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当前国际原油市场剧烈波动,油价暴跌并非单纯由俄沙会谈破裂引起,而是新冠疫情、美国页岩油冲击以及大国能源战略博弈共同作用的结果。低油价缺乏长期可持续性,其走势主要取决于全球疫情控制情况、大国能源政策调整以及地缘政治变化。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其能源战略和国内经济形势将间接影响国际油价的走势。
国际政治与油价的复杂关系
国际原油市场并非单纯的供需关系,而是与国际政治、大国能源战略深度交织。石油是各国争夺的目标和工具,“石油美元”体系巩固了美国霸权,而大国能源战略则主导市场走向。近期油价暴跌,表面上看是俄沙会谈失败,实则反映了美国页岩油的冲击、新冠疫情对需求的压制以及大国博弈的复杂性。
低油价的不可持续性及潜在风险
基于生产成本和财政平衡分析,当前低油价缺乏长期可持续性。沙特为维护市场份额而发动的价格战,虽然短期内可以承受,但长期来看将威胁其财政和政局稳定。美国页岩油行业面临巨大压力,低油价可能加剧其债务风险,并对美国经济和总统大选造成冲击。俄罗斯则凭借其经济多元化和较低的财政平衡油价,拥有更多博弈筹码。
主要内容
一、 石油市场与国际政治相互影响
本节分析了石油与国际政治的密不可分关系。从历史角度出发,阐述了石油在国际政治中的战略地位,以及“石油美元”体系如何成为美国维护全球霸权的工具。国际政治事件(战争、恐怖袭击等)对油价的影响也得到了深入探讨。
1.1 获取石油是国际政治的首要目标
本小节论述了石油资源的稀缺性及其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实力的影响,强调了各国将石油资源的获取和掌控作为国际政治斗争的首要目标。
1.2 “石油美元”使石油成为政治工具
本小节详细解释了OECD和OPEC这两个国际组织对原油市场的影响,以及“石油美元”体系的形成、运作机制及其对美国霸权的支撑作用。
1.3 国际政治是影响石油价格的重要因素
本小节分析了国际政治事件对油价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并指出大国(美国、俄罗斯、沙特、中国)是影响油价的主要力量。
二、 大国能源战略是石油市场的主导力量
本节分析了美、俄、沙特和中国四大能源强国的能源战略,以及这些战略对国际原油市场的影响。
2.1 中国:能源安全是能源战略的核心
本小节阐述了中国能源消费量大、进口依赖度高的现状,以及中国为保障能源安全而采取的能源多元化战略(进口多元化、新能源发展、节能技术提升、能源走出去战略、战略储备建设等)。
2.2 美国:能源为手段维护石油美元霸权
本小节分析了美国利用页岩油气发展实现能源独立,并将其作为维护石油美元体系和全球霸权的手段。美国在全球的军事部署和能源出口战略也得到了分析。
2.3 沙特:稳定石油市场,进行非油转型
本小节分析了沙特经济对石油的依赖性,以及沙特为稳定油价和实现经济多元化而采取的措施(OPEC合作、2030愿景、阿美石油公司IPO等)。
2.4 俄罗斯:高度依赖石油但经济更为多元化
本小节分析了俄罗斯经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以及俄罗斯利用能源作为武器扩大其在全球影响力的战略。
三、 国际政治视角下,低油价不具长期可持续性
本节从国际政治视角分析了当前低油价的成因、影响以及未来走势。
3.1 油价下跌表面是因为俄沙会谈失败,其实是页岩油和疫情
本小节分析了2000年以来国际油价的三次大跌,并指出此次油价暴跌是新冠疫情、美国页岩油冲击以及俄沙博弈共同作用的结果。
3.2 沙特油气行业盈利无虞但低油价威胁财政和政局
本小节分析了低油价对沙特财政和政局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沙特王室内部的权力斗争。
3.3 美国的动向才是解决当前原油问题的核心
本小节从金融、经济和政治三个角度分析了低油价对美国的影响,指出低油价可能加剧美国高收益债流动性风险,冲击美国经济,并影响特朗普总统的大选连任。
3.4 俄罗斯底气足,有望争取更多筹码
本小节分析了俄罗斯在当前油价下较强的抗压能力,以及其利用低油价争取更多地缘政治利益的可能性。
四、 投资建议
本节根据对国际原油市场走势的判断,提出了投资建议,推荐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恒力石化和卫星石化等股票。
五、 风险提示
本节列出了影响石油化工行业投资的多种风险因素,包括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油价和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项目建设进度风险、装置事故和环保风险以及疫情发展风险。
总结
本报告从国际政治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当前国际原油市场剧烈波动的成因、影响以及未来走势。报告指出,新冠疫情、美国页岩油冲击以及大国能源战略博弈是导致油价暴跌的主要因素。低油价缺乏长期可持续性,其走势将取决于全球疫情控制情况、大国能源政策调整以及地缘政治变化。报告最后提出了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其能源安全战略和国内经济形势将对国际油价产生间接影响,值得持续关注。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