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行业2024年度中期投资策略:关注创新、出海与银发经济

医药行业2024年度中期投资策略:关注创新、出海与银发经济

研报

医药行业2024年度中期投资策略:关注创新、出海与银发经济

  医疗器械:通过出海寻求更广阔市场空间   2023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空间为6,843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7,667亿美元,年复合增速为5.9%。2010-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公司进入全球营收TOP100的占比从2010年的14%提升至2023年的18%,中国医疗器械公司在全球市场初步崭露头角。出口产品从低值耗材进阶到中高端器械如CT、核磁、超声和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出海正在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药品:出海与政策导向推动高质量创新   高质量创新成为国产药品开发主旋律。支付体系更成熟的欧美市场给予具备差异化竞争力的国产创新药充分的交易溢价。在2023-2024年达成的40笔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中,获得超过1.5亿美元首付款的7笔均为潜在的FIC或BIC药物。进入2024年,创新药首发定价征求意见稿和各地创新药全产业链支持政策文件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高质量创新药研发的鼓励。充沛的医保基金结余也为进一步提升创新药医保支付占比提供了保障。   药店:行业规范化发展有望带动集中度提升   在门诊统筹等政策支持下,中国处方外流工作持续推进,零售药店行业有望充分受益。根据米内网数据,2016-2023年中国零售药店药品销售额由3,375亿元增长至5,533亿元,终端占比由22.5%提升至29.3%,且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头部药店通过自建、收购、加盟等途径快速扩店,随着医保局加强对于定点零售药店医保基金的使用管理,市场份额有望向合规意识更强的头部企业集中。   中药:品牌OTC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2023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5.4%,相比2013年提升5.7pct;2023年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比9.2%,相比2013年提升2.3pct,老龄化进程加速,健康管理需求有望持续提升。国家顶层战略逐步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并认可中医药在治未病的主导作用,中医药有望受益。中药材价格2023年底同比增长17.4%,2024年初至5月涨幅8.51%,原材料价格或向产品价格传递,中药OTC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投资建议:强于大市   1)医疗器械子行业,建议关注器械各细分赛道出海龙头,推荐迈瑞医疗、鱼跃医疗和惠泰医疗。2)药品子行业,看好高质量创新和出海,关注真正具备“First-in-Class”(FIC,同类首创)或“Best-in-Class”(BIC,同类最佳)潜力的国产创新药,推荐恒瑞医药、康方生物、信达生物。3)中药子行业,看好老龄化趋势下受益的品牌OTC龙头,推荐华润三九、东阿阿胶。4)零售药店子行业,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看好规范经营、具备规模优势的头部企业,重点推荐益丰药房,建议关注老百姓、大参林、一心堂、健之佳。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研发不及预期;国产替代不及预期;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报告标签:
  • 医疗器械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824

  • 发布机构: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06-26

  • 页数:

    54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医疗器械:通过出海寻求更广阔市场空间

  2023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空间为6,843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7,667亿美元,年复合增速为5.9%。2010-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公司进入全球营收TOP100的占比从2010年的14%提升至2023年的18%,中国医疗器械公司在全球市场初步崭露头角。出口产品从低值耗材进阶到中高端器械如CT、核磁、超声和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出海正在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药品:出海与政策导向推动高质量创新

  高质量创新成为国产药品开发主旋律。支付体系更成熟的欧美市场给予具备差异化竞争力的国产创新药充分的交易溢价。在2023-2024年达成的40笔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中,获得超过1.5亿美元首付款的7笔均为潜在的FIC或BIC药物。进入2024年,创新药首发定价征求意见稿和各地创新药全产业链支持政策文件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高质量创新药研发的鼓励。充沛的医保基金结余也为进一步提升创新药医保支付占比提供了保障。

  药店:行业规范化发展有望带动集中度提升

  在门诊统筹等政策支持下,中国处方外流工作持续推进,零售药店行业有望充分受益。根据米内网数据,2016-2023年中国零售药店药品销售额由3,375亿元增长至5,533亿元,终端占比由22.5%提升至29.3%,且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头部药店通过自建、收购、加盟等途径快速扩店,随着医保局加强对于定点零售药店医保基金的使用管理,市场份额有望向合规意识更强的头部企业集中。

  中药:品牌OTC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2023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5.4%,相比2013年提升5.7pct;2023年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比9.2%,相比2013年提升2.3pct,老龄化进程加速,健康管理需求有望持续提升。国家顶层战略逐步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并认可中医药在治未病的主导作用,中医药有望受益。中药材价格2023年底同比增长17.4%,2024年初至5月涨幅8.51%,原材料价格或向产品价格传递,中药OTC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投资建议:强于大市

  1)医疗器械子行业,建议关注器械各细分赛道出海龙头,推荐迈瑞医疗、鱼跃医疗和惠泰医疗。2)药品子行业,看好高质量创新和出海,关注真正具备“First-in-Class”(FIC,同类首创)或“Best-in-Class”(BIC,同类最佳)潜力的国产创新药,推荐恒瑞医药、康方生物、信达生物。3)中药子行业,看好老龄化趋势下受益的品牌OTC龙头,推荐华润三九、东阿阿胶。4)零售药店子行业,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看好规范经营、具备规模优势的头部企业,重点推荐益丰药房,建议关注老百姓、大参林、一心堂、健之佳。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研发不及预期;国产替代不及预期;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医药生物行业正经历转型升级,创新、出海和银发经济成为主要驱动力。医疗器械行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药品行业注重高质量创新并寻求国际合作,零售药店行业受益于处方外流和行业规范化发展,中药行业则受益于老龄化趋势和政策支持。报告维持对医药生物行业的“强于大市”评级,并推荐了多个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行业发展趋势:创新、出海与银发经济

报告指出,中国医药生物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高质量创新: 国产药品开发的主旋律已转向高质量创新,尤其是在FIC(同类首创)和BIC(同类最佳)药物方面。国家政策也大力鼓励高质量创新药研发,并通过创新药首发定价机制和全产业链支持政策,为创新药发展提供保障。
  • 积极出海: 医疗器械和药品行业都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医疗器械出口产品已从低值耗材升级到中高端器械,药品行业则通过License out模式与国际药企合作,将创新药物推向国际市场。
  • 银发经济: 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健康管理需求持续提升,为中药行业和零售药店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国家政策也支持中医药发展,并推动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作用。

主要内容

本报告对中国医药生物行业的四个主要子行业进行了深入分析:医疗器械、药品、零售药店和中药。

医疗器械:出海势在必行

报告分析了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广阔空间,并指出中国医疗器械公司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不断提升,产品也从低端向高端发展。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积极“出海”,出口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并逐步进入中高端市场。报告建议关注器械各细分赛道出海龙头企业,推荐迈瑞医疗、鱼跃医疗和惠泰医疗。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空间广阔及中国企业崛起

报告援引IQVIA数据,预测2025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7,667亿美元。美国、中国和德国是2021年市场空间最大的三个国家。报告还指出,2010-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公司进入全球营收TOP100的占比从14%提升至18%,显示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医疗器械出海快速发展及产品结构升级

报告分析了中国医疗器械出口额的增长情况,并指出A股医疗器械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不断提升。同时,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低值耗材向中高端器械转变,体现了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升级。

药品:高质量创新成主旋律

报告强调高质量创新是国产药品开发的主旋律,并分析了国内政策对高质量创新药研发的支持力度,包括创新药首发定价机制和各地创新药全产业链支持政策。报告还分析了原创性药品出海获得充分溢价的现象,并指出FIC和BIC药物在国际合作中获得更高的交易金额。报告建议关注真正具备FIC和BIC潜力的国产创新药,推荐恒瑞医药、康方生物、信达生物。

国内政策鼓励高质量创新药研发

报告详细阐述了创新药首发定价征求意见稿和各地创新药全产业链支持政策,以及医保基金对创新药支付能力的支撑,这些都体现了国家对高质量创新药研发的重视。

原创性药品出海获得充分溢价及FIC/BIC药物的优势

报告分析了中国药企创新药出海交易的情况,并指出创新程度决定了出海交易金额,尤其首付款金额。具备FIC或BIC潜力的药物更容易获得高额首付款。

药店:看好行业规范化发展带动集中度提升

报告分析了处方外流对零售药店行业的影响,指出门诊统筹政策的推进以及行业规范化发展将带动行业集中度提升。报告还分析了药店非药业务的发展趋势,以及连锁药店规模化发展的优势。报告看好规范经营、具备规模优势的头部企业,重点推荐益丰药房,建议关注老百姓、大参林、一心堂、健之佳。

处方外流带动药店药品收入持续增长

报告分析了处方外流的推动因素,以及门诊统筹政策对药店的影响,并预测了未来零售药店药品销售额和处方外流市场规模的增长。

非药业务打造第二成长曲线及连锁药店集中度提升

报告分析了药店非药业务的发展空间,并指出连锁药店在规模化经营、人力资源、品牌和信息化等方面的优势,以及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

中药:品牌 OTC 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报告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和政策支持对中药行业的影响,并指出中药材价格上涨有望驱动中药OTC提价,从而实现量价齐升。报告看好老龄化趋势下受益的品牌OTC龙头企业,推荐华润三九和东阿阿胶。

老龄化驱动健康管理需求提升及政策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报告分析了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老龄化对健康管理需求的影响,并阐述了国家政策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

中药材涨价有望驱动中药OTC提价

报告分析了中药材价格上涨的情况,并指出原材料价格上涨有望传导到终端产品价格,从而推动中药OTC提价。

总结

本报告对中国医药生物行业的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报告认为,创新、出海和银发经济是驱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报告维持对医药生物行业的“强于大市”评级,并推荐了多个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然而,报告也指出了行业面临的风险,包括贸易摩擦、政策调整、研发不及预期、国产替代不及预期以及销售不及预期等,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54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