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2023年生物医药行业业绩预告复盘分析:供需变化及政策扰动,各子板块业绩表现大幅分化
下载次数:
953 次
发布机构: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4-02-02
页数:
18页
本期内容提要:
截止2024年1月31日,SW生物医药行业473家A股上市公司(不含北交所企业),剔除8家ST公司后,共披露232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剔除其中8家ST上市公司及2家仅披露收入指标,剩余222家。其中化药制药70家、生物制品31家、医疗服务27家、医疗器械60家、医药商业7家、中药27家。
按照交易所要求,净利润为负或利润较上年同期波动超过50%等变动较大的企业需披露业绩预告,2023年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占比达到49%(232/473),占比较高,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1)2023年为疫情之后首年,受到2020-2022年新冠诊断及药物等需求扰动影响,体外诊断、诊断服务、CXO等因需求显著回落,引起新冠相关资产计提减值;2)创新药、创新器械等科创资产处于研发及市场投入期,造成利润端亏损;3)医院医疗服务等企业疫后复苏;4)部分仿制药及器械耗材、中药配方颗粒等企业因集采降价导致主产品价格显著下降,毛利率降低;5)院外OTC及感冒/流感相关的药物检测资产受需求波动提振;6)上游原料药因行业竞争加剧毛利率大幅回落;7)科研相关上游生物试剂及科研服务企业因创新药板块投融资遇冷,下游订单需求回落,业绩大幅回落。
各细分板块分析复盘总结如下:
化学制药:①传统仿转创药的Pharm相对稳健,如科伦药业、恩华药业,多数业绩下降的企业提到产品受到集采降价影响或受到资产减值损失&土地补偿之类的非经常损益变动;②创新药Biotech产品开始商业化,因研发投入利润端目前亏损额依然较大,如迪哲医药、迈威生物、百利天恒;③原料药行业因行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毛利率降低,业绩大幅下降甚至部分企业亏损,2023年业绩整体惨淡,如海普瑞、海翔药业、富祥药业等。
中药板块:二级子板块中表现最为优异的板块,尤其是院外品牌OTC表现靓丽,如华润三九、太极集团、东阿阿胶、康恩贝等。
生物制品:①疫苗板块各企业的业绩表现大幅分化,2价HPV疫苗及13价肺炎疫苗表现较弱,而百克生物的带疱疫苗和华兰疫苗的流感疫苗销售大幅增长。②血制品板块表现较往年显著出彩,利润规模较大的基础上依然较好增长,如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卫光生物。
其他生物制品:①上游的蛋白类生物试剂因为需求回落毛利率下降,业绩有较大幅度下降甚至大幅亏损:优宁维、近岸蛋白、康为世纪、诺唯赞;②创新药企随产品商业化收入端表现出色,亏损幅度略有收窄:荣昌生物、君实生物、神州细胞、艾迪药业、百奥泰、智翔金泰;③传统生物制剂企业创新转型,部分企业因原业务受集采降价同时加大研发市场投入,或因资产减值等原因,财务数据表现较差:如赛升药业、未名医药、四环医药、科兴生物、海特生物。
医疗服务:①CXO因下游客户投融资不景气或部分企业新冠相关大订单基数业绩表现较差,而细分子领域如诺思格(仿制药CRO)和普蕊斯SMO增长依然靓丽;②医院医疗服务板块疫后经营显著复苏,业绩大幅增长,如美年健康、普瑞眼科、何氏眼科,或者扭亏为盈如盈康生命、创新医疗、国际医学等。
医疗器械:①器械设备中康复设备增长靓丽,关注创新器械设备;②体外诊断,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多因新冠诊断业绩基数同比大幅下降;③器械耗材中,惠泰医疗、赛诺生物等创新器械耗材正上量增长,威高骨科和三友医疗等骨科高值耗材受集采降价业绩大幅下降;而传统低值耗材企业因需求回落海外下游客户降库存等原因,2023年业绩下降幅度较大,如振德医疗、拱东医疗等,静候2024年经营反转。
风险因素:政策变动风险、国际关系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本报告基于2024年2月2日发布的信达证券研究报告《2023年生物医药行业业绩预告复盘分析》,对2023年中国A股生物医药行业473家上市公司(剔除ST公司后)的业绩预告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报告核心观点如下:
2023年,受疫情后需求波动、集采降价、创新药研发投入等因素影响,生物医药行业业绩表现出现显著分化。部分细分领域,如中药OTC和部分医疗服务板块表现亮眼,而CXO、部分医疗器械耗材等板块则承压较大。
报告指出,行业面临政策变动、国际关系、竞争加剧等风险,但也存在创新药商业化、疫后医疗服务复苏等机遇。
本报告按照信达证券报告的目录结构,对各子板块的业绩表现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化学制药板块包括化学制剂和原料药两部分。传统仿制药和部分创新药龙头企业业绩相对稳健,但多数企业受到集采降价的影响,利润有所下降。创新药企业由于研发投入较大,多数仍处于亏损状态,但部分企业已开始商业化,亏损幅度有所收窄。原料药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业绩整体惨淡。
规模较大的化学制剂企业,如科伦药业、恩华药业等,业绩相对稳健,部分企业通过产品结构优化、降本增效等措施提升盈利能力。然而,许多企业受到集采降价和资产减值的影响,业绩出现下滑。创新药企业由于研发投入较大,多数仍处于亏损状态。
原料药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降,毛利率降低,许多企业业绩大幅下滑甚至亏损。部分企业计提了存货减值损失,进一步加剧了业绩下滑。
中药板块整体业绩表现较好,尤其院外品牌OTC药物,如华润三九、太极集团等,受益于疫情初期对感冒药的需求以及秋冬季节呼吸道疾病高发,业绩表现亮丽。院内处方药企业和部分中药注射剂企业也展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
生物制品板块的业绩表现分化严重。疫苗板块中,部分疫苗品种(如二价HPV疫苗和13价肺炎疫苗)表现较弱,而另一些品种(如带状疱疹疫苗和流感疫苗)则销售大幅增长,导致企业业绩出现较大差异。血制品板块则表现稳健,利润规模较大且持续增长。创新药企业亏损幅度有所收窄,部分企业已开始实现盈利。
疫苗企业业绩分化显著,主要受市场竞争、产品销售情况和资产减值等因素影响。血制品板块则持续保持稳健增长,主要得益于血制品销售的增长。
创新药企业亏损幅度有所收窄,但上游生物试剂类企业由于需求回落和毛利率下降,业绩大幅下降甚至亏损。
医疗服务板块中,CXO行业整体承压,部分企业受到下游客户投融资不景气和新冠相关大订单基数的影响,业绩表现较差。但部分细分领域,如仿制药CRO和SMO,仍保持较好增长。医院医疗服务板块则在疫情后显著复苏,业绩大幅增长或扭亏为盈。诊断服务行业由于新冠核酸检测高基数的影响,业绩大幅下降。
CXO行业整体表现疲软,主要受下游创新药企业投融资环境不佳的影响。但部分细分领域的小型企业表现亮眼。
医院医疗服务板块在疫情后迅速复苏,业绩大幅增长或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医疗服务需求的释放。
诊断服务行业业绩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新冠核酸检测需求的急剧下降。
医疗器械板块中,设备整体表现较好,尤其康复设备增长迅速。创新器械耗材正上量增长,但高值耗材受集采降价影响较大。体外诊断行业则由于新冠检测高基数的影响,业绩大幅下降。传统低值耗材企业也因需求回落和下游客户降库存等原因,业绩下降。
康复设备增长迅速,创新器械设备也值得关注。
体外诊断行业业绩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新冠检测需求的急剧下降。
创新器械耗材增长迅速,但高值耗材受集采降价影响较大,传统低值耗材也因需求回落和下游客户降库存等原因,业绩下降。
小规模医药商业企业受到集采降价和医院客户回款周期拉长的影响,业绩表现不佳。
2023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业绩预告显示,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疫情后需求波动、集采降价、创新药研发投入等因素导致行业业绩分化显著。中药OTC和部分医疗服务板块表现亮眼,而CXO、部分医疗器械耗材等板块则承压较大。未来行业发展需关注政策变动、国际关系、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同时把握创新药商业化、疫后医疗服务复苏等机遇。 报告数据显示,不同细分板块的业绩表现差异巨大,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风险,选择合适的投资标的。
基础化工月报:油价驱动部分化工品价格上涨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创新药&AI医疗仍是主线,短期建议关注Q2绩优股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政策发文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建议关注“创新与复苏”两大主线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ADA大会临近,建议关注GLP-1产业链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