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行业2024年度中期投资策略:关注创新、出海与银发经济
下载次数:
824 次
发布机构: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4-06-26
页数:
54页
医疗器械:通过出海寻求更广阔市场空间
2023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空间为6,843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7,667亿美元,年复合增速为5.9%。2010-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公司进入全球营收TOP100的占比从2010年的14%提升至2023年的18%,中国医疗器械公司在全球市场初步崭露头角。出口产品从低值耗材进阶到中高端器械如CT、核磁、超声和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出海正在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药品:出海与政策导向推动高质量创新
高质量创新成为国产药品开发主旋律。支付体系更成熟的欧美市场给予具备差异化竞争力的国产创新药充分的交易溢价。在2023-2024年达成的40笔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中,获得超过1.5亿美元首付款的7笔均为潜在的FIC或BIC药物。进入2024年,创新药首发定价征求意见稿和各地创新药全产业链支持政策文件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高质量创新药研发的鼓励。充沛的医保基金结余也为进一步提升创新药医保支付占比提供了保障。
药店:行业规范化发展有望带动集中度提升
在门诊统筹等政策支持下,中国处方外流工作持续推进,零售药店行业有望充分受益。根据米内网数据,2016-2023年中国零售药店药品销售额由3,375亿元增长至5,533亿元,终端占比由22.5%提升至29.3%,且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头部药店通过自建、收购、加盟等途径快速扩店,随着医保局加强对于定点零售药店医保基金的使用管理,市场份额有望向合规意识更强的头部企业集中。
中药:品牌OTC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2023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5.4%,相比2013年提升5.7pct;2023年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比9.2%,相比2013年提升2.3pct,老龄化进程加速,健康管理需求有望持续提升。国家顶层战略逐步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并认可中医药在治未病的主导作用,中医药有望受益。中药材价格2023年底同比增长17.4%,2024年初至5月涨幅8.51%,原材料价格或向产品价格传递,中药OTC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投资建议:强于大市
1)医疗器械子行业,建议关注器械各细分赛道出海龙头,推荐迈瑞医疗、鱼跃医疗和惠泰医疗。2)药品子行业,看好高质量创新和出海,关注真正具备“First-in-Class”(FIC,同类首创)或“Best-in-Class”(BIC,同类最佳)潜力的国产创新药,推荐恒瑞医药、康方生物、信达生物。3)中药子行业,看好老龄化趋势下受益的品牌OTC龙头,推荐华润三九、东阿阿胶。4)零售药店子行业,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看好规范经营、具备规模优势的头部企业,重点推荐益丰药房,建议关注老百姓、大参林、一心堂、健之佳。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研发不及预期;国产替代不及预期;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医药生物行业正经历转型升级,创新、出海和银发经济成为主要驱动力。医疗器械行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药品行业注重高质量创新并寻求国际合作,零售药店行业受益于处方外流和行业规范化发展,中药行业则受益于老龄化趋势和政策支持。报告维持对医药生物行业的“强于大市”评级,并推荐了多个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报告指出,中国医药生物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本报告对中国医药生物行业的四个主要子行业进行了深入分析:医疗器械、药品、零售药店和中药。
报告分析了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广阔空间,并指出中国医疗器械公司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不断提升,产品也从低端向高端发展。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积极“出海”,出口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并逐步进入中高端市场。报告建议关注器械各细分赛道出海龙头企业,推荐迈瑞医疗、鱼跃医疗和惠泰医疗。
报告援引IQVIA数据,预测2025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7,667亿美元。美国、中国和德国是2021年市场空间最大的三个国家。报告还指出,2010-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公司进入全球营收TOP100的占比从14%提升至18%,显示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报告分析了中国医疗器械出口额的增长情况,并指出A股医疗器械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不断提升。同时,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低值耗材向中高端器械转变,体现了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升级。
报告强调高质量创新是国产药品开发的主旋律,并分析了国内政策对高质量创新药研发的支持力度,包括创新药首发定价机制和各地创新药全产业链支持政策。报告还分析了原创性药品出海获得充分溢价的现象,并指出FIC和BIC药物在国际合作中获得更高的交易金额。报告建议关注真正具备FIC和BIC潜力的国产创新药,推荐恒瑞医药、康方生物、信达生物。
报告详细阐述了创新药首发定价征求意见稿和各地创新药全产业链支持政策,以及医保基金对创新药支付能力的支撑,这些都体现了国家对高质量创新药研发的重视。
报告分析了中国药企创新药出海交易的情况,并指出创新程度决定了出海交易金额,尤其首付款金额。具备FIC或BIC潜力的药物更容易获得高额首付款。
报告分析了处方外流对零售药店行业的影响,指出门诊统筹政策的推进以及行业规范化发展将带动行业集中度提升。报告还分析了药店非药业务的发展趋势,以及连锁药店规模化发展的优势。报告看好规范经营、具备规模优势的头部企业,重点推荐益丰药房,建议关注老百姓、大参林、一心堂、健之佳。
报告分析了处方外流的推动因素,以及门诊统筹政策对药店的影响,并预测了未来零售药店药品销售额和处方外流市场规模的增长。
报告分析了药店非药业务的发展空间,并指出连锁药店在规模化经营、人力资源、品牌和信息化等方面的优势,以及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
报告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和政策支持对中药行业的影响,并指出中药材价格上涨有望驱动中药OTC提价,从而实现量价齐升。报告看好老龄化趋势下受益的品牌OTC龙头企业,推荐华润三九和东阿阿胶。
报告分析了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老龄化对健康管理需求的影响,并阐述了国家政策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
报告分析了中药材价格上涨的情况,并指出原材料价格上涨有望传导到终端产品价格,从而推动中药OTC提价。
本报告对中国医药生物行业的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报告认为,创新、出海和银发经济是驱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报告维持对医药生物行业的“强于大市”评级,并推荐了多个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然而,报告也指出了行业面临的风险,包括贸易摩擦、政策调整、研发不及预期、国产替代不及预期以及销售不及预期等,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风险。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研究:PD-(L)1双靶点药物再掀免疫治疗热潮(一)
农药:行业风口或指向杀虫剂-关注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产业机遇
医药2024年三季报总结:业绩触底,行业有望稳健回升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双碳若加速,化工看点足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