%,环比增长26.8%。国内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环比持续改善,新药申报IND数量环比略降。根据财联社创投通数据,2025年1月国内中国医疗健康产业融资额约53.04亿元,同比下滑约23.57%,环比增长14.11%,自2024Q4起月度环比持续改善。同时,中国管线BD交易首付款与中国管线BD交易数量逐年增长,分别从2018年的2.84亿美元/64个快速增加至2024年的56.23亿美元/275个。BD交易持续火热,为国内创新药企实现快速融资及创新药管线的价值兑现提供了新的路径,也为核心管线的持续推进与新一轮早研管线的开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打通创新药行业一二级市场融资渠道,以资本为纽带加速创新资源整合   自2023年以来,多家创新药企通过定增、可转债、配售等方式实现融资,为各公司内部核心创新药管线的持续推进提供了资金保障。中国各地方政府通过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以资本为纽带加速创新资源整合,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力量。2023年以来,地方政府先后成立十亿甚至百亿级别的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向早期研发、临床转化等高风险环节倾斜,以“资本+政策”驱动重塑中国生物医药创新生态。   投资逻辑及推荐标的   投资逻辑:政策端,国家在创新药产业的支持政策上持续加码,构建了全链条支持体系。投融资端,近半年来全球投融资回暖态势明显,国内月度投融资环比持续改善,国内创新药管线BD交易火热,各地方政府也先后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支持。我们预计,随着全产业链支持创新药发展政策的逐步落地以及国内外创新药投融资逐步回暖,创新药产业链上下游将持续受益,回暖趋势已现。   推荐标的:临床前CRO:泓博医药、美迪西;临床CRO:泰格医药、诺思格、普蕊斯、阳光诺和;平台型:药明康德、药明合联、药明生物、康龙化成;CDMO:博腾股份、九洲药业、诺泰生物、药石科技;科研服务:皓元医药、毕得医药、阿拉丁、奥浦迈、百普赛斯、义翘神州、药康生物、昊帆生物。   风险提示:政策波动风险、市场震荡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5-02-27
  • 公司深度报告:全球丁腈手套龙头,精益成本管理&海外建厂扩产筑建强大护城河

    公司深度报告:全球丁腈手套龙头,精益成本管理&海外建厂扩产筑建强大护城河

    个股研报
      英科医疗(300677)   一次性手套领跑者,综合优势显著,维持“买入”评级   英科医疗作为全球领先的一次性手套供应商,市占率在国内外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在专业技术、制造工艺、自动化生产设施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拥有六大生产基地,产品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过10,000家客户。随着公司产能提升和业务拓展,收入有望高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45/15.80/18.5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1/10.3/8.8倍,与可比公司相较估值较低,维持“买入”评级。   一次性手套市场不止于周期,更倾向于成长   全球一次性手套市场持续扩容,长期增量空间可观,预计2025年全球一次性手套销售量将达到8293亿只,销售收入达到136亿美元。从细分市场分析,丁腈手套在疫情后,增速依旧持续领先于其他品类,市场空间广阔。中国一次性手套出口量高速增长,其中丁腈手套占比快速提升。与此同时,中国厂商积极布局,产能迅速扩张,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也在不断攀升。当下中国丁腈手套市场正处于成长期,头部效应初现。中国丁腈手套市场成长逻辑清晰,量价齐升的前景值得期待。需求端:使用场景全覆盖,市场空间广阔。价格端:供需关系改善,全球丁腈手套价格企稳回升。成本端:原材料和燃料价格波动较大,影响手套厂商经营情况。公司布局上游原料,通过参控股丁腈胶乳生产企业,保障手套原材料稳定供应。   一次性手套产能快速扩张,设备工艺均处于领先水平   2023年公司一次性手套总产能达到790亿只,同比增长5.33%。其中,一次性丁腈手套产能达到480亿只,一次性PVC手套产能达到310亿只。公司目前在国内拥有六大生产基地。公司目前在安徽淮北、安徽安庆、江西九江、山东潍坊、江苏镇江以及山东淄博六大生产基地。公司生产设备、生产技术、自动化程度多维度优势显著,标准丁腈手套生产线长度超过1.6公里,良品率维持在99%以上。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国际贸易摩擦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5-02-27
  • 24年研发投入加大,25年或迎多个重要节点

    24年研发投入加大,25年或迎多个重要节点

    个股研报
      东诚药业(002675)   事项:   公司发布24年年报,实现收入28.69亿元,同比下降12.42%;实现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下降12.3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79亿元,同比下降62.69%;EPS为0.22元/股。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其中24Q4单季度实现收入7.07亿元,同比增长2.35%;实现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增长122.29%。   平安观点:   24年业绩承压,但边际好转迹象已现。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28.69亿元(-12.42%),有所承压。核药业务板块收入10.12亿元(-0.52%),其中18F-FDG收入4.21亿元(+0.25%),云克注射液收入2.31亿元(-5.48%),锝标药物收入0.99亿元(-0.99%);原料药板块是拖累收入表现的主要板块,收入12.55亿元(-25.17%),其中核心产品肝素钠原料药收入8.44亿元(-36.32%);制剂业务3.25亿元(-18.66%),核心产品那屈肝素收入1.28亿元(+74.86%),受集采放量影响。公司业绩边际改善已现,一是肝素钠原料药价格有所上升,根据wind数据,2024年12月出口平均单价3992美元/千克,较2024年10月低点提升约5%;二是24Q4公司收入7.07亿元(+2.35%),单季度收入回归正增长。从盈利能力来看,毛利率47.14%(+2.27pp),净利率4.93%(-2.83pp),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研发投入加大,25年或迎多个重要节点。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4.31亿元(+37.67%),主要核药研发占比86.62%。2024年国内有4个IND申请与获批,国际4个IND申请与获批,1个快速通道认证,心肌灌注显像剂锝[99mTc]替曲膦获批上市。目前99mTc-GSA注射液(肝功能诊断)处于NDA准备节点,氟[18F]思睿肽注射液(PSMA诊断)、氟[18F]阿法肽注射液(肺癌诊断)等在三期临床,氟[18F]纤抑素(FAP诊断)注射液在2期临床,Lu177-LNC1004(FAP治疗)处在中美1期临床,Ga68-LN   iF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C1007(FAP/αvβ3诊断)、F18-LNC1007(FAP/αvβ3诊断)、Lu177-LNC1008(αvβ3治疗)、Lu177-LNC1010(SSTR2治疗)、Lu177-LNC1011(PSMA治疗)等在1期临床,2025年有望迎来数据读出或NDA等多个重要节点。   核药全产业链布局持续推进,维持“强烈推荐”评级。上游核素方面,公司与国电投、江西核电等共同投资建设同位素反应堆项目,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联合开发高功率强电子流40MeV电子花瓣加速器用于医用同位素生产,联合德国E&Z公司共同投资建设30MeV中能质子回旋加速器医用同位素项目等;研发和临床转化方面,子公司烟台米度和核药新药研发平台蓝纳成均完成新一轮融资;生产配送方面,新增1个正电子类核药房,目前累计投入运营正电子类核药房达到21个。考虑到研发投入加大和融资成本增加,我们预计2025-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2.71亿、3.39亿元(原预测为3.13亿、3.99亿元),预计2027年净利润为4.14亿元。但公司核药全产业链布局优势明显,同时25年业绩有望迎来反转,且研发进度遇多个关键节点,维持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研发风险:公司在研品种较多,存在失败或不及预期可能;2)肝素原料药价格风险:肝素原料药价格呈现边际好转,但存在恢复不及预期可能;3)核心品种降价风险:公司核心品种存在降价可能。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2-27
  • 公共卫生:脑炎全球威胁,趋势和公众健康影响

    公共卫生:脑炎全球威胁,趋势和公众健康影响

    医疗器械
      中枢神经系统 CSF 脑脊液 DALY 调整后的寿命年 EEG 脑电图 EML 基本药物清单 HIC 高收入国家 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SV单纯疱疹病毒IGAP关于癫痫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跨行业全球行动计划IV 静脉注射JE 日本脑炎   日本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许可证 低收入国家   LMIC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MRI 磁共振成像NGO 非政府组织 RCT 随机对照试验 PHC 基础卫生保健 TBE 蜱传脑炎 UHC 全民健康保障VZV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WHO 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
    52页
    2025-02-27
  • 华创医疗器械随笔系列10:TempusAI映射下的A股投资机遇

    华创医疗器械随笔系列10:TempusAI映射下的A股投资机遇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