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行业深度报告:样本医院整体格局逐步稳定,抗肿瘤药后来居上加速分化

生物医药行业深度报告:样本医院整体格局逐步稳定,抗肿瘤药后来居上加速分化

研报

生物医药行业深度报告:样本医院整体格局逐步稳定,抗肿瘤药后来居上加速分化

  平安观点:   总量稳中有升,政策影响已基本触底:2017-2022年样本医院药品销售额CAGR为-0.2%,销售额总量基本稳定。总体来看,药品销售总额下滑已基本触底,一方面是抗肿瘤,神经系统等用药金额大领域的辅助用药品种已基本出清;另一方面,抗感染,心血管等领域大品种仿制药降价已基本触底。我们认为随着集采影响逐步减弱,行业大浪淘沙的阶段已基本结束,随着疫情的影响减弱和生物医药技术进步,未来药品整体销售规模将逐渐向好。医药制造业收入持平,利润端短暂承压。我们认为,2022年医药制造业收入和利润均有下滑主要源于2021年新冠相关业务造成的高基数。由于新冠相关业务普遍利润率较高,导致2022年在营收端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利润出现大幅下滑。总体来看,2018-2022年医药制造业营收和利润CAGR分别为4.7%和9.1%,利润总体维持增长,预计未来将会逐渐向好。优质龙头企业仿创结合进口替代成效显著,龙头企业重视创新有力的支持了药品进口替代的进程。   大类占比逐步稳定,抗肿瘤药物后来居上分化加速:2017-2022年间,抗肿瘤药物占比从12.27%迅速增长至16.23%,逐步超过抗感染类药物成为第一大用药类别,CAGR为5.6%,抗肿瘤药的高增速主要是由于我国肿瘤发病率持续提升以及抗肿瘤创新药物不断上市。抗肿瘤分化发展趋势明显:大分子免疫和小分子靶向药物快速发展,中药注射剂和传统化疗药持续下滑。医保调整促进大分子单抗和小分子靶向药物放量,肿瘤免疫药物以大分子单克隆抗体药物为主,重磅单品占据主导地位。受中药利好政策影响,中药注射剂品种整体下滑趋缓,而植物药和抗代谢等传统化疗药销售额加速下滑。血液和造血系统用药受重磅单品人血白蛋白需求拉动增长稳健,抗感染药长期空间受限,关注多肽用药增长。   品种分化加剧,集采放量持续:前50大品种分化加剧,差异化临床用途的品种竞争格局良好增速显著。第五批集采效果分化,大单品以价换量,中小品种量价齐升,广东联盟阿莫西林等45个药品带量采购放量显著。从上市公司主要品种销售额和增速来看,恒瑞医药的碘佛醇因市场占比近95%竞争格局良好,华东医药的吲哚布芬因是独家品种,恩华药业的瑞芬太尼因是全麻药,均暂未受集采影响增速较快,2022年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为30.3%,44.4%和15.3%。   投资建议:从疾病谱变迁及终端用药格局变化来看,可以发现几个很明确的趋势,比如受我国肿瘤发病率持续提升影响,抗肿瘤药物用药增长较快;受集采影响抗感染用药规模萎缩;原研品种份额下降;创新药进医保后加速放量。结合近期医保政策的形势,我们建议关注:1)集采风险已基本释放的企业,如麻醉镇痛领域领军企业苑东生物等;2)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独家品种,如核素药物龙头东诚药业等;3)创新储备丰富,且仿制药存量销售规模不大的品种,如荣昌生物等。(本篇报告为药品终端格局报告,非药领域不在讨论范围)。   风险提示:1)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存在研发失败或研发进度慢于预期的可能。2)进口替代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一旦原研为保持市场份额大幅降低药品价格,则仿制药性价比优势减弱,影响进口替代的进程。3)样本风险:PDB数据库主要采集大城市三甲医院数据,样本与真实情况存在偏差,对于以基层渠道为主的企业参考意义有限。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415

  • 发布机构: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7-12

  • 页数:

    24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平安观点:

  总量稳中有升,政策影响已基本触底:2017-2022年样本医院药品销售额CAGR为-0.2%,销售额总量基本稳定。总体来看,药品销售总额下滑已基本触底,一方面是抗肿瘤,神经系统等用药金额大领域的辅助用药品种已基本出清;另一方面,抗感染,心血管等领域大品种仿制药降价已基本触底。我们认为随着集采影响逐步减弱,行业大浪淘沙的阶段已基本结束,随着疫情的影响减弱和生物医药技术进步,未来药品整体销售规模将逐渐向好。医药制造业收入持平,利润端短暂承压。我们认为,2022年医药制造业收入和利润均有下滑主要源于2021年新冠相关业务造成的高基数。由于新冠相关业务普遍利润率较高,导致2022年在营收端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利润出现大幅下滑。总体来看,2018-2022年医药制造业营收和利润CAGR分别为4.7%和9.1%,利润总体维持增长,预计未来将会逐渐向好。优质龙头企业仿创结合进口替代成效显著,龙头企业重视创新有力的支持了药品进口替代的进程。

  大类占比逐步稳定,抗肿瘤药物后来居上分化加速:2017-2022年间,抗肿瘤药物占比从12.27%迅速增长至16.23%,逐步超过抗感染类药物成为第一大用药类别,CAGR为5.6%,抗肿瘤药的高增速主要是由于我国肿瘤发病率持续提升以及抗肿瘤创新药物不断上市。抗肿瘤分化发展趋势明显:大分子免疫和小分子靶向药物快速发展,中药注射剂和传统化疗药持续下滑。医保调整促进大分子单抗和小分子靶向药物放量,肿瘤免疫药物以大分子单克隆抗体药物为主,重磅单品占据主导地位。受中药利好政策影响,中药注射剂品种整体下滑趋缓,而植物药和抗代谢等传统化疗药销售额加速下滑。血液和造血系统用药受重磅单品人血白蛋白需求拉动增长稳健,抗感染药长期空间受限,关注多肽用药增长。

  品种分化加剧,集采放量持续:前50大品种分化加剧,差异化临床用途的品种竞争格局良好增速显著。第五批集采效果分化,大单品以价换量,中小品种量价齐升,广东联盟阿莫西林等45个药品带量采购放量显著。从上市公司主要品种销售额和增速来看,恒瑞医药的碘佛醇因市场占比近95%竞争格局良好,华东医药的吲哚布芬因是独家品种,恩华药业的瑞芬太尼因是全麻药,均暂未受集采影响增速较快,2022年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为30.3%,44.4%和15.3%。

  投资建议:从疾病谱变迁及终端用药格局变化来看,可以发现几个很明确的趋势,比如受我国肿瘤发病率持续提升影响,抗肿瘤药物用药增长较快;受集采影响抗感染用药规模萎缩;原研品种份额下降;创新药进医保后加速放量。结合近期医保政策的形势,我们建议关注:1)集采风险已基本释放的企业,如麻醉镇痛领域领军企业苑东生物等;2)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独家品种,如核素药物龙头东诚药业等;3)创新储备丰富,且仿制药存量销售规模不大的品种,如荣昌生物等。(本篇报告为药品终端格局报告,非药领域不在讨论范围)。

  风险提示:1)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存在研发失败或研发进度慢于预期的可能。2)进口替代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一旦原研为保持市场份额大幅降低药品价格,则仿制药性价比优势减弱,影响进口替代的进程。3)样本风险:PDB数据库主要采集大城市三甲医院数据,样本与真实情况存在偏差,对于以基层渠道为主的企业参考意义有限。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4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