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641)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本周环氧丙烷价格创年内新高,己内酰胺、氯化钾价格延续上涨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本周环氧丙烷价格创年内新高,己内酰胺、氯化钾价格延续上涨

      化学制品
        环氧丙烷价格创年内新高,己内酰胺、氯化钾价格延续上涨   (1)环氧丙烷:在供应偏紧格局持续支撑下,本周国内环氧丙烷价格创年内新高。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11月20日,国内环氧丙烷市场均价8411元/吨,较上周同期上涨4.99%;本周均价8328.5元/吨,环比上周上涨4.33%。供应方面,本周环氧丙烷市场开工率为71.22%,环比上周减少0.45%。库存方面,截至11月20日,国内环氧丙烷库存较上周同期减少11.83%。(2)己内酰胺: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11月20日,国内己内酰胺液体市场现货主流参考价格在8625元/吨左右承兑送到,较上周价格上涨300元/吨,涨幅3.60%。综合来看,周内上游纯苯价格上涨,成本端支撑偏强,加之己内酰胺行业减产计划逐步推进,为供应方挺价创造一定条件,下游切片厂家按需跟进,己内酰胺市场价格强势上推。(3)氯化钾: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11月20日,氯化钾市场均价3259元/吨,环比上周上涨17元/吨,涨幅为0.52%。本周氯化钾市场可供流通的货源量相对紧俏,贸易商普遍呈现出较为强烈的惜售心理,为氯化钾价格上行构筑了坚实有力的支撑。与此同时,氮、磷肥等原料价格持续上扬,从侧面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于钾肥价格走高的预期,导致氯化钾市场价格强势上涨。   本周行业新闻:我国首台套绿氢煤化工项目全面投运   【绿氢煤化工】11月20日,中国大唐多伦15万千瓦风光储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全面进入市场化运营,这是国内首个绿氢耦合煤化工示范项目。项目攻克核心技术难关,建立大容量电解槽在新能源并网制氢中的深度调整机制,完成全国首个大容量电解槽在化工行业持续稳定运行技术攻关,填补行业空白。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化工龙头白马】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恒力石化、荣盛石化、赛轮轮胎、扬农化工、新和成、龙佰集团、盐湖股份等;【氟化工】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等;【铬盐】振华股份;【化纤行业】新凤鸣、桐昆股份、华峰化学等;【农化&磷化工】兴发集团、利民股份、云图控股、亚钾国际、和邦生物等;【硅】合盛硅业、硅宝科技;【纯碱&氯碱】博源化工、三友化工等;【其他】黑猫股份、苏博特、江苏索普等。【新材料】OLED:瑞联新材、莱特光电、奥来德、万润股份、濮阳惠成;胶膜:洁美科技、东材科技、长阳科技;其他:阿科力、松井股份、利安隆、安利股份等。受益标的:【化工龙头白马】卫星化学等;【化纤行业】聚合顺、恒逸石化、华鼎股份等;【氟化工】东岳集团等;【农化&磷化工】云天化、川恒股份、苏利股份、湖北宜化等;【硅】新安股份;【氯碱行业】中泰化学、新疆天业等;【新材料】国瓷材料、圣泉集团、蓝晓科技等。【其他】卓越新能、万凯新材、华谊集团、中触媒、光华科技等。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疲软;宏观经济下行;其他风险详见倒数第二页标注1。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5-11-23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减肥赛道开启“长效革命”,MNC加速布局高价值平台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减肥赛道开启“长效革命”,MNC加速布局高价值平台

      生物制品
        以辉瑞、礼来、诺和诺德为代表的MNC正积极布局超长效管线与技术平台11月13日,辉瑞宣布已成功完成对Metsera公司的收购,交易总价值约92亿美元;通过本次收购,辉瑞将获得Metsera核心资产MET-097i(每周或每月一次的注射型GLP-1受体激动剂)与MET-233i(每月一次的胰淀素类似物)。礼来与诺和诺德也积极布局超长效平台,2025年已分别与Camurus与Ascendis完成战略合作,将利用它们的FluidCrystal与TransCon皮下储库缓控释技术开发超长效减重降糖类产品。随着未来越来越多临床数据的披露,超长效管线与技术平台的价值将逐步凸显,我们预计超长效新疗法将成为减重降糖赛道最有差异化的竞争方向。   抗体偶联、脂肪酸端基修饰、皮下储库缓控释等多项技术能实现超长效给药增强药物稳定性、延长药物半衰期是实现超长效给药的关键。目前主流技术路径包括抗体偶联技术、脂肪酸端基修饰技术、皮下储库缓控释技术与肽钉合技术等。(1)抗体偶联技术:抗体偶联是目前实现超长效给药相对较成熟的技术,通过将GLP-1类似物多肽与抗体或者抗体片段进行偶联延长其半衰期。代表性分子安进的AMG133已进入III期临床阶段;国内信达生物、康宁杰瑞、鸿运华宁、银诺医药等企业均有相同技术路径产品布局。   (2)脂肪酸端基修饰技术:随着辉瑞完成对Metsera的收购,其核心技术平台脂肪酸端基修饰技术逐渐成为超长效药物布局的热门方向。除了Metsera外,MBX与国内的质肽生物布局了双脂肪酸链修饰技术平台与管线,有望实现差异化竞争。   (3)皮下储库缓控释技术:该技术应用场景广泛,能够提升多种不同类型药物的半衰期,受到MNC的格外青睐。礼来与诺和诺德分别与Camurus与Ascendis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国内企业中,歌礼制药已布局皮下储库ULAP技术平台,并凭借此开发多款超长效减肥药管线。   (4)肽钉合技术:传统短肽在水相中很难保持α-螺旋结构,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失活。肽钉合技术是在肽的端链或侧链通过特殊共价键形成环化,约束其α-螺旋构象,使其保持稳定折叠状态,进而延长短肽的半衰期。国内企业中,众生药业与通化东宝已运用肽钉合技术开发出了长效减肥管线RAY1225与THDBH120。   医药布局思路及标的推荐   整体上,我们持续看好创新药及其产业链(CXO+科研服务),短期建议关注流感相关投资机会。   月度组合推荐:三生制药、信达生物、百利天恒、前沿生物、昊帆生物、奥浦迈、上海谊众、药明生物、泽璟制药、方盛制药。   周度组合推荐:悦康药业、华东医药、热景生物、药康生物、毕得医药、皓元医药、阳光诺和。   风险提示:研发不确定性风险、药物安全性风险、竞争加剧风险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5-11-23
    •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国内首单内贸B5生柴加注,生物船燃需求前景可期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国内首单内贸B5生柴加注,生物船燃需求前景可期

      化学制品
        生物船燃加注增加及欧盟RED III执行,生物柴油需求有望持续增加   据隆众资讯数据,截至11月19日,中国一代、二代生物柴油FOB价格分别为1,165、1,900美元/吨,分别较2025年年初+11%、+24%。2025年以来,受终端需求增长带动,生物柴油价格稳步增长。国内首单内贸B5生柴加注、远期“IMO净零框架”落地,内外贸生物船燃需求量增加有望带动我国生物柴油需求增加。此外,欧盟从2026年开始将逐步开始执行RED III法案,预计从2026年开始生物柴油以及原料UCO的需求量都将持续增长。综上,我们看好全球降碳背景下生物柴油产业链的需求增长。   国内首单内贸B5生柴加注、远期“IMO净零框架”落地,生物船燃需求可期内贸方面,10月30日商务部发布《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支持在综合保税区开展国产生物柴油和船用燃料油混兑调和业务;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生物柴油等加注业务。据隆众资讯报道,11月20日,厦门海澳石化12#港区为港作拖轮完成了国内首单B5生物柴油的内贸加注业务,标志着我国生物船燃在内贸船运中的加注迈出了第一步,此前我国国内生物船燃的加注主要是自贸区中为国际航行船舶加注试点。此次港作拖轮的B5生物柴油加注由厦门卓越海澳新能源、中国船舶燃料供应福建、厦门海顺达港航技术服务、厦门港务船务等多方共同努力下完成。其中厦门卓越海澳新能源是具体承担试点的主体,其为卓越新能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卓越持股52%的子公司。据隆众资讯数据,2024年我国主要的16个港口内贸船燃消费量为448万吨,远期降碳背景下生物柴油替代空间较大。外贸方面,未来随着“IMO净零框架”落地,前期使用生物柴油为性价比最高的方案。以新加坡为例,2024年新加坡船燃加注5,358万吨,其要求2030年新的港口船只都得电动或者100%生物燃料等,未来若其中添加20%生物柴油,其需求为千万吨级别。以我国为例,2024年我国保税船用油加注量在1,988万吨,未来若其中添加20%生物柴油也将带动近400万吨生物柴油的需求增加。综上,国内首单内贸B5生柴加注、远期“IMO净零框架”落地,内外贸生物船燃需求量增加有望带动我国生物柴油需求增加。   RED III法案取消UCO双倍降碳政策,生柴需求有望增加   2026年欧盟将逐步执行RED III法案,其较RED II提高了2030年降碳目标,将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目标从32%提高到至少42.5%;交通领域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从14%提高至29%;取消对UCO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双倍降碳的政策。换言之,2026年开始欧盟提高碳排放目标,对生物柴油,尤其是二代生物柴油需求增加。同时取消UCO双倍降碳政策,生物柴油以及UCO的需求量将接近翻倍的增长。据USDA数据及我们测算,2025年预计欧盟以UCO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需求量为374万吨,RED III法案落地后需求量或将至少再增加400万吨。   受益标的:卓越新能、海新能科、嘉澳环保、山高环能等。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技术进步不及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11-21
    •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生物柴油供需持续偏紧,坚定看好产业景气上行趋势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生物柴油供需持续偏紧,坚定看好产业景气上行趋势

      化学制品
        年底欧盟SAF添加量核查临近,欧盟降碳目标提高增加生物柴油需求   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11月19日,欧盟、中国SAF FOB价格分别为2,500、2,960美元/吨,分别较2025年年初+39%、+60%;潲水油不含税价格7,050元/吨,较2025年初+9%;据我们计算,中国SAF单吨利润超4,000元/吨。逐步进入年底,欧盟、英国将核算2%SAF的添加比例,而海外龙头NESTE年底将对其两个SAF生产工厂轮流减产,SAF供需持续偏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此外,欧盟从2026年开始将逐步开始执行《可再生能源法案III》(RED III),在提高降碳目标的同时,取消以餐厨废油(UCO)生产生物柴油双倍降碳的政策,预计从2026年开始,生物柴油以及原料UCO的需求量都将持续增长。综上,生物柴油产业链景气度仍在上行通道,UCO-HVO/SAF产业链景气有望持续上行。   SAF:年底添加量核查与海外装置检修并行推动供需紧张,远期需求空间广阔   NESTE预计在2025年4季度对鹿特丹工厂、12月对新加坡工厂均进行为期6周的检修。虽然近期我国SAF出口白名单企业新增了三家,但从能出口到实现销售仍需要一段时间。截至10月,英国SAF添加比例为1.6%,较2%的添加目标仍有差距。因此我们认为随着年底欧盟、英国对其2%的SAF添加比例进行核查,SAF供需持续偏紧。新加坡民航局宣布自2026年4月起对所有从新加坡出发的航班乘客与货运征收“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附加费”,并设立2026年SAF添加1%、2030年添加3%-5%的目标。2026年,欧盟将逐步执行RED III法案,多数欧盟生产商可能会选择优先考虑生产HVO而不是SAF。中国SAF成本优势显著,竞争力充足。进入2027年CORSIA要求成员国家强制推出SAF掺混比例,2050年实现航空业净零排放。目前全球航空煤油需求3亿吨,假设2027年全球平均添加1%的SAF,再考虑欧盟、英国添加2%的SAF,2027年SAF全球需求将达到300-400万吨。IATA预计2050年SAF全球需求达到4亿吨。   生物柴油:欧盟可再生能源法案III执行及船燃加注增加,需求有望持续增加   2026年欧盟将逐步执行RED III法案,该法案较RED II提高了2030年的降碳目标,将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目标从32%提高到至少42.5%,最好应该到45%;交通领域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从14%提高至29%;取消对UCO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双倍降碳的政策。换言之,2026年开始欧盟提高碳排放目标,对生物柴油,尤其是二代生物柴油需求增加。同时取消UCO双倍降碳政策,生物柴油以及UCO的需求量将接近翻倍的增长。据USDA数据及我们测算,2025年预计欧盟以UCO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需求量为374万吨,2026年该需求量或将再增加400万吨。此外,未来随着国际海事组织“IMO净零框架”,船运生物柴油添加量有望增加。2024年新加坡船燃加注5,358万吨,其要求2030年新的港口船只都得电动或者100%生物燃料等,未来若其中添加50%生物柴油,其需求为千万吨级别。   受益标的:嘉澳环保、山高环能、卓越新能、海新能科、鹏鹞环保等。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技术进步不及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11-20
    • 基础化工行业投资策略:“反内卷”为盾,需求为矛,化工有望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

      基础化工行业投资策略:“反内卷”为盾,需求为矛,化工有望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

      化学原料
        化工资本开支接近尾声,供需格局修复,“反内卷”推动下修复进度或加快   供给端,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H1,基础化工板块上市公司在建工程共计3,504亿元,同比下降10%;2025年1-8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分别-5.2%、+9.3%,较2021-2022年明显下行。行业资本开支及产能投放周期接近尾声,行业供给格局已在缓慢修复。需求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3年中国化工品销售额约2.24万亿欧元,占全球化工品销售总额的43.1%,位居全球第一。在外部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我国出口韧性十足。据Wind数据,2025年9月我国出口金额3,286亿美元,同比增长8%。综上,化工资本开支接近尾声,供需格局修复,“反内卷”推动下修复进度或加快。   化工行业在“反内卷”推动下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重抬升   根据我们统计,截至2025年10月24日,主要化工品价格价差位于2020年以来较低水平,但制冷剂产品价格、价差位于景气高位。制冷剂行业在2024年正式进入配额制,2024年制冷剂行业平均动态PE、PB均值分别为44.23、3.59倍。截至2025年10月17日,基础化工板块PE、PB估值分别为28.10、2.05倍。未来在“反内卷”政策推动下,行业供需格局持续向好,行业企业盈利向好修复,同时行业估值有望持续抬升,化工行业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重抬升。   “反内卷”为盾,需求为矛,化工有望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   化工中部分行业已逐步落实“反内卷”措施,有望给其他子行业提供可借鉴的“反内卷”发展思路。我们认为在“反内卷”浪潮席卷而来的当下,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呼之欲出,化工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进一步优化,其中化工行业龙头企业有望凭借更加规范的管理体系、更好的能耗控制水平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这是化工行业整体的重大拐点。建议关注以下方向:①建议首先增配产品丰富、体量大的龙头公司:石化(恒力石化、万华化学)、煤化工(华鲁恒升、鲁西化工)、其他白马(新和成、龙佰集团、赛轮轮胎);②优先关注在反内卷走在前列且周期拐点率先到来的子行业(涨价):涤纶长丝+PTA(新凤鸣、桐昆股份、三房巷)、氨纶(华峰化学、新乡化纤)、制冷剂(巨化股份、三美股份)、粘胶短纤(三友化工)、磷化工(云图控股、兴发集团)、钾肥(盐湖股份、亚钾国际)、民爆(雅化集团)、铬盐(振华股份)等;③潜在去产能空间较大的行业:农药(扬农化工)、纯碱(博源化工、中盐化工)、乙二醇(万凯新材)、工业硅/有机硅(合盛硅业)、氯碱(嘉化能源、氯碱化工)、PC(维远股份);④自主可控以及未来成长空间较大的新材料:光刻胶、rPET、固态电池、生物柴油。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滑超预期,需求下滑超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1页
      2025-11-19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代锰价格上涨,与巴斯夫合作落地,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代锰价格上涨,与巴斯夫合作落地,打开成长空间

      个股研报
        利民股份(002734)   代森锰锌价格上涨,看好公司业绩增长,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2025年9月以来,代森锰锌价格加速调涨,根据UPL开放农业公众号,9月23日发布的代森锰锌调价函显示,鉴于代森锰锌需求旺盛且供货持续紧张,即日起继续上调代森锰锌原药及其制剂价格。此后代森锰锌价格分别进行了三次调涨:9月23日由27,000元/吨调涨500元/吨,10月16日调涨750元/吨,11月10日调涨750元/吨。基于代森锰锌价格调涨、供需关系持续紧张,我们上调公司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归母净利分别为5.60(+0.57)、7.12(+1.37)、8.28(+1.62)亿元,EPS分别为1.26(+0.13)、1.60(+0.30)、1.86(+0.3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8、11.6、10.0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公司控股子公司德彦智创与BASF正式签署合作协议,看好公司成长   根据公司微信公众号,2025年3月,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德彦智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1%)与巴斯夫达成战略意向,并于巴斯夫农业解决方案部全球总裁Livio Tedesche先生到访中国期间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携手推进新农药在中国的开发、登记及商业化进程。德彦智创致力于新农药品种研发创制,借鉴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和管理工具,建立从新化合物开发到产品上市的一体化农药创制平台。11月14日,公司公众号发文,巴斯夫与公司控股子公司德彦智创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为中国市场引入新有效成分,看好公司创新成长。   公司此前拟建新能源项目已通过评审,未来若投建或受益于新能源需求增长根据公司公告,2022年11月17日,徐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徐州市生态环境局、徐州市应急管理局、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新沂市政府等主管部门召开新能源项目立项专家评审会,公司全资子公司卓邦新能源拟投资建设新能源电池用电解质盐、功能添加剂及电解液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评审,项目拟建包括年产2万吨双氟电解质(LiFSI)、年产3万吨六氟磷酸锂、年产5千吨功能添加剂、年产10万吨电解液。当前新能源锂电池需求持续增长,若未来公司项目进一步投建,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锂电高景气。   风险提示:粮食价格下跌、宏观需求不及预期、行业产能扩张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11-18
    • 北交所首次覆盖报告:磺胺链原料药龙头优势稳固,获CEP/PMDA认证打开高端市场空间

      北交所首次覆盖报告:磺胺链原料药龙头优势稳固,获CEP/PMDA认证打开高端市场空间

      个股研报
        海昇药业(920656)   磺胺产业链原料药龙头竞争力领先,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双增   公司主要从事兽药原料药、医药原料药及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行业内磺胺类原料药及中间体产业链最长、品种最全、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公司于2016年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延续至今。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双增,实现营业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40.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4905万元,同比增长47.16%。募投项目将继续发挥产业链深度与由此积攒的毛利率优势,同时进一步向医药原料药领域拓展。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6/0.76/0.8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6/0.76/0.87元/股,对应PE为27.9/24.3/21.2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公司壁垒深厚,凭借高技术水平切入高附加值人用原料药领域   公司凭借自身较强的技术优势和优良的产品品质,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与主要客户合作历史较长,客户关系稳定,已建立起深厚的客户资源壁垒。公司近年向医药原料药领域进一步拓展。2024年公司获得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化学原料药苯溴马隆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公司塞来昔布原料药通过日本PMDA认证。2025年5月,公司获得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化学原料药甲硫酸新斯的明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6月,公司产品苯溴马隆取得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签发的原料药欧洲药典适用性证书(CEP证书)。   监管要求升级下竞争格局有望改善,“禁抗”“减抗”政策对公司影响较小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原料药市场规模达到4,265亿元,相较2018年的3,843亿元,增长10.98%。随着药品管理政策不断完善、新版兽药GMP等监管要求不断升级落地,研发实力强、生产管理规范的大型生产企业具备竞争优势,原料药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市场竞争格局有望得到改善。2020年-2023H1,公司兽药原料药下游产品属于国内“减抗”政策影响产品范围的主要为用于境内销售的ST系列及SPZ,期间公司两类产品的合计境内销售收入金额及占比较小。国内“禁抗”及“减抗”政策对公司所处细分市场空间影响较小。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客户集中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5-11-18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有机硅、聚酯、己内酰胺反内卷持续推进,硫磷、电新材料产业链价格延续上涨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有机硅、聚酯、己内酰胺反内卷持续推进,硫磷、电新材料产业链价格延续上涨

      化学制品
        有机硅、聚酯、己内酰胺反内卷持续推进,硫磷、电新材料产业链延续上涨(1)有机硅:本周有机硅报盘上行,最新报价DMC主流报价集中在12500元/吨附近。本次价格上行主要在于行业对国家“反内卷”政策的积极响应,有机硅企业达成减产挺价共识。(2)聚酯:11月12日,印度化学品和石油化工事业部宣布,撤销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00%聚酯纺丝灰白纱、聚酯工业纱、聚酯短纤维、聚酯连续长丝全拉伸纱等十四项通知质量控制令,印度BIS正式取消。我们认为,此次印度BIS取消将利于国内涤纶长丝行业出口,长丝供需格局有望进一步优化。(3)己内酰胺:11月13日,国内己内酰胺液体市场现货主流参考价格在8,325元/吨左右承兑送到,较上周价格涨幅2.78%。周内生产企业装置波动不大,行业减产方案逐步推进,部分预计周末陆续开始实施,卖方报盘连续强势挺价。(4)磷硫:本周硫磺硫酸价格延续上行,11月13日,长江港口颗粒硫磺参考价报3860元/吨,98%硫酸市场均价790元/吨,成本支撑下磷酸、磷铵、饲料级磷酸钙盐价格上涨。(5)电新材料:六氟磷酸锂:本周六氟磷酸锂供不应求局面持续,11月13日六氟磷酸锂市场主流价格在13万元/吨,较上周同期上涨11.59%。电解液:据百川盈孚数据,本周据成本核算后电解液市场参考价格为28400元/吨,较上周价格涨4.8%。磷酸铁(锂):本周磷酸铁锂市场延续供需两旺,价格继续推涨。本周高压实磷酸铁锂带动磷酸铁需求攀升,磷酸铁企业挺价。   本周行业新闻:新疆天业投资设立子公司探索现代煤化工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磷化工】磷石膏行业破局高值化综合利用与绿色转型路径。【煤化工】11月14日,新疆天业公告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探索现代煤化工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化工龙头白马】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恒力石化、荣盛石化、赛轮轮胎、扬农化工、新和成、龙佰集团、盐湖股份等;【氟化工】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等;【铬盐】振华股份;【化纤行业】新凤鸣、桐昆股份、华峰化学等;【农化&磷化工】兴发集团、利民股份、云图控股、亚钾国际、和邦生物等;【硅】合盛硅业、硅宝科技;【纯碱&氯碱】博源化工、三友化工等;【其他】黑猫股份、苏博特、江苏索普等。【新材料】OLED:瑞联新材、莱特光电、奥来德、万润股份、濮阳惠成;胶膜:洁美科技、东材科技、长阳科技;其他:阿科力、松井股份、利安隆、安利股份等。受益标的:【化工龙头白马】卫星化学等;【化纤行业】聚合顺、恒逸石化、华鼎股份等;【氟化工】东岳集团等;【农化&磷化工】云天化、川恒股份、苏利股份、湖北宜化等;【硅】新安股份;【氯碱行业】中泰化学、新疆天业等;【新材料】国瓷材料、圣泉集团、蓝晓科技等。【其他】卓越新能、万凯新材、华谊集团、中触媒、光华科技等。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疲软;宏观经济下行;其他风险详见倒数第二页标注1。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2页
      2025-11-17
    • 氟化工行业周报:R134a价格超预期上调,制冷剂板块性价比显著,长期布局正当时

      氟化工行业周报:R134a价格超预期上调,制冷剂板块性价比显著,长期布局正当时

      化学原料
        本周(11月10日-11月14日)行情回顾   本周氟化工指数上涨7.71%,跑赢上证综指7.89%。本周(11月10日-11月14日)氟化工指数收于5006.51点,上涨7.71%,跑赢上证综指7.89%,跑赢沪深300指数8.80%,跑赢基础化工指数4.15%,跑赢新材料指数7.39%。   氟化工周行情:R134a价格超预期上调,制冷剂趋势仍在延续   萤石: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11月14日,萤石97湿粉市场均价3,391元/吨,较上周同期下跌0.96%;11月均价(截至11月14日)3,428元/吨,同比下跌6.94%;2025年(截至11月14日)均价3,500元/吨,较2024年均价下跌1.26%。又据氟务在线跟踪,近期萤石粉市场整体交投气氛偏淡,社会库存持续高位运行,未见明显去化迹象,预计短期内,萤石粉市场将延续弱势格局,库存消化缓慢,市场回暖需依赖下游需求复苏或供应端主动调整生产节奏。   制冷剂:截至11月14日,(1)R32价格、价差分别为63,000、50,408元/吨,较上周分别持平、+0.26%;(2)R125价格、价差分别为45,500、30,530元/吨,较上周分别持平、+0.09%;(3)R134a价格、价差分别为55,000、35,486元/吨,较上周分别+1.85%、+2.90%;(4)R410a价格为53,500元/吨,较上周持平;(5)R22价格、价差分别为16,000、7,038元/吨,较上周分别持平、-0.30%。其中外贸市场,(1)R32外贸参考价格为61,000元/吨,较上周持平;(2)R125外贸参考价格为43,000元/吨,较上周持平;(3)R134a外贸参考价格为50,000元/吨,较上周持平;(4)R410a外贸参考价格为51,000元/吨,较上周持平;(5)R22外贸参考价格为15,000元/吨,较上周持平。   又据氟务在线跟踪,R134a因采购需求集中,企业持续上调报价,目前报盘已达60000元/吨,较前上涨6000元/吨。R125受年内配额调整影响,企业剩余配额有限,目前实单成交价约46000元/吨。部分小企业配额已基本消化,市场货源偏紧,短期走势坚挺。R32尽管近期受空调企业排产回调影响,流通市场需求偏弱,贸易商存在让利出货行为,但主流成交仍维持在61000-62000元/吨。预计企业报价将在需求回暖后陆续上调。综合来看,当前制冷剂市场中,R32与R134a维持坚挺向上趋势,R125短期稳健运行,而R143a、R507、R404等品种则表现偏弱,整体产业链呈现结构性分化格局。   公告&要闻:昊华气体三氟化氮项目成功投产;澳大利亚制冷剂或面临涨价【昊华气体】昊华气体6000吨三氟化氮项目成功投产,该项目总投资11.3亿元,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7亿元。   【制冷剂】澳大利亚制冷剂协会称,目前制冷剂的进口量与所需量之间已存在显著缺口,制冷剂价格在短短几年内已上涨两倍,且未来可能继续涨价。   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等。其他受益标的:东阳光、永和股份、东岳集团、新宙邦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价格波动,行业政策变化超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5-11-17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培养基业务持续高增长,商业化管线项目数量新高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培养基业务持续高增长,商业化管线项目数量新高

      个股研报
        奥浦迈(688293)   2025Q3业绩持续高增,利润端表现亮眼   2025年11月14日,公司发布公告,收到政府补助款项人民币350.00万元。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25.79%;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增长81.48%;扣非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增长118.80%。单看2025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94亿元,同比增长29.80%;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增长283.59%;扣非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增长2,174.87%。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持续亮眼,核心产品业务驱动公司收入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海外业务持续开拓。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5/1.02/1.33亿元,EPS为0.66/0.89/1.1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9.6/65.7/50.1倍,维持“买入”评级。   培养基业务维持高增,商业化项目进入高速放量期   分业务看,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细胞培养产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39亿元,同比增长32.56%,是公司收入增长的核心支柱。公司客户管线数量创新高,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产品已应用于311个已确定中试工艺的药品研发管线,较2024年末增加64个。其中,商业化生产阶段项目增至13个,临床III期34个,临床II期36个,临床I期60个,临床前168个;后期管线的持续放量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此外,公司培养基伴随客户出海进展顺利,超十个管线项目通过BD授权方式走向海外,为未来海外业务增长奠定基础。   规模效应与费用优化助推盈利能力提升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025H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56.84%,其中核心的细胞培养产品业务毛利率71.91%;公司销售净利率20.96%,同比提升4.38个百分点。公司在费用管控方面表现优异,管理费用同比下降34.03%,主要系2024年同期新厂房调试运营成本基数较高所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12%,增速低于收入增速;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6.97%,主要用于新产品开发。   风险提示:培养基配方流失、客户在研管线推进不及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11-1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