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石油化工行业研究:卫星视角:制造业订单的那些事!

石油化工行业研究:卫星视角:制造业订单的那些事!

研报

石油化工行业研究:卫星视角:制造业订单的那些事!

  投资建议   通过对中国/印度/越南各国的排放、出行、疫苗接种等高频数据对各国的制造业活跃度进行监测,我们认为东南亚制造业存在受疫情反复存在显著不稳定的现象,从而导致部分订单转移中国。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对中国/印度/越南各港口集运船舶卫星数据进行建模,构建独家的国家集运活跃度指数,在印度疫情恢复期间,印度集运活跃指数出现显著恢复,但中国集运活跃度相比2019年仍存在50%+增长,而越南Q2集运活跃度持续弱于2019年同期水平。因此,我们认为东南亚订单或存在持续转移中国可能性,与市场认为的订单转移仅为短期影响存在较为显著的预期差。   建议关注:产业链一体化且集中度快速提升的化纤龙头:恒力石化,荣盛石化,桐昆股份,东方盛虹,恒逸石化。   行业观点   东南亚制造业及贸易活跃度受疫情反复扰动明显:我们追踪了东南亚各国港口以及全球集运船舶卫星数据构建了各国的集运活跃指数,部分印度/越南订单转移或成中国长期出口订单,2021年5月印度疫情略有好转,集运活跃度处于高位,但当期中国集运活跃度并未出现显著下滑,2021/2019年同比增速依然维持50%+,伴随印度受疫情反复导致集运活跃下滑,中国2021/2019集运同比增速出现显著增长。而越南4月起集运活跃度均低于2019/2020同期水平,受疫情负面影响较为显著。通过对印度/越南出行、疫苗、排放等制造业相关指数追踪可以显著的发现,在疫情反复阶段,印度/越南出行、排放均出现显著下滑趋势,东南亚制造业活跃度受疫情反复影响。   印、越纺服产业链不稳定持续造成订单转移:通过追溯中国出口欧美纺服成品以及出口印度越南原材料与半成品的变化趋势,其中在印度和越南制造业恢复后,中国对欧盟成品出口相比2019年仍同比增长,我们认为部分印/越成品订单存在持续转移中国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越南从中国进口长丝以及纺服半成品金额相比2019年同比增速在疫情恢复后虽出现显著下滑,但仍维持4.5%以上增速(不同品类增速不同),部分越南纺服原材料及半成品订单存在长期转移至中国的可能性,这与市场认为订单转移仅为短期现象有根本区别。   中国“石化-化纤”一体化龙头已处于全球稀缺地位:中国完备的基础建设、不断强化的工业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庞大的市场规模都让中国在化纤行业竞争力全球领先。化纤产业链龙头企业不仅集中度快速提升,且在中国各大石化基地打造的“石化-化纤”产业链一体化基地已经投产,具备最低的成本,极高的竞争壁垒和全球不可替代的稀缺属性,而东南亚国家本土的纺织制造企业还处于来料加工的低端生产阶段,中国将长期处于全球化纤产业链的主导地位。   风险提示   (1)国内经济发展不如预期,纺织终端需求大幅下降(2)全球疫情大规模反复,造成全球纺织品终端需求大幅下滑(3)东南亚国家大力扶持化纤产业,我国竞争优势减弱(4)油价持续长时间单边下跌,化纤产业链持续由于库存跌价导致长期亏损。
报告标签:
  • 化工行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729

  • 发布机构: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1-07-23

  • 页数:

    31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投资建议

  通过对中国/印度/越南各国的排放、出行、疫苗接种等高频数据对各国的制造业活跃度进行监测,我们认为东南亚制造业存在受疫情反复存在显著不稳定的现象,从而导致部分订单转移中国。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对中国/印度/越南各港口集运船舶卫星数据进行建模,构建独家的国家集运活跃度指数,在印度疫情恢复期间,印度集运活跃指数出现显著恢复,但中国集运活跃度相比2019年仍存在50%+增长,而越南Q2集运活跃度持续弱于2019年同期水平。因此,我们认为东南亚订单或存在持续转移中国可能性,与市场认为的订单转移仅为短期影响存在较为显著的预期差。

  建议关注:产业链一体化且集中度快速提升的化纤龙头:恒力石化,荣盛石化,桐昆股份,东方盛虹,恒逸石化。

  行业观点

  东南亚制造业及贸易活跃度受疫情反复扰动明显:我们追踪了东南亚各国港口以及全球集运船舶卫星数据构建了各国的集运活跃指数,部分印度/越南订单转移或成中国长期出口订单,2021年5月印度疫情略有好转,集运活跃度处于高位,但当期中国集运活跃度并未出现显著下滑,2021/2019年同比增速依然维持50%+,伴随印度受疫情反复导致集运活跃下滑,中国2021/2019集运同比增速出现显著增长。而越南4月起集运活跃度均低于2019/2020同期水平,受疫情负面影响较为显著。通过对印度/越南出行、疫苗、排放等制造业相关指数追踪可以显著的发现,在疫情反复阶段,印度/越南出行、排放均出现显著下滑趋势,东南亚制造业活跃度受疫情反复影响。

  印、越纺服产业链不稳定持续造成订单转移:通过追溯中国出口欧美纺服成品以及出口印度越南原材料与半成品的变化趋势,其中在印度和越南制造业恢复后,中国对欧盟成品出口相比2019年仍同比增长,我们认为部分印/越成品订单存在持续转移中国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越南从中国进口长丝以及纺服半成品金额相比2019年同比增速在疫情恢复后虽出现显著下滑,但仍维持4.5%以上增速(不同品类增速不同),部分越南纺服原材料及半成品订单存在长期转移至中国的可能性,这与市场认为订单转移仅为短期现象有根本区别。

  中国“石化-化纤”一体化龙头已处于全球稀缺地位:中国完备的基础建设、不断强化的工业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庞大的市场规模都让中国在化纤行业竞争力全球领先。化纤产业链龙头企业不仅集中度快速提升,且在中国各大石化基地打造的“石化-化纤”产业链一体化基地已经投产,具备最低的成本,极高的竞争壁垒和全球不可替代的稀缺属性,而东南亚国家本土的纺织制造企业还处于来料加工的低端生产阶段,中国将长期处于全球化纤产业链的主导地位。

  风险提示

  (1)国内经济发展不如预期,纺织终端需求大幅下降(2)全球疫情大规模反复,造成全球纺织品终端需求大幅下滑(3)东南亚国家大力扶持化纤产业,我国竞争优势减弱(4)油价持续长时间单边下跌,化纤产业链持续由于库存跌价导致长期亏损。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尽管东南亚国家凭借税收优惠政策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吸引部分纺织产业转移,但其在发展化纤产业链方面存在诸多劣势,远超市场预期。这些劣势包括:原材料匮乏、棉花成本优势减弱、劳动力效率低下、土地价格快速上涨、能源供应不稳定、金融环境落后、文化差异以及基础设施薄弱等。卫星数据显示,东南亚制造业受疫情反复影响显著,导致部分订单转移至中国,这与市场普遍认为的短期影响存在预期差。因此,中国在全球化纤产业链中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东南亚化纤产业链发展劣势显著

本节详细分析了东南亚(以越南、缅甸、柬埔寨和印度为例)发展化纤产业链的劣势,这些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原材料匮乏: 东南亚国家棉花产量远低于消费量,严重依赖进口;化纤原料生产能力不足,聚酯产业发展缓慢。
  • 棉花成本优势减弱: 中外棉价差持续走低,东南亚棉花成本低廉的优势逐渐消失。
  • 劳动力资源优势不明显: 东南亚国家平均工资快速增长,劳动力成本优势被低下的劳动效率所抵消。
  • 土地价格快速上涨: 土地成本优势正在被快速上涨的土地价格所吞噬。
  • 能源供应不稳定: 能源供应不稳定,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也不利于化纤生产。
  • 金融环境落后: 金融环境落后,企业融资环境不如中国,不利于重资产化纤产业的发展。
  • 文化差异和基础设施薄弱: 文化差异和基础设施落后也增加了企业在东南亚经营的难度和成本。
  • 产业链配套薄弱: 东南亚缺乏与中国类似的产业链一体化配套优势,对进出口资源依赖巨大。
  • 智能制造差距: 东南亚制造业与中国智能制造存在质的差距,未来中国化纤产业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中国化纤产业链的长期竞争优势

本节论述了中国化纤产业链的长期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完整的产业链配套: 中国拥有从原油到面料的全套产业链,实现了产业增值最大化。
  • 强大的生产规模和技术实力: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化纤出口国,拥有最强的化纤产业竞争力。
  • 智能制造转型: 中国化纤产业正在积极推进智能制造转型,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 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 政府对化纤产业的支持和政策引导,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石油化工行业,特别是化纤产业进行了深度研究:

  1. 东南亚和印度发展化纤产业链的劣势显著,远超市场预期: 本节详细分析了东南亚和印度发展化纤产业链的劣势,包括税收政策、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能源供应、金融环境、文化差异、基础设施以及智能制造等方面。

    • 税收优惠政策的吸引力有限: 虽然东南亚国家提供税收优惠政策,但其在其他方面的劣势抵消了这些优惠带来的好处。
    • 原材料匮乏和成本上升: 东南亚国家缺乏化纤原料,且棉花成本优势正在减弱。
    • 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效率低下: 东南亚劳动力成本正在上升,且劳动效率低下。
    • 土地成本上升和基础设施薄弱: 土地价格快速上涨,基础设施薄弱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 能源供应不稳定和金融环境落后: 能源供应不稳定,金融环境落后也制约了化纤产业的发展。
    • 文化差异和智能制造差距: 文化差异和智能制造差距进一步加大了与中国的差距。
  2. 卫星监测显示集运受疫情扰动显著: 本节利用卫星数据监测了中国、印度和越南的集运活跃度,分析了疫情对各国集运的影响,并指出部分印度和越南订单转移至中国的趋势。

    • 疫情对集运的影响: 疫情反复导致东南亚国家集运活跃度下降,而中国集运活跃度保持高位。
    • 订单转移趋势: 部分印度和越南订单转移至中国,这与市场预期存在差异。
  3. 东南亚疫情推动上下游各类产品订单转移: 本节分析了东南亚疫情对纺织品贸易方式的影响,并通过分析中国、越南、印度、美国和欧洲之间的纺织品贸易数据,论证了部分订单转移至中国的趋势。

    • 欧美终端消费需求恢复: 全球疫苗接种率提高,欧美终端消费需求持续恢复。
    • 东南亚疫情反复影响制造业: 东南亚疫情反复影响制造业活跃度,导致订单转移。
    • 纺织品贸易数据分析: 通过分析纺织品贸易数据,证实了部分订单转移至中国的趋势,并分析了不同阶段订单转移的特点。
  4. 风险提示: 本节列出了可能影响行业发展的风险因素,包括国内经济发展、全球疫情、东南亚国家政策以及油价波动等。

总结

本报告基于对中国、印度、越南等国高频数据的分析,以及对卫星数据和纺织品贸易数据的深入研究,得出结论:尽管东南亚国家在某些方面存在成本优势,但其在发展化纤产业链方面存在诸多结构性劣势,这些劣势远超市场预期。疫情反复加剧了这些劣势的影响,导致部分订单转移至中国。中国凭借其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强大的生产规模和技术实力以及积极的智能制造转型,将在全球化纤产业链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国内经济发展、全球疫情、东南亚国家政策以及油价波动等因素仍构成潜在风险。 投资者需谨慎评估这些风险,并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投资决策。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1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