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疗器械行业深度报告:62轮集采后的启示-不同生命周期的高值耗材集采影响如何?

医疗器械行业深度报告:62轮集采后的启示-不同生命周期的高值耗材集采影响如何?

研报

医疗器械行业深度报告:62轮集采后的启示-不同生命周期的高值耗材集采影响如何?

  高值耗材集采持续加速,成熟品种或将率先迎来省级集采扩面。2020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8118亿元(+15.5%),其中高值耗材占比约22.8%,高值耗材A股总市值已达2570亿,占医疗器械板块市值约17.3%,是值得重点挖掘投资机会的细分板块。2019年迄今高值耗材历经约62轮集采,覆盖冠脉、骨科等约17个品种,可以发现集采大多从单个省份经过几轮联盟采购逐渐扩大范围,国产、联盟集采的每个品种都至少经历1轮省市级采购,我们认为现阶段还没纳入区域集采的品种短期内大范围集采的概率较低。综合过去3年区域集采情况,以及此前医保局提出的每省5个省级品种目标,预计球囊导管、人工晶体等集采或将率先扩面。   我们对国内高值耗材集采政策进行详细梳理,按照国产化率差异归纳总结冠脉支架、人工关节、人工晶体3款代表性品种的集采演化,分析不同集采政策对相关行业及公司的影响,借此探讨未来长周期集采背景下的投资机会。   冠脉支架国产化率超70%,集采后短期承压,更多创新产品有望成为战略主轴。冠脉支架2019年市场规模约159.7亿元(+11.8%),产品用量大、市场竞争充分,符合高值耗材集采标准。作为高值耗材国家集采的首次尝试,冠脉集采中标均价降幅超90%,虽然国产中标量超过80%,但“脚踝斩”式降价仍对企业短期业绩造成冲击。后集采时代,相关企业逐渐将更多精力放在药球、旋切术、血管成像等泛血管介入产品,我们预计未来相关创新产品有望成为支撑冠脉市场增长的新动力。   人工关节植入量国产化率约44%,集采影响相对温和,国产化率稳步提升。人工关节2020年国内市场约102亿元,15-20年复合增速20.6%;国产关节植入量占比约44%。与冠脉集采相比,关节集采竞价规则更加灵活,价格降幅(-80%)和国产中标量(54%)更加可观,集采后相关企业业绩表现优于冠脉支架,盈利能力也稳定在80%左右,我们认为关节国采对产品出厂价影响相对有限。同时本轮集采主要按材质、系统分类,未涉及其他配件,相关国产企业正加快3D打印、肩肘踝关节等新材料、新产品研发,未来有望通过差异化产品进一步打开终端市场。   人工晶体国产化率约20%,区域集采效果有限,国产影响更偏利好。相比冠脉支架和关节,人工晶体市场需求量更大,2018年市场规模210亿元,国产化率2019年约20%。虽然人工晶体已经历约15次集采,但区域采购量较小,企业降价动力不足,价格降幅有限,基本没有触及国产出厂价;虽然集采后进口企业凭借性能、品牌等综合性优势占据主要份额,但入院价格的大幅下降仍为国产品牌带来机遇,如19年安徽集采爱博医疗中标后公立医院开户数量翻倍,月均收入提升53.61%。我们认为未来人工晶体集采后对相关企业的影响更偏向利好为主,头部国产品牌有望借助集采契机实现快速放量。   投资建议:1、我们建议理性看待高值耗材集采,结合过往集采情况以及政策要求区分不同品种集采风险的高低,重点关注尚未纳入集采范围,短期内集采风险较低的细分赛道龙头,如南微医学、心脉医疗、佰仁医疗等。2、针对可能即将纳入集采或潜在集采风险较高的耗材,我们建议关注国产化率低,有望受益集采实现业绩加速提升的品种,如爱博医疗、惠泰医疗等。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销售增长测算不及预期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报告标签:
  • 医疗器械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336

  • 发布机构: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05-30

  • 页数:

    21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高值耗材集采持续加速,成熟品种或将率先迎来省级集采扩面。2020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8118亿元(+15.5%),其中高值耗材占比约22.8%,高值耗材A股总市值已达2570亿,占医疗器械板块市值约17.3%,是值得重点挖掘投资机会的细分板块。2019年迄今高值耗材历经约62轮集采,覆盖冠脉、骨科等约17个品种,可以发现集采大多从单个省份经过几轮联盟采购逐渐扩大范围,国产、联盟集采的每个品种都至少经历1轮省市级采购,我们认为现阶段还没纳入区域集采的品种短期内大范围集采的概率较低。综合过去3年区域集采情况,以及此前医保局提出的每省5个省级品种目标,预计球囊导管、人工晶体等集采或将率先扩面。

  我们对国内高值耗材集采政策进行详细梳理,按照国产化率差异归纳总结冠脉支架、人工关节、人工晶体3款代表性品种的集采演化,分析不同集采政策对相关行业及公司的影响,借此探讨未来长周期集采背景下的投资机会。

  冠脉支架国产化率超70%,集采后短期承压,更多创新产品有望成为战略主轴。冠脉支架2019年市场规模约159.7亿元(+11.8%),产品用量大、市场竞争充分,符合高值耗材集采标准。作为高值耗材国家集采的首次尝试,冠脉集采中标均价降幅超90%,虽然国产中标量超过80%,但“脚踝斩”式降价仍对企业短期业绩造成冲击。后集采时代,相关企业逐渐将更多精力放在药球、旋切术、血管成像等泛血管介入产品,我们预计未来相关创新产品有望成为支撑冠脉市场增长的新动力。

  人工关节植入量国产化率约44%,集采影响相对温和,国产化率稳步提升。人工关节2020年国内市场约102亿元,15-20年复合增速20.6%;国产关节植入量占比约44%。与冠脉集采相比,关节集采竞价规则更加灵活,价格降幅(-80%)和国产中标量(54%)更加可观,集采后相关企业业绩表现优于冠脉支架,盈利能力也稳定在80%左右,我们认为关节国采对产品出厂价影响相对有限。同时本轮集采主要按材质、系统分类,未涉及其他配件,相关国产企业正加快3D打印、肩肘踝关节等新材料、新产品研发,未来有望通过差异化产品进一步打开终端市场。

  人工晶体国产化率约20%,区域集采效果有限,国产影响更偏利好。相比冠脉支架和关节,人工晶体市场需求量更大,2018年市场规模210亿元,国产化率2019年约20%。虽然人工晶体已经历约15次集采,但区域采购量较小,企业降价动力不足,价格降幅有限,基本没有触及国产出厂价;虽然集采后进口企业凭借性能、品牌等综合性优势占据主要份额,但入院价格的大幅下降仍为国产品牌带来机遇,如19年安徽集采爱博医疗中标后公立医院开户数量翻倍,月均收入提升53.61%。我们认为未来人工晶体集采后对相关企业的影响更偏向利好为主,头部国产品牌有望借助集采契机实现快速放量。

  投资建议:1、我们建议理性看待高值耗材集采,结合过往集采情况以及政策要求区分不同品种集采风险的高低,重点关注尚未纳入集采范围,短期内集采风险较低的细分赛道龙头,如南微医学、心脉医疗、佰仁医疗等。2、针对可能即将纳入集采或潜在集采风险较高的耗材,我们建议关注国产化率低,有望受益集采实现业绩加速提升的品种,如爱博医疗、惠泰医疗等。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销售增长测算不及预期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高值耗材集采已成为常态化趋势,其对不同品种的影响程度取决于耗材的成熟度、竞争格局和国产化率。 成熟、竞争充分的品种(如冠脉支架)集采后短期承压,但创新产品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国产化率中等的产品(如人工关节)集采影响相对温和,国产占比稳步提升;国产化率低的品种(如人工晶体)集采对国产企业更偏利好,有望加速放量。 投资者应理性看待集采风险,关注不同品种的差异化投资机会。

高值耗材集采的常态化及风险分级

目前,高值耗材集采已覆盖约17个品种,并呈现从省级到联盟集采,最终走向全国集采的趋势。 报告建议投资者根据品种的成熟度、竞争格局和国产化率,对集采风险进行分级,从而制定差异化的投资策略。

集采对不同高值耗材的影响差异

报告重点分析了冠脉支架、人工关节和人工晶体三种代表性高值耗材的集采演化,并指出其对相关企业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这为投资者提供了更精细化的市场分析框架,避免了“一刀切”的投资策略。

主要内容

医疗器械市场概况及高值耗材占比

报告首先概述了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高速增长(同比增长15.5%),并指出高值耗材占比约22.8%,是值得重点关注的细分板块。 高值耗材A股总市值已达2570亿元,占医疗器械板块市值约17.3%。

高值耗材集采政策梳理及演化趋势

报告详细梳理了自2019年以来约62轮高值耗材集采政策,包括国家集采、省级集采和联盟集采,并分析了集采模式的演化趋势,预测未来集采将持续扩面,球囊导管、人工晶体等品种或将率先扩面。

冠脉支架集采分析

报告深入分析了冠脉支架集采对相关企业的影响。由于冠脉支架国产化率高、市场竞争充分,集采导致价格大幅下降,企业短期承压。然而,报告也指出,企业正积极研发药球、旋切术、血管成像等创新产品,以应对集采压力,并有望成为未来增长动力。

人工关节集采分析

报告分析了人工关节集采的相对温和影响。尽管集采导致价格下降,但国产占比稳步提升,且企业毛利率保持稳定。 报告认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

人工晶体集采分析

报告指出,人工晶体区域集采效果有限,价格降幅较小,对国产企业影响更偏利好。 国产企业有望借助集采契机实现快速放量,尤其是在中高端产品领域。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给出了投资建议:关注短期集采风险低的细分赛道龙头企业(如南微医学、心脉医疗、佰仁医疗等),以及国产化率低、有望受益集采的品种(如爱博医疗、惠泰医疗等)。 同时,报告也提示了新产品研发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销售增长测算不及预期风险以及信息滞后风险等。

总结

本报告对中国高值耗材集采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集采已成为常态化趋势,但其对不同品种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报告根据国产化率、市场竞争格局和产品成熟度等因素,对高值耗材集采的风险进行了分级,并提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报告强调了理性看待集采风险,关注创新产品和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性。 然而,报告也承认存在信息滞后和政策变化等风险,投资者需谨慎决策。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1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