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58)

  • 静待生育政策出台,海内外经营稳复苏

    静待生育政策出台,海内外经营稳复苏

  • 基础化工行业月报:化工品价格延续回落,关注需求具有保障的钾肥和磷化工行业

    基础化工行业月报:化工品价格延续回落,关注需求具有保障的钾肥和磷化工行业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2024年3月份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指数下跌0.24%,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5位。子行业中,涤纶、氮肥和其他化学原料行业表现居前。主要产品中,3月份化工品价格延续回落态势。2025年4月份的投资策略,建议从需求端出发,关注钾肥和磷化工板块。   市场回顾:根据wind数据,2025年3月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指数下跌0.24%,跑输上证综指0.69个百分点,跑输沪深300指数0.17个百分点,行业整体表现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5位。最近一年来,中信基础化工指数上涨8.08%,跑输上证综指1.61个百分点,跑输沪深300指数1.81个百分点,表现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6位。   子行业及个股行情回顾:根据wind数据,2025年3月,33个中信三级子行业中,17个子行业上涨,16个子行业下跌。其中涤纶、氮肥和其他化学原料行业表现居前,分别上涨42.31%、21.02%和17.47%,锂电化学品、合成树脂、氨纶行业表现居后,分别下跌9.49%、5.15%和4.67%。2025年3月,基础化工板块514只个股中,共有270支股票上涨,242支下跌。其中中毅达、奇德新材、新威凌、江天化学、光华股份位居涨幅榜前五,涨幅分别为135.41%、51.06%、42.02%、37.77%和37.68%;ST联创、至正股份、万润新能、新瀚新材和中研股份跌幅居前,分别下跌40.37%、26.32%、22.11%、20.40%和19.13%。   产品价格跟踪: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5年3月国际油价整体上涨,在卓创资讯跟踪的318个产品中,99个品种上涨,上涨品种较上月继续下降。179个品种下跌,下跌品种继续提升。总体上看,基础化工产品价格整体延续回落态势。   行业投资建议:维持行业“同步大市”的投资评级。2025年3月份的投资策略,建议从需求端出发,关注需求具有保障的钾肥和磷化工行业。   钾肥具有较强的资源属性,全球钾肥资源分布不平均,行业供应格局高度集中。我国钾肥资源相对稀缺,进口依赖度较大。钾肥板块供需呈现收紧态势,推动钾肥价格复苏。   随着各国对磷矿石资源的重视和保护力度的加大,未来磷矿石的资源稀缺性有望提升。在我国环保等因素约束下,磷矿石行业供给总体呈收缩态势。下游磷肥、饲料以及新能源领域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加上磷化工企业一体化产业链的构建,磷矿石价格预计维持高位,推动磷化工行业景气的提升。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下滑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5-04-07
  • 临床业务短期波动,SMO与数统业务持续增长

    临床业务短期波动,SMO与数统业务持续增长

    个股研报
      诺思格(301333)   主要观点:   事件概述   2025年3月,诺思格发布2024年报: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44亿元,同比增长3.14%;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下降13.73%。其中单四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82亿元,同比下降7.44%,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增长52.16%,因未满足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等原因,公司冲回股份支付费用2518.47万元,故第四季度利润增速较快。   事件点评   临床业务短期波动,静待行业回暖   分业务看,1)2024年公司临床试验运营实现收入3.20亿元(-9.74%),毛利率29.98%(-9.84pp)。收入与毛利率波动主要系国内生物医药投融资环境波动,市场竞争加剧,临床试验运营业务面临价格挑战。随着创新药支持政策的陆续出台与落地,有望进一步推动行业需求回暖改善。2)SMO服务实现收入2.05亿元(+10.19%),毛利率30.21%(+0.64pp),增长较为稳健。3)数统服务实现收入1.01亿元(+26.35%),毛利率49.06%(+5.58pp);4)生物样本检测业务实现收入0.64亿元(+74.09%),毛利率52.90%(+7.22pp)。增速较快主要系公司于2024年初收购上海衡领。5)临床试验咨询业务实现收入0.23亿元(-20.56%),毛利率49.96%(+3.72pp);6)临床药理学实现收入0.32亿元(-10.74%),毛利率73.66%(+0.70pp)。   积极布局海外业务,数统业务实现较快增长   公司2024年数统服务实现收入1.01亿元(+26.35%),毛利率49.06%(+5.58pp),收入和毛利率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海外业务的持续拓展。2024年公司国内客户收入6.65亿元,同比下降1.45%;海外客户收入0.79亿元,同比增长69.04%。随着公司海外业务的持续拓展,有望承接更多海外服务订单。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2亿元、8.73亿元、9.72亿元,同比+5.1%/+11.7%/11.3%(前次预测为25-26年实现收入8.98亿元、10.4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51亿元、1.75亿元、2.00亿元,同比+7.5%/+15.9%/+14.7%(前次预测为25-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00亿元、2.69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回款不及预期风险、汇兑损益风险、商誉减值风险、客户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风险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4-07
  •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关税波动下医药板块确定性突出,选择国产替代和避险资产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关税波动下医药板块确定性突出,选择国产替代和避险资产

    化学制药
      投资逻辑   本周国际关税预期波动,引发市场对医药板块受影响程度的关切。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数据:   2024年,我国医药产品进出口贸易额1993.76亿美元,同比增长2.13%,其中进口额914.12亿美元,同比下降2%,出口额1079.64亿美元,同比增长5.9%。   美国市场方面,2024年我国进口150.57亿美元(-4.6%,其中进口中药2.02亿,西药63.33亿,医疗器械85.24亿);出口额为190.47亿美元(+11.75%,出口中药8.7亿,西药64.25亿,医疗器械117.58亿)。   总的来看,我们认为医药板块整体具备较强的抗关税风险能力,建议重点关注国产替代机会(如血液制品、部分医疗设备和耗材、部分专利药创新药等),同时对于连锁药房、精麻药品、中药、医疗服务等内需色彩强烈、避险价值突出的板块同样应该予以重视。   药品板块:IgA肾病突破不断。3月31日,大冢制药首个月度给药的IgA肾病用药向FDA提交上市申请,该药可以选择性抑制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成人患者的APRIL(A PR增殖诱导配体)活性。4月2日,诺华宣布,其阿曲生坦(商品名:Vanrafia)获FDA加速审评,批准上市,用于降低有疾病进展风险的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成人患者的蛋白尿。   生物制品:礼来Lepodisiran2期结果积极,关注脂蛋白(a)领域研发进展。3月30日,礼来宣布其小干扰RNA(siRNA)疗法Lepodisiran的II期ALPACA研究取得积极结果。该疗法旨在降低脂蛋白(a)(Lp(a))的生成,Lp(a)是心血管疾病的遗传风险因素。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多款靶向Lp(a)的创新药物进入临床3期阶段,除siRNA路线外,口服小分子临床进展值得重点关注。   医疗器械:3月31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征求意见稿)》意见。预计药监局相关支持性政策落地有望推动高端影像设备、手术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医疗、先进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快速发展。   医疗服务:年报陆续发布,积极关注绩优龙头。固生堂24年业绩发布,业绩高速增长,门店数量持续扩张。4月2日,时代天使宣布,创新的儿童专用防龋隐形矫治器将在全国合作口腔诊所全面上市。长沙爱尔眼科医院顺利植入龙晶®PR型晶体,国产晶体加速普及。   中药&药店:传统防御板块,关注基数进一步消化后的边际改善趋势。   投资建议   在整体医药配置思路上,创新药和部分仿创药继续是布局的重中之重,商保目录政策变化、集采/国谈预期落地,以及美国肿瘤会议(AACR和ASCO)数据公布都将继续带来后续股价催化机会,关键在于寻找个股预期差。一季报后景气度反转和业绩改善也将带来连锁药房、器械、CXO、仿制药、中药、医疗服务等左侧板块的个股投资机会,建议积极把握。   重点标的   科伦博泰、人福医药、华东医药、特宝生物、益丰药房、太极集团、迈瑞医疗、时代天使等。   风险提示   汇兑风险、国内外政策风险、投融资周期波动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5-04-07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周报:1-2月份化学原料和制品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419.4亿元,DMF、丙烯酸价格上涨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周报:1-2月份化学原料和制品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419.4亿元,DMF、丙烯酸价格上涨

    化学制品
      上周指25年3月24-30日(下同),本周指25年3月31日-4月6日(下同)。   本周重点新闻跟踪   国家统计局3月27日发布数据,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109.9亿元,同比下降0.3%。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现利润总额643.6亿元,同比下降1.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利润总额419.4亿元,同比下降1.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亏损18.6亿元,同比减亏。   本周重点产品价格跟踪点评   本周WTI油价下跌10.6%,为61.99美元/桶。   重点关注子行业:本周DMF/液体蛋氨酸/固体蛋氨酸/尿素价格上涨4.6%/1.5%/1.1%/0.5%;轻质纯碱/烧碱/粘胶短纤/橡胶/VA/TDI/氨纶/聚合MDI/电石法PVC/乙二醇价格分别下跌3.4%/2.3%/1.5%/1.2%/1.1%/0.9%/0.8%/0.6%/0.2%/0.1%;纯MDI/醋酸/有机硅/钛白粉/重质纯碱/粘胶长丝/乙烯法PVC/VE价格维持不变。   本周涨幅前五化工产品:天然气(Texas)(+13%)、敌草快(+6.3%)、氯化铵(+6%)、丙烯酸(+5.8%)、DMF(+4.6%)。   DMF:本周DMF市场持续攀升,随着价格推涨下游抵触情绪渐起,然临近清明,局部运力存缩减预期,部分下游企业刚需备货,需求端稍有释放,DMF厂家出货顺畅,低库存支撑下,厂家挺价心态较为浓郁。   丙烯酸:本周丙烯酸市场价格持续上行,丙烯酸生产工厂心态积极,且库存压力较小,下游用户消化涨幅为主。原料丙烯市场价格震荡整理为主,丙烯酸成本端支撑波动有限,丙烯酸利润空间增大。工厂多排单走货为主,持货商随行就市报盘,终端用户入市采买刚需跟进,市场商谈持续走高,消耗涨幅为主。   本周化工板块行情表现   基础化工板块较上周下跌1.08%,沪深300指数较上周下跌1.37%。基础化工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0.29个百分点,涨幅居于所有板块第19位。据申万分类,基础化工子行业周涨幅较大的有:涂料油墨(+1.77%),胶黏剂及胶带(+1.08%),膜材料(+0.78%),无机盐(+0.54%),钾肥(+0.05%)。   重点关注子行业观点   周期相对底部或已至,寻找供需边际变化行业:   (1)需求稳定寻找供给逻辑主导行业:制冷剂(建议关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东岳集团)、磷矿及磷肥(云天化、川恒股份、芭田股份)、三氯蔗糖(重点推荐:金禾实业)、氨基酸(建议关注:梅花生物)、维生素(建议关注:新和成)、钛矿及钛白粉(建议关注:龙佰集团)、钾肥(建议关注:亚钾国际、东方铁塔)。(2)供给稳定寻找需求逻辑主导行业:MDI(重点推荐:万华化学)、民爆(建议关注:广东宏大、雪峰科技、江南化   工)、氨纶(建议关注:华峰化学)、农药(重点推荐:扬农化工、润丰股份;建议关注:   先达股份、国光股份)、推荐公司华鲁恒升。(3)供需双重边际改善行业:有机硅(建议关注:合盛硅业、新安股份)   成长内循环重视突破堵点,外循环重视全球化:   (1)重点推荐:莱特光电、瑞联新材、万润股份(OLED材料);凯立新材(催化材料,与金属和新材料团队联合覆盖);华恒生物(合成生物学)(2)建议关注:奥来德(OLED材料);中触媒(催化材料);蓝晓科技(吸附树脂);华特气体、金宏气体、广钢气体(电子大宗气);梅花生物、星湖科技、阜丰集团(合成生物学);赛轮轮胎、玲珑轮胎、森麒麟(轮胎)。   风险提示:原油等原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产能大幅扩张风险;安全生产与环保风险;化工品需求不及预期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5-04-07
  • 基础化工行业:中美互加关税对化工品影响几何?

    基础化工行业:中美互加关税对化工品影响几何?

    化学制品
      中美互加关税。当地时间4月2日,美方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其中给中国的“对等关税”税率达到34%。4月4日,中国接连发布多项对美反制措施,包括自4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对美出口方面:化工品出口至美国的占比约12%,整体影响有限。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24年我国以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塑料及其制品为代表的化工品出口总金额约为3707亿美元,其中对美国出口的金额约为446以美元,占比约为12.03%。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中,对于特定产品施行豁免条款,包括部分维生素、氨基酸、农药产品等。目前来看,我们判断美国关税政策对中国出口占比较高的化纤、轮胎等商品的需求或存在一定影响,但部分中国轮胎企业已进行了全球化布局,受到的关税冲击可能有望相应减轻。   对美进口方面:化工品进口自美国的占比约11.6%,部分原料或受影响。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24年我国以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塑料及其制品为代表的化工品进口总金额约为2539以美元,其中对美国出口的金额约为294亿美元,占比约为11.58%。主要化工品中,乙烷、丙烷、丁烷等大宗化工原料进口自美国的比重较高,可能会受到关税影响而价格上涨,对相关下游化工产品的价格及供给影响较大。   投资策略:在中美互加关税的大背景下,相关政策的不确定及反复可能会对部分化工品的需求及价格存在一定影响。对美出口方面,我们认为化纤、轮胎等出口量较大的产品或受影响;部分添加剂(维生素、氨基酸)、农药由于豁免政策基本不会受到关税冲击。对美进口方面,乙烷、丙烷、丁烷等大宗化工原料进口自美国的比例较高,对相关下游化工产品的价格及供给影响较大。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原油等大宗能源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化工品需求下滑风险。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4-07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中国对美反征关税,国内气头化工产品或将受到较大影响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中国对美反征关税,国内气头化工产品或将受到较大影响

    化学制品
      事件简介   在美国政府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后,4月4日,中方一系列反制措施落地,除了对美国加征34%关税外,中方还对美国相关实体进行了制裁。自2025年4月10日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行业分析   美国是中国最大的乙烷、丙烷进口国,加征关税对于气头化工产品的价格及供给影响较大。乙烷方面,根据美国EIA公布的数据,2024年美国乙烷的总出口量达到492千桶/日,其中出口到中国的乙烷达到227千桶/日,占比达到46%;而中国的乙烷几乎全部是从美国进口。丙烷方面,2024年我国丙烷总进口量达2932万吨,进口额187亿美元,而国内丙烷产量仅185.5万吨,进口依存度较高。在丙烷进口结构中,2024年从美国进口的丙烷为1731万吨,占比达59%。美国是我国最大的乙烷、丙烷进口国,中国对于美国34%的关税反制措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乙烷、丙烷的进口价格,从而带来原料进口成本增加,继而导致原料价格提升或是进口量的下降,同时以气头为主的下游衍生品,像乙烯、PE、乙二醇、丙烯、丙烯酸等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在产业下游寻求乙烷、丙烷供应的其他替代来源之前,国内相应的气头产品的价格或将有明显的提高。根据智研咨询,截至2024年9月底,国内丙烷脱氢(PDH)装置总产能已达到2143万吨,后续需要持续关注国内PDH装置及乙烷裂解装置的开工情况以及相应原料及产品的价格走势。   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占比较小,关税对石油炼化产品的价格影响有限。2024年中国原油进口量55349万吨,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量7738万吨,其中从美国进口的原油仅963.8万吨,占比仅1.74%,从美国进口的LNG仅443.3万吨,占比5.73%。2025年2月,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油共26.45万吨,环比减少67.35%,同比减少65.08%;进口LNG6.58万吨,环比减少66.14%,同比减少5.39%,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天然气逐渐减少。因此相比于乙烷、丙烷,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天然气占比较小,进口依存度较低,中国对美加征关税带来进口价格提升的影响范围更小,因此主要的石油下游炼化产品诸如PX、PTA的价格及供给受关税带来的影响较轻,价格抬升的幅度及周期较气头产品更小,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寻求供应替代方案从而恢复到正常水平。   投资建议   国际政治事件对大宗化工品的进出口及价格影响较大,且存在较多的不可预测性,会在短期内带来价格及供需格局的较多变化。建议后续持续关注相关化工原料及产品的价格及开工率等基本面的变化情况。   风险提示   国际政治的快速变化、乙烷丙烷等产品的供需格局快速变化、进出口格局的快速变化。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4-07
  • 医疗服务行业:实现人工智能在医疗服务行业中的价值

    医疗服务行业:实现人工智能在医疗服务行业中的价值

    医疗服务
      2025年是医疗服务行业人工智能的关键转折点。面对患者需求增长、医疗人员短缺和成本上升等挑战,医疗服务行业必须推动人工智能从变革潜力向实际应用迈进。为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潜力,医疗机构必须弥合“人工智能转型差距” ——即人工智能的潜力与现实应用之间的差距。   从诊断精度近乎完美的自主诊断工具,到能够优化工作流程并为临床医生赋能的智能系统,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经初见成效。然而,该类工具在落地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医疗系统的分散性、严格的监管要求以及患者信任问题,这些因素限制了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要在2025年取得突破,医疗行业的领导者必须调整运营模式,整合可扩展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并确保创新服务于患者的临床结果及临床工作流程。   L.E.K.致力于帮助医疗机构应对人工智能转型带来的挑战,制定战略方案,将人工智能工具深度融入运营体系,以提升患者互动体验,并为行业相关方创造更大价值。未来已来,行动迫在眉睫
    艾意凯咨询
    1页
    2025-04-07
  •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美国无差别加征关税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份额有望持续提升,化工周期有望迎新发展起点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美国无差别加征关税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份额有望持续提升,化工周期有望迎新发展起点

    化学制品
      美国无差别加征关税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当地时间4月2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其中对中国征收税率为34%,关税总额提高至54%。之后我国出台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特朗普无差别加征关税的出发点在于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但制造业体系的建立并非朝夕间可完成,强制加征关税短期可能会让全球需求减弱。我国制造业基础夯实,加上国内内需强劲,短期内无惧海外需求减弱的扰动。202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总量的29%,超过了紧随其后的美、日、德、印的总和。此前欧洲化工企业在成本高企、需求下滑的情况下陆续退出,而此次美国无差别征收关税下其他工业基础薄弱国家的制造业装置也或将退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短期出口需求或受冲击,看好内需相关标的   1、氨基酸:美国加征关税下豆粕价格上涨,利好氨基酸需求增长。受益标的:新和成、梅花生物、安迪苏、星湖科技等。   2、制冷剂:制冷剂受关税影响较小,内需推动下涨价行情仍将延续。受益标的: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东阳光、永和股份、东岳集团、金石资源等。3、高性能新材料:4月4日,杜邦中国集团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被立案调查,国产高性能材料企业有望迎国产替代新机会。军工领域,昊华科技(航空有机玻璃、国产飞机吊挂密封件等)、泰和新材(芳纶)、中化国际(芳纶);水处理领域,蓝晓科技、争光股份等。   4、民爆:内需相关,受益标的:雅化集团、易普力、江南化工、广东宏大等。5、需求稳定的标的:需求稳步增长的农药及化肥行业,受益标的:云天化、川恒股份、云图控股、盐湖股份、藏格矿业、扬农化工、广信股份、江山股份、兴发集团、利民股份等。高分红标的,受益标的:嘉化能源等。   中长期看好油价回调后带来的化工周期新起点   油价回调下化工品成本端得到支撑,叠加中国内需持续增长、向非美国国家出口增多,中国化工产品稳定供应全球,中国化工企业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的周期新起点。   1、白马龙头:受益标的:华鲁恒升、万华化学、华峰化学、龙佰集团、合盛硅业等。   2、大炼化:受益标的:恒力石化、荣盛石化、新凤鸣、桐昆股份、恒逸石化、东方盛虹等。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经济恢复缓慢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4-07
  • 核心业务稳健增长,创新管线持续丰富

    核心业务稳健增长,创新管线持续丰富

    个股研报
      恩华药业(002262)   2024年年报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6.98亿元,同比增长13.01%;实现营业利润13.37亿元,同比增长13.04%;利润总额12.97亿元,同比增长10.96%;实现归母净利润11.44亿元,同比增长10.28%。   创仿并重,各项业务稳健增长   分业务来看,2024年,公司麻醉类产品实现收入30.60亿元,同比增长13.22%,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3.70%,毛利率88.55%(+0.23pct);精神类产品实现收入12.02亿元,同比增长10.12%,占公司营业收入的21.10%,毛利率78.69%(+1.71pct);神经类产品实现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74.61%,占公司营业收入的3.88%,毛利率70.74%(+1.16pct);商业医药业务实现收入7.80亿元,同比增长10.07%,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3.69%,毛利率15.61%(-1.71pct);原料药业务实现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25.15%,占公司营业收入的3.20%,毛利率40.92%(+4.09pct)。   注重高质量创新,中枢神经领域创新优势显著   公司注重高质量创新,开发中枢神经创新药和具有显著临床优势的高端递药系统。2024年,公司投入科研经费7.21亿元,同比增长17.48%,营收占比12.66%。目前在研科研项目70余个。创新药在研项目共14个,其中完成III期临床研究项目1个(NH600001乳状注射液,预计2025H1提交NDA);开展Ⅱ期临床研究项目3个(NHL35700片、NH102片、YH1910-Z02注射液);完成或开展Ⅰ期临床研究项目4个(YH1910-Z01鼻喷剂、NH130片、Protollin鼻喷剂、NH160030片),其余项目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仿制药重点项目共52个,其中获得仿制药生产批件及新增规格补充申请批件7个,仿制药申报生产在审评项目5个,仿制药获得临床试验通知书项目4个。另外开展一致性评价项目10个,其中通过一致性评价4个,一致性评价在审评项目2个。近3年,公司获批中枢神经药物1类创新药临床批件5项,在该领域数量国内第一。公司的创新药管线为未来的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1.31元、1.55元和1.79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6.93倍、14.29倍和12.37倍,公司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和生产的上市企业和国家定点麻醉类和精神类药品生产基地,在国内中枢神经领域药物品种最多、品规最全。随着创新药研发管线的不断推进,公司的行业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AVIC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4页
    2025-04-0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