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前海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储能双轮驱动、电解液景气度有望延续

东亚前海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储能双轮驱动、电解液景气度有望延续

券商报告

东亚前海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储能双轮驱动、电解液景气度有望延续

  核心观点   我国为电解液生产大国,出货量持续提升。电解液是锂电池四大关键组成材料之一,充当锂离子在锂电池正极与负极之间移动的载体,是影响锂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电解液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其中锂盐成本占电解液成本最高,为45%,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成本占比分别为25%、20%。我国为电解液生产大国,2021年国内电解液出货量占全球电解液出货量的比例达82.84%。近年来全球电解液出货量持续提升,从2015年的11.08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61.2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2.95%。   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高景气,有望带动电解液需求持续增长。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44.20万辆,同比增长107.45%;2022年上半年销量为415.22万辆,同比增长63.44%。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2.10万辆,同比增长157.57%;2022年1-7月销量为319.4万辆,同比增长216.10%。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带动动力电池出货量大幅提升,进而带动电解液需求量大幅增长。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为371GWh,同比增长134.7%,其中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220GWh,同比增长175%。在“碳中和”背景下,国内外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助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此外,伴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逐步提升,其市场认可度也逐渐提高。在政策与市场的双向驱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对电解液需求量约为155万吨。   此外,锂电池储能有望贡献电解液第二大需求增量。锂电池储能属于电化学储能,具有能量密度大、维护成本低、转换效率高等优点,其应用前景较为广阔。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于2021年7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十四五”时期加快发展新型储能,到2025年新型储能的装机规模达30GW以上。2021年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为48GWh,同比增长2.6倍。未来随着储能锂电装机规模的持续提升,有望带动电解液需求持续增长。我们预计2025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对电解液的需求量约为18万吨,较2021年的4.8万吨增长2.75倍。   下游需求高景气下,电解液供需格局有望改善。一方面,我国电解液行业集中度较高,2022年CR5占比达51.69%。其中产能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天赐材料、新宙邦、江苏国泰,占比分别为22.57%、8.41%、7.93%。目前国内电解液龙头企业与下游头部客户绑定较深,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高景气,叠加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持续上行,带动电解液需求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截至2022年9月16日,国内电解液工厂总库存为940吨,较2022年5月初下降1545吨,降幅为62.2%,目前处于历史中低位水平。目前国内电解液计划产能较多,2022年国内计划净增电解液产能为52.05万吨,2023年国内计划净增电解液产能为258.25万吨。但受疫情影响以及产能爬坡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期内新增电解液产能或将不及预期。长期随着电解液产能的逐步释放,将为电解液产量持续增长提供动力,有望迎合其需求的不断增长,促使电解液价格维持合理水平。   投资建议   下游高景气的背景下,叠加电解液供需格局有望改善,相关企业或将受益,如石大胜华、天赐材料、新宙邦、江苏国泰、杉杉股份等。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增长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异常波动等。
报告标签:
  • 化学原料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67

  • 发布机构: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09-22

  • 页数:

    43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核心观点

  我国为电解液生产大国,出货量持续提升。电解液是锂电池四大关键组成材料之一,充当锂离子在锂电池正极与负极之间移动的载体,是影响锂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电解液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其中锂盐成本占电解液成本最高,为45%,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成本占比分别为25%、20%。我国为电解液生产大国,2021年国内电解液出货量占全球电解液出货量的比例达82.84%。近年来全球电解液出货量持续提升,从2015年的11.08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61.2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2.95%。

  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高景气,有望带动电解液需求持续增长。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44.20万辆,同比增长107.45%;2022年上半年销量为415.22万辆,同比增长63.44%。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2.10万辆,同比增长157.57%;2022年1-7月销量为319.4万辆,同比增长216.10%。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带动动力电池出货量大幅提升,进而带动电解液需求量大幅增长。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为371GWh,同比增长134.7%,其中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220GWh,同比增长175%。在“碳中和”背景下,国内外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助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此外,伴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逐步提升,其市场认可度也逐渐提高。在政策与市场的双向驱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对电解液需求量约为155万吨。

  此外,锂电池储能有望贡献电解液第二大需求增量。锂电池储能属于电化学储能,具有能量密度大、维护成本低、转换效率高等优点,其应用前景较为广阔。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于2021年7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十四五”时期加快发展新型储能,到2025年新型储能的装机规模达30GW以上。2021年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为48GWh,同比增长2.6倍。未来随着储能锂电装机规模的持续提升,有望带动电解液需求持续增长。我们预计2025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对电解液的需求量约为18万吨,较2021年的4.8万吨增长2.75倍。

  下游需求高景气下,电解液供需格局有望改善。一方面,我国电解液行业集中度较高,2022年CR5占比达51.69%。其中产能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天赐材料、新宙邦、江苏国泰,占比分别为22.57%、8.41%、7.93%。目前国内电解液龙头企业与下游头部客户绑定较深,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高景气,叠加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持续上行,带动电解液需求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截至2022年9月16日,国内电解液工厂总库存为940吨,较2022年5月初下降1545吨,降幅为62.2%,目前处于历史中低位水平。目前国内电解液计划产能较多,2022年国内计划净增电解液产能为52.05万吨,2023年国内计划净增电解液产能为258.25万吨。但受疫情影响以及产能爬坡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期内新增电解液产能或将不及预期。长期随着电解液产能的逐步释放,将为电解液产量持续增长提供动力,有望迎合其需求的不断增长,促使电解液价格维持合理水平。

  投资建议

  下游高景气的背景下,叠加电解液供需格局有望改善,相关企业或将受益,如石大胜华、天赐材料、新宙邦、江苏国泰、杉杉股份等。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增长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异常波动等。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43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