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1944)

  • 康缘药业(600557):中药创新驱动成长,困境反转腾飞在即

    康缘药业(600557):中药创新驱动成长,困境反转腾飞在即

  • 单苗产品放量增厚业绩,重磅在研产品带来高增长潜力

    单苗产品放量增厚业绩,重磅在研产品带来高增长潜力

    个股研报
      欧林生物(688319)   主要观点:   单苗产品放量拉动业绩增长,吸附破伤风疫苗占据成人市场重要地位,贡献公司主要收入   公司通过多年研发积累,先后推出了三款主营产品:①吸附破伤风疫苗2020年批签发量为313.8万支,占吸附破伤风疫苗批签发总量的88%。随着外伤门诊的准入推广以及成人破伤风疫苗接种市场的扩容,吸附破伤风疫苗的销量有望在2020年~2030年以约24%的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在2030年成长为销售额近20亿元的大单品;②Hib结合疫苗贡献稳定收入;③AC结合疫苗于2021年获批上市,4季度开始放量,为公司贡献增量收入,2022年销售收入有望超1亿元。   “自主+合作”架设研发管线,以三款单苗为基础的多联苗自主研发同步进行中,合作的重组金葡菌疫苗是值得期待的重磅品种合作:①公司与陆军军医大学合作开发的重组金葡菌疫苗属于1类创新疫苗,是国内唯一进入临床试验的重组金葡菌疫苗。针对闭合性骨折适应症的II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显示安全性良好。若成功获批上市,保守预测单个适应症即创造10亿元以上收入,是市场空间广阔的重磅大单品。②公司与格里菲斯大学合作开发广谱GAS疫苗,理论上可覆盖所有A群链球菌血清型,属于1类创新疫苗,正在国内外申请专利。自主:在三款单苗的基础上,①利用多糖蛋白结合技术平台,公司AC-Hib联合疫苗已获得III期临床总结报告,待申报生产,预计将于2023年获批上市,三年内收入有望达数亿元。同类产品仅智飞三联苗处于III期临床研究阶段;②吸附无细胞百(三组分)白破-AC-Hib六联苗进入临床前研发阶段。另外还有13价肺炎结合疫苗及23价肺炎多糖疫苗处于临床前阶段。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首次)”评级   公司是民营疫苗公司中典型的“小而美”,拥有贡献稳定增长现金流的吸附破伤风疫苗、Hib单苗、AC结合苗等产品,以及重组金葡菌疫苗、三联苗、六联苗等重磅在研产品。结合公司产品管线布局及实际产品推广情况,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7/6.45/9.16亿元,同比增长52.2%/32.4%/4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1.13/2.05亿元,同比增长206.6%/1.7%/81.5%;公司2021~2023年PE分别为:70.75/69.54/38.32。考虑到疫苗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公司接下来几年重磅产品接连上市带来的长期成长性,我们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首次)”评级。   风险提示   临床试验失败风险;“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产品市场拓展风险;审批失败风险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2-04-13
  • 2022年中国专科医院服务系列报告:辅助生殖行业活报告

    2022年中国专科医院服务系列报告:辅助生殖行业活报告

    医疗服务
      中国辅助生殖行业市场规模的潜量如何?   辅助生殖在中国的发展已近40年,2020年,中国辅助生殖行业规模已经达到434.1亿元。伴随着中国不孕率上升、不孕夫妻数量增加及接受试管婴儿IVF意愿增强等因素影响,整体辅助生殖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快速增长。如果按照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在14.5%的增长率持续增长,到2025年,中国辅助生殖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854.3亿元   中国辅助生殖行业的驱动因素有哪些?   自1990年起,中国人口结构呈极为健康的正三角形,到如今,因中国生育率较低,人口结构已变成橄榄型,如果不加以调整及引导,将会向倒金子塔形状发展,而这种人口结构将大大阻碍中国的整体发展   中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达到12%-15%;2022年,美国辅助生殖服务渗透率将达到32.5%,同时期中国辅助生殖服务渗透率仅为8.7%,较美国低23.8%,中国辅助生殖行业的整体渗透率偏低等诸多因素都成为中国鼓励具有生育愿望的不孕不育夫妇通过辅助生殖治疗得以生育得主要驱动因素,这也意味着未来30年,中国辅助生殖行业规模将不断扩大   如何看公司估值?   近日,受北京市医保政策,锦欣生殖的市值在不断上升,从长期看,锦欣生殖的市值可能会持续稳定增长
    头豹研究院
    10页
    2022-04-13
  • 2021年年报点评:新品快速放量,扣非业绩快速增长

    2021年年报点评:新品快速放量,扣非业绩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科伦药业(002422)   2021年年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7,740.75万元,同比增长4.94%;利润总额117,761.57万元,同比增长2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255.43万元,同比增长32.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3,761.37万元,同比增长65.14%;基本每股收益0.78元,同比增34.48%。   核心业务平稳增长,新批药品快速放量。报告期内,公司输液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80,030.02万元,同比增长6.74%;毛利率66.05%,较去年同期持平。非输液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13,587.73万元,同比增长2.74%;毛利率43.14%,较去年同期上涨了2.77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公司11项产品入选第五轮集采,累计25项产品入选国家集采,为公司收入提供有力支撑。公司近年新获批药品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2.51亿元,同比增长19.37%。其中,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达泊西汀片、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等非输液产品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驱动公司业绩平稳增长。   研发投入持续提升,在研产品进展顺利。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79,953.47万元,同比增长18.68%,占营业收入比重的10.42%。创新药研发领域上,公司目前在研创新药项目已有12个进入临床阶段,KL060332胶囊和KL590586胶囊报告期内均取得重大进展,其余项目顺利推进。一致性评价方面,公司报告期内获得16项药品一致性评价批件,其中7项为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公司创新、仿制研发进展顺利,随着公司研发产品不断落地,有望持续丰富自身产品管线,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股权激励促进发展。2021年11月29日,公司发布股权激励方案,计划向416名核心员工开展激励方案,方案拟授予股票数量500.2634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万股的0.35%。长期来看,公司开展股权激励,有利于留住核心人才,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摊薄后的EPS分别为0.91元、1.04元和1.20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8.12倍、15.76倍和13.64倍。科伦药业是我国输液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同时向创新药企业转型,公司研发进展顺利,新批药物持续放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研发风险、创新药研发低于预期。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3页
    2022-04-13
  • 化学原料药行业二季度投资策略:原料药行业迎来复苏期,新冠特效药物产业链带来新机遇

    化学原料药行业二季度投资策略:原料药行业迎来复苏期,新冠特效药物产业链带来新机遇

    化学原料
      2021年原料药板块承压较重,行业出现经营波动,2022年API业务负增长因素逐渐减弱。新冠小分子口服药商业化助力业内新趋势,新冠产业链为原料药企业提供新机遇。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2年API业务负增长因素得到缓解,行业迎来发展复苏期。2021年原料药行业相继受到上游原材料涨价、汇率波动、去库存等因素影响,API企业陆续出现经营波动。此外,2021年人民币升值导致API出口业务的业绩受到干扰,同时上游原材料价格明显上涨也是导致毛利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海外原料药行业相继受到疫情影响,供给收缩,而国内疫情逐渐控制,供应量相对充足,国内原料药企业的出口业务因此获益。2022年海外仿制药企业的去库存影响减弱,海外出口业务仍有望保持增长,国内原料药企业争相布局制剂一体化,提高新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扩大产能建设,API板块有望实现业务量上升。   新冠小分子药物逐渐显露商业开发价值,新冠产业链带来新机遇。各国新冠药物的研发取得明显进展,默克、辉瑞MPP陆续落地,盐野义临床II期数据发布,国内君实生物、真实生物/旺山旺水等本土药企加码新冠小分子口服药研发。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新冠诊疗方案(第九版)最新加入了辉瑞Paxlovid(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组合)。新冠小分子口服药逐渐从研发阶段进入商业化阶段,对上游中间体和原料药的需求呈现较快增长,给中国企业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国内深耕多年的头部CDMO企业也陆续加入新冠产业链当中。   辉瑞领航全球新冠小分子药物商业化进程,盐野义S-217622供应链驱动期近。目前辉瑞Paxlovid的MPP项目已经落地,包括华海药业、普洛药业、迪赛诺医药、九洲药业、复星医药在内的35家企业入选。Paxlovid具有较大市场潜能,产能有望快速提升,相关产业链中间环节涉及制剂、原料药和多个中间体环节,而国内有多个企业可供应相关产品,产品需求量有望较快增长,有关企业将迎来发展机遇。盐野义Ensitrelvir(S-217622)可以实现单药口服,近日公布了临床II期部分结果,数据显示S-217622对病毒滴度和mRNA有明显降低作用,对新冠临床症状也改善明显。2022年3月25日盐野义与厚生省签订新冠口服药物S-217622的基本协议,获得日本监管部门的批准后将制造和销售S-217622,供应链启动期近。   重点关注   普洛药业、海正药业、九洲药业、复星医药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汇率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上行风险,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风险,新冠病毒毒株变异风险,行业增速不及预期风险。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2-04-13
  • 2022年中国消费医疗系列报告:植发行业活报告

    2022年中国消费医疗系列报告:植发行业活报告

    医疗服务
      植发是通过后枕部不会受到激素影响的毛II移植到前面的脱发区域.新长出的毛发就不会因为激素原因再次脱落   2015年属于植发行业的发展时期,植发机构在2015年后的新注册数堡大涨,增速达到136.7%;植发技术主要有FUT、FUE两种,种植器械直径针对消费者情况   按销售额统计,2021年正规植发市场终端销售额达到237.1亿元.2017-2021年复合增长率是24.5%;2021-2026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2.0%.2026年预计市场规模达到418.3亿   植发群体消费特征   根据调查显示,工作强度与脱发问题直接相关。工作强度影响消费者作息时间、生活规律,作息紊乱影响消费者激素水平,导致消费者脱发。消费者群体A与B属于有常加班人群,伴随发生发际线后移和顶部脱发症状   消费习惯决定消费者的植发意愿:消费者群体A与B经济水平较好,可以负担植发费用,年龄在35岁左右,根据消费习惯,该类人群对于生活品质与外貌有较高要求,属于潜在植发消费群体   植发手术机构注册数量   2015年后,年新注册植发机构数量大涨.增速达到136.7%,植发机构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同时雍禾、碧莲盛、新生、大麦四大头部连锁植发机构开始商业版图扩张   毛发医疗服务市场情况   连锁植发机构凭借营销优势及专业服务,逐步成长主流植发机构,占据约35%的植发市场份额:通常连锁植发机构专注于头皮头发健康,仅有植发与养发两种业务,结合植发消费者意愿,市场认可度最高   医美机构具有客源优先转化优势,但由于科室分散,植发市场占有率较低,医美机构可以将客户转化。如果其他科室消费者有植发需求,医美机构会考虑将客户进行有效转化,市场占有率也高于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治疗脱发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加之受公立医院手术资源限制,较少进行植发手术
    头豹研究院
    16页
    2022-04-13
  • 2021-2022 SHL中国人才报告行业专题研究报告:生物医药与健康行业

    2021-2022 SHL中国人才报告行业专题研究报告:生物医药与健康行业

  • 医药行业研究:mRNA疫苗上游供应链投资机遇梳理

    医药行业研究:mRNA疫苗上游供应链投资机遇梳理

  • 海吉亚医疗(06078):公司业绩保持高速增长,内生外延模式效果显著

    海吉亚医疗(06078):公司业绩保持高速增长,内生外延模式效果显著

  • 公司简评报告:收购隆泰医疗55%股权,加强高端敷料业务布局

    公司简评报告:收购隆泰医疗55%股权,加强高端敷料业务布局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