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多因素驱动下游需求旺盛,中上游有望率先获益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多因素驱动下游需求旺盛,中上游有望率先获益

研报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多因素驱动下游需求旺盛,中上游有望率先获益

  报告摘要   多肽产业链:多肽产业链可分为以多肽创新药、多肽仿制药及多肽化妆品为主的下游,以仿制药原料药、多肽CDMO及美容肽原料公司为主的中游以及多肽合成试剂、固相载体树脂、填料、固相合成仪为主的上游。   多肽发展历程:多肽合成技术的迭代,给药方式突破及适应症拓展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多肽产业链经历了从1922年首个多肽药物问世→固相合成法普及→多肽口服制剂诞生→GLP-1R激动剂多适应症开拓的发展,无论是供给端合成技术或给药方式的突破,还是需求端新适应症的拓展,每次突破都推动了行业快速发展。当前随着重磅多肽药物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的高速放量,心衰、慢性肾病、NASH等适应症的持续开拓,新型多靶点多肽减重药物的不断研发,我们预计多肽产业链有望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   行业驱动:产业链共振,行业有望迎来快速成长期。   1、下游:GLP-1扩容、研发管线增加、重磅品种专利到期推动需求持续强劲。1)多肽药物因GLP-1R激动剂的减重等新适应症持续放量有望迎来新一轮提速增长:减重患者基数庞大,据沙利文数据,预计2030年国内GLP-1R激动剂市场规模约515亿元,2022E-2030E约26.0%;2)多肽及减重研发管线持续扩容推动下游需求持续旺盛;①研发管线持续快速增长:2020年国内多肽药物临床前至临床III期研发管线约29个,同比增长107.1%;②GLP-1相关研发不断收获:国内信达玛仕度肽II期数据减重效果显著,海外诺和诺德心血管试验达到主要结果,具有里程碑意义;3)多个重磅多肽品种专利逐步到期:近年来随着利拉鲁肽、利那洛肽、戈舍瑞林等多个重磅多肽药物专利保护陆续到期,多肽仿制药行业红利期有望持续。   2、中游:高生产壁垒带来整体格局较好,跟随下游享受高成长红利。1)多肽C(D)MO:多肽药物生产壁垒较高,国内玩家有限,利拉鲁肽及司美格鲁肽原料药申报登记仅7家。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多肽C(D)MO潜在空间为134.0亿美元,市场空间广阔;2)美容肽(多肽化妆品)原料药:全球及国内美容肽原料市场持续快速增长,据沙利文数据,预计全球美容肽原料市场规模到2025年达到14.5亿美元。国内格局较为分散,据沙利文数据,2021年国内美容肽原料药市场CR5约19.3%。   3、上游:合成试剂、固相载体、纯化溶剂填料、合成仪等有望率先受益。1)多肽合成试剂:①多肽合成试剂市场稳步增长,据肽研社数据,预计2023年全球多肽合成试剂市场规模约68.5亿元(+6.9%),国内多肽合成试剂市场规模约22.2亿元(+9.9%)。格局来看,国内昊帆生物是少数实现规模化量产且品种齐全的多肽合成试剂生产商;2)多肽固相载体、纯化填料及固相合成仪:均实现自主可控,各个领域国内均有隐形冠军,有望受益于下游需求快速扩增。   投资建议:中上游有望率先受益,持续看好。持续看好中游多肽原料药/中间体头部公司诺泰生物、圣诺生物、翰宇药业、金凯生科、海翔药业、美诺华等;原料药仿制药一体化布局的奥翔药业、奥锐特等;多肽CDMO头部公司药明康德、凯莱英等;国内美容肽原料龙头企业湃肽生物;上游多肽合成试剂龙头昊帆生物、多肽固相载体龙头蓝晓科技等。同时看好下游GLP-1R激动剂进展较快的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华东医药、通化东宝、联邦制药等。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市场空间测算偏差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报告标签:
  • 医药商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079

  • 发布机构: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10-17

  • 页数:

    30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报告摘要

  多肽产业链:多肽产业链可分为以多肽创新药、多肽仿制药及多肽化妆品为主的下游,以仿制药原料药、多肽CDMO及美容肽原料公司为主的中游以及多肽合成试剂、固相载体树脂、填料、固相合成仪为主的上游。

  多肽发展历程:多肽合成技术的迭代,给药方式突破及适应症拓展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多肽产业链经历了从1922年首个多肽药物问世→固相合成法普及→多肽口服制剂诞生→GLP-1R激动剂多适应症开拓的发展,无论是供给端合成技术或给药方式的突破,还是需求端新适应症的拓展,每次突破都推动了行业快速发展。当前随着重磅多肽药物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的高速放量,心衰、慢性肾病、NASH等适应症的持续开拓,新型多靶点多肽减重药物的不断研发,我们预计多肽产业链有望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

  行业驱动:产业链共振,行业有望迎来快速成长期。

  1、下游:GLP-1扩容、研发管线增加、重磅品种专利到期推动需求持续强劲。1)多肽药物因GLP-1R激动剂的减重等新适应症持续放量有望迎来新一轮提速增长:减重患者基数庞大,据沙利文数据,预计2030年国内GLP-1R激动剂市场规模约515亿元,2022E-2030E约26.0%;2)多肽及减重研发管线持续扩容推动下游需求持续旺盛;①研发管线持续快速增长:2020年国内多肽药物临床前至临床III期研发管线约29个,同比增长107.1%;②GLP-1相关研发不断收获:国内信达玛仕度肽II期数据减重效果显著,海外诺和诺德心血管试验达到主要结果,具有里程碑意义;3)多个重磅多肽品种专利逐步到期:近年来随着利拉鲁肽、利那洛肽、戈舍瑞林等多个重磅多肽药物专利保护陆续到期,多肽仿制药行业红利期有望持续。

  2、中游:高生产壁垒带来整体格局较好,跟随下游享受高成长红利。1)多肽C(D)MO:多肽药物生产壁垒较高,国内玩家有限,利拉鲁肽及司美格鲁肽原料药申报登记仅7家。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多肽C(D)MO潜在空间为134.0亿美元,市场空间广阔;2)美容肽(多肽化妆品)原料药:全球及国内美容肽原料市场持续快速增长,据沙利文数据,预计全球美容肽原料市场规模到2025年达到14.5亿美元。国内格局较为分散,据沙利文数据,2021年国内美容肽原料药市场CR5约19.3%。

  3、上游:合成试剂、固相载体、纯化溶剂填料、合成仪等有望率先受益。1)多肽合成试剂:①多肽合成试剂市场稳步增长,据肽研社数据,预计2023年全球多肽合成试剂市场规模约68.5亿元(+6.9%),国内多肽合成试剂市场规模约22.2亿元(+9.9%)。格局来看,国内昊帆生物是少数实现规模化量产且品种齐全的多肽合成试剂生产商;2)多肽固相载体、纯化填料及固相合成仪:均实现自主可控,各个领域国内均有隐形冠军,有望受益于下游需求快速扩增。

  投资建议:中上游有望率先受益,持续看好。持续看好中游多肽原料药/中间体头部公司诺泰生物、圣诺生物、翰宇药业、金凯生科、海翔药业、美诺华等;原料药仿制药一体化布局的奥翔药业、奥锐特等;多肽CDMO头部公司药明康德、凯莱英等;国内美容肽原料龙头企业湃肽生物;上游多肽合成试剂龙头昊帆生物、多肽固相载体龙头蓝晓科技等。同时看好下游GLP-1R激动剂进展较快的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华东医药、通化东宝、联邦制药等。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市场空间测算偏差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多肽产业链,特别是中上游,由于多重因素驱动下游需求旺盛,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期。 具体而言,下游需求增长主要源于GLP-1激动剂在减重等新适应症的持续放量、研发管线的持续扩容以及多个重磅多肽品种专利到期带来的仿制药机遇;中游的高生产壁垒保证了较好的市场格局,将直接受益于下游的高速增长;上游的合成试剂、固相载体等材料也将率先受益于下游需求的扩张。 报告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中上游的多肽原料药/中间体公司、多肽CDMO公司、美容肽原料公司以及多肽合成试剂和固相载体龙头企业。

多肽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多肽产业链涵盖上游的合成试剂、固相载体、填料、合成仪器等;中游的仿制药原料药、多肽CDMO和美容肽原料公司;以及下游的多肽创新药、仿制药和多肽化妆品。 报告指出,多肽合成技术的迭代、给药方式的突破以及适应症的拓展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目前,随着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重磅多肽药物的快速放量,以及心衰、慢性肾病、NASH等新适应症的持续开拓,多肽产业链有望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

下游市场需求分析及驱动因素

下游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驱动:

  1. GLP-1激动剂的扩容和新适应症的开发: GLP-1激动剂在减重领域的成功应用,极大地拓展了其市场空间。 报告援引沙利文数据,预计2030年国内GLP-1R激动剂市场规模将达到515亿元,2022-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6%。 此外,司美格鲁肽在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病领域的积极临床结果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2. 多肽药物研发管线的持续扩容: 报告指出,2020年全球多肽药物临床前至临床III期研发管线约有442个,国内约有29个,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众多创新型多靶点多肽减重药物的研发,将持续推动下游需求的增长。

  3. 重磅多肽品种专利到期: 利拉鲁肽、利那洛肽、戈舍瑞林等多个重磅多肽药物专利陆续到期,将为多肽仿制药市场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主要内容

本报告对多肽产业链进行了深入分析,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多肽产业链基础概念及梳理

报告首先对多肽药物、美容肽以及多肽产业链进行了清晰的定义和梳理,并通过图表对比了多肽药物与传统小分子化药和蛋白质药物的差异,以及美容肽在不同品牌中的应用案例。

多肽产业链发展历程回顾

报告详细回顾了多肽产业链的发展历程,从1922年首个多肽药物问世,到固相合成法的普及、多肽口服制剂的诞生以及GLP-1R激动剂多适应症的开拓,分析了每一次技术突破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多肽产业链上中下游市场分析

报告分别对多肽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进行了详细的市场分析:

下游市场分析

重点关注GLP-1激动剂的市场规模、增长趋势以及研发管线情况,并分析了重磅多肽药物专利到期对市场的影响。

中游市场分析

分析了多肽CDMO和美容肽原料市场的规模、格局以及未来发展潜力,并对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原料药的国内申报登记情况进行了统计。

上游市场分析

分析了多肽合成试剂、固相载体、纯化填料和合成仪器的市场规模、增长趋势以及主要参与者。

重点公司分析

报告对药明康德、凯莱英、诺泰生物、翰宇药业、圣诺生物、昊帆生物、金凯生科、蓝晓科技、湃肽生物等多肽产业链重点公司进行了业务梳理和分析,并对部分公司的财务数据和发展战略进行了详细解读。 分析内容包括各公司的技术优势、市场地位、发展前景以及投资建议。

总结

本报告通过对多肽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全面分析,以及对重点公司的深入研究,得出结论:多因素驱动下游需求旺盛,中上游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中上游的多肽原料药/中间体公司、多肽CDMO公司、美容肽原料公司以及多肽合成试剂和固相载体龙头企业,并提示了市场竞争加剧、市场空间测算偏差以及信息滞后等潜在风险。 报告提供的市场数据和公司分析,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0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