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生物医药之减肥药:全球市场需求爆发,紧抓GLP-1产业链机遇
下载次数:
242 次
发布机构: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4-08-23
页数:
28页
肥胖已经成为威胁全球健康的核心问题,药物治疗需求凸显。全球超重/肥胖人群数量不断增加,中国已经成为超重/肥胖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肥胖已成为全球十大慢病之一,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加重医疗负担。2030年中国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医疗费用将达4180亿元,防治肥胖刻不容缓。药物治疗是肥胖治疗市场中的有效方式,但减肥药多因副作用退市,直到GLP-1药物出现。整体来说,减肥药物消费属性强,受医保影响小,因此在国内也有广阔市场空间。
GLP-1药物减肥效果优异,全球市场空间广阔。GLP-1药物减肥作用机理明确,而且受体分布广泛,可应用于多种疾病。效果来看,GLP-1药物减肥效果显著,已经成为最安全有效的减肥药。此外,多项临床试验证明,GLP-1药物停药后体重反弹,需要长期使用。在需求推动下,2024年初全球市场已经高达120亿美元,2030年全球市场有望超1300亿美元,国内市场规模也有望超200亿元。
GLP-1减肥药发展趋势:更便捷更优效。GLP-1已经成为全球减肥药研发的核心靶点。从研发趋势来看,在更便捷和更优效的需求下,长效化、多靶点和口服药物研发已经成为核心方向。其中,长效化可以增强患者使用便捷度;多靶点/复方和药物联用则是从快速减重和增肌等需求出发。口服药物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多使用选择。一旦小分子GLP-1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得到验证,其成本优势将对GLP-1减肥药市场竞争形成冲击。
国内企业在产业链中的机遇:制剂厂商将分享最大的产业链价值,但确定性方面,中游和上游的确定性更高。制剂:海外拓展压力较大,而随着全球减肥药物供应紧缺和定价差异,国产药品国内机会更大。创新药中,市场仍处在蓝海阶段,疗效和上市进度是关键。仿制药中,随着司美格鲁肽国内专利即将到期,仿制药企业也在积极抢占市场。产业链中游和上游直接受益于全球多肽药物需求增长。中游API/CDMO企业可以从产能、技术和下游合作等方面考虑,但仍需警惕美国生物安全法案带来的长期政策冲击。上游产品种类繁杂,核心考虑下游供应商绑定。
银行业务。(本段有删节,招商银行各行部如需报告原文,请以文末联系方式联系招商银行研究院或在招银智库中搜索完整行内版报告)。
风险提示。副作用超预期;国内消费市场增长不及预期;创新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销售不及预期&竞争格局发生较大变化;行业政策变动的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全球肥胖问题日益严重,药物治疗需求持续增长,GLP-1类药物因其显著的减肥效果和相对较高的安全性,成为全球减肥药研发的核心靶点,并迅速占据主导地位。 这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链,特别是制剂厂商、API/CDMO企业以及上游试剂耗材供应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国内企业也面临着海外拓展压力大、竞争激烈以及政策风险等挑战。
全球超重/肥胖人口持续增长,预计到2035年将超过33亿,这导致了巨大的医疗负担和对有效减肥药物的需求。GLP-1类药物因其明确的作用机理、显著的减肥效果以及相对较低的副作用,成为最安全有效的减肥药物,并迅速成为全球减肥药研发的核心靶点。2024年初,全球GLP-1减肥药市场规模已达12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超过130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也有望超过200亿元。
国内企业在GLP-1减肥药产业链中拥有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制剂厂商可以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海外拓展面临较大压力;API/CDMO企业可以受益于全球多肽药物需求的增长,但需警惕美国生物安全法案带来的政策风险;上游试剂耗材供应商则需要关注与下游核心客户的绑定。
全球及中国超重/肥胖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年轻化趋势明显,这加剧了医疗卫生负担。肥胖引发多种慢性疾病,增加医疗支出,防治肥胖刻不容缓。报告详细阐述了超重和肥胖的定义、全球及中国肥胖现状,以及肥胖带来的健康问题和经济负担。
报告回顾了减肥药物的发展历史,指出以往的减肥药物多因副作用而退市。GLP-1受体激动剂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其明确的作用机理、显著的减肥效果和相对较高的安全性使其成为减肥药市场的新宠。报告还分析了国内外减肥药物的监管现状。
减肥药物具有明显的消费属性,受医保影响较小,这为其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GLP-1通过作用于肠胃道和大脑,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从而达到减肥效果。GLP-1药物已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领域的核心药物,其在其他疾病治疗领域的应用也展现出广阔前景。
临床试验数据表明,GLP-1药物减肥效果显著,但停药后体重容易反弹,需要长期使用。报告详细分析了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等GLP-1药物的临床试验结果,并比较了不同减肥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GLP-1药物减重适应症的销售额快速增长,全球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2030年将超过130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也有望超过200亿元。
GLP-1已成为全球减肥药研发的核心靶点,大量的创新药物都将GLP-1受体激动剂作为单靶点或多靶点进行研发。
GLP-1减肥药研发趋势主要包括长效化、多靶点和口服化三个方面。长效制剂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多靶点药物增强了疗效,口服药物则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便捷性。报告分析了不同给药途径和靶点组合的研发进展。
口服GLP-1药物研发热潮兴起,但安全性仍是主要考虑因素。报告分析了口服司美格鲁肽的临床数据,并探讨了小分子GLP-1药物的研发进展和挑战。
国内制剂厂商在国内市场拥有较大优势,但海外拓展面临挑战。报告分析了国内创新药和仿制药的研发进展和市场竞争格局。
API/CDMO企业将受益于全球多肽药物需求的增长,但需关注产能、技术和下游合作等方面。报告分析了国内外API/CDMO企业的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
上游试剂耗材市场空间有限,企业应重点关注与下游核心客户的绑定。
报告列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副作用超预期、国内消费市场增长不及预期、创新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销售不及预期及竞争格局发生较大变化以及行业政策变动的风险。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全球肥胖问题和减肥药市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特别是GLP-1类药物的市场前景。报告指出,GLP-1类药物因其显著的减肥效果和安全性,成为全球减肥药研发的核心靶点,并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链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国内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报告对国内企业在GLP-1减肥药产业链中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详细分析,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未来,长效化、多靶点和口服化将成为GLP-1减肥药研发的主要方向,而国内企业需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才能在这一快速发展的市场中获得成功。
生物制造系列报告①:把握合成生物发展趋势,聚焦产业链上下游突破
生物医药之创新药:ADC行业加速发展,中国力量不容忽视
氟化工深度研究之总览篇:应用领域百花齐放,国产替代未来可期
医疗器械之医学影像篇:国产影像设备崛起,国产替代与出海正当时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