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创新药板块投资策略:持续加深的全球研发参与度,中国创新药走向未来
下载次数:
2524 次
发布机构: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5-03-02
页数:
2页
我们认为站在当前时点,中国创新药行业的产业趋势已较为明确并迅速加强。根据DealForma的数据,2024年大约31%的大型跨国药企引进的创新药候选分子来自中国,后续随着这些管线推进,获批上市,中国创新药有望共享全球1.6万亿美金(2023年数据)药品销售市场,中国创新药所占的份额、体量值得期待。
为什么是创新药?
从行业发展来看,我们认为现在是两个商业变现模式的叠加共振,高速增长的业绩叠加BIC潜力的产品输出。一个是创新品种在中国获批上市,带来收入以及利润;一个是创新能力加强,BIC潜力管线海外权益授出带来收入以及利润。
为什么是现在?
从节奏来看,我们认为两个逻辑都处在加强阶段。
1)产品上市销售的商业逻辑兑现在25年有望加速。创新药板块或处在商业模式跑通,迎接行业全面盈利的阶段。以A股创新药公司为例,整体合计收入增长从2023年开始加速(YOY+51%),2024-2026年收入增速有望维持在25~40%区间。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收入体量增大,经营杠杆显著提升,减亏大幅加速,2023-2025E的整体归母净利润减亏幅度是34%,42%,87%(wind一致预期)。
2)BIC潜力在研品种的海外权益授出的商业逻辑也处在迅速加强的阶段,已经形成了中国创新药公司分享全球市场的基础。根据DealForma的数据,2024年大约31%的大型跨国药企引进的创新药候选分子来自中国,后续随着这些管线推进,获批上市,中国创新药共享全球1.6万亿美金(2023年数据)的份额、体量值得期待。2024年,在美国大型制药公司预付款超过5000万美元的交易中,30%涉及中国公司或中国研发资产,而五年前这一比例几乎为零。中国具有相当大的成本与效率优势,中国早期临床试验成本仅为美国的1/3,且患者入组速度快,使得美国公司倾向于在中国完成概念验证(POC)后,再将资产引入美国进行后期开发。根据Insight数据库,2024年中国药企全年交易总金额累计约635亿美金。这背后其实反应了在2021年《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文件发布后,全行业经历了从粗放发展到聚焦全球BIC,FIC开发策略的转变,也促进了成果的集中释放。
我们建议沿多条主线关注
(1)全球大单品:百济神州,科伦博泰(H),康方生物(H),百利天恒
(2)全球产品BIC潜力:益方生物,泽璟制药,歌礼制药(H),科济药业(H),再鼎医药(H)、和黄医药(H),来凯医药(H)、和誉(H)、复宏汉霖(H)、基石药业(H)
(3)中国大单品:艾力斯,信达生物(H),云顶新耀(H),翰森制药(H)、奥赛康、恒瑞医药、贝达药业,华领医药(H)
(4)资产价值:和铂医药,和誉(H)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BD进展不及预期,政策支持不及预期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创新药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以下几个关键特征:
中国创新药企业在全球研发合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吸引了众多大型跨国药企的参与,这为中国创新药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
中国创新药行业的商业模式正经历叠加共振,既包括创新药物在国内的获批上市和销售,也包括将创新能力转化为海外权益授出,从而实现收入和利润的双重增长。
本报告详细分析了中国创新药行业当前的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投资策略。
报告指出,2024年约31%的大型跨国药企引进的创新药候选分子来自中国,这表明中国创新药的研发实力日益增强,并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 中国创新药企业有望分享全球1.6万亿美元(2023年数据)的药品销售市场,其市场份额和体量值得期待。
报告还分析了中国创新药行业商业模式的转变,从过去粗放式发展转向聚焦全球BIC(生物创新中心)和FIC(药物创新中心)开发策略,促进了成果的集中释放。 这种转变也体现在A股创新药公司整体收入的加速增长上,2023年同比增长51%,预计2024-2026年增速将维持在25%-40%区间。 同时,随着收入规模的扩大,经营杠杆显著提升,减亏速度大幅加快。
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以下几类公司:
报告还强调了中国在创新药研发方面的成本和效率优势,早期临床试验成本仅为美国的1/3,患者入组速度快,这使得美国公司更倾向于在中国完成概念验证(POC)后,再将资产引入美国进行后期开发。 2024年中国药企全年交易总金额累计约635亿美元,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
报告最后列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研发进展不及预期、BD(业务发展)进展不及预期以及政策支持不及预期。
本报告对中国创新药行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该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并呈现出全球研发参与度持续加深、商业模式叠加共振以及业绩高速增长的特点。 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具有全球大单品潜力、BIC潜力、中国大单品以及高资产价值的公司,同时需注意研发、BD以及政策等方面的风险。 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DealForma和Insight数据库,并结合了A股创新药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行业分析和投资建议。 然而,投资者仍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独立判断,并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
CDK4抑制剂展现出优异早期疗效信号,后续将进入注册临床研究阶段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周报:上海市,构建海洋氢能产业基地,着力发展海上风电制氢装置,尿素、氯化钾价格上涨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买全球最好的中国创新药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周报:5月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甲醇、硫酸铵价格上涨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