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生物周专题:细胞疗法为自免疾病带来长期缓解

医药生物周专题:细胞疗法为自免疾病带来长期缓解

研报

医药生物周专题:细胞疗法为自免疾病带来长期缓解

  先进疗法有望在自免大赛道提升渗透率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计,2030年全球自免药物市场将达到1767亿美元,2023-2030年复合增速3.68%,中国2030年自免药物市场将达到199亿美元,2023-2030年复合增速27.22%。根据赛诺菲的统计,2022年美国和欧洲五国特应性皮炎/哮喘/慢阻肺/银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适应症分别有280万/170万/150万/240万/240万患者,但诸如特应性皮炎、慢阻肺疾病中,先进疗法的渗透率仅9%、0%,有较大提升空间。   传统治疗手段有便利性方面的问题   自身免疫病的传统治疗药物包括免疫抑制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但传统药物需要持续给药,停药有复发风险;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需要配合糖皮质激素增加治疗的副作用。疗效更持久的治疗手段成为药物开发方向之一。   CAR-T疗法有望拓展多个自免领域的应用   CAR-T疗法优势体现在难治患者的症状缓解、不需要持续给药就能实现长时间症状缓解,并且从总治疗费用的角度或优于现有疗法的优势。2021年新英格兰杂志、2023年The Lancet Neurology先后报道了CAR-T在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的早期数据,展现在这些疾病中的潜力。已进入临床阶段的CAR-T覆盖的自免适应症还包括狼疮性肾病、干燥综合征等,CAR-T疗法有望为多个自身免疫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CAR-T疗法有望提供便捷性和安全性的升级   现有CAR-T疗法的缺点包括细胞因子风暴、无法准确开关、治疗需要等待数周制备。基于使用CAR mRNA、FasTCAR技术等不同企业的技术,CAR-T使用的安全性增加,制备等待时间缩短,技术成熟后有望进一步提升CAR-T的使用体验。   投资建议   自身免疫病中新靶点、新结构类型药物的更新迭代可带来新的投资机会。由于尚无用于自身免疫病的CAR-T上市,该技术相对前沿,国内布局企业少,建议关注信达生物(与驯鹿医疗合作开发CT103A,后者多发性骨髓瘤适应症已上市,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适应症已进入到临床阶段,重症肌无力适应症临床试验申请通过CDE审核),以及在CAR-T或自身免疫病有布局的企业,如恒瑞医药、三生国健。   风险提示:CAR-T技术研发风险;CAR-T定价过高难以放量的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66

  • 发布机构: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03-10

  • 页数:

    10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先进疗法有望在自免大赛道提升渗透率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计,2030年全球自免药物市场将达到1767亿美元,2023-2030年复合增速3.68%,中国2030年自免药物市场将达到199亿美元,2023-2030年复合增速27.22%。根据赛诺菲的统计,2022年美国和欧洲五国特应性皮炎/哮喘/慢阻肺/银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适应症分别有280万/170万/150万/240万/240万患者,但诸如特应性皮炎、慢阻肺疾病中,先进疗法的渗透率仅9%、0%,有较大提升空间。

  传统治疗手段有便利性方面的问题

  自身免疫病的传统治疗药物包括免疫抑制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但传统药物需要持续给药,停药有复发风险;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需要配合糖皮质激素增加治疗的副作用。疗效更持久的治疗手段成为药物开发方向之一。

  CAR-T疗法有望拓展多个自免领域的应用

  CAR-T疗法优势体现在难治患者的症状缓解、不需要持续给药就能实现长时间症状缓解,并且从总治疗费用的角度或优于现有疗法的优势。2021年新英格兰杂志、2023年The Lancet Neurology先后报道了CAR-T在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的早期数据,展现在这些疾病中的潜力。已进入临床阶段的CAR-T覆盖的自免适应症还包括狼疮性肾病、干燥综合征等,CAR-T疗法有望为多个自身免疫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CAR-T疗法有望提供便捷性和安全性的升级

  现有CAR-T疗法的缺点包括细胞因子风暴、无法准确开关、治疗需要等待数周制备。基于使用CAR mRNA、FasTCAR技术等不同企业的技术,CAR-T使用的安全性增加,制备等待时间缩短,技术成熟后有望进一步提升CAR-T的使用体验。

  投资建议

  自身免疫病中新靶点、新结构类型药物的更新迭代可带来新的投资机会。由于尚无用于自身免疫病的CAR-T上市,该技术相对前沿,国内布局企业少,建议关注信达生物(与驯鹿医疗合作开发CT103A,后者多发性骨髓瘤适应症已上市,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适应症已进入到临床阶段,重症肌无力适应症临床试验申请通过CDE审核),以及在CAR-T或自身免疫病有布局的企业,如恒瑞医药、三生国健。

  风险提示:CAR-T技术研发风险;CAR-T定价过高难以放量的风险。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中文Markdown文档。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 细胞疗法在自免疾病治疗中潜力巨大: 传统自免疾病治疗手段存在持续给药、副作用等问题,而CAR-T疗法等细胞疗法有望提供更持久的缓解,并可能降低长期治疗费用。
  • CAR-T疗法面临技术升级机遇: 现有CAR-T疗法存在细胞因子风暴、制备周期长等问题,但随着CAR mRNA、FasTCAR等技术的应用,CAR-T疗法的安全性、便捷性有望得到提升。

主要内容

1. 细胞疗法有望在自免疾病中拓展

  • 市场潜力: 全球和中国自免药物市场规模庞大,预计2030年分别达到1767亿美元和199亿美元,且中国市场增速显著高于全球。
  • 渗透率提升空间: 在特应性皮炎、慢阻肺等自免疾病中,先进疗法的渗透率仍然较低,未来有较大提升空间。

1.1 自免疾病人群基数大

  • 患者数量庞大: 美国和欧洲五国多种自免疾病患者数量众多,为细胞疗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
  • 先进疗法渗透率低: 现有自免疾病治疗中,先进疗法的应用比例仍然较低,表明市场存在未被满足的需求。

1.2 细胞疗法体现长效的优势

  • 传统疗法局限性: 传统自免疾病治疗药物需要长期给药,停药后复发风险高,且免疫抑制剂常伴有副作用。
  • CAR-T疗法优势: CAR-T疗法有望实现难治患者的症状缓解,无需持续给药,且长期来看可能更具经济性。

1.3 细胞疗法拓展多个自免适应症

  • 临床前数据积极: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寻常型天疱疮等多种自免疾病的临床前研究中,CAR-T疗法均显示出清除相关细胞、缓解疾病的潜力。
  • 临床阶段进展: 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等疾病的CAR-T疗法已进入临床阶段,并取得初步积极结果。
  • 外企积极布局: 诺华、阿斯利康、百时美施贵宝等国际药企均在积极布局自免疾病领域的CAR-T疗法。

1.4 CAR-T疗法便捷性和可控性有望提升

  • 现有CAR-T疗法缺点: 无法准确开关、制备周期长等。
  • 技术升级方向: 通过使用CAR mRNA、FasTCAR技术等,有望提升CAR-T疗法的安全性、可控性和便捷性。

2. 投资建议:关注CAR-T或自免药物有布局的企业

  • 投资策略: 建议关注信达生物等已在CAR-T或自免药物领域有所布局的企业。
  • 长期关注: 长期来看,看好自身免疫病中新靶点、新结构类型药物的更新迭代。

3. 风险提示

  • 技术风险: CAR-T技术研发存在风险。
  • 市场风险: CAR-T定价过高可能导致难以放量。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细胞疗法在自免疾病治疗领域的潜力,重点关注了CAR-T疗法的优势、挑战和技术升级方向。报告认为,CAR-T疗法有望为自免疾病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但同时也面临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风险。建议投资者关注已在CAR-T或自免药物领域有所布局的企业,并密切关注相关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动态。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0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