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东亚前海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储能双轮驱动、电解液景气度有望延续

东亚前海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储能双轮驱动、电解液景气度有望延续

研报

东亚前海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储能双轮驱动、电解液景气度有望延续

  核心观点   我国为电解液生产大国,出货量持续提升。电解液是锂电池四大关键组成材料之一,充当锂离子在锂电池正极与负极之间移动的载体,是影响锂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电解液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其中锂盐成本占电解液成本最高,为45%,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成本占比分别为25%、20%。我国为电解液生产大国,2021年国内电解液出货量占全球电解液出货量的比例达82.84%。近年来全球电解液出货量持续提升,从2015年的11.08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61.2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2.95%。   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高景气,有望带动电解液需求持续增长。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44.20万辆,同比增长107.45%;2022年上半年销量为415.22万辆,同比增长63.44%。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2.10万辆,同比增长157.57%;2022年1-7月销量为319.4万辆,同比增长216.10%。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带动动力电池出货量大幅提升,进而带动电解液需求量大幅增长。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为371GWh,同比增长134.7%,其中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220GWh,同比增长175%。在“碳中和”背景下,国内外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助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此外,伴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逐步提升,其市场认可度也逐渐提高。在政策与市场的双向驱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对电解液需求量约为155万吨。   此外,锂电池储能有望贡献电解液第二大需求增量。锂电池储能属于电化学储能,具有能量密度大、维护成本低、转换效率高等优点,其应用前景较为广阔。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于2021年7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十四五”时期加快发展新型储能,到2025年新型储能的装机规模达30GW以上。2021年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为48GWh,同比增长2.6倍。未来随着储能锂电装机规模的持续提升,有望带动电解液需求持续增长。我们预计2025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对电解液的需求量约为18万吨,较2021年的4.8万吨增长2.75倍。   下游需求高景气下,电解液供需格局有望改善。一方面,我国电解液行业集中度较高,2022年CR5占比达51.69%。其中产能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天赐材料、新宙邦、江苏国泰,占比分别为22.57%、8.41%、7.93%。目前国内电解液龙头企业与下游头部客户绑定较深,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高景气,叠加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持续上行,带动电解液需求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截至2022年9月16日,国内电解液工厂总库存为940吨,较2022年5月初下降1545吨,降幅为62.2%,目前处于历史中低位水平。目前国内电解液计划产能较多,2022年国内计划净增电解液产能为52.05万吨,2023年国内计划净增电解液产能为258.25万吨。但受疫情影响以及产能爬坡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期内新增电解液产能或将不及预期。长期随着电解液产能的逐步释放,将为电解液产量持续增长提供动力,有望迎合其需求的不断增长,促使电解液价格维持合理水平。   投资建议   下游高景气的背景下,叠加电解液供需格局有望改善,相关企业或将受益,如石大胜华、天赐材料、新宙邦、江苏国泰、杉杉股份等。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增长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异常波动等。
报告标签:
  • 化学原料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67

  • 发布机构: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09-22

  • 页数:

    43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核心观点

  我国为电解液生产大国,出货量持续提升。电解液是锂电池四大关键组成材料之一,充当锂离子在锂电池正极与负极之间移动的载体,是影响锂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电解液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其中锂盐成本占电解液成本最高,为45%,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成本占比分别为25%、20%。我国为电解液生产大国,2021年国内电解液出货量占全球电解液出货量的比例达82.84%。近年来全球电解液出货量持续提升,从2015年的11.08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61.2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2.95%。

  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高景气,有望带动电解液需求持续增长。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44.20万辆,同比增长107.45%;2022年上半年销量为415.22万辆,同比增长63.44%。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2.10万辆,同比增长157.57%;2022年1-7月销量为319.4万辆,同比增长216.10%。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带动动力电池出货量大幅提升,进而带动电解液需求量大幅增长。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为371GWh,同比增长134.7%,其中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220GWh,同比增长175%。在“碳中和”背景下,国内外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助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此外,伴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逐步提升,其市场认可度也逐渐提高。在政策与市场的双向驱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对电解液需求量约为155万吨。

  此外,锂电池储能有望贡献电解液第二大需求增量。锂电池储能属于电化学储能,具有能量密度大、维护成本低、转换效率高等优点,其应用前景较为广阔。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于2021年7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十四五”时期加快发展新型储能,到2025年新型储能的装机规模达30GW以上。2021年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为48GWh,同比增长2.6倍。未来随着储能锂电装机规模的持续提升,有望带动电解液需求持续增长。我们预计2025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对电解液的需求量约为18万吨,较2021年的4.8万吨增长2.75倍。

  下游需求高景气下,电解液供需格局有望改善。一方面,我国电解液行业集中度较高,2022年CR5占比达51.69%。其中产能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天赐材料、新宙邦、江苏国泰,占比分别为22.57%、8.41%、7.93%。目前国内电解液龙头企业与下游头部客户绑定较深,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高景气,叠加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持续上行,带动电解液需求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截至2022年9月16日,国内电解液工厂总库存为940吨,较2022年5月初下降1545吨,降幅为62.2%,目前处于历史中低位水平。目前国内电解液计划产能较多,2022年国内计划净增电解液产能为52.05万吨,2023年国内计划净增电解液产能为258.25万吨。但受疫情影响以及产能爬坡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期内新增电解液产能或将不及预期。长期随着电解液产能的逐步释放,将为电解液产量持续增长提供动力,有望迎合其需求的不断增长,促使电解液价格维持合理水平。

  投资建议

  下游高景气的背景下,叠加电解液供需格局有望改善,相关企业或将受益,如石大胜华、天赐材料、新宙邦、江苏国泰、杉杉股份等。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增长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异常波动等。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持续高景气将驱动电解液需求的快速增长,尽管电解液产能扩张迅速,但短期内供给难以完全满足需求,供需格局有望改善,相关企业将从中受益。

电解液市场供需关系分析

目前电解液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局面,但供需平衡点正发生变化。需求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是主要驱动力,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对电解液的需求量将达到155万吨,中国储能锂电池对电解液的需求量将达到18万吨。供给端,国内电解液行业集中度较高,CR5占比达51.69%,头部企业产能扩张迅速,但受疫情和产能爬坡的影响,短期内新增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因此,短期内电解液供需缺口依然存在,价格有望维持在合理水平。

电解液行业投资建议

基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高景气度以及电解液供需格局有望改善的判断,本报告推荐关注石大胜华、天赐材料、新宙邦、江苏国泰、杉杉股份等相关企业。

主要内容

本报告从电解液的特性、组成、产业链、供给、需求以及未来趋势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相关上市公司进行了投资建议。

电解液:锂电池的“血液”

报告首先介绍了电解液在锂电池中的作用,以及其应具备的五大基本特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宽电位范围、良好的导电性能、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及对环境友好)。随后,详细分析了电解液的组成成分,包括锂盐(LiPF6占据主导地位,LiFSI逐渐兴起)、有机溶剂(DMC性能优异,市场呈双寡头格局)和添加剂(种类丰富,可定向改善电池性能)。最后,阐述了电解液的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化工原料,下游应用于动力电池、3C电池和储能电池。

供给侧分析:产能扩张与行业集中度

报告分析了我国电解液行业的供给现状,指出2019年以来我国电解液行业进入加速扩产阶段,产能和产量持续增长。同时,行业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尽管2022年和2023年计划新增产能巨大,但受疫情和产能爬坡的影响,短期内新增产能释放有限,对市场供给的冲击有限。

需求侧分析: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驱动

报告深入分析了电解液需求的三个主要来源:新能源汽车、储能和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是电解液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政策和市场双重驱动下,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攀升,带动动力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进而拉动电解液需求。锂电池储能市场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国家政策的支持将进一步推动储能锂电池装机规模的提升,从而带动电解液需求增长。消费电子市场方面,疫后需求复苏以及5G技术的普及,也为电解液市场提供了持续增长的动力。

未来趋势:供需格局有望改善

报告对电解液价格进行了历史复盘,并分析了其与上游原材料价格的相关性。指出2019年以来,电解液价格经历了缓慢下行、快速上涨和回落三个阶段,价格波动与上游原材料价格密切相关。未来,随着下游需求的持续增长和电解液产能的逐步释放,电解液供需格局有望改善,价格将维持在合理水平。

相关标的分析

报告对石大胜华、天赐材料、新宙邦、江苏国泰和杉杉股份等五家电解液相关上市公司进行了详细的财务数据分析,包括营收、利润、费用率、研发投入等,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总结

本报告基于对电解液市场供需关系、行业发展趋势以及相关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深入分析,得出结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持续高景气将驱动电解液需求的快速增长,短期内供给难以完全满足需求,供需格局有望改善,相关企业将从中受益。 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但需注意新能源汽车增长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异常波动等风险。 报告中对相关上市公司的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独立判断。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43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