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生物制品行业研究:降糖减重专题报告:新星GLP-1RA产品优势显著,看好未来成长空间
下载次数:
1168 次
发布机构: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2-11-25
页数:
15页
基本结论
GLP-1RA疗效优异、安全性好,糖尿病药物中优势显著。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具有抑制胰高血糖素(一种升血糖激素)分泌、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等多重效果,共同产生降低血糖作用,多种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药物已获批上市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临床试验结果显示,GLP-1RA药物还具有减轻体重、降低心血管结局风险等临床获益。安全性方面,GLP-1RA药物单独使用时引起低血糖可能性极低,而传统糖尿病药物如胰岛素、磺脲类及格列奈类药物均会增加患者低血糖风险。
多款产品国内陆续获批,看好未来成长潜力。2014年阿斯利康的艾塞那肽获批Ⅱ型糖尿病适应症,成为国内首个GLP-1RA,此后其他7款产品陆续获批上市,其中诺和诺德的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和礼来的度拉糖肽分别于2016年、2021年和2019年上市。自2017年以来,GLP-1RA陆续进入国家和地区医保,市场份额稳步提升。2021年,GLP-1医院端份额在非胰岛素类药物中占比达到12.4%,同比增加6.2pct。由于其注射属性且为处方药,药店端占比略低,但增速稳定。2021年,GLP-1类药物医院端销售达19.7亿元,同比增长104%,药店端销售2.4亿元,同比增长75%。
周制剂市场认可度较高,司美格鲁肽表现亮眼。从美国市场看,方便用药、减少用药频率已成为患者需求。周制剂(度拉糖肽,司美格鲁肽)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市占率稳步提升,替代日制剂趋势逐步显现:2018年,诺和诺德最新产品司美格鲁肽进入美国市场后快速放量,增速亮眼;2021年,司美格鲁肽销售额385亿丹麦克朗(按当前汇率合52亿美元),同比增长67%。简便用药已成未来发展趋势,我们看好周制剂与口服剂型市场潜力。
国内治疗肥胖症药物市场广阔,多厂家布局GLP-1RA。随着中国人口肥胖率的逐年提升,我国治疗肥胖症药物市场规模也不断发展扩张。目前国内治疗肥胖症药物仅有奥利司他获批上市,患者选择范围有限。多个GLP-1RA已开始申报减重适应症。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分别于2014年和2021年在美国获批减重适应症,国内GLP-1RA暂无减重适应症获批,目前共有14家企业的肥胖症适应症GLP-1RA处于研发阶段,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和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上市申请已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
投资建议
国内糖尿病及肥胖症治疗药物市场广阔,目前GLP-1RA产品竞争格局较好且渗透率较低。从产品力来看,GLP-1RA产品无论是从副反应还是治疗效果方面,相较于传统降糖药都更具优势。随着多款GLP-1RA产品获批在即,医生与患者认可度将逐步提升,我们看好市场进一步扩容,带动相关产品放量,推荐关注有相关布局的公司。
核心标的:华东医药(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石药集团(重组GLPRA)、双鹭药业(利拉鲁肽)、信达生物(IBI362)等。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竞争加剧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GLP-1类药物放量不及预期风险
本报告核心观点指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凭借其卓越的降糖减重疗效、优异的安全性以及对心血管和肾脏的额外获益,正在糖尿病药物市场中占据显著优势地位。其多重作用机制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能显著减轻体重并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相较传统降糖药物具有明显的产品力优势。
随着多款GLP-1RA产品在国内陆续获批并纳入医保,其市场渗透率和销售额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周制剂和口服剂型因其用药便捷性,正成为未来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预示着GLP-1RA在糖尿病和广阔的肥胖症治疗市场中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国内企业积极布局研发,有望进一步推动市场扩容,为相关公司带来投资机遇。
GLP-1RA通过激活GLP-1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同时增加肌肉和脂肪组织葡萄糖摄取,抑制肝脏葡萄糖生成,并可抑制胃排空、抑制食欲,从而协同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临床研究证实,GLP-1RA能有效改善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具有减轻体重的额外获益。例如,Chen YH等人的研究显示,度拉糖肽单药治疗26周,较格列美脲单药可额外降低HbA1c 0.32%至0.58%。
在安全性方面,GLP-1RA药物单独使用时引起低血糖的可能性极低,这与传统糖尿病药物(如胰岛素、磺脲类及格列奈类)会增加患者低血糖风险形成鲜明对比。2021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明确推荐,对于老龄、长期患病、低血糖风险高以及有心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应选择不增加低血糖风险的药物,如GLP-1RA。
此外,GLP-1受体广泛分布于全身多个组织,使得GLP-1RA除了降糖减重外,还能对心血管系统、肾脏等器官产生积极改善作用。Kristensen SL等人的荟萃分析(涵盖7项大型临床研究,56004例患者)显示,GLP-1RA可降低3P-MACE(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死性卒中复合事件)12%,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12%,减少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卒中16%,降低全因死亡风险12%,并减少肾脏复合终点17%。具体药物如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和度拉糖肽的随访结果均显示心血管结局风险显著降低,降幅在10%-26%不等,且未观察到严重低血糖、胰腺癌及胰腺炎风险增加。
自2014年阿斯利康的艾塞那肽作为国内首个GLP-1RA获批以来,诺和诺德的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和礼来的度拉糖肽等7款产品也陆续上市,成为市场主流。自2017年起,GLP-1RA类药物陆续进入国家和地区医保目录,极大地推动了其市场份额的稳步提升。2021年,GLP-1RA在非胰岛素类药物的医院端市场份额占比达到12.4%,同比显著增加6.2个百分点。尽管其注射属性和处方药限制导致药店端占比略低,但增速依然稳定。
市场销售数据显示,GLP-1RA类药物在院内和院外市场均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GLP-1类药物医院端销售额达到1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高达104%;药店端销售额为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这表明医保覆盖和产品优势共同驱动了GLP-1RA市场的快速扩容。
从美国市场经验来看,患者对用药便捷性、减少用药频率的需求日益增长。周制剂(如度拉糖肽、司美格鲁肽)因其使用方便,显著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逐步替代日制剂。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自2018年进入美国市场后快速放量,表现亮眼。2021年,司美格鲁肽全球销售额达到385.43亿丹麦克朗(约合51.72亿美元),同比增长67%,远超度拉糖肽28%的增长率。
口服制剂的上市进一步提升了用药便捷性。2019年,司美格鲁肽口服片剂(商品名:Rybelsus)在美国上市,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口服GLP-1RA。2021年,Rybelsus销量达到5784万片,同比增长162%,实现销售收入48.38亿丹麦克朗(约合6.50亿美元),同比增长168%。目前,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片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默示许可,用于成人体重管理,预计其在国内获批上市后将有良好的市场表现。
国内GLP-1RA研发管线活跃,以类似药居多,同时双靶点创新药值得关注。目前国内已有4种GLP-1RA产品进入上市申请阶段,7种处于III期临床试验,包括多款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和司美格鲁肽类似药。值得关注的是,礼来的GIP/GLP-1双靶点创新药Tirzepatide已于2022年5月获FD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其在头对头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比司美格鲁肽更显著的HbA1c和体重降低水平,其肥胖症适应症的临床进展值得密切关注。
随着中国人口肥胖率的逐年提升,国内治疗肥胖症药物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市场前景广阔。2021年,我国治疗肥胖症药物市场规模达到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预计2022年将达到44亿元人民币。然而,目前国内获批上市的治疗肥胖症药物仅有奥利司他,患者选择范围有限,市场存在巨大的未满足需求。
GLP-1RA在减重方面显示出显著效果且耐受性良好,相较于其他治疗肥胖症药物具有明显优势。例如,司美格鲁肽在2.4mg剂量组中使用68周后,平均体重减少了14.9%。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和腹泻,且随时间推移而消退。目前,GLP-1RA中仅有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分别于2014年和2021年在美国获批减重适应症。2022年前三季度,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的减重适应症销售额分别达到10.26亿美元和5.03亿美元。
国内GLP-1RA减重适应症的研发也在积极推进。目前共有11家企业的GLP-1RA处于研发阶段,其中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和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的上市申请已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有望填补国内肥胖症药物市场的空白。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GLP-1RA产品在降糖减重领域的显著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GLP-1RA凭借其多重机制带来的高效降糖、低低血糖风险以及心血管和肾脏获益,已成为糖尿病治疗的优选药物。随着多款产品在国内获批并纳入医保,其市场份额和销售额均实现高速增长。未来,周制剂和口服剂型将进一步提升用药便捷性,推动市场持续扩容。同时,GLP-1RA在肥胖症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国内市场需求旺盛且现有药物选择有限,为GLP-1RA提供了重要的增长空间。鉴于GLP-1RA产品力强、市场竞争格局良好且渗透率仍较低,我们看好其未来市场扩容和相关产品放量,建议关注在GLP-1RA领域有布局的华东医药、石药集团、双鹭药业和信达生物等核心标的。然而,投资者仍需警惕政策变动、竞争加剧、研发不及预期以及GLP-1类药物放量不及预期等潜在风险。
拟定增收购威高普瑞,产品+渠道珠联璧合
现金储备充裕,战略布局有望蓄力长期发展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AI大厂资本开支大幅提升,带动上游需求持续提升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跟踪已出海创新药临床进展,关注医保谈判投资机遇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