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生物医药行业周报: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创新药”,积极培育生命科学等新兴产业
下载次数:
2968 次
发布机构: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4-03-11
页数:
15页
行业观点
本周我们发布了创新药出海专题报告《中国创新药出海深度报告:晨曦朝霞扬帆起,积厚流光展华章》,重点剖析了中国创新药出海的原因、背景、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出海为国产创新药创造机遇,提升市场空间。1)全球医药市场总体规模远大于中国本土市场,创新药的出海可以为中国医药公司带来更高的获利空间。2)由于专利保护,药品在专利期内的销售额往往更高,出海可以帮助创新药在不同的国家获得专利保护,从而拓展药品在专利期内总体的销售额。3)中美卫生总费用构成具有差异,美国以私人健康保险为重点的健康保险为主,中国以社会卫生支出为主。中国医药市场以“保基本”为重点,出海后的创新药产品在美国的定价往往远高于中国。4)中国的创新药政策不断推陈出新,为创新药出海做出政策保障同时,审评标准逐步同国际接轨。5)国内医药公司面临融资困难,创新药出海将成为其走出困境的重要方法,带来新的融资渠道。
创新药出海成功案例分析:临床价值高、与海外受让方公司管线契合度高、以及研发进度靠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1)临床价值高是出海成功的一大关键因素。例如,泽布替尼在临床实验疗效上击败伊布替尼,成为“同类最佳”。2)此外,以西达基奥仑赛与强生公司的合作为例,国产创新药与海外受让方公司的管线契合度高,也是创新药“借船出海”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强生公司在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适应症已经有三款产品,分别属于单抗和双抗,CAR-T产品可以作为其管线的补充,提高强生公司在该适应症的竞争力。3)进度靠前的创新药管线可以较竞争者更快速地上市,尽早抢占更多市场空间,从而获得更高的销售利润。进度靠前的管线是出海交易的“宠儿”,中国在双抗、ADC和CAR-T等领域的发展使市场中有逐渐增多的全球研发进度靠前、有更高出海机会的管线。
创新药出海重点关注方向:双抗、CAR-T和ADC产品是近年来的出海热门;此外,双抗偶联、小分子偶联和多肽偶联,以及小核酸也是创新药出海未来值得关注的方向。1)创新药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不同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布局早、具有优势的化学药、单抗药等领域,新兴的双抗、CAR-T和ADC等创新药产品是中国创新药出海的好机会。在2020-2023年的出海licenseut管线中,双抗、CAR-T和ADC在出海总项目和总金额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三者总交易数占据2020-2023年总交易数的29%,其披露的总交易金额占据2020-2023年披露的总交易金额的69%。2)除传统的ADC药物外,双抗、小分子、多肽偶联药物是未来发展的一大方向。全球的相关管线主要集中在临床前,少数进入临床II期、III期或申请上市阶段。在这些领域,中国公司的相关管线在全球的在研管线总数中所占比例较高,可为将来的出海做储备。中国和全球在小核酸方面的管线布局所涉及的适应症整体较为一致,有利于国产相关创新药向海外有相关兴趣的公司出售。2024年1月,舶望制药与诺华签订许可和合作协议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小核酸管线授权给诺华,涉及交易总金额41.65亿美元,开启了国产小核酸出海的先河。
行业观点
2024年3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在“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部分,李强总理表示: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完善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这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创新药”一词。
这一事件表明“创新药”这一概念已经得到了国家高层的确认和重视。纵观中国的创新药发展历史,国家政策对创新药的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7年10月,国家推出《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鼓励开展临床实验,提高实验质量;加快临床急需药品审评审批;鼓励药品创新。2018年07月,发布《关于调整药物临床实验审评审批程序的公告》,注重药品安全性,加强评审中心与开发者的交流,缩短创新药临床实验花费的时间。2019年08月,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综合运用多种处罚措施,严格监管、严厉处罚;围绕提高药品质量,全面系统地规范对药品管理制度;鼓励药品创新。2020年01月,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明确定义了四个审评加速通道-突破性治疗、优先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特别审批,鼓励相应药品的开发。2021年11月,公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对临床实验进行规范指导:当计划选择安慰剂或BSC(最佳支持治疗)作为对照药时,则应确保该适应症在临床中确无标准治疗,当有BSC时,应优选BSC作为对照,而非安慰剂;单臂实验只适合在无标准治疗可选择的末线患者中开展,同时,只有疗效突出的药物才适合采用;研发立题预期与实验终点需要一致。2022年07月,公布《“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重点布局基因治疗及细胞治疗产品、基于反义寡核苷酸、小干扰RNA、蛋白降解技术(PROTAC)等新型技术平台的药物、罕见病药品和AI制药,推动创新药发展,紧跟国际最前沿科技。此外,中国原CFDA于2017年06月加入ICH,促进药品审评制度与国际接轨,增强中国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种种政策和举措,都代表了国家对创新药发展的重视,表明了国家对于创新药发展所需条件的理解和认知在逐步加深,有利于推动国家创新药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此外,中国创新药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不断迭代,审评标准逐步同国际接轨,有利于创新药的出海。从2006年发展至今,创新药的出海数量、总交易金额不断提升,已经初步形成规模。2020-2023年,有共近200例创新药出海交易项目,平均每年约50例,代表着中国的创新药逐渐获得全球认可。
相关标的:重点关注有创新药产品在海外成功上市的公司,通过“license out”的形式成功“借船出海”的公司,以及未来有创新药出海机会的公司,例如百济神州、金斯瑞、冠昊生物、君实生物、和黄医药、亿帆医药、翰森制药、石药集团、康宁杰瑞、康方生物等。
GLP-1药物未来方向标:减脂增肌、口服剂型、超长效制剂赛道掘金
医疗设备招投标数据跟踪:设备更新不断深化,县域医共体持续发力
医疗设备招投标数据跟踪:招投标持续恢复,国产替代趋势显著
生物医药行业:国产新药闪耀ASCO 2025,关注相关企业投资机遇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