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呼吸行业全景图:从呼吸1.0到呼吸4.0:剂型升级+机制创新点亮国货之光
下载次数:
2404 次
发布机构: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5-01-21
页数:
38页
从呼吸1.0到2.0时代,政策破局+剂型升级重构国内行业格局。呼吸领域大单品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021年参与第五批全国集采,原研厂商阿斯利康落选,正大天晴、健康元、四川普锐特和长风药业等四家国产企业中选,打破长期以来吸入制剂外资寡头垄断格局,初步构建呼吸1.0时代国内竞争格局。截至2024H1,AZ等3家MNC的国内吸入制剂市占率进一步下滑至44%,国产吸入制剂新势力羽翼渐丰,正从吸入混悬液向具备更高技术门槛的气雾剂、混悬液鼻喷、粉雾剂、软雾剂等高端吸入剂型逐步升级,沙美特罗替卡松等高端吸入剂国产替代初露锋芒,大浪淘沙驱动国内呼吸行业迈进2.0时代。此外,国产厂家积极布局吸入制剂出海,具备较强技术实力的先行者正迈出高端市场出海第一步。
对因治疗创新药引领呼吸3.0时代浪潮,国内头部玩家争先竞渡。呼吸慢病大适应症对因治疗创新药聚焦尚未满足临床需求,新品全球销售额屡创新高。以哮喘为例,靶向lgE的Omalizumab,靶向IL-5R的Mepolizumab和Benralizumab、靶向IL-4R的Dupilumab单抗,2023年全球销售额分别高达38.16、20.12、15.53、114.69亿美元,国内呼吸传统龙头正大天晴、健康元等企业,以及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等众多新进入者竞
相布局相关靶点,有望加速国内呼吸3.0时代进程。其中,AZ针对重症哮喘的无表型限制的TSLP单抗Tezepelumab于2021年在美获批上市,国内外头部企业另有TSLP双抗产品在研,而P2X3、DPP1等创新靶点有望成为慢性咳嗽、支气管扩张等难治疾病治疗新希望,相关靶点产品国内头部Pharma研发进度居前,竞争格局较好,有望打造数十亿级别大单品。
前沿技术赋能创新靶点开启呼吸4.0时代,是少数高水平选手的舞台。在靶点创新方面,前沿AI技术全流程赋能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等复杂机制疾病国产新药研发,英矽智能FIC创新药国内II期临床结果积极,FVC较基线平均改善98.4mL,对比安慰剂组平均下降62.3mL,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有望助力打造IPF国产FIC优品。除靶点创新外,精确递送吸入剂可以通过提供靶向递送、提高生物利用度和减少全身暴露赋能创新靶点而使治疗药物具备更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成为呼吸慢病精准医疗时代的更优选择。高壁垒PDE3/4吸入混悬液Ensifentrine于2024年6月在美获批上市,是20多年来首个可用于COPD的维持治疗且具有新作用机制的吸入创新制剂,有望凭借支气管扩张和抗炎双重活性对传统产品替代而成为数十亿美元销售额级别大单品,同类产品目前仅正大天晴和恒瑞医药进入临床阶段,是少数高水平选手的舞台。此外,全球领军企业正积极布局吸入生物制剂、吸入小核酸、吸入脂质体、鼻脑给药前沿技术,助力呼吸4.0时代可持续。
投资建议:从呼吸1.0到呼吸4.0时代,伴随剂型升级和机制创新持续,国内传统呼吸龙头有望“强者恒强”,建议关注中国生物制药、健康元等;吸入制剂新势力有望凭借较强技术实力,通过差异化产品布局和制剂出海成为呼吸2.0时代弄潮儿,建议关注苑东生物等;头部Pharma新进入者有望借助呼吸3.0时代契机入局,并与传统呼吸实力企业携手共建呼吸4.0时代,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石药集团、华海药业、海思科等。
风险提示:1)研发风险:吸入制剂和创新药产品技术壁垒较高,存在研发进度不及预期或失败可能。2)新药上市放量不及预期:新产品上市后需要进行准入、医生教育、医保谈判等诸多环节,各个节点是否顺利推进对于产品销售放量具有显著影响。3)国家政策的影响:医保谈判政策可能调整,从而影响相关创新药处方开具,从而对药品销售额产生影响。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呼吸行业正经历从1.0到4.0时代的快速演变,这主要由政策变革、剂型升级和机制创新驱动。 具体而言:
2021年第五批全国集采打破了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长期以来由阿斯利康等外资企业垄断的格局,正大天晴、健康元、四川普锐特和长风药业等国产企业中选,显著提升了国产吸入制剂的市场份额。截至2024年上半年,外资企业市占率已下降至44%,国产企业市占率稳步提升。布地奈德混悬液市场持续放量,国产企业保持稳健增长。
随着一致性评价政策的完善和产业政策的支持,高端吸入制剂(气雾剂、粉雾剂、软雾剂等)成为重点发展方向。国产企业积极布局高端剂型,但技术门槛较高,竞争格局相对分散。沙美特罗替卡松等高端吸入剂国产替代初露锋芒,但气雾剂等剂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国产企业也积极探索吸入制剂出海,部分企业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例如长风药业酒石酸阿福特罗雾化吸入溶液获FDA批准上市。
呼吸慢病(哮喘、COPD等)部分患者的临床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对因治疗创新药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全球销售额屡创新高的靶向 IgE、IL-5R、IL-4R、TSLP 等靶点的生物药,展现了对因治疗的巨大潜力。
国内传统呼吸龙头企业(正大天晴、健康元等)以及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等新进入者积极布局相关靶点,加速国内呼吸3.0时代进程。 其中,TSLP单抗Tezepelumab已在美获批,国内企业研发进度靠前,有望打造数十亿级别大单品。P2X3、DPP1等创新靶点也为慢性咳嗽、支气管扩张等难治性疾病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AI技术全流程赋能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等复杂机制疾病国产新药研发,英矽智能FIC创新药国内II期临床结果积极,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精确递送吸入剂(如PDE3/4吸入混悬液Ensifentrine)通过靶向递送、提高生物利用度和减少全身暴露,赋能创新靶点,成为呼吸慢病精准医疗时代的更优选择。Ensifentrine已于2024年6月在美国获批上市,国内竞争格局良好,但研发门槛较高。全球领军企业也积极布局吸入生物制剂、吸入小核酸、吸入脂质体、鼻脑给药等前沿技术。
本报告分析了中国呼吸行业从1.0到4.0时代的演变趋势,指出政策变革、剂型升级和机制创新是驱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国产企业在呼吸1.0时代取得突破,并在呼吸2.0时代积极向高端剂型升级和国际化发展。呼吸3.0时代,对因治疗创新药成为竞争焦点,国内头部药企积极布局。呼吸4.0时代,AI技术和高端递送技术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少数具备高水平研发能力的企业将占据主导地位。 报告最后给出了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建议关注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传统龙头企业、技术实力雄厚的吸入制剂新势力以及积极布局创新药的头部药企。 然而,研发风险、新药上市放量不及预期以及国家政策变化等因素仍需关注。
GLP-1药物未来方向标:减脂增肌、口服剂型、超长效制剂赛道掘金
医疗设备招投标数据跟踪:设备更新不断深化,县域医共体持续发力
医疗设备招投标数据跟踪:招投标持续恢复,国产替代趋势显著
生物医药行业:国产新药闪耀ASCO 2025,关注相关企业投资机遇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