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升级”是化工领域单位GDP能耗降低的主要推动力
下载次数:
2221 次
发布机构: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4-04-29
页数:
9页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降低单位GDP能耗2.5%的目标是针对“十四五”期间目标的年度拆解,伴随《设备更新》行动方案督促低效企业完成升级
根据我们对万元GDP能耗和“能耗双控”政策发展历程的梳理,2007年以来对单位GDP能耗总量的“十一五”规划就开启了单位能耗下降的五年目标模式,而“十一五”至“十三五”完成度均较高。但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导致作为分母端的GDP增长呈现放缓的情况,“十四五”期间完成13.5%的单位能耗下降五年目标仍需较大努力。
总理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24年单位GDP能耗下降2.5%的目标是对“十四五”能耗总指标的单年度拆解,而更重要的是伴随《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发布,单位GDP能耗下降指标更倾向于督促低效企业完成设备升级改造降低单位产值排放水平。
我们认为,在化工领域,通过减产等限制性政策降低高耗能化工产品总量的方式可能性不大。
“能耗双控”成果颇丰,未来将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化工领域碳排放强度较高,但总量占比较小,对全国大局影响有限
2015年以来,我国能耗双控政策取得了颇丰的成果,在2020年,我国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出现了“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政策转向,与之对应的非化石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等目标细则变动,为从能耗控制向碳排控制的逐步转变提供了过渡性的政策支持。
化工作为单位碳排放强度较高的领域,占我国总碳排放比例仅为3.0%,占非电力领域碳排放领域仅为6.1%,呈现单位强度高、总量占比低的状态。因此通过控制化工领域排放总量对整体总量或单位产值碳排放的下降较为有限。
我们认为,政策倾向于“鼓励”而非“限制”,化工企业靠“升级”而非“淘汰”循序渐进完成目标
我们认为,未来化工领域或将围绕:通过设备改造升级工艺降低单位碳排、通过配套绿电冲抵总碳排、提升产业链附加值等方式,在单位能耗和单位碳排方面循序渐进完成目标。而过去“能耗双控”政策背景下的一些减少分子的手段,我们认为会逐步转变为做大分母端的鼓励性方法,严格的产业淘汰政策可能通过更为缓和的产业升级政策来完成目标。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层面企业出现执行不到位的风险;中美贸易摩擦等负面因素带来的宏观风险;安全、环保事故等对化工行业冲击的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单位GDP能耗下降2.5%的目标,并非旨在通过限制化工产业发展来实现,而是通过鼓励设备升级改造,降低单位产值排放,从而实现“做大分母”的目标。化工行业虽然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较高,但总量占比低,因此政策更倾向于引导产业升级,而非简单粗暴的限制生产。
报告指出,“十四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13.5%的目标,需要在2024年实现2.5%的下降,这并非单纯的总量控制,而是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相结合,通过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来降低单位产值能耗。
报告分析了化工行业碳排放的特征: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高,但总量占比低。基于此,报告认为政策更倾向于鼓励化工企业通过设备升级、绿色工艺改造、绿电配套等方式降低碳排放,而非限制生产规模。
报告详细梳理了从“十一五”到“十四五”期间的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以及历次五年规划目标的完成情况。数据显示,前三次五年规划目标完成度较高,但“十四五”目标受疫情影响,完成难度加大。报告还分析了“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政策转变,以及相关考核指标的优化,例如非化石能源和原料用能不计入总量控制考核等。
报告通过图表展示了历次五年规划的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及实际完成情况,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指出“十四五”目标完成难度加大,需要采取更灵活的策略。
报告阐述了“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政策转变,并分析了其意义,指出这种转变有利于统筹能源安全和转型,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用能空间。
报告详细介绍了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关于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等通知,并分析了这些政策调整对化工行业的影响。
报告指出,2024年单位GDP能耗下降2.5%的目标,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密切相关,旨在通过设备升级改造降低单位产值排放,而非简单限制产业发展。
报告分析了化工行业碳排放的总量占比和单位产值排放强度,指出化工行业碳排放总量占比低,但单位产值排放强度较高。因此,报告建议化工企业应通过设备升级、绿色工艺改造、绿电配套等方式降低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报告利用图表数据,直观地展现了化工行业在全国碳排放总量中的占比以及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在各行业中的排名,并对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
报告提出了化工行业降低碳排放的多种应对策略,包括设备改造升级工艺、配套绿电冲抵总碳排、提升产业链附加值等,并对这些策略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报告最后列出了化工行业面临的风险,包括政策执行不到位风险、宏观经济风险以及安全环保事故风险等。
本报告基于对国家政策、行业数据和市场趋势的分析,认为2024年单位GDP能耗下降2.5%的目标,并非对化工行业的简单限制,而是通过鼓励设备升级改造,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化工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技术创新和设备投入,提升产业链附加值,降低单位产值碳排放,实现高质量发展。 报告同时指出了化工行业面临的潜在风险,建议企业加强风险管理,确保安全环保生产,应对市场挑战。
2025H1业绩稳健增长,代理销售佩玛贝特片
2025H1利润增长迅速,创新药研发成果迭出
2025H1特瑞普利单抗销售稳健增长,PD-1/VEGF双抗进入II期临床
基础化工行业:七部门联合部署石化化工行业2025-2026年稳增长工作,双氧水、氢氟酸价格上涨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