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疗美容行业深度报告:供需旺盛,迎接医美黄金时代
下载次数:
1631 次
发布机构: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1-06-02
页数:
46页
概况:医美行业正处朝阳期,行业规范早期上游厂商占优。2020年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约1500亿元,14-19年复合增速为24%,2018年中国医美渗透率仅1.48%,较日、美、韩等医疗美容发达市场2.7%、5.2%、8.6%的渗透率存在2-6倍提升空间。医美行业终端价格难统一,中枢价格计算终端价/成本价高达30倍左右,加倍率高;上游生产厂商产品入市具备严格流程,拥有产业链25-30%产值,竞争格局及盈利水平好于其他环节;终端机构拥有定价自主权占据产业链60%左右产值,但因高昂获客成本及运营成本,盈利模型跑通前连锁化率难提升,格局分散;整体而言,上游厂商在整个产业链最占优,未来监管加严有助于产业链健康发展,利好厂商及机构格局优化。
上游:求美者年轻化驱动抗衰瘦身等轻医美项目繁荣,利好提前布局厂商。求美者诉求细分,医美项目达上百种,根据F&A,2018年注射及能量类轻医美项目占市场规模的41%,14-18年以26%复合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求美者年轻化驱动轻医美项目繁荣发展,抗衰瘦身项目成为热点。一方面,主打抗衰的胶原可再生注射剂相比能量项目具备效果自然、修复期短、安全性高等优势,成熟市场(如台湾)占比注射类项目10%以上,内陆市场在发展初期,成长空间大;另外,根据立本咨询,肉毒毒素市场规模达39亿元,15-18年复合增速为32%,肉毒毒素在动态纹修复以及瘦脸项目上鲜有竞争对手,在瘦身上相比光电项目具备治疗简单、恢复期快等特征,未来伴随产品供给增加市场教育加强,有望打开新天花板。
下游:降低机构获客成本是优化机构模型提升连锁化率的关键,机构或可率先受益行业高景气度。医美机构按4个层次设置严格门槛,根据艾瑞咨询19年正规机构超万家,私立医美机构占市场80%以上。目前头部上市连锁医美机构收入8-9亿元,占市场规模不足1%,单体头部医美机构收入体量2-4亿元,盈利不稳定导致连锁化率进程缓慢。人员成本(占比30%+)、获客费用(15-50%)、物资耗材成本(15-20%)是机构运营的三大费用,行业发展初期欠规范导致运营费用高,良好医技储备+优质产品运用有望加强机构口碑建设,提升用户粘性,助力连锁机构扩大市场份额。
投资建议:医美行业正处朝阳期,上游厂商具备较强产业链地位,盈利水平及竞争格局更优,关注上游有望成为爆款的增量医美项目;下游机构占据产业链较高权重,率先受益需求快速增长,关注具备良好医师储备及口碑沉淀的机构。我们看好行业未来成长性,重点推荐爱美客、华熙生物,建议关注华东医药、四环医药、华韩整形、朗姿股份、奥园美谷、苏宁环球。
风险提示:1)乱医美等事件导致医疗美容终端需求不达预期,提升行业获客成本;2)童颜针、肉毒毒素等产品推进进程不达预期,行业创新能力不足;3)海外厂家加速进入市场导致竞争格局恶化等。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朝阳期,市场规模巨大,增长潜力巨大,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上游厂商由于进入壁垒高、盈利能力强,占据产业链优势地位;下游机构虽然占据产业链较大比重,但高昂的获客成本和运营成本限制了其盈利能力和连锁化率。未来,行业监管的加强将有助于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利好上游厂商和具备良好医师储备及口碑的机构。
中国医美市场渗透率远低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医美产业链加倍率高,上游厂商拥有更高的利润率和更优的竞争格局。
求美者年轻化趋势推动轻医美项目(如注射、能量类项目)快速发展,抗衰老和瘦身成为热点。胶原可再生注射剂和肉毒素等产品因其优势和市场潜力,有望成为未来爆款。
医美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原料及产品生产商、中游医疗美容机构和下游终端用户。上游厂商凭借严格的准入门槛和高附加值产品,占据产业链25-30%的产值,盈利水平和竞争格局优于其他环节。下游机构虽然占据60%左右的产值,但高昂的获客成本和运营成本导致盈利能力参差不齐,连锁化率低。
2019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约为1500亿元,14-19年复合增速达24%。疗程数量的快速增长是主要驱动力。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医美市场渗透率仍处于低位,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医美用户年轻化趋势明显,9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医美项目具有高粘性,这为未来客单价提升奠定了基础。
本节详细分析了注射类玻尿酸、肉毒素和胶原可再生注射剂等主要医美项目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并对不同产品的特性、应用场景和市场潜力进行了深入探讨。数据显示,轻医美项目增长迅速,创新不断,为上游厂商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注射透明质酸钠市场规模庞大,但增速放缓。国产厂商凭借丰富的产品线和细分定位,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但外资品牌仍占据中高端市场优势。
肉毒素市场增长迅速,保妥适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国内市场也呈现高景气度,但国产产品与国际品牌仍存在差距。
胶原可再生注射剂作为一种新型抗衰老产品,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国内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
光电类项目是医美行业增速最快的子行业,但上游设备主要被外资厂商垄断。
埋线提升作为一种微创手术项目,通过刺激胶原蛋白再生达到提拉紧致的效果。
本节分析了中国医美机构的现状、竞争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重点探讨了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连锁化率的策略。数据显示,医美机构的获客成本高企,盈利能力参差不齐,连锁化率低。
医美机构设置了严格的准入门槛,私立机构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连锁化率低,盈利水平差异大。
新氧、美团等垂直平台成为医美机构获客的重要渠道,但高昂的获客成本仍然是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优质医美项目和医师资源是提升机构口碑和盈利能力的关键,新营销模式有助于放大资源优势,加速口碑效应沉淀。
南医大友谊整形医院通过教研结合、打造优质医师团队等方式,实现了长期稳定的增长和高盈利水平。
本报告对中国医疗美容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涵盖了市场规模、增长潜力、产业链结构、主要医美项目、机构运营模式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报告指出,中国医美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上游厂商和具备良好医师储备及口碑的机构将受益于行业的高景气度和监管的加强。报告最后推荐了爱美客和华熙生物等重点公司,并对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和风险提示。 报告中大量使用了数据和图表,对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Enhertu联合疗法获FDA优先审评,有望重塑HER2阳性乳腺癌一线治疗
CXO行业深度跟踪报告:CDMO景气度持续,CRO拐点可期
公司深度报告:自主品牌破局海外,国产替代加速成长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科创主线不变,节前风格或倾向于低估值标的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