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3年第15期总第89期:2023年上半年医保支出同比增长18.2% 持续关注创新药板块
下载次数:
1278 次
发布机构:
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8-08
页数:
24页
行业回顾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跌幅为-0.07%,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30,跑输沪深300指数(5.20%)。从子行业来看,医疗研发外包、线下药店涨幅居前,涨幅分别为10.17%、6.14%;医疗设备、化学制剂跌幅居前,跌幅分别为4.22%、3.80%。
估值方面,截至2023年8月4日,医药生物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5.88x(上期末为25.93x),估值下行,低于负一倍标准差。医药生物申万三级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前三的行业分别为医院(69.88x)、其他医疗服务(51.69x)、医疗设备(33.64x),中位数为25.99x,体外诊断行业(12.79x)估值最低。本报告期,两市医药生物行业共有34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减持17.85亿元。其中,3家增持1.42亿元,31家减持19.27亿元。
截止2023年8月4日,我们跟踪的477家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中有113家披露了2023年半年报业绩预告。其中,业绩预告类型为预增、略增、扭亏的家数分别为42/9/10家;预告净利润增速下限等于或超过30%且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正的公司有44家。
重要行业资讯:
国家卫健委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
CDE:《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临床试验设计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临床试验实施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获益-风险评估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中纪委:启动全国医药反腐
国家医保局:2023年1-6月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运行情况
正大天晴:泛PPAR激动剂拟纳入突破性疗法,治疗NASH
加科思:KRASG1C抑制剂JAB-21822拟纳入突破性疗法,治疗胰腺癌
投资建议:
国家医保局发布公告,2023年上半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16349.02亿元,同比增长7.6%;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支出13035.50亿元,同比增长18.2%。7月底,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内容包括多方合作加强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供给、优化商业健康保险理赔提升服务满意度、建立基本医保与商业健康保险行业监管合作机制、完善创新药械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创新药械临床应用、加大创新药械医保支付支持等九个方面28项。8月2日,广东省医保局下发《关于做好医保药品单独支付保障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明确了单独支付范围的药品、支付方式等相关政策,自2023年9月1日起实施,试行期限2年。
现阶段医保基金支出仍保持较快增速,且近期对于创新药的边际支付政策明显改善,随着2023年中报业绩的陆续披露,我们建议持续关注具有真正创新能力、业绩有保障或超预期的创新药企业。
风险提示:
政策不及预期,疫情反复,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市场风险加剧。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3年上半年,中国医药生物行业整体表现平稳,但子行业表现分化明显。医保支出持续增长,创新药板块政策利好,但市场整体估值下行,部分公司出现股东减持现象。未来应持续关注具有真正创新能力、业绩有保障或超预期的创新药企业。
2023年上半年,医保基金支出同比增长18.2%,显示出医疗需求的持续增长。同时,上海和广东等地出台政策,支持创新药械发展,包括加强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供给、优化理赔服务、完善医保支付机制等,为创新药板块带来利好。这些政策的出台,表明国家对医药行业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尽管医保支出增长和创新药政策利好,但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本报告期跌幅为-0.07%,跑输沪深300指数。行业整体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5.88x,估值下行,低于负一倍标准差。同时,本报告期内,两市医药生物行业共有34家上市公司股东净减持17.85亿元,市场风险加剧。
本报告涵盖了医药生物行业在2023年7月24日至8月4日期间的行情回顾、重要资讯、公司动态以及投资建议四个方面。
报告期内,医药生物行业指数表现弱于大盘,跌幅为-0.07%,位列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的第30位。子行业表现分化显著,医疗研发外包和线下药店涨幅居前,分别为10.17%和6.14%;而医疗设备和化学制剂跌幅居前,分别为4.22%和3.80%。行业整体估值下行,低于负一倍标准差,其中医院、其他医疗服务和医疗设备的估值相对较高,而体外诊断行业估值最低。
本报告期内,国家发布多项重要政策,涉及医改、药品注册、中医药发展、公共卫生等多个方面。其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了下半年医改的重点任务;CDE发布多项技术指导原则,推动“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国家医保局发布了2023年1-6月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运行情况,显示医保基金支出持续增长。此外,中纪委启动全国医药反腐,对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国家政策的密集发布,体现了政府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行业发展的重视。政策涵盖了医疗资源布局、公立医院改革、医疗保障、药品研发创新、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以及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旨在构建更加完善的医药卫生体系,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多家公司药品获批上市或纳入突破性疗法,例如礼来的IL-23单抗Mirikizumab、正大天晴的泛PPAR激动剂Lanifibranor、加科思的KRAS G12C抑制剂JAB-21822等,这些创新药物的进展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也体现了中国医药创新能力的提升。
中纪委启动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旨在净化行业环境,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这将对医药企业合规经营、规范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也为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本报告跟踪的477家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中,有113家披露了2023年半年报业绩预告,其中预增、略增、扭亏的公司数量分别为42家、9家和10家。部分公司出现股东减持现象,也有一些公司进行了资产收购或重大合同签订。
业绩预告显示,部分医药企业业绩增长强劲,体现了行业发展韧性。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公司业绩增速放缓或出现下滑,这与市场整体环境和行业竞争格局变化有关。
部分公司通过资产收购、合作开发等方式进行资本运作,这反映了企业对未来发展的战略布局和对市场机遇的把握。
鉴于医保基金支出持续增长以及创新药政策利好,本报告建议持续关注具有真正创新能力、业绩有保障或超预期的创新药企业。同时,投资者也需关注市场风险,谨慎投资。
本报告对2023年7月24日至8月4日期间中国医药生物行业进行了全面分析,涵盖了行业整体表现、子行业分化、政策环境、公司动态以及投资建议等方面。报告指出,医保支出增长和创新药政策利好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动力,但市场估值下行和反腐力度加大也带来挑战。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行业动态,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投资。 未来,创新药企的业绩表现和政策走向将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5年第20期总第143期:2025ESMO大会召开在即 关注临床数据及基本面优异的公司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5年第19期总第142期:海外不确定性加剧行业波动 中国创新药长期逻辑未变
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增长,AI平台赋能持续深化
业绩边际向好,新签订单快速增长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