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政策利好频出、有望持续催化,积极把握底部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政策利好频出、有望持续催化,积极把握底部机会

券商报告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政策利好频出、有望持续催化,积极把握底部机会

  本周观点:   政策利好频出,板块有望持续催化,积极把握底部机会。本周沪深300上涨1.74%,医药生物行业下跌0.23%,处于28个一级子行业第24位。医药板块经历了7、8月的调整,一方面中报的短期压制已经过去,下半年有望迎来多重修复;另一方面,近期政策已经呈现明显回暖态势,例如创新医疗器械不集采、脊柱植入耗材国采方案相对温和、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降价好于预期等,有望对板块带来显著正向催化。我们认为,医药当前处于政策预期、经营业绩、持仓配置、估值水平的多重底部,板块基本面在下半年有望迎来多重积极修复,建议对医药乐观起来,重点把握:1)趋势强劲的优质赛道的估值修复,如创新药械、CRO/CDMO、生命科学上游等。2)有望迎来基本面修复的板块:特色原料药、连锁药店等。3)自下而上挖掘具有边际变化的优质个股。   集采预期边际缓和,关注创新器械底部机会。9月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955号建议的答复》,明确指出“由于创新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尚未成熟、使用量暂时难以预估,尚难以实施带量方式”。自2014年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实行以来,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基本成逐年增加趋势,2014-2022年(2022年截至8月31日)批准的创新医疗器械个数分别为1、9、11、12、21、19、26、42个。截止2022年8月31日,共有176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我们认为高值耗材板块长期压制估值的政策预期有望迎来缓和,相关标的短期集采风险相对可控,板块估值、业绩有望迎来共振。我们建议关注具备强产品研发能力和稀缺性创新品种的头部企业,如南微医学、心脉医疗、乐普医疗、惠泰医疗、三友医疗、启明医疗、心通医疗、沛嘉医疗等。   种植牙专项治理政策:靴子落地,医疗服务收费降价好于预期。2022年9月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通知。本次通知是继2022年8月1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来,政策首次对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做出明确规定。通知明确指出,单颗常规种植牙的医疗服务价格整体调控范围为“诊查检查+种植体植入+牙冠置入”,其中三级公立医院种植牙医疗服务部分的价格调控目标确定为4500元。此次政策调整同时考虑到地区差异性,并非一刀切的单一标准,对于部分情况允许适度放宽条件:1)经济发达、人力成本高、口腔种植技术领先的地区可放宽20%;2)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口腔种植专业列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医疗机构可放宽10%;3)口腔种植成功率高,公开服务质量信息、承诺接受监督和检查的医疗机构可放宽10%。涉及多种放宽情形的可分别计算后加总,即最高上限可达6300元,定价明显好于此前市场预期。《征求意见稿》中的“种植体植入手术及牙冠置入价格占比控制在60%左右,检查设计价格占比控制在10%左右”这一条例也在此次通知中取消。因此我们预计单颗种植牙收费的整体降价幅度要远好于此前宁波地区的集采降幅。本次价格调控体现了较高的科学性,一方面价格调整也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同时引导医院聚焦口腔种植医疗质量的提升,有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我们认为,种植牙市场供需不平衡仍然存在,降价有望带来需求爆发,会进一步加大供需缺口。考虑到种植牙医学习曲线较短,大型民营口腔连锁医生产能更具弹性,有望承接更多增量需求。此外,集采背景下个体诊所低价种植牙引流的营销策略失效,尾部机构加速淘汰,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以通策医疗、瑞尔集团为代表的民营口腔服务龙头有望迎来业绩+估值的双重修复。   重点推荐个股表现:9月重点推荐:药明生物、药明康德、智飞生物、百济神州-U、泰格医药、康龙化成、凯莱英、昭衍新药、鱼跃医疗、百克生物、普洛药业、海思科、康方生物、迪安诊断、同和药业;本周平均下跌0.25%,跑输医药行业0.02%。   一周市场动态:对2022年初到目前的医药板块进行分析,医药板块收益率-23.0%,同期沪深300收益率-17.1%,医药板块跑输沪深300收益率-5.9%。本周沪深300下跌1.74%,医药生物行业下跌0.23%,处于28个一级子行业第24位,子板块医药商业、生物制品、中药下跌;化学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上涨。其中医疗器械涨幅最高,为0.66%,医疗服务涨幅最小,为0.22%;生物制品跌幅最大,为2.79%,中药跌幅最小,为0.04%。以2022年盈利预测估值来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6.76倍PE,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市盈率大约为31.03倍PE,医药板块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13.74%。以TTM估值法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4.0倍PE,低于历史平均水平(36.8倍PE),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24%。   风险提示:政策扰动风险、药品质量问题、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报告标签:
  • 生物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578

  • 发布机构: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09-13

  • 页数:

    11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本周观点:

  政策利好频出,板块有望持续催化,积极把握底部机会。本周沪深300上涨1.74%,医药生物行业下跌0.23%,处于28个一级子行业第24位。医药板块经历了7、8月的调整,一方面中报的短期压制已经过去,下半年有望迎来多重修复;另一方面,近期政策已经呈现明显回暖态势,例如创新医疗器械不集采、脊柱植入耗材国采方案相对温和、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降价好于预期等,有望对板块带来显著正向催化。我们认为,医药当前处于政策预期、经营业绩、持仓配置、估值水平的多重底部,板块基本面在下半年有望迎来多重积极修复,建议对医药乐观起来,重点把握:1)趋势强劲的优质赛道的估值修复,如创新药械、CRO/CDMO、生命科学上游等。2)有望迎来基本面修复的板块:特色原料药、连锁药店等。3)自下而上挖掘具有边际变化的优质个股。

  集采预期边际缓和,关注创新器械底部机会。9月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955号建议的答复》,明确指出“由于创新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尚未成熟、使用量暂时难以预估,尚难以实施带量方式”。自2014年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实行以来,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基本成逐年增加趋势,2014-2022年(2022年截至8月31日)批准的创新医疗器械个数分别为1、9、11、12、21、19、26、42个。截止2022年8月31日,共有176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我们认为高值耗材板块长期压制估值的政策预期有望迎来缓和,相关标的短期集采风险相对可控,板块估值、业绩有望迎来共振。我们建议关注具备强产品研发能力和稀缺性创新品种的头部企业,如南微医学、心脉医疗、乐普医疗、惠泰医疗、三友医疗、启明医疗、心通医疗、沛嘉医疗等。

  种植牙专项治理政策:靴子落地,医疗服务收费降价好于预期。2022年9月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通知。本次通知是继2022年8月1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来,政策首次对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做出明确规定。通知明确指出,单颗常规种植牙的医疗服务价格整体调控范围为“诊查检查+种植体植入+牙冠置入”,其中三级公立医院种植牙医疗服务部分的价格调控目标确定为4500元。此次政策调整同时考虑到地区差异性,并非一刀切的单一标准,对于部分情况允许适度放宽条件:1)经济发达、人力成本高、口腔种植技术领先的地区可放宽20%;2)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口腔种植专业列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医疗机构可放宽10%;3)口腔种植成功率高,公开服务质量信息、承诺接受监督和检查的医疗机构可放宽10%。涉及多种放宽情形的可分别计算后加总,即最高上限可达6300元,定价明显好于此前市场预期。《征求意见稿》中的“种植体植入手术及牙冠置入价格占比控制在60%左右,检查设计价格占比控制在10%左右”这一条例也在此次通知中取消。因此我们预计单颗种植牙收费的整体降价幅度要远好于此前宁波地区的集采降幅。本次价格调控体现了较高的科学性,一方面价格调整也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同时引导医院聚焦口腔种植医疗质量的提升,有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我们认为,种植牙市场供需不平衡仍然存在,降价有望带来需求爆发,会进一步加大供需缺口。考虑到种植牙医学习曲线较短,大型民营口腔连锁医生产能更具弹性,有望承接更多增量需求。此外,集采背景下个体诊所低价种植牙引流的营销策略失效,尾部机构加速淘汰,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以通策医疗、瑞尔集团为代表的民营口腔服务龙头有望迎来业绩+估值的双重修复。

  重点推荐个股表现:9月重点推荐:药明生物、药明康德、智飞生物、百济神州-U、泰格医药、康龙化成、凯莱英、昭衍新药、鱼跃医疗、百克生物、普洛药业、海思科、康方生物、迪安诊断、同和药业;本周平均下跌0.25%,跑输医药行业0.02%。

  一周市场动态:对2022年初到目前的医药板块进行分析,医药板块收益率-23.0%,同期沪深300收益率-17.1%,医药板块跑输沪深300收益率-5.9%。本周沪深300下跌1.74%,医药生物行业下跌0.23%,处于28个一级子行业第24位,子板块医药商业、生物制品、中药下跌;化学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上涨。其中医疗器械涨幅最高,为0.66%,医疗服务涨幅最小,为0.22%;生物制品跌幅最大,为2.79%,中药跌幅最小,为0.04%。以2022年盈利预测估值来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6.76倍PE,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市盈率大约为31.03倍PE,医药板块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13.74%。以TTM估值法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4.0倍PE,低于历史平均水平(36.8倍PE),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24%。

  风险提示:政策扰动风险、药品质量问题、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1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