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疗器械行业深度报告:手术机器人系列报告一:手术机器人方兴未艾,迎来行业底部布局机会

医疗器械行业深度报告:手术机器人系列报告一:手术机器人方兴未艾,迎来行业底部布局机会

研报

医疗器械行业深度报告:手术机器人系列报告一:手术机器人方兴未艾,迎来行业底部布局机会

  手术机器人切实解决临床需求,行业处于初期,未来成长空间达数百亿临床需求方面,手术机器人是集成众多学科,应用于大部分临床术式的医疗设备,具有微创操作、灵活度高、三维高清成像、滤震、学习周期短、减少辐射等优点。随着手术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我们认为行业操作标准将更替,未来将重新定义手术操作。卫生经济学方面,应用手术机器人能精简医护人员数量,手术整体费用并未大幅增长甚至减少的情况下降低手术难度、减小创伤、提升手术质量。行业发展阶段方面,行业内诞生了诸如直觉外科(2000年上市以来,公司股价涨幅达182倍)、美敦力、史塞克、微创机器人等业内领先公司,形成了以耗材和服务费收入为主,系统收入为辅的商业模式,目前在国内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市场空间方面,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约为83亿美元,美欧市场占比76.5%,中国仅占5.1%,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预计到2026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将增至336亿美元。国内手术机器人2020年市场基数为4亿美元,预计至2026年达到3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2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44.3%。   政策导向+医保加持+产品力提升+5G远程创新术式,促进行业迈向繁荣2015年以来,国家大力支持创新医疗器械发展,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被列入重点支持方向。鉴于手术机器人费用偏高,京沪等地相继出台将手术机器人纳入医保,大幅降低手术机器人应用门槛,我们认为这类地方政策未来在其它地区存在较大推广可能性。截至2021年底,国家药监局已批准国产手术机器人相关的创新医疗器械3项,国内企业在产品力及创新术式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我们坚定认为随着越来越多创新产品获批上市,手术机器人行业将迎来繁荣发展。   腔镜、骨科手术机器人引领市场,其它各领域手术机器人百花齐放全球来看,腔镜、骨科手术机器人占据主导,预计到2026年,腔镜市场份额达180.1亿美元,骨科手术机器人达46.9亿美元。以达芬奇手术腹腔机器人为例,目前全球装机5989台,年收入43.6亿美元,扣非后净利润达10.6亿美元。我们认为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腔镜和骨科仍是国内手术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和投资领域。其它领域,如泛血管手术机器人、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均有相关上市公司布局,建议积极关注业内产品注册及获批上市进展。   受益标的:手术机器人因优势众多,切实有效解决临床需求,成长空间广阔,受到市场广泛关注。2021年两款重磅手术机器人相关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标志着国内手术机器人行业进入元年,中国迈入手术机器人大时代。随着国内政策大力支持、医保覆盖以及国产品牌产品创新及注册上市,手术机器人渗透率将快速提升,我们认为5年内行业将进入高速增长期,国内潜在市场规模将达数百亿。建议积极跟踪具有产品创新能力、研发管线丰富、具备渠道优势的手术机器人公司。受益标的:微创机器人、天智航、堃博医疗、润迈德医疗。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审批收紧风险,产品推广不及预期,疫情带来手术业务增长不及预期。
报告标签:
  • 医疗器械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409

  • 发布机构: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01-16

  • 页数:

    44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手术机器人切实解决临床需求,行业处于初期,未来成长空间达数百亿临床需求方面,手术机器人是集成众多学科,应用于大部分临床术式的医疗设备,具有微创操作、灵活度高、三维高清成像、滤震、学习周期短、减少辐射等优点。随着手术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我们认为行业操作标准将更替,未来将重新定义手术操作。卫生经济学方面,应用手术机器人能精简医护人员数量,手术整体费用并未大幅增长甚至减少的情况下降低手术难度、减小创伤、提升手术质量。行业发展阶段方面,行业内诞生了诸如直觉外科(2000年上市以来,公司股价涨幅达182倍)、美敦力、史塞克、微创机器人等业内领先公司,形成了以耗材和服务费收入为主,系统收入为辅的商业模式,目前在国内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市场空间方面,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约为83亿美元,美欧市场占比76.5%,中国仅占5.1%,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预计到2026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将增至336亿美元。国内手术机器人2020年市场基数为4亿美元,预计至2026年达到3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2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44.3%。

  政策导向+医保加持+产品力提升+5G远程创新术式,促进行业迈向繁荣2015年以来,国家大力支持创新医疗器械发展,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被列入重点支持方向。鉴于手术机器人费用偏高,京沪等地相继出台将手术机器人纳入医保,大幅降低手术机器人应用门槛,我们认为这类地方政策未来在其它地区存在较大推广可能性。截至2021年底,国家药监局已批准国产手术机器人相关的创新医疗器械3项,国内企业在产品力及创新术式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我们坚定认为随着越来越多创新产品获批上市,手术机器人行业将迎来繁荣发展。

  腔镜、骨科手术机器人引领市场,其它各领域手术机器人百花齐放全球来看,腔镜、骨科手术机器人占据主导,预计到2026年,腔镜市场份额达180.1亿美元,骨科手术机器人达46.9亿美元。以达芬奇手术腹腔机器人为例,目前全球装机5989台,年收入43.6亿美元,扣非后净利润达10.6亿美元。我们认为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腔镜和骨科仍是国内手术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和投资领域。其它领域,如泛血管手术机器人、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均有相关上市公司布局,建议积极关注业内产品注册及获批上市进展。

  受益标的:手术机器人因优势众多,切实有效解决临床需求,成长空间广阔,受到市场广泛关注。2021年两款重磅手术机器人相关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标志着国内手术机器人行业进入元年,中国迈入手术机器人大时代。随着国内政策大力支持、医保覆盖以及国产品牌产品创新及注册上市,手术机器人渗透率将快速提升,我们认为5年内行业将进入高速增长期,国内潜在市场规模将达数百亿。建议积极跟踪具有产品创新能力、研发管线丰富、具备渠道优势的手术机器人公司。受益标的:微创机器人、天智航、堃博医疗、润迈德医疗。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审批收紧风险,产品推广不及预期,疫情带来手术业务增长不及预期。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手术机器人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初期阶段,临床需求旺盛,技术壁垒较高,市场空间巨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国产替代趋势明显。投资建议为看好(维持)该行业,并推荐关注微创机器人、天智航、堃博医疗、润迈德医疗等具有产品创新能力、研发管线丰富、具备渠道优势的手术机器人公司。

手术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手术机器人技术融合了多个学科,具有微创、精准、灵活等优势,有效解决了传统手术的诸多不足。目前,腔镜和骨科手术机器人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泛血管、经自然腔道、经皮穿刺等领域也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机遇与挑战

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较小,但增长迅速,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医保覆盖范围逐步扩大,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然而,行业仍面临技术瓶颈、产品推广、政策风险等挑战。

主要内容

手术机器人行业壁垒及临床需求分析

报告首先分析了手术机器人的临床需求,指出其在微创操作、灵活度、成像、滤震、学习周期、辐射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通过数据对比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展现了手术机器人的优越性。其次,报告深入探讨了手术机器人行业的技术壁垒,指出其结构复杂,涉及机器人学、医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技术壁垒较高。最后,报告分析了手术机器人的商业模式,指出其收入主要来自系统销售、耗材和服务,其中耗材和服务收入占比大,具有更高的利润率和可持续性。

手术机器人市场前景及政策支持

报告对全球和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规模预测和分析,指出全球市场规模将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增长潜力巨大,渗透率有望迅速提升。报告还列举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例如将手术机器人纳入医保等,这些政策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报告还以直觉外科公司为例,分析了其成功经验,并指出国产企业需要坚持创新,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各细分领域手术机器人市场分析

报告对腔镜、骨科、泛血管、经自然腔道、经皮穿刺等手术机器人细分领域进行了深入分析,分别阐述了各领域的市场规模、增长潜力、竞争格局以及关键技术。报告指出,腔镜和骨科手术机器人目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其他领域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受益标的及投资建议

报告最后推荐了微创机器人、天智航、堃博医疗、润迈德医疗等四家手术机器人公司作为受益标的,并对这些公司的产品、技术、财务状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报告还列出了相应的风险提示,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总结

本报告对手术机器人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涵盖了市场现状、未来趋势、政策环境、竞争格局以及投资建议等方面。报告指出,手术机器人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空间巨大,投资机会众多。但投资者也需要关注行业风险,谨慎投资。报告推荐的四家公司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值得投资者关注。 报告中大量使用了数据和图表,对市场进行了量化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专业的参考依据。 然而,报告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对未来市场规模的预测存在不确定性,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分析也仅限于公开信息,投资者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调研,才能做出最终的投资决策。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44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