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液态金属电池性能优异,产业化应用有望加速
下载次数:
1644 次
发布机构: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4-04-28
页数:
14页
近两周(04月12日-04月26日)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下跌1.01%,表现弱于创业板指。半导体材料涨0.77%,OLED材料涨0.65%,液晶显示跌0.72%,尾气治理跌0.53%,添加剂涨1.72%,碳纤维跌2.22%,膜材料跌4.72%。近两周涨幅前五为瑞丰高材、南京聚隆、联瑞新材、金禾实业、瑞丰新材;跌幅前五为扬帆新材、强力新材、万顺新材、海优新材、宏昌电子。
新材料双周报:液态金属电池应用前景广阔,部分高温产品已初步商业化液态金属电池(liquid metal battery,LMB)源于传统电冶金的发展,其原型为上世纪初美国铝业公司为电解生产高纯铝而发展起来的三层液态Hoopes电解槽。LMB由液态金属A、B和熔融电解质组成,在电池工作时,由于密度不同、互不相溶,组分自分层为三层。相对于传统电池,液态金属电池不涉及隔膜与分离结构,避免了电极形变和枝晶生长的固态退化机制,具有高电流密度、长循环寿命、简单制作等优点,能满足能量型和功率型双重应用,在电网大规模静态储能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越来越多的液态金属电池体系被用于电网规模的储能。在液态金属电池工作温度范围内(200~600℃),其能量密度和材料成本已经分别达到约为100~200Wh/kg和60~300美元/千瓦时,满足产业化初期的基本要求。部分高温液态金属电池已初步实现商业化,新兴的中低温/室温液态金属电池尚处于研究初始阶段,仍面临着循环稳定性、经济性等多方面挑战。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伴随液态金属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其产业化应用有望不断加速,上游相关材料企业有望受益。
重要公司公告
【新和成】(1)年度报告: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51.17亿元,同比下降5.13%;归母净利润27.04亿元,同比下降25.30%。(2)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Q1实现归母净利润8.36-9.00亿元,同比增长30%-40%。
【国瓷材料】季度报告:公司2024Q1实现营业收入8.27亿元,同比上升5.23%;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上升7.99%。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我们看好在国家安全、自主可控战略大背景下,化工新材料国产替代的历史性机遇,推荐标的:【电子(半导体)新材料】昊华科技、阿科力、洁美科技、长阳科技、瑞联新材、万润股份、东材科技、濮阳惠成等;【新能源新材料】宏柏新材、濮阳惠成、黑猫股份等;【其他】利安隆等。
受益标的:【电子(半导体)新材料】鼎龙股份、国瓷材料、松井股份、彤程新材、圣泉集团等;【新能源新材料】晨光新材、振华股份、百合花、道恩股份、蓝晓科技、中欣氟材、普利特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液态金属电池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部分高温产品已实现商业化,但中低温/室温液态金属电池仍面临挑战。新材料行业整体表现弱于创业板指,部分个股涨跌幅度较大,建议关注液态金属电池产业链相关企业以及国产替代机遇。
液态金属电池技术凭借其高电流密度、长循环寿命和简易制作等优势,在电网大规模储能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虽然目前高温液态金属电池已初步实现商业化,但中低温/室温液态金属电池仍处于研发初期,循环稳定性和经济性等方面仍需突破。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液态金属电池的产业化应用有望加速,上游相关材料企业将从中受益。
报告数据显示,近两周新材料指数下跌1.01%,跑输创业板指4.46%。不同细分领域表现差异较大,半导体材料、OLED材料等小幅上涨,而液晶显示、膜材料等则出现下跌。部分个股涨跌幅度显著,例如南京聚隆、瑞丰高材等个股涨幅居前,而扬帆新材、强力新材等个股跌幅居前。
本节详细介绍了液态金属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以及不同类型(高温、中温、室温)的特性。报告指出,液态金属电池相较于传统电池具有显著优势,在能量密度和成本方面已达到产业化初期的基本要求。部分高温液态金属电池已实现商业化,但中低温/室温液态金属电池仍面临技术挑战。
本节对新材料行业股票行情进行了双周回顾,数据显示本周82.7%个股上涨,近两周27.1%个股上涨。报告跟踪了重点标的,例如东材科技、华特气体、硅宝科技等,并分析了其核心逻辑。此外,报告还统计了公司公告,包括新和成、国瓷材料等公司的季度报告,以及其他重要公告。
本节列出了新材料板块个股在本周和近两周的涨跌幅排行,并对领涨和领跌个股进行了简要分析。数据显示,南京聚隆、润阳科技等个股在本周涨幅居前,而光威复材、蓝晓科技等个股跌幅居前。近两周涨跌幅排行也呈现类似的趋势。
本节分析了近两周新材料指数与创业板指的相对表现,指出新材料指数跑输创业板指4.46%。报告还对半导体材料、OLED材料、液晶显示、尾气治理、添加剂、碳纤维和膜材料等细分领域的指数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
本节跟踪了3月份部分产业链数据,包括PCB制造台股营收同比增长0.77%等信息,为行业发展趋势提供了参考。
本报告对新材料行业,特别是液态金属电池领域进行了深入分析。液态金属电池技术发展迅速,部分高温产品已实现商业化,但中低温/室温电池仍面临挑战。新材料行业整体表现相对疲软,但部分细分领域和个股表现突出。投资者需关注液态金属电池产业链相关企业以及国产替代机遇,同时需谨慎评估市场风险。 报告数据显示,行业内存在较大的个股涨跌幅度差异,投资者需进行深入研究,谨慎决策。
 
                                        氟化工行业周报:萤石行情持续复苏、制冷剂继续向上,印度对我国HFCs制冷剂发起反倾销调查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基药目录调整,首推方盛制药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印发,草铵膦、锦纶行业反内卷有序推进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UCO-SAF供需持续偏紧,欧盟对美SAF征收反侵销税或凸显中国SAF竞争力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