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行业动态报告:GLP-1口服药物研发进展不断,关注相关领域投资机遇

医药行业动态报告:GLP-1口服药物研发进展不断,关注相关领域投资机遇

研报

医药行业动态报告:GLP-1口服药物研发进展不断,关注相关领域投资机遇

  GLP-1口服药物在便利性等方面具有优势,研发及商业化合作进展不断。   2017年12月21日,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与美国vTv公司在杭州共同签订了《LicenseAgreement》。vTv公司独家许可中美华东于区域内使用其拥有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产品TTP273的知识产权并进行商业化;2023年11月9日,诚益生物与阿斯利康达成独家许可协议,诚益生物将获得1.85亿美元的首付款,还将有资格获得高达18.25亿美元的未来临床、注册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特许权使用费。阿斯利康将获得ECC5004在中国以外的所有地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在中国,诚益生物和阿斯利康将合作共同开发和商业化ECC5004;2023年11月20日,CDE官网公示,安进(Amgen)申报的1类新药AMG133在中国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用于体重控制。AMG133是一款在研的潜在“first-in-class”抗体多肽偶联药物,每个月用药一次,它能够激活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并抑制胃抑制肽受体(GIPR)从而发挥作用。在安进早先公布的I期临床研究中,受试者经最高剂量AMG133治疗3个月(12周)后体重减少了14.5%。2023年11月23日,智飞生物发布公告,拟以现金形式收购宸安生物100%股权。宸安生物聚焦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类疾病领域,已形成梯次分明的GLP-1类似药物、胰岛素类似物管线布局。通过此次交易,公司业务版图延伸覆盖至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类疾病领域。   国内外口服GLP-1在研产品百花齐放。目前国内GLP-1口服小分子药物竞争格局如下: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口服药在中国已处于NDA阶段;礼来的Orforglipron已经处于临床3期。国外GLP-1口服小分子药物竞争格局如下: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口服药已上市;礼来的Orforglipron处于临床III期,其余的药物均处在临床早期阶段。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口服片剂加入SNAC进行修饰。司美格鲁肽口服片剂在原有基础上选择了吸收增强剂SNAC进行修饰,增加分子的局部pH,防止降解,借助浓度梯度使司美格鲁肽穿透胃黏膜,从而加强吸收。   礼来Orforglipron与辉瑞Danuglipron相比生物活性更强。Danuglipron与礼来的Orforglipron两者作用机制有所区别,Danuglipron接近天然GLP-1的作用方式,但活性不如Orforglipron。此外,Danuglipron和Orforglipron作用方式有所不同,Danuglipron是cAMP/AMPK的完全激动剂,β-arrestin的部分激动剂,Orforglipron为cAMP/AMPK的部分激动剂,并几乎没有β-arrestin募集活性。Orforglipron因为生物活性更强,临床使用剂量也更低。   硕迪生物GSBR-1290口服片剂结构设计来自SBDD平台。基于计算与结构设计的公司硕迪/ShouTi的GLP-1药物主要目标是用小分子替换大分子。药物来自其核心技术平台,该平台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SBDD)。   信立泰GLP-1专利解读。信立泰SAL0112口服片剂作为小分子药物,它比口服多肽类药物更能提高生物利用度,受饮食、合并用药等因素的干扰更小,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投资建议:口服小分子GLP-1与现有产品相比具有便利性优势。建议关注研发口服小分子GLP-1相关产品企业,如:恒瑞医药、甘李药业、中美华东、信立泰、海思科等。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产能不及预期风险,政策变化风险,仿制药风险,集采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35

  • 发布机构: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11-28

  • 页数:

    12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GLP-1口服药物在便利性等方面具有优势,研发及商业化合作进展不断。

  2017年12月21日,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与美国vTv公司在杭州共同签订了《LicenseAgreement》。vTv公司独家许可中美华东于区域内使用其拥有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产品TTP273的知识产权并进行商业化;2023年11月9日,诚益生物与阿斯利康达成独家许可协议,诚益生物将获得1.85亿美元的首付款,还将有资格获得高达18.25亿美元的未来临床、注册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特许权使用费。阿斯利康将获得ECC5004在中国以外的所有地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在中国,诚益生物和阿斯利康将合作共同开发和商业化ECC5004;2023年11月20日,CDE官网公示,安进(Amgen)申报的1类新药AMG133在中国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用于体重控制。AMG133是一款在研的潜在“first-in-class”抗体多肽偶联药物,每个月用药一次,它能够激活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并抑制胃抑制肽受体(GIPR)从而发挥作用。在安进早先公布的I期临床研究中,受试者经最高剂量AMG133治疗3个月(12周)后体重减少了14.5%。2023年11月23日,智飞生物发布公告,拟以现金形式收购宸安生物100%股权。宸安生物聚焦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类疾病领域,已形成梯次分明的GLP-1类似药物、胰岛素类似物管线布局。通过此次交易,公司业务版图延伸覆盖至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类疾病领域。

  国内外口服GLP-1在研产品百花齐放。目前国内GLP-1口服小分子药物竞争格局如下: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口服药在中国已处于NDA阶段;礼来的Orforglipron已经处于临床3期。国外GLP-1口服小分子药物竞争格局如下: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口服药已上市;礼来的Orforglipron处于临床III期,其余的药物均处在临床早期阶段。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口服片剂加入SNAC进行修饰。司美格鲁肽口服片剂在原有基础上选择了吸收增强剂SNAC进行修饰,增加分子的局部pH,防止降解,借助浓度梯度使司美格鲁肽穿透胃黏膜,从而加强吸收。

  礼来Orforglipron与辉瑞Danuglipron相比生物活性更强。Danuglipron与礼来的Orforglipron两者作用机制有所区别,Danuglipron接近天然GLP-1的作用方式,但活性不如Orforglipron。此外,Danuglipron和Orforglipron作用方式有所不同,Danuglipron是cAMP/AMPK的完全激动剂,β-arrestin的部分激动剂,Orforglipron为cAMP/AMPK的部分激动剂,并几乎没有β-arrestin募集活性。Orforglipron因为生物活性更强,临床使用剂量也更低。

  硕迪生物GSBR-1290口服片剂结构设计来自SBDD平台。基于计算与结构设计的公司硕迪/ShouTi的GLP-1药物主要目标是用小分子替换大分子。药物来自其核心技术平台,该平台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SBDD)。

  信立泰GLP-1专利解读。信立泰SAL0112口服片剂作为小分子药物,它比口服多肽类药物更能提高生物利用度,受饮食、合并用药等因素的干扰更小,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投资建议:口服小分子GLP-1与现有产品相比具有便利性优势。建议关注研发口服小分子GLP-1相关产品企业,如:恒瑞医药、甘李药业、中美华东、信立泰、海思科等。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产能不及预期风险,政策变化风险,仿制药风险,集采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口服GLP-1药物研发进展迅速,具有显著的便利性优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遇。报告重点分析了国内外主要企业的研发进展、产品特性及市场竞争格局,并对未来投资方向提出了建议。

口服GLP-1药物的市场前景广阔

口服GLP-1药物相较于注射剂型,在患者依从性和用药便利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将极大拓展其市场空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发投入的增加,口服GLP-1药物有望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主流药物,市场前景广阔。

国内外企业竞争激烈,投资需谨慎

目前,国内外众多药企纷纷布局口服GLP-1药物研发,竞争日益激烈。投资需谨慎评估各企业的产品研发进度、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以及政策风险等因素,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进行投资。

主要内容

1. GLP-1口服片剂概览:全球研发进展与竞争格局

1.1 全球GLP-1领域相关BD进展

报告详细介绍了近年来GLP-1领域重要的BD(业务发展)合作案例,例如:

  • 2017年12月及2023年11月,中美华东与vTv公司、诚益生物与阿斯利康的合作: 这些合作体现了跨国药企与国内企业在GLP-1口服药物研发领域的积极合作,也反映了该领域巨大的市场潜力。中美华东与vTv公司合作开发TTP273,涉及巨额的许可费用和里程碑付款;诚益生物与阿斯利康的合作则涉及高达20亿美元的潜在付款,阿斯利康获得ECC5004在中国以外地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在中国则双方合作。
  • 2023年11月,智飞生物收购宸安生物: 此举标志着智飞生物进军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疗领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这些合作案例表明,全球药企对口服GLP-1药物研发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未来市场份额的激烈争夺。

1.2 GLP-1全球竞争格局

报告对全球GLP-1口服药物的竞争格局进行了分析,列举了诺和诺德、礼来、辉瑞等国际巨头以及国内恒瑞医药、甘李药业、中美华东、信立泰、海思科等企业的研发进展,并通过表格清晰地展现了各公司在研产品的类型、适应症以及临床试验进度。 竞争格局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既有已上市产品,也有处于不同临床阶段的在研产品,竞争非常激烈。

2. GLP-1口服片剂介绍:各公司产品特性分析

报告详细介绍了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礼来Orforglipron、辉瑞Danuglipron、硕迪生物GSBR-1290以及信立泰SAL0112等主要口服GLP-1药物的结构特点、作用机制以及临床进展。

2.1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口服片剂

该药物通过添加吸收增强剂SNAC来提高生物利用度,克服了口服GLP-1药物在胃肠道中易降解的难题。

2.2 礼来Orforglipron口服片剂

该药物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临床使用剂量更低。

2.3 辉瑞Danuglipron口服片剂

该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天然GLP-1较为接近,但生物活性不如Orforglipron。

2.4 硕迪生物GSBR-1290口服片剂

该药物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SBDD)平台研发,旨在用小分子替代大分子药物。

2.5 信立泰SAL0112口服片剂

该药物作为小分子药物,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受饮食和合并用药的影响较小。

3. 投资建议:关注研发企业及相关CXO公司

报告建议关注研发口服小分子GLP-1相关产品的企业,例如恒瑞医药、甘李药业、中美华东、信立泰、海思科等,并建议关注与口服小分子相关的CXO公司,例如药明康德、凯莱英、金凯生科等。

4. 风险提示:研发、市场、政策等多重风险

报告列举了口服GLP-1药物投资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产能不及预期风险、政策变化风险、仿制药风险以及集采风险等。

总结

本报告对GLP-1口服药物的研发进展、市场竞争格局以及投资机遇进行了深入分析。口服GLP-1药物凭借其便利性优势,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重风险。投资者应谨慎评估,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进行投资,并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和市场动态。 报告中提供的公司案例和数据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但最终投资决策仍需投资者自行判断。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2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