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CNS创新药系列报告(四):新机制抗抑郁药快速改善症状,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CNS创新药系列报告(四):新机制抗抑郁药快速改善症状,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研报

CNS创新药系列报告(四):新机制抗抑郁药快速改善症状,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报告摘要   本篇抗抑郁药物行业报告主要分析现有药物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梳理当前药物研发热点,以及分析抗抑郁药物治疗市场增长潜力等。   现有抗抑郁药物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抑郁症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有抗抑郁药物均为症状改善药物。STAR*D研究发现,对最初单用抗抑郁药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序贯治疗方案,理论累积缓解率仅67%。有研究者综合考虑STAR*D的研究偏倚后,进一步评估发现现有抗抑郁疗法的实际累积缓解率远低于67%。   SSRIs和SNRIs类抗抑郁药物具有相对较好的有效性,为指南推荐的一线药物,但一般在服用后的2-4周才会逐渐起效,且通常需持续服用半年以上。一般抗抑郁药物肠胃不良反应较常见,包括口干、恶心、腹泻或者便秘等,也可能会发生头痛、头晕、镇静、失眠、疲惫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不高。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药物成为抗抑郁药物研发热点   从全球抗抑郁药物研发靶点来看,以5-HT为靶点的药物最多,共有69个;其次是以谷氨酸受体(NMDAR、AMPAR、GluR)为靶点的药物,共有24个,以及作用于γ-氨基丁酸受体(GABAR)的药物,共有21个。   谷氨酸类神经递质靶点药物具有起效快速且作用持久等优点,成为近二十年来的研发热点。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药物主要包括非选择性NMDA受体拮抗剂、选择性NR2B位点NMDA受体拮抗剂、NMDA受体的变构调节剂、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和AMPA受体的变构调节剂,以及靶向GABA受体的药物等。   2019年3月5日,美国FDA批准30多年来首个作用于谷氨酸受体靶点的新机制抗抑郁药Esketamine鼻喷雾剂,联合口服抗抑郁药,用于难治性抑郁症和伴有自杀意念或行为的抑郁症成人患者的治疗。强生CEO在2024年JPM会议表示,Esketamine2027年销售峰值有望超过分析师预期,最高可能达到50亿美元峰值。   抗抑郁药物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的抑郁症市场研究报告,2022年全球抗抑郁药物市场规模约145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176亿美元。根据Modor Intelligence的抑郁症市场研究报告,预计2024-2029年全球抗抑郁药物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5%,其中亚太地区的抗抑郁药物市场增长最快。   根据药融云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抗抑郁药物的销售额达65.36亿元,同比增长率为5.56%。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的抑郁症市场研究报告,预计到2030年中国抗抑郁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238亿元的市场规模,2022-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4.2%,增速高于全球整体水平。   相关标的:绿叶制药、吉贝尔、华海药业、恩华药业、康弘药业。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新品研发、注册及认证不及预期的风险;技术颠覆性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379

  • 发布机构: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10-13

  • 页数:

    44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报告摘要

  本篇抗抑郁药物行业报告主要分析现有药物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梳理当前药物研发热点,以及分析抗抑郁药物治疗市场增长潜力等。

  现有抗抑郁药物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抑郁症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有抗抑郁药物均为症状改善药物。STAR*D研究发现,对最初单用抗抑郁药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序贯治疗方案,理论累积缓解率仅67%。有研究者综合考虑STAR*D的研究偏倚后,进一步评估发现现有抗抑郁疗法的实际累积缓解率远低于67%。

  SSRIs和SNRIs类抗抑郁药物具有相对较好的有效性,为指南推荐的一线药物,但一般在服用后的2-4周才会逐渐起效,且通常需持续服用半年以上。一般抗抑郁药物肠胃不良反应较常见,包括口干、恶心、腹泻或者便秘等,也可能会发生头痛、头晕、镇静、失眠、疲惫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不高。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药物成为抗抑郁药物研发热点

  从全球抗抑郁药物研发靶点来看,以5-HT为靶点的药物最多,共有69个;其次是以谷氨酸受体(NMDAR、AMPAR、GluR)为靶点的药物,共有24个,以及作用于γ-氨基丁酸受体(GABAR)的药物,共有21个。

  谷氨酸类神经递质靶点药物具有起效快速且作用持久等优点,成为近二十年来的研发热点。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药物主要包括非选择性NMDA受体拮抗剂、选择性NR2B位点NMDA受体拮抗剂、NMDA受体的变构调节剂、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和AMPA受体的变构调节剂,以及靶向GABA受体的药物等。

  2019年3月5日,美国FDA批准30多年来首个作用于谷氨酸受体靶点的新机制抗抑郁药Esketamine鼻喷雾剂,联合口服抗抑郁药,用于难治性抑郁症和伴有自杀意念或行为的抑郁症成人患者的治疗。强生CEO在2024年JPM会议表示,Esketamine2027年销售峰值有望超过分析师预期,最高可能达到50亿美元峰值。

  抗抑郁药物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的抑郁症市场研究报告,2022年全球抗抑郁药物市场规模约145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176亿美元。根据Modor Intelligence的抑郁症市场研究报告,预计2024-2029年全球抗抑郁药物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5%,其中亚太地区的抗抑郁药物市场增长最快。

  根据药融云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抗抑郁药物的销售额达65.36亿元,同比增长率为5.56%。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的抑郁症市场研究报告,预计到2030年中国抗抑郁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238亿元的市场规模,2022-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4.2%,增速高于全球整体水平。

  相关标的:绿叶制药、吉贝尔、华海药业、恩华药业、康弘药业。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新品研发、注册及认证不及预期的风险;技术颠覆性风险。

好的,我已阅读您的要求,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生成的 Markdown 格式的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摘要:

医药 CNS 创新药系列报告(四):新机制抗抑郁药快速改善症状,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中心思想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抗抑郁药物市场,着重探讨了现有药物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以及新型药物的研发趋势,并对市场规模进行了预测。核心观点如下:

  • 临床需求未被满足: 现有抗抑郁药物起效缓慢、缓解率有限、副作用明显,导致患者依从性不高,市场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 新机制药物成研发热点: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靶点药物(如谷氨酸受体、GABA受体)因其起效快、作用持久等优点,成为抗抑郁药物研发的新方向。
  •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全球及中国抑郁症患病率的上升和诊疗渗透率的提高,抗抑郁药物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预计到2030年中国市场将达到238亿元。

主要内容

一、现有抗抑郁药物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 现有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和分类: 现有药物主要通过调节单胺神经递质水平来改善症状,包括SSRIs、SNRIs、NaSSA、TCAs、四环类抗抑郁药和MAOIs等。
  • 现有抗抑郁疗法的理论累积缓解率仅67%: STAR*D研究表明,现有抗抑郁药物的理论累积缓解率有限,实际缓解率可能更低。
  • 一线抗抑郁药物起效缓慢且耐受性较差: SSRIs和SNRIs类药物起效缓慢,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肠胃不适、头痛、头晕、失眠等,影响患者依从性。

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药物成为抗抑郁研发热点

  • 全球抗抑郁药物主要研发靶点: 以5-HT为靶点的药物最多,其次是以谷氨酸受体和GABA受体为靶点的药物。
  •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靶点药物: 谷氨酸类神经递质靶点药物(如NMDA受体拮抗剂、AMPA受体调节剂)和GABA受体靶点药物成为研发热点。
    • 谷氨酸受体靶点抗抑郁药物:
      • 强生的艾司氯胺酮(Esketamine): 远期销售峰值有望达50亿美元
      • AXSM的Auvelity(Dextromethorphan and Bupropion): 首个获批用于治疗抑郁症的速效口服治疗药物
      • ITCI的卢美哌隆(Lumateperone): 有望实现销售峰值43亿美元,其中抑郁症峰值预计将达13亿美元
      • NBIX的Osavampator(NBI-1065845)
      • Douglas的R-107
      • Relmada Therapeutics的REL-1017
    • γ-氨基丁酸受体靶点抗抑郁药物:
      • Sage Therapeutics的Zuranolone: 首款用于治疗 PPD 的口服药物
      • Gerbera Therapeutics的NORA520
  • 其他快速抗抑郁热门靶点:
    • CMPS的Psilocybin(COMP360)
    • Neumora的Navacaprant(NMRA-140)
    • Alto Neuroscience的ALTO-100
  • 国内多家企业布局5-HT靶点抗抑郁药: 绿叶制药的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获批上市,国内多家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抗抑郁新药。

三、抗抑郁药物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 预计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我国疾病负担排名第一的疾病: 全球及中国抑郁症患病率高,但治疗率仍有提升空间。
  • 全球抗抑郁药物市场预计2030年将达176亿美元: 全球抗抑郁药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亚太地区增速最快。
  • 中国抗抑郁药物市场预计2030年将达238亿元: 中国抗抑郁药物市场增长空间巨大,增速高于全球整体水平。

四、重点上市公司推荐

  • 绿叶制药: 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获批上市。
  • 吉贝尔: JJH201501获批开展III期临床试验。
  • 华海药业: 盐酸羟哌吡酮(YL-0919)进入II期临床阶段。
  • 恩华药业: NH103草酸盐片获批临床。
  • 康弘药业: KH607已开展I期临床试验。

总结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抗抑郁药物市场,指出临床需求未被满足是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新机制药物的研发是未来的趋势。随着全球及中国抑郁症患病率的上升和诊疗渗透率的提高,抗抑郁药物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绿叶制药、吉贝尔、华海药业、恩华药业、康弘药业等国内企业有望在市场发展中受益。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44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