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创新药板块周报:罗氏CD3/CD20双抗Glofitamab在华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双抗领域竞争愈发激烈
下载次数:
2951 次
发布机构: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2-06
页数:
20页
本周亮点
1月16日,罗氏格罗菲妥单抗(Glofitamab)因其突破性疗法被纳入优先审评,拟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线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L)成人患者。其中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L)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特殊亚型,约占DLBCL的10%。2月1日,Glofitamab在华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
I/II期临床试验的II期试验,共入组了155例之前至少接受过两种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DLBCL患者。患者接受Obinutuzumab预处理以缓解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随后接受12个周期固定时间的Glofitamab单药治疗。主要临床终点为完全缓解CR;关键次要终点包括缓解持续时间DOR、生存期和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Glofitamab治疗DLBCL具有有效性。超过一半的患者出现了≥3级不良事件。
在纳入的155例患者中,154例接受了至少一剂CD20单抗阿托珠单抗Obinutuzumab或Glofitamab研究治疗。有效性:在中位随访12.6个月时,39%(95%CI,32~48)的患者完全缓解,结果与52例之前接受过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的患者的一致(35%的患者实现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的中位时间为42天(95%CI,42~44)。12个月时,大多数(78%)的患者仍为完全缓解。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37%(95%CI,28~46)。
安全性:9%的患者因AE停用Glofitamab。最常见的不良事件(63%)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62%的患者发生了≥3级的AE,4%的患者发生了≥3级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3%的患者发生了≥3级的神经系统事件。
行情回顾
上周(01.30-02.03),A股创新药板块上涨1.94%,沪深300下降1.06%,医药生物板块下降0.01%,A股创新药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3个百分点。年初至上周五(02.03),A股创新药板块上涨6.44%,沪深300上涨0.07%,医药生物板块上涨5.13%,A股创新药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3.93个百分点。上周(01.30-02.03),港股创新药板块上涨0.32%,恒生指数下降1.85%,恒生医疗保健上涨0.79%,港股创新药板块跑赢恒生指数2.17个百分点。年初至上周五(02.03),港股创新药板块上涨11.36%,恒生指数上涨7.52%,恒生医疗保健上涨8.86%,港股创新药板块跑赢恒生指数3.84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
目前来看,双抗药物有取代CAR-T疗法的潜质,而成本又较CAR-T低很多。随着多款双抗类药物的成功上市,医药工业界对双抗药物的研发热情被点燃,俨然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研发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针对双抗领域,我们建议关注两类企业:
一是:拥有双抗技术平台的企业,相关标的:康方生物、康宁杰瑞制药-B、药明生物;
二是:已有多款双抗药物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企业,相关标的: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康方生物-B、康宁杰瑞制药-B等。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超预期;研发失败风险等。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罗氏CD3/CD20双抗Glofitamab在华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标志着双抗药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时也预示着双抗药物在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领域的巨大潜力。报告建议关注拥有双抗技术平台的企业和已有多款双抗药物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企业。
Glofitamab作为一款新型双抗药物,其在华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显示出其在治疗DLBCL方面的显著疗效和市场前景。然而,双抗药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多家企业已有多款双抗药物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或已上市,这将对Glofitamab的市场份额构成挑战。
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两类企业:一是拥有双抗技术平台的企业,例如康方生物、康宁杰瑞制药-B、药明生物等;二是已有多款双抗药物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企业,例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康方生物-B、康宁杰瑞制药-B等。
本报告详细分析了Glofitamab的临床试验数据、市场规模预测以及投资建议,并对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的市场行情进行了回顾。
Glofitamab的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中位随访12.6个月时,39%的患者完全缓解,12个月时,大多数(78%)的患者仍为完全缓解,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37%。虽然疗效显著,但超过一半的患者出现了≥3级不良事件,安全性仍需关注。
报告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预测2016-2020年和2020-2025年全球双抗药物市场将分别以120.4%和46.6%的复合年增长率快速发展。中国双抗药物市场起步较晚,但2025-2030年将以39.9%的复合年增长率快速增长。
报告回顾了上周(01.30-02.03)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的整体行情以及个股表现,并对部分涨幅和跌幅较大的个股进行了分析。A股创新药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3个百分点,港股创新药板块跑赢恒生指数2.17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目前国内获批上市的双特异性抗体共有4个,另有6个正在申报上市,其余在研双抗管线众多,主要靶点包括CD20、CD3、BCMA、HER2、PD-1、PD-L1、EGFR、CLDN-18.2和4-1BB等。这表明国内双抗药物研发竞争激烈。
报告总结了本周创新药研发进展,包括获IND受理和NDA受理的新药情况,以及部分创新药企业的重大公告和交易情况,例如神州细胞、恒瑞医药、前沿生物、君实生物、荣昌生物和德琪医药等公司的公告。
本报告基于罗氏Glofitamab在华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这一事件,对双抗药物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报告指出,Glofitamab的上市将进一步推动双抗药物市场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拥有双抗技术平台和在研管线丰富的企业,并提示了政策变化和研发失败等风险。 报告还提供了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的市场行情回顾,以及本周创新药研发进展、企业公告和交易情况的总结,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市场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中的数据和分析基于公开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独立判断。
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总结
化工行业22年及23年一季度业绩综述:行业整体估值处于低位,轮胎及烧碱行业业绩可期
光伏胶膜2022年年报及2023Q1业绩综述:需求保持高增,盈利有望修复
2022年年报&2023年一季报点评:投入期业绩有所扰动,关注长期经营效率提升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