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海外医械财报解读系列一:罗氏2023年报解读:常规诊断复苏趋势显著,制药业务持续稳健
下载次数:
2702 次
发布机构: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4-02-26
页数:
9页
投资要点
新冠基数影响下全年业绩增长稳健。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87.16亿瑞士法郎,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1%(CER,下同),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14.98亿瑞士法郎,固定汇率下同比增加9%。公司预计2024年营业额实现中个位数增长,主要因制药以及诊断部门常规业务将持续保持稳健增长,预计新冠相关检测以及治疗药物需求减少,LOE2将带来约16亿瑞士法郎的消极影响。
分业务来看,剔除新冠业务后,2023年公司药品、诊断等各项常规业务均有不错表现。2023年新冠肺炎产品需求下降43亿瑞士法郎,诊断业务与药品业务仍然保持强劲增长。2023年药品板块营收446.12亿瑞士法郎(同比+6%),其中眼科、多发性硬化症、血友病等五大业务线均实现持续正增长,美罗华、赫赛等个别品种因市场竞争等因素业绩小幅波动;诊断板块营收141.04亿瑞士法郎(同比-13%,剔除新冠影响同比+7.0%),其中免疫诊断,特别是心脏检测贡献主要业绩。分区域来看,分区域来看,2023年公司美国业务增速约3%,国际区域实现约4%的较快增长,其中日本地区下降12%,这主要是由于对政府的罗纳普利韦(抗新冠药物)供应减少,欧洲市场整体销售额下降约3%,主要因新冠相关需求自然下降。
诊断:常规业务恢复趋势良好,免疫、生化、病理等多品种增速可观。2023年公司诊断营收141.04亿瑞士法郎,同比下降13%,其中常规业务同比增长约7%,实现较快增长,2023年公司新冠检测类收入大约8亿瑞士法郎,同比下降大约80%。单季度看,2023年常规业务逐季度持续同比加速,23Q1-Q4常规增速分别达4%、8%、7%、8%,表现出良好的恢复趋势。分区域来看,2023年公司拉美地区增长14%,EMEA区域下降13%,亚太地区下降11%,北美地区同比下降21%。分产品来看,2023年核心实验室业务实现收入77.5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约9%,其中免疫(+10%)、生化(+10%)等产品为主要驱动力,尤其在亚太(+10%)、EMEA(+9%)市场增速有位强劲;病理诊断业务实现收入13.88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14%,其中高端染色(+12%)和肿瘤伴随诊断(+20%)等表现优异;床旁诊断业务实现收入13.79亿瑞士法郎,同比下降约58%,主要因SARS-CoV-2快速抗原检测需求的自然下降,其常规业务在Liat系列产品带动下仍保持较好增速;分子诊断业务实现收入22.2亿瑞士法郎,整体因新冠检测(-88%)需求减少同比下降约30%,血筛(+23%)、HPV(+17%)等解决方案为常规分子业务的主要增长来源;糖尿病护理业务实现收入13.67亿瑞士法郎,同比下降4%,主要因连续血糖检测系统的渗透率提升,导致美国、欧洲等主要市场血糖监测需求收缩。
制药:神经、血液病条线持续强劲,新冠因素影响免疫等条线。2023年公司药品营收446.12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约6%,药品板块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多个重症新药的贡献。分区域来看,2023年公司美国市场销售额增长8%,在美季度增速同比远高于2022年;欧洲业务销售额增长6%,其中德国、法国和英国贡献主要业绩;日本地区销售额下降14%,主要由于政府采购新冠治疗药物减少。除新冠相关药物外,公司2023年日本地区销售额同比增长6%,主要来自多款新药的强劲表现;国际地区的销售额增长13%,其中中国、巴西和加拿大增长迅速。2023年公司中国地区销售额增长6%,流感、抗癌药物的快速增长有效抵消了部分生物仿制药抗代谢免疫抑制剂的业绩下降。
分产品来看,核心品种如奥美珠单抗(多发性硬化症药物,63亿瑞士法郎,13%)、艾美赛珠单抗(血友病药物,41亿,+16%)、法瑞西单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素-2抑制剂,24亿,+324%)等品种增速强劲,帕妥珠单抗(乳腺癌新药,38亿,+1%)在中国和巴西实现较快增长,托珠单抗(26亿,5%)虽然受到重症新冠患者需求减少的负面影响,但在类风湿关节炎等治疗领域需求旺盛,销售额显著增长。
在研管线方面,自主研发+外延并购战略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公司持续加大自主研发投入,推进重点管线进展,同时公司积极寻求外部合作和收购来扩充更多创新产品。自研药物方面,2023年公司Polivy与Rituxan联合治疗部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一线疗法顺利获批,成为新诊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选择近20年内的首次突破,7月CD20xCD3T细胞检测双特异性抗体临床开发计划Columvi用于治疗未另行指定的复发或难治性(R/R)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或滤泡性淋巴瘤引起的大B细胞白血病(LBCL)的成年患者也获得FDA批准;此外,在血友病、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早期肝细胞癌等多领域,公司均有产品取得临床突破。外延并购方面,公司先后括与中国宜联生物合作抗体药物偶联物,与阿尔尼拉姆合作RNA疗法,引进Orionis分子胶,以及与英伟达合作生成式AI赋能药物发现。2023年10月,公司收购Telavant,获得临床Ⅲ期的潜在同类首创靶向炎症性肠病抗体药物RVT-3101。截至目前公司现有的75条临床药物管线中有39条针对的治疗领域为肿瘤,炎症/免疫和神经科学以12条管线紧随其后,传染病和眼科各有6条,代谢有5条,其他2条。
风险提示:政策及行业监管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产品降价风险,新产品研发失败及注册风险,产品质量及潜在责任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医药生物:医保基金预付文件发布,积极布局2025年改善方向
医药生物行业2024三季报总结之CRO、CDMO:订单逐步改善,曙光有望将至,积极把握底部机会
医药生物:医药有望走出低谷,积极把握反弹行情
医疗器械板块2024三季报总结:政策扰动下基本面见底,看好院内诊疗边际改善+设备更新陆续落地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