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点评报告:新能源发电并网+政策驱动、新型储能迎发展机遇

化工行业点评报告:新能源发电并网+政策驱动、新型储能迎发展机遇

券商报告

化工行业点评报告:新能源发电并网+政策驱动、新型储能迎发展机遇

  行业点评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发电兴起带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能源消费是我国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源,其中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占比较大,推动电力行业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电新增装机规模持续提升,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1年我国光伏发电和风电发电新增装机规模合计达101GW,2022年1-8月合计达59.1GW。由于新能源发电依赖于自然资源,因此其一般存在间歇性、波动性的问题,进而导致其与实际用电需求出现错配。储能具有存储释放电能、调峰调频的作用,可平滑不稳定的新能源发电和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因此配置储能是解决新能源发电供需错配以及波动性问题的关键。新能源发电并网带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量达12.7GW,相较于2021年全年的3.4GW增长2.7倍。   新型储能是指抽水储能以外的储能技术。相较于传统储能技术,新型储能具有配置灵活、响应快、建设周期短等特点,可在新能源发电中发挥调峰、调频、爬坡等作用,有利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在新能源发电带动下,国内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占比逐渐提升,根据中国储能网数据,2021年我国抽水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占比首次低于90%,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占比为12.2%。   目前新型储能以电化学储能为主。新型储能主要包括锂电池储能、铅蓄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其中锂电池储能、铅蓄电池储能均属于电化学储能。根据CNESA数据,2021年我国锂电池储能、铅蓄电池储能装机规模占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的比例分别为89.7%、5.9%,合计达95.6%。锂电池储能具有环境适应性强、可小型分散配置、充电速度快、放电功率高、系统效率高等优点,成为目前主流新型储能。   国家出台系列政策助力新型储能发展。“十四五”时期以来,国家相继出台多个政策推动新型储能发展,助力其由商业化初期阶段转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于2021年7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十四五”时期加快发展新型储能,到2025年新型储能的装机规模达30GW以上;并于2022年3月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使新型储能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并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国家能源局和科学技术部于2022年4月发布《“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指出引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新能源发电占比逐步提高。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于2022年6月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指出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创新储能发展商业模式,明确其价格形成机制。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于2022年8月发布《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指出鼓励发电企业通过自建或购买调峰储能能力的方式增加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   综合来看,目前新型储能处于商业化发展初期。在新能源发电并网以及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新型储能产业前景广阔。   投资建议   新能源发电并网带动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大幅提升,叠加国家出台系列政策助推新型储能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新型储能有望迎来发展机遇,相关企业或将受益,如宁德时代、比亚迪、拓邦股份等。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异常波动、市场竞争加剧、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报告标签:
  • 化学原料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835

  • 发布机构: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09-28

  • 页数:

    3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行业点评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发电兴起带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能源消费是我国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源,其中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占比较大,推动电力行业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电新增装机规模持续提升,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1年我国光伏发电和风电发电新增装机规模合计达101GW,2022年1-8月合计达59.1GW。由于新能源发电依赖于自然资源,因此其一般存在间歇性、波动性的问题,进而导致其与实际用电需求出现错配。储能具有存储释放电能、调峰调频的作用,可平滑不稳定的新能源发电和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因此配置储能是解决新能源发电供需错配以及波动性问题的关键。新能源发电并网带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量达12.7GW,相较于2021年全年的3.4GW增长2.7倍。

  新型储能是指抽水储能以外的储能技术。相较于传统储能技术,新型储能具有配置灵活、响应快、建设周期短等特点,可在新能源发电中发挥调峰、调频、爬坡等作用,有利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在新能源发电带动下,国内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占比逐渐提升,根据中国储能网数据,2021年我国抽水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占比首次低于90%,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占比为12.2%。

  目前新型储能以电化学储能为主。新型储能主要包括锂电池储能、铅蓄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其中锂电池储能、铅蓄电池储能均属于电化学储能。根据CNESA数据,2021年我国锂电池储能、铅蓄电池储能装机规模占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的比例分别为89.7%、5.9%,合计达95.6%。锂电池储能具有环境适应性强、可小型分散配置、充电速度快、放电功率高、系统效率高等优点,成为目前主流新型储能。

  国家出台系列政策助力新型储能发展。“十四五”时期以来,国家相继出台多个政策推动新型储能发展,助力其由商业化初期阶段转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于2021年7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十四五”时期加快发展新型储能,到2025年新型储能的装机规模达30GW以上;并于2022年3月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使新型储能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并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国家能源局和科学技术部于2022年4月发布《“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指出引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新能源发电占比逐步提高。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于2022年6月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指出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创新储能发展商业模式,明确其价格形成机制。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于2022年8月发布《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指出鼓励发电企业通过自建或购买调峰储能能力的方式增加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

  综合来看,目前新型储能处于商业化发展初期。在新能源发电并网以及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新型储能产业前景广阔。

  投资建议

  新能源发电并网带动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大幅提升,叠加国家出台系列政策助推新型储能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新型储能有望迎来发展机遇,相关企业或将受益,如宁德时代、比亚迪、拓邦股份等。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异常波动、市场竞争加剧、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