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基础化工行业深度报告:气凝胶或迎来放量元年,驶向千亿星辰大海
下载次数:
2703 次
发布机构: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2-10
页数:
18页
气凝胶是处于成长周期初期的新材料大单品,具备优异的防火隔热性能
气凝胶是一种性能优良、应用广泛的纳米级多孔固态材料,在新能源、石油化工、工业隔热、建筑建造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场景,具有低热导率、低折射率、低声阻抗等多种优异性能。气凝胶的生产过程包括凝胶制备和干燥,干燥方法分为常压干燥法和超临界干燥法。超临界CO2干燥法工艺较为成熟,工艺包完善,为市面上较多采用的气凝胶生产工艺,如爱彼爱和、晨光新材、宏柏新材等。常压干燥是常见的干燥方法中操作简单经济的方法,可降低气凝胶的生产成本,但是工艺难度较大,目前纳诺科技等采用此方法。气凝胶毡是气凝胶终端的产品形态,是指使用纤维增强法以改善气凝胶脆性、增强力学性能制备的气凝胶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时气凝胶制品以胶毡形态使用。
新老应用领域同步发力,气凝胶剑指千亿星辰大海
(1)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及整车的新型防火隔热材料,有望加速渗透。电池厂、主机厂一般在电芯之间、模组和PACK的上盖使用防火隔热材料,从而延缓或者阻止电池组热扩散以及火焰的蔓延。中性假设,2025年,在国内新能源领域气凝胶渗透率为30%,对应市场规模可达26亿元。(2)建筑保温:传统的建筑保温材料是千亿级市场,气凝胶制品凭借优异的性能、轻薄的结构有望加速替代。气凝胶复合产品的导热系数与燃烧等级均占优势,气凝胶可用更薄的厚度达到更优异的保温效果,还有效提高房屋使用面积。中性假设,2025年,在国内建筑领域气凝胶渗透率为1%,对应市场规模可达57亿元。(3)石化管道保温:气凝胶毡作为一种新型绝热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石化油气传输、蒸汽管道和工艺管道,市场潜力大。中性假设,2025年,石化管道领域气凝胶渗透率为5%,则对应的总市场规模可达41亿元。综上,以上合计对应的总市场规模可达124亿元。
当前气凝胶渗透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售价较高,未来成本有较大下探空间
目前气凝胶售价相对传统材料较高,但原材料成本占比仅48%,综合成本仍有较大下探空间。以管道保温领域为例,若我们按照气凝胶当前均价10000元/立方米计算,则我们可测算得出:管道保温领域采用传统方案的成本约为126元/平米,而采用气凝胶方案的成本约为212元/平米。若我们假设气凝胶成本、售价下探30%,采用气凝胶方案的成本下降至152元/平米,竞争力明显增强。此外,采用气凝胶方案可有效减少管道使用中的热量损失、节省管道空间使用,在能耗节约和空间占用上优势明显,有望加速替代。未来随着气凝胶企业的规模化量产及工艺路线的优化,综合成本的下探弹性较大,从而打开广阔的市场空间。
受益标的
晨光新材(规划产能约33.5万立方米)、宏柏新材(规划产能1万立方米)、中国化学(投产5万立方米,在建25万立方米)、江瀚新材(规划产能2000吨,折合约1万立方米)。
风险提示:产品渗透率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萎靡等。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气凝胶作为一种新型纳米级多孔固态材料,凭借其优异的防火隔热性能,在新能源汽车、建筑保温和石化管道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有望迎来放量元年,最终实现千亿级市场规模。目前气凝胶渗透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售价较高,但其原材料成本占比低,未来成本有较大下探空间,规模化量产和工艺优化将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气凝胶具备低热导率、低折射率、低声阻抗等优异性能,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报告预测,2025年气凝胶市场规模在保守、中性、乐观三种假设下分别可达70亿元、124亿元和411亿元,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目前气凝胶售价较高,限制了其市场渗透率。但报告分析指出,气凝胶原材料成本占比仅为48%,未来通过规模化量产和工艺优化,成本有望大幅下降,从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加速替代传统材料。
报告首先介绍了气凝胶的种类、特性及应用场景,指出SiO₂气凝胶是目前市场主流产品,其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新能源、石油化工、工业隔热和建筑建造等。报告还详细阐述了气凝胶的两种主要干燥方法:常压干燥法和超临界CO₂干燥法,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最后,报告指出气凝胶毡是气凝胶的终端产品形态,其力学性能优于普通气凝胶。
报告分别分析了气凝胶在新能源汽车、建筑保温和石化管道三个领域的应用情况及市场前景。
气凝胶可用于动力电池及整车的防火隔热,有效提升电池安全性。报告预测,2025年,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气凝胶渗透率达到30%时,市场规模可达26亿元;渗透率达到50%时,市场规模可达43.2亿元。
气凝胶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和轻薄的结构,有望替代传统的建筑保温材料。报告预测,2025年,在国内建筑领域,气凝胶渗透率达到1%时,市场规模可达57亿元;渗透率达到5%时,市场规模可达286亿元。
气凝胶可有效减少管道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报告预测,2025年,在石化管道领域,气凝胶渗透率达到5%时,市场规模可达41亿元;渗透率达到15%时,市场规模可达123亿元。
报告分析了气凝胶的成本构成,指出原材料成本占比相对较低,未来通过规模化生产和工艺改进,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从而提升气凝胶的市场竞争力。
报告简述了国内气凝胶产业的竞争格局,指出目前市场较为分散,并介绍了晨光新材、宏柏新材、中国化学和江瀚新材等主要企业的产能规划和发展情况。
报告对晨光新材、宏柏新材、中国化学和江瀚新材四家公司进行了盈利预测和估值分析。
报告最后列出了气凝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产品渗透率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和下游需求萎靡等。
本报告对气凝胶行业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气凝胶市场潜力巨大,有望成为千亿级产业。虽然目前气凝胶售价较高,但其成本下降空间较大,未来规模化量产和工艺优化将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报告还对主要企业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行业面临的风险。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谨慎决策。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特色IVD与创新药双轮驱动,SGC001市场潜力大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期权激励助力新药放量,HIV治疗+预防全面布局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多款减肥药亮相2025ADA,重点关注AMYR与ActRII靶点
基础化工行业深度报告:磷矿石景气高位维稳,磷化工产品格局持续优化,看好矿化一体企业长景气与高分红共振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