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2023年医保谈判结果出炉,创新药降幅符合预期

医药:2023年医保谈判结果出炉,创新药降幅符合预期

研报

医药:2023年医保谈判结果出炉,创新药降幅符合预期

  事件:2023年12月13日,国家医保局公布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共有126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1个药品被调出目录。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谈判或竞价,其中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谈判成功率为84.6%,平均降价61.7%,成功率和价格降幅均与2022年基本相当。其中,25个通过形式审查的创新药参加国谈,谈成了23个,成功率92%。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因素,预计未来两年将为患者减负超400亿元。   本轮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3088种,其中西药部分1334个,中成药部分1323个(含民族药93个),协议期内谈判药品部分431个(含西药364个、中成药67个)。慢性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领域的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医保谈判降价幅度与2021年基本一致,较2022年提升1.6pct   2023年,国谈成功品种平均降价61.7%,与2021年基本一致、为历次国谈降幅最高水平,较2022年增加了1.6个百分点。   历次国谈中,降幅最小的是由原国家人社部主导的2017年国谈,平均降幅是44%。国家医保局主导的国谈中,降幅最小的是2020年国谈,平均降幅53.8%。   从2016年到2023年的医保谈判降幅上来看,八次医保谈判平均降幅57.2%。目前医保基金的结余率略有下降的趋势,因此我们认为医保基金在谈判中不会放松太多,此次的降价幅度符合预期。   谈判成功率仅次于2018年,树立支持创新药的鲜明导向   2023年国家医保谈判,121个品种谈判成功,成功率84.6%,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仅次于2018年的94.4%,较2022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历年医保谈判成功率最低的是2019年的58.8%。   2023年国谈将支持创新药发展落到了实处,23个目录外创新药谈判成功,与整体水平相比,成功率高7.4个百分点,价格平均降幅低4.4个百分点。   已经在医保中的药物,原价续约是主流。这次100个续约药品中,70%的药品以原价续约,有的品种原价增加适应证。   此外,创新药进医保的速度明显加快。新药从获批上市到进入目录的时间,从2017年的54个月缩短到现在的一年多,80%的新药能够在上市后两年内纳入医保。2022年医保目录新增的111款药物中,有23款药物实现当年上市,当年入保。2023年,57个品种实现当年获批、当年进入医保。   此前备受关注的两款CAR-T药物和ADC药物DS-8201均未进入此次医保,我们认为符合预期。医保基金目前保基本的属性没变,而CAR-T疗法价格昂贵,尚不具备覆盖条件;至于DS-8201,由于在中国的售价已经比全球定价低30%左右,跨国药企基于保护全球定价体系的考虑,暂时没有太大的动力进医保。   医保政策继续向罕见病用药倾斜   罕见病用药依然是2023年医保目录调整的侧重点,对罕见病用药的申报条件未设置上市时间限制,并在评审、测算等环节,明确予以倾斜,支持符合条件的罕见病用药优先纳入医保。而且纳入国家鼓励仿制药品目录的药品可以申报当年医保目录,进一步拓宽了罕见病用药的准入范围。   此次医保目录调整,共计15个目录外罕见病用药谈判成功,覆盖16个罕见病病种,填补了10个病种的用药保障空白。特别是戈谢病、重症肌无力等多年未得到解决、社会影响较大的疾病治疗用药被纳入目录,有望惠及更多的罕见病患者。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突破3000个,进医保后的药物依旧面临着进院难的问题   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连续6年开展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744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同时将一批疗效不确切、临床易滥用的或被淘汰的药品调出目录,引领药品使用端发生深刻变化。   2023年国家医保谈判,共有126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1个药品被调出目录。经本次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已达3088种,其中西药1698种(占55%)、中成药1390种(占45%),中药饮片仍为892种。   国家医保目录药品总数首次突破3000个,已超过原规定的“三级综合医院原则上不超过1500种,三级专科医院原则上不超过1200种,二级综合医院原则上不超过1000种”最高限1500个的1倍以上。   这种规定对于同质化比较严重的药物,进入医保目录后,在进院环节也会遇到一定的障碍。而能够满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给患者带来更大医学价值的创新药,进院阻力相对会小很多。   医保目录内的药品在医疗机构使用占比逐年上升,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医保谈判对于患者,药物可及性大幅提高;对于医生,临床用药选择增加,用药合理性得到改善;对于医药公司,节省中间环节的成本,创新积极性得到鼓励。   投资建议:看好积极参与医保谈判的创新药公司:信立泰,特宝生物,亿帆医药,德琪医药。   风险提示:临床研发失败的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技术颠覆风险等。
报告标签:
  • 医药商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45

  • 发布机构: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12-14

  • 页数:

    6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事件:2023年12月13日,国家医保局公布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共有126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1个药品被调出目录。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谈判或竞价,其中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谈判成功率为84.6%,平均降价61.7%,成功率和价格降幅均与2022年基本相当。其中,25个通过形式审查的创新药参加国谈,谈成了23个,成功率92%。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因素,预计未来两年将为患者减负超400亿元。

  本轮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3088种,其中西药部分1334个,中成药部分1323个(含民族药93个),协议期内谈判药品部分431个(含西药364个、中成药67个)。慢性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领域的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医保谈判降价幅度与2021年基本一致,较2022年提升1.6pct

  2023年,国谈成功品种平均降价61.7%,与2021年基本一致、为历次国谈降幅最高水平,较2022年增加了1.6个百分点。

  历次国谈中,降幅最小的是由原国家人社部主导的2017年国谈,平均降幅是44%。国家医保局主导的国谈中,降幅最小的是2020年国谈,平均降幅53.8%。

  从2016年到2023年的医保谈判降幅上来看,八次医保谈判平均降幅57.2%。目前医保基金的结余率略有下降的趋势,因此我们认为医保基金在谈判中不会放松太多,此次的降价幅度符合预期。

  谈判成功率仅次于2018年,树立支持创新药的鲜明导向

  2023年国家医保谈判,121个品种谈判成功,成功率84.6%,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仅次于2018年的94.4%,较2022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历年医保谈判成功率最低的是2019年的58.8%。

  2023年国谈将支持创新药发展落到了实处,23个目录外创新药谈判成功,与整体水平相比,成功率高7.4个百分点,价格平均降幅低4.4个百分点。

  已经在医保中的药物,原价续约是主流。这次100个续约药品中,70%的药品以原价续约,有的品种原价增加适应证。

  此外,创新药进医保的速度明显加快。新药从获批上市到进入目录的时间,从2017年的54个月缩短到现在的一年多,80%的新药能够在上市后两年内纳入医保。2022年医保目录新增的111款药物中,有23款药物实现当年上市,当年入保。2023年,57个品种实现当年获批、当年进入医保。

  此前备受关注的两款CAR-T药物和ADC药物DS-8201均未进入此次医保,我们认为符合预期。医保基金目前保基本的属性没变,而CAR-T疗法价格昂贵,尚不具备覆盖条件;至于DS-8201,由于在中国的售价已经比全球定价低30%左右,跨国药企基于保护全球定价体系的考虑,暂时没有太大的动力进医保。

  医保政策继续向罕见病用药倾斜

  罕见病用药依然是2023年医保目录调整的侧重点,对罕见病用药的申报条件未设置上市时间限制,并在评审、测算等环节,明确予以倾斜,支持符合条件的罕见病用药优先纳入医保。而且纳入国家鼓励仿制药品目录的药品可以申报当年医保目录,进一步拓宽了罕见病用药的准入范围。

  此次医保目录调整,共计15个目录外罕见病用药谈判成功,覆盖16个罕见病病种,填补了10个病种的用药保障空白。特别是戈谢病、重症肌无力等多年未得到解决、社会影响较大的疾病治疗用药被纳入目录,有望惠及更多的罕见病患者。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突破3000个,进医保后的药物依旧面临着进院难的问题

  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连续6年开展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744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同时将一批疗效不确切、临床易滥用的或被淘汰的药品调出目录,引领药品使用端发生深刻变化。

  2023年国家医保谈判,共有126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1个药品被调出目录。经本次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已达3088种,其中西药1698种(占55%)、中成药1390种(占45%),中药饮片仍为892种。

  国家医保目录药品总数首次突破3000个,已超过原规定的“三级综合医院原则上不超过1500种,三级专科医院原则上不超过1200种,二级综合医院原则上不超过1000种”最高限1500个的1倍以上。

  这种规定对于同质化比较严重的药物,进入医保目录后,在进院环节也会遇到一定的障碍。而能够满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给患者带来更大医学价值的创新药,进院阻力相对会小很多。

  医保目录内的药品在医疗机构使用占比逐年上升,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医保谈判对于患者,药物可及性大幅提高;对于医生,临床用药选择增加,用药合理性得到改善;对于医药公司,节省中间环节的成本,创新积极性得到鼓励。

  投资建议:看好积极参与医保谈判的创新药公司:信立泰,特宝生物,亿帆医药,德琪医药。

  风险提示:临床研发失败的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技术颠覆风险等。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6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