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基础化工:合成生物学:其命维新,引领未来

基础化工:合成生物学:其命维新,引领未来

研报

基础化工:合成生物学:其命维新,引领未来

  合成生物学是多学科高度融合的结果   合成生物学汇聚并融合了生命科学、工程学和信息科学等诸多学科,在天然产物合成、化学工业、生物能源、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运用合成生物学的手段实现生产产品产业化主要包含菌种改造、代谢调控、分离纯化、聚合工艺、应用开发五个重要环节。 合成生物学能够实现对产物的定量可控,其核心在于运用基因工程手段实现对菌种的改造工艺以及合成途径的精确调控。   多因素推动合成生物学快速发展,行业进入应用转化落地期   基础研究累积、关键使能技术突破、行业融资率攀新高等因素合力推动合成生物学行业进入市场进入期。 全球合成生物学公司可划分为基础层与应用层, 基础层公司掌握物体设计与自动化平台、 DNA 和 RNA 合成或软件设计等技术, 应用层公司核心在于将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医疗保健、工业化学品、生物燃料等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化领域。 我国合成生物产业处于较为早期的阶段, 生产企业在基础层与应用层领域均有分布,多集中在基础层领域,部分技术具备全球领先优势。   合成生物学在绿色化工制造中具备生产优势   全球经济中 60%的物质投入都可以通过生物方式生产。不同于传统微生物发酵生产模式,化学品的绿色制造是重新合成全新的人工生物体系,将原料以较高的速率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物。 合成生物学在化工制造领域具备三大生产优势: ( 1)合成生物制造路线比传统石化路线反应过程更温和,更节能低碳; ( 2)部分生物法制造的产品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 ( 3)一些合成生物制造具备技术的先进性,在产品品质方面更具优势。   合成生物学产业化壁垒主要在于解决实现规模化的生产工艺   对于进行生物法合成产品的企业,从实验室科研成果到产品商业化落地的过程重点在于实现规模化的生产工艺,而能否实现规模化生产工艺主要取决于前端菌种改造效率与后端工艺放大效果两个方面。( 1) 高性能菌种和最优合成途径的设计将实现提升合成生物产品的转化率、生产效率以及产量规模;( 2) 研究开发高效低成本的分离纯化技术可以实现产品产业化的重要环节,也是是决定生物制造大规模产业化实践的重要技术瓶颈。( 3)选择一个具有长期市场空间的和价值的产品,对于进行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化的企业同样至关重要。   合成生物学在化工行业的应用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 CB insights 和 Biospace 统计, 2020 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为 61亿美元, 2017~2020 年行业 CAGR 为 16.15%,而 CB insights 预测,到2024 年行业规模有望增长至 189 亿美元;从下游应用市场结构来看,医疗健康和工业化学品是合成生物学最为重要的两大应用领域。当前诸多化工企业已实现由生物制造生产化学品及燃料,基于合成生物学的化学品制造、生物能源产品开发,将有助于打破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构建新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工业化道路。未来 10-20 年合成生物学将通过改进现有的发酵过程、为生产现有材料和化学品开发新的生物途径,以及生产新型材料和化学品,对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带来巨大影响。   重点公司: 重点推荐具备平台效应的生物合成小品种氨基酸全球领先企业华恒生物;建议关注全球生物法生产长链二元酸龙头企业凯赛生物。   风险提示: 政策执行时间和强度变化; 生物安全风险; 核心技术失密风险; 技术突破瓶颈及下游应用推广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987

  • 发布机构: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03-03

  • 页数:

    24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合成生物学是多学科高度融合的结果

  合成生物学汇聚并融合了生命科学、工程学和信息科学等诸多学科,在天然产物合成、化学工业、生物能源、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运用合成生物学的手段实现生产产品产业化主要包含菌种改造、代谢调控、分离纯化、聚合工艺、应用开发五个重要环节。 合成生物学能够实现对产物的定量可控,其核心在于运用基因工程手段实现对菌种的改造工艺以及合成途径的精确调控。

  多因素推动合成生物学快速发展,行业进入应用转化落地期

  基础研究累积、关键使能技术突破、行业融资率攀新高等因素合力推动合成生物学行业进入市场进入期。 全球合成生物学公司可划分为基础层与应用层, 基础层公司掌握物体设计与自动化平台、 DNA 和 RNA 合成或软件设计等技术, 应用层公司核心在于将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医疗保健、工业化学品、生物燃料等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化领域。 我国合成生物产业处于较为早期的阶段, 生产企业在基础层与应用层领域均有分布,多集中在基础层领域,部分技术具备全球领先优势。

  合成生物学在绿色化工制造中具备生产优势

  全球经济中 60%的物质投入都可以通过生物方式生产。不同于传统微生物发酵生产模式,化学品的绿色制造是重新合成全新的人工生物体系,将原料以较高的速率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物。 合成生物学在化工制造领域具备三大生产优势: ( 1)合成生物制造路线比传统石化路线反应过程更温和,更节能低碳; ( 2)部分生物法制造的产品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 ( 3)一些合成生物制造具备技术的先进性,在产品品质方面更具优势。

  合成生物学产业化壁垒主要在于解决实现规模化的生产工艺

  对于进行生物法合成产品的企业,从实验室科研成果到产品商业化落地的过程重点在于实现规模化的生产工艺,而能否实现规模化生产工艺主要取决于前端菌种改造效率与后端工艺放大效果两个方面。( 1) 高性能菌种和最优合成途径的设计将实现提升合成生物产品的转化率、生产效率以及产量规模;( 2) 研究开发高效低成本的分离纯化技术可以实现产品产业化的重要环节,也是是决定生物制造大规模产业化实践的重要技术瓶颈。( 3)选择一个具有长期市场空间的和价值的产品,对于进行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化的企业同样至关重要。

  合成生物学在化工行业的应用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 CB insights 和 Biospace 统计, 2020 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为 61亿美元, 2017~2020 年行业 CAGR 为 16.15%,而 CB insights 预测,到2024 年行业规模有望增长至 189 亿美元;从下游应用市场结构来看,医疗健康和工业化学品是合成生物学最为重要的两大应用领域。当前诸多化工企业已实现由生物制造生产化学品及燃料,基于合成生物学的化学品制造、生物能源产品开发,将有助于打破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构建新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工业化道路。未来 10-20 年合成生物学将通过改进现有的发酵过程、为生产现有材料和化学品开发新的生物途径,以及生产新型材料和化学品,对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带来巨大影响。

  重点公司: 重点推荐具备平台效应的生物合成小品种氨基酸全球领先企业华恒生物;建议关注全球生物法生产长链二元酸龙头企业凯赛生物。

  风险提示: 政策执行时间和强度变化; 生物安全风险; 核心技术失密风险; 技术突破瓶颈及下游应用推广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合成生物学作为多学科高度融合的产物,正经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转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了这一进程,包括基础研究的积累、关键使能技术的突破以及行业融资的快速增长。合成生物学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尤其具有广阔前景,其生产优势体现在反应过程更温和、更节能低碳;部分生物法制造的产品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以及一些合成生物制造具备技术的先进性,在产品品质方面更具优势。然而,产业化仍面临规模化生产工艺的挑战,包括菌种改造效率、后端工艺放大效果以及产品市场选择等方面。中国合成生物产业处于早期阶段,企业多集中于基础层,部分技术已具备全球领先优势。

合成生物学发展现状及驱动因素

合成生物学融合了生命科学、工程学和信息科学,其应用前景广泛,涵盖天然产物合成、化学工业、生物能源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报告指出,合成生物学不同于传统生物学,它基于对生物学的理解,对生物体进行有目标的设计、改造、重新合成,以创造可预知、可再生、功能明确的生物“机器”有机体。 其产业化过程包含菌种改造、代谢调控、分离纯化、聚合工艺和应用开发五个重要环节。 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0年达61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189亿美元。 这一快速发展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 政策支持: 美国、英国等国家在早期阶段就进行了战略性公共投资,推动了合成生物学初创企业的发展和市场份额的增长。中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合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
  • 技术突破: DNA测序和合成成本的下降,以及CRISPR-Cas等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突破,极大地提高了合成生物学的效率和精度。
  • 融资增长: 2021年成为合成生物学投资元年,全球融资额达到180亿美元,主要集中在应用领域,表明行业已进入应用转化落地期。

合成生物学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及挑战

合成生物学在绿色化工制造中展现出显著的优势,它可以利用可再生碳资源(如糖、淀粉、纤维素和二氧化碳)生产各种化学品,相比传统石化路线,具有反应过程更温和、更节能低碳,以及部分产品成本优势等特点。 报告分析了合成生物制造与化学合成的区别,并列举了合成生物学在化工领域生产大宗产品、可再生化学品、精细化学品和农产品等方面的应用案例。 然而,合成生物学在化工领域的产业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 规模化生产工艺: 从实验室科研成果到商业化落地,关键在于实现规模化生产工艺。这需要提高前端菌种改造效率(提升转化率、生产效率和产量规模)和后端工艺放大效果(开发高效低成本的分离纯化技术)。
  • 产品市场选择: 选择具有长期市场空间和价值的产品对于合成生物制造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主要内容

本报告按照以下目录结构展开,对合成生物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1. 合成生物学概述: 详细解释了什么是合成生物学,其多学科融合特点,以及与传统发酵和酶法工艺的区别。 分析了合成生物学的典型产业链结构,并阐述了其“工程化特质”。

  2. 合成生物学产业链在化工领域的应用: 探讨了合成生物学广泛的应用领域,重点分析了其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包括合成生物制造与化学合成的区别、合成生物路径在化学品制造中的优势(节能减排、成本优势、产品品质优势和平台效应),以及产业化壁垒(规模化生产工艺和产品市场选择)。

  3. 相关标的: 推荐了华恒生物和凯赛生物两家公司,并对它们进行了简要介绍。

  4. 风险提示: 指出了政策执行风险、生物安全风险、核心技术失密风险以及技术突破瓶颈和下游应用推广风险。

总结

本报告对合成生物学及其在化工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报告指出,合成生物学正经历快速发展,其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具有巨大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规模化生产工艺和市场选择等挑战。中国合成生物产业处于早期阶段,但部分技术已具备全球领先优势,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报告最后提供了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为投资者提供了参考。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4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